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南京人不排外但排區麽?
我生在南京長在南京的。。江寧區,以前一直有過被市區嫌棄的感覺,但從沒有現在這麼強烈過。因為實習的酒店正式員工不包住,所以有很多叔叔阿姨都是老南京人,有時候看著我是新面孔就會有如下對話:你是哪塊人啊?—藍鯨的。—喲,南京滴小丫頭啊!藍鯨哪個區滴啊?—江寧的(對話完)以後再碰到後,這些叔叔阿姨對我的稱呼就再也不是南京小姑娘了。一次兩次可能是我自己敏感,可基本都是這種情況,你是真的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的火苗一下變小的瞬間。在我的認知里我就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這樣的感覺這讓人難過啊。
城區鄙視鏈是這樣的:鼓樓看不起玄武的,玄武看不起白下的,白下看不起秦淮的,秦淮看不起建鄴的,建鄴看不起雨花台的,所有都看不起下關的。
南京城區的鄙視鏈半個世紀了,主要是因為解放後六城區的格局非常清楚:鼓樓,省級市級公務員,高等教育,名校高素質人才聚集地,好比逼乎。玄武:公務員,普通老南京市民,名校,比鼓樓差點。白下,秦淮:老城南,逼乎眼裡的二流子聚集地。建鄴雨花台:農村人,菜地,河西?菜地啊。下關:鐵路碼頭賣苦力的,逼乎人士認為素質差,文化低。
即便在區內,也是存在鄙視鏈的,真的好煩。城六區里老頭老太眼裡的一等人,只有鼓樓,還得是山西路,湖南路,五台山,西康路那一小塊範圍內的,也就是河海,南大,南師大,東南這四個學校加 鼓樓廣場這一小撮區域才能叫一等人,其他都是二等人和農村人。這種鄙視鏈伴隨我成長,真的好煩。即便在玄武區內,也是北京東路,珠江路,總統府,長江路,新街口永遠鄙視鎖金村什麼的......區內提到鎖金村人,就皺眉頭。
然而很諷刺的是,逼乎鼓樓合併了賣苦力的下關,老城南抱團取暖,兩農民工大區房價逆天環境一天比一天好,然後最近幾年互相撕逼的現象只有我爸媽那個年紀的還在提了,我們不提了。題主說阿姨們有這種傾向是很正常的,老一輩人互相鄙視是歷史問題造成的,我們年輕人沒有這個傾向。
至於江寧,江浦,大廠什麼的,恕我直言,小時候印象那就是外地………
利益相關:生於建鄴,戶口玄武,長在玄武,住在雨花台的南京老杆子……
不是排區,而是南京在區塊劃分上,江寧幾乎就是「外地」,早年並不是南京的一個區,而是江寧縣。
大約在5年前,南京市進市區方向高速還是掛著「外地(含三區兩縣)黃牌禁止駛入」。三區兩縣就是指江寧浦口六合高淳溧水。
在三大衛星城概念提出之前,「南京」的民間定義是非常小的,大概就明城牆內+玄武湖+紫金山,江寧河西仙林都屬於「外碼」範疇,所以老一代南京人看我們還是外碼。當然,我們也不認同自己是南京的一部分,我以前住鐵心橋(雨花台區,行政上還算主城),鄰居出門都不說「進城」,說「去南京」。
利益相關:前建鄴區(改區劃前)、雨花台區居民,現江寧區居民。首先,你當然是地道的南京人!
