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突破體細胞克隆猴世界難題
1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科院科研團隊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這一世界難題,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副院長丁仲禮、張亞平等出席發布會。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台誕生;2017年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1月25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該項成果,未來還將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
自從1997年「多莉羊」體細胞克隆成功後,許多哺乳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也相繼成功,但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獼猴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是沒有解決的難題。沒有克隆猴,就很難建立模擬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在蒲慕明帶領下,中科院神經所研究員、論文通訊作者孫強率領以博士後劉真為主的團隊,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突破了這個生物學前沿的難題。這一突破標誌著中國將率先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進一步鞏固了中國科學家在即將啟動的靈長類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國際大科學計劃中的主導地位。
體細胞克隆猴的重要性在於能在一年內產生大批遺傳背景相同的模型猴。使用體細胞在體外有效地做基因編輯,準確地篩選基因型相同的體細胞,然後用核移植方法產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載體懷孕出生一批基因編輯和遺傳背景相同的猴群。這是製作腦科學研究和人類疾病動物模型的關鍵技術。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腦疾病模型猴的製作將為腦