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的自由
朋友說,哎,你知道么,微博的熱搜沒了,以後終於不用看那些戲子的花邊了。
我彷彿不認識前些日子打牌時還津津樂道李小璐「做頭髮」的哥們。
是啊,出軌屁大點事,能導致一個歌手連同他的組合被封殺,波及到了另一個歌手的節目被剪,餘威甚至導致搜索的平台整改,至於爆料的卓偉?抱歉,早就被銷號了。
彷彿沒了這些,世間就完美,家庭就美滿,我們律師就不辦離婚案了。這其實就和「消滅小黃片,強姦案的犯罪率就會下降」的邏輯一樣夢幻,事實上,小黃片能解決掉一部分被壓抑的性需求,避免其通過非法手段解決。
你把吃瓜群眾的低俗樂趣強行消滅了,就不怕他們無聊之餘幹些高雅的事?
實事求是,相對明星的家長里短,閑暇時,我更愛一人去電影院看片。
看的片多了,多少能免疫一些爛片,知道哪些明星主演的電影一定不能看,但偶爾也會中些招,畢竟一部電影的失敗的原因千姿百態,選角向市場屈服只是一種罷了,你不能把資本的鍋全讓流量明星們背。所以,看片之前會悄咪咪地看看豆瓣避雷,高分的電影或許不是好片,但低分的一定是爛片。
在中國,任何行業里,去做一個完全獨立的第三方評測機構,都不是易事,所以每當看到豆瓣上沒評分或不敢評分的電影,我都會多點理解,就算借阿北十個膽子,估計他也不敢上映當天開放《建軍偉業》的評分。
可即便豆瓣行事謹慎到現在,也不免挨上日人民報痛批幾句,甚至逐夢演藝圈的導演畢志飛還要起訴他們呢,彷彿幹掉評價作品好壞的人,就能創造出好作品,電影就部部《戰狼2》揚我國威了。
那反其道行之,讓廣電把爛片全乾掉,一個龍標都不給,剩下的就都是好片了么?不盡然。
首先,你讓公權力壟斷定義好片爛片的權力,指不定他們一刀就切掉了好電影,事實上,就算沒給,他們這樣的事也沒少干過。
其次,你讓他們負責院線電影的資格審查,一年只按規定上一百部電影,那爛片必然會尋租,用錢收買主管的人員,擠佔好片的資格,甚至借用公權之名,阻止好片的上映。相信我,爛片賺錢的概率一定比好片大,不信你去貓眼榜單看看票房排行前十的片,豆瓣上沒一部過8分的。
最後,公權力會不由自主地擴張,今天他們能以低俗之名幹掉爛片,明天就能以高雅之名定義好片。
那我們該如何立馬高雅起來起來呢?這個問題就和只吃第六個能飽的饅頭一樣蠢。
品味與消費的升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需要人大量試錯,知道爛的的泛濫才懂好的可貴。市場並不總是一成不變的,正如經過這幾年洗禮,大ip的落敗之後,電影院里也出現了能賺錢的藝術片——並不是所有人都買小鮮肉的單。
即便明星的花邊新聞也不例外,你光是「xxx出軌xxx」的標題,只會讓吃瓜群眾造成審美疲勞。如果觀察仔細,你會發現各種事件能火的,反而是另一種視角的解讀,李小璐事件中,幾波證據細節的補全,各方聲明的解讀與反轉,才導致了高潮的迭起,這其實完全不亞於一場庭審戲。
包容爛、分辨爛、揚棄爛,讓資本知道爛片賺不到錢,大浪淘沙後自然會留下金子閃光。試錯需要成本,也需要代價,你把權力讓渡給公權,那就只能在未來抱怨沒得選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