其次,不稱呼你是南京小姑娘不是大媽們排區,而是你潛意識中排外。為啥在小姑娘前面要加個地域限定?那麼一起工作的別的小姑娘是不是也有被稱作北京小姑娘,山東小姑娘之類的呢。
最後,大媽問你哪個市再問你哪個區的時候,不是她們為了排區,只是她們沒有話說。這只是見面客套含蓄時為尋找共同話題而作的努力。不存在地域歧視。
祝工作順利
對啊,就是這樣啊,莫名其妙就是一直都有各個區的鄙視鏈條的。
鼓樓玄武→秦淮白下→建鄴→雨花台→下關,浦口、江寧還有大廠附近的基本不當本地人看了,如果是溧水六合高淳,那直接就。。。但是不得不說,除了主城6個區,其實別的區縣的人民的口音那是一聽就能聽出來的,不用問都知道。我其實也有另一種很無語的煩惱。人家問我是哪個區的,我回答建鄴,於是人家就說,哇有錢人。我:南湖。對方:……南京確實有這樣的說法,老城區是在城牆內的,標營門中山門中華門之類的。我小學在城牆內,家在城牆外,每次上學都會被說是「進城」去了。前幾年白下合區合到秦淮,我的世界都暗了zzz
有嘛?我上大學也沒啊
不能說排區吧,不過南京人對某些地方有特別的觀念
樓主遇到的都是老南京人,老南京人眼裡,南京的城區集中在秦淮河以內,包括白下區(已與秦淮區合併),秦淮區,鼓樓區,下關區(已與鼓樓區合併),玄武區。秦淮河以外都不算南京城區的人。北到南京老火車站,南到夫子廟秦淮觀光帶,西到清涼山公園,東到苜蓿園大街月牙湖,裡面的算老南京城區,外面的算新南京城區。
不過大多數南京人不排外區的人,尤其像江寧區和雨花台區,都是特別早就併入南京市區的區,基本沒人會排外。之後開發河西出現建鄴區,也就是俗稱的河西,建鄴區的人流量要小於河內,因為開發的晚,而且房價高,人沒那麼多,棲霞區因為學校多和河西感覺差不多,人流量也不大,南京人相對棲霞更願意住河西吧。而之後併入的浦口區,高淳區,六合區以及併入江寧區的湯山,相對這幾個河外的區又更遠離市區,比如浦口區,江北人在很多南京人眼裡確實算是郊區的南京人了。
南京說實話在乎你住哪兒。比如老南京人眼裡,素質比較差或者比較窮的人來自下關,因為下關老房子多,改造慢,開發力度底,當然只是老南京人會這麼覺得,湖南路和新街口都是市中心,南湖在老南京人眼裡也都是老房子多,南苑是西南角,住江寧說實話沒啥事兒,像江心洲,西善橋,鐵心橋,邁皋橋,幕府山,南京人買房子買到這些地兒算是不情願的了,如果更遠點像燕子磯,板橋,堯化,梅山,泰山,沿江,湯山等地,可以算南京市郊,雖說有些地兒房價不低,但南京人確實覺得那些地方離南京市區有點遠。
當然說了那麼多,我沒覺得南京人排外,尤其像江寧,建鄴和棲霞,很早就併入南京了,比如江寧現在都沒人說江寧話了,我小時帶我的保姆就是江寧人,當時他們還說江寧話,現在說江寧話的人不多了,大部分江寧人說南京話會有點江寧口音,但不礙事,相對與湯山人會更偏向句容口音,浦口人有江浦話來說,江寧真的還好,樓主想多了,哈哈。
南京人很不錯的,有種北方人的爽快,心腸也好,我在外留學時有很多朋友外地朋友在南京讀過書都對南京印象很好,樓主還不錯啦,在南京,如果去了無錫蘇州等地就知道南京人多不排外了。
現在的下關可是僅次於河西的富人區~當年鄙視下關,如今高攀不起~PS:其實早在60年代之前,下關的大馬路,如今的濱江風光帶(中山碼頭北側的那條路)可是全南京最熱鬧的街區,繁華的很!新街口靠邊站好嘛~
江北六合的瑟瑟發抖我是不是應該被劃為安徽省人
我有個南京朋友概括的很到位:吊南京人難相處的一逼
趣事1,一外地來寧定居妹子,偶然間去了趟橋北,回來說感覺像是出了南京。
趣事2,江寧建設標杆將軍大道沿線,找不到一家皮肚面。
