為什麼老子主張「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主張:清靜無為。我的解讀還有一點就是:順其自然。

人類本來就是群居動物,老子卻說老死不相往來?


支持老子的人在哪裡!!!

大到國家,小到個人,不相互打攪才是相安共處之道。

你國見我國,有石油,貪婪之,戰爭來了。

你人見我人,有財帛,嫉妒之,犯罪來了。

老子的思想,分而治之,減少的就是各種差異引發的矛盾,實現和平共處。

實際上,將地球看作一個群體,宇宙間也許還有各種群體,相互之間不知道、不打擾,才是自然之道。同樣的道理適用於各個小國之間。


這句話的釋義是:國土面積小、人口少、民風樸素的和諧國家,爭鬥器具是派不上用場的。由於人民安居樂業,衣食無憂,百姓不可能跨地區遷徙折騰,他們會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國家,及至壽終正寢,此乃治國之至高境界。

往來是指遷徙移民,不是指鄰居互相串門。


事實證明,社會規模的擴大將使社會管理難度程指數上升。

這與以下幾個因素導致的。

1、個人的人際管理的最大能力。一個人同時能夠維護的人際關係一定是有上限的,原因是一個人與他人交流的經歷和時間是有限的。社會的基本要素是人,社會的二級要素是組織,社會的基本組成是關係,社會規模就是社會人的笛卡兒積+社會組織的笛卡兒積。

2、穩固的長期博弈是建立信用的基礎。社會穩定程度與社會誠信成正相關關係,與社會人口呈反相關關係。個人以有限的精力和時間,長期與固定對象進行交流與博弈,是建立社會信用的基礎條件。

3、社會管理成本與人口的關係成正比。一個社會的人口越多,需要的管理機構和管理成本就越高。

4、社會規模與矛盾處理成本呈正比。三口之家的矛盾處理成本與國際官司之間的成本很容易比較。

5、社會規模與民主的成本呈正相關。

因此,老子所說的「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在社會管理工具不足和物質資源匱乏的條件下,進行社會管理的最好選擇。將一定規模的人口組成相對獨立的社會,這個社會恰好能夠創造出滿足這些人口生存的物質資料、又可以以較低的處理社會問題、且能將社會誠信穩定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且不具備侵略性。這樣的人類社會構成相對和諧穩定的狀態。

老子所說的「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現代意義。人類文明進入全球化的今天,倒退的理解老子的話是無益於現實生活的。但仔細分析老子的結論,能夠讓我們了解社會的構成與社會運行的原型。通過社會的基本構成原型,小心的調節社會中的各個因素,使社會保持穩定快速發展的狀態才是老子思想的現代意義。


竊以為「往來」 應當做戰爭來解釋


作者:李景學

鏈接:你是如何理解老子的『小國寡民』這句話的? - 李景學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老子並不認為小國寡民是理想社會,相反,老子認為小國寡民是一種難以令人滿意的生存狀況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段話存在著千年誤讀,一般人認為:作到小國寡民便可以消弭兼并戰爭,做到『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便可以避免因獲取物質資料而釀成社會紛擾的工藝技巧,『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便可以取消使民難治的智慧,而且結繩以記事的方法來代替;便可能使人安於儉樸生活,不為奢泰的嗜欲所誘惑;老死不相往來,連舟車等交通工具都可一併廢除。

這種解讀是非常錯誤的。

老子的原意是:

即便國家小、人民少(小國寡民),如果君主能夠生活節儉(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什佰之器是宴會時用的豪華餐具)人民就會看重路途的危險而不向遠方的他國遷徙(使人重死而不遠徙),君主能夠避免經常乘著豪華大船巡遊,避免發起戰爭(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民能夠恢復生產(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結繩而用之不是結繩記事,而是編漁網打漁,代指生產活動)安居樂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那麼即便鄰國很近,甚至雞犬之聲相聞,他們直到老死都不會遷徙了。(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並不嚮往小國寡民的生活。

道德經的這段話,你只要認真讀過三遍,必然不會認同那幫好讀書不求甚解,人云亦云的所謂學著磚家的解讀


互聯網正在一步一步實現這個預見。大家都宅在家裡上網,娛樂,購物;伴侶都可以在網上訂到自己喜歡的類型,用《西部世界》技術製造,比真人還逼真。生育由國家統一管理,兒童也是統一撫養。最後自然就老死都不相往來了。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也是修築中國長城,以色列長城,美國長城的原因。因為不需要往來。


人類是群居動物,但是這種群居的前提是建立在共同的社區的基礎之上的,是大於一個人,但是小於本社區。並不是沒有限制的哦。如果超出了本族群的社區,到其他族群去了,那就會產生文化衝擊的問題。所以可以認為,老子不提倡移民,反對全球化。盲流——此處無貶義——你媽喊你回家吃飯!


絕望了


這個是修行社會的構想。


容易統治。帝王之書,老子。


私以為,老子的意味:惟有如是,方得真正自由。

無政府狀態之下,沒有公權對私權的侵犯;而不相往來,才不會有私權衝突。如果你是一個原教旨自由主義者,這種理想狀態怕是一去不復返了。像梭羅拒絕接受社會契約,也只是負隅頑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怎麼會在乎輾壓了幾個人呢。


推薦閱讀:

古人云,夫唯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爭,不顯, 不露,在當今的社會這樣真的可以嗎?
老子為什麼叫老子?
約翰凱奇的四分三十三秒與老子的「大音希聲」是否有著相同的音樂美學觀念和審美屬性?
如果有人陰謀害你,道家思想會如何應對?
提到請問敢為天下先,與不敢為天下先對現實社會有什麼意義?我們更應該做哪一種人?

TAG:社交網路 | 哲學 | 國學 | 人際交往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