針對樓主來說, 並不是大媽瞧不起你,而是你自己因為你的江寧土著身份看輕了自己,並為此而焦慮。 我作為出生在鼓樓核心地段,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全部在核心城區完成的「地道南京人」, 因城裡拆遷而搬到江寧後,一直自豪的在別人面前堅稱自己是「江寧人」。
我們大廠人去市區都說去南京。。我們也挺排外的喔
我們溧水人回農村了 村裡人問在哪裡上班 都會答 南京。
去江寧 名曰 去南京
別人說 你也是南京的啊 回答是也不行不是也不行 問南京哪裡 都會尷尬的說 溧水,,,,對方不論是南京哪裡的 都會拖老長 哦 一聲 好遠
哪有多遠 !不過四五十分鐘車程 ,,,高速一百五飆一飆 25分鐘到宏運大道
我想說 江寧不懂溧水的痛
我想問你們一句
溧水話你聽得懂?????????????高淳話你聽得懂?????????????江寧區屬於食物鏈的最下層啊……
江寧的社保醫保都不跟其他城區聯網的……就是這麼尷尬……其實區和區之間互相鄙視倒是不多,主要還是要看地段…
大體上來說,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南路一線,這是食物鏈頂端;然後這一線的幾條分支,也就是湖南路,中央路,北京東/西路,中山東路,等等,也幾條是整個鏈條的上層;再往下就是另外兩條主幹道,虎踞路,龍蟠路沿線,也就是內環這一圈,這兩條算是中堅力量;再往下就是很多新區新路了,比如說江東北/中/南路,應天大街,揚子江大道,玄武大道,也就是繞城這一圈;再往下才算到什麼棲霞大道啊,將軍大道啊,雙龍大道都在這兒呢…對了,江北都沒怎麼提到……只能說目前還沒在考慮的範圍內吧…講真,南京人之所以有區之間的鄙視鏈,不是真的因為區之間有結界,在哪出生就有buffer加成,而是因為你所在的階級。比如你父母在機關事業單位有一份體面的工作,那麼你極大概率家在鼓樓(近幾年是家在河西xx江街)。很多這樣南京精英其實並不是南京人,我就有很多同學都不會南京話,因為父母不是南京人。
基本上有這樣小市民心態的,都是這樣市井大媽大叔。因為南京是匯聚了整個江蘇的優秀人才,比如各種教授醫生政府官員,都不是南京人,也更不會認為只有南京人優秀,因此整體上南京的排外情況是相對很低的。到了我們這一輩,真的這種排外就更少了。因為大家買房真的是各個區都有,新城區(江寧棲霞江北)規劃更好,新樓盤選擇多,適合剛需,而老城區反而適合居住的小區太少,有錢的話都買河西。
如果南京人真重視血統的話,江寧反而是血統最純正的。我敢說80%的南京城裡人往上數一代就不是南京人了。上一輩老南京人眼中:
鼓樓玄武:高富帥
秦淮:老城南
建鄴:河西爛泥灘房價虛高
棲霞下關雨花台:窮逼
以下不會被認同是南京
江寧六合浦口:外碼
溧水高淳:哪呢
鄙視鏈由上到下
湊個熱鬧。我是南通某縣的,去市區要說成「去南通」,這不是重點。在浦口上學,打電話回家說第二天要去市區,我爺爺說「哦,明天上南京啊」……
題主你可能太敏感了。我是大廠土著,揚子職工子女。大廠這邊離市區也遠,屬於南化和揚子南鋼的廠區+工人家屬區那樣,有段時間叫化工園區,後來併到六合了。按理說我們比你們對市區更有疏離感,但我跟市區的朋友照樣鐵的很,認識的老南京也沒有多少人說單純因為你不是市區的就疏遠你。。說實話我覺得不管你是哪邊的,市區還是郊區,你做人處事只要正直誠實,待人有禮,有素質,依舊可以獲得尊重。
作為溧水區的都不敢說自己是南京的_(:з」∠)_
推薦閱讀:
TAG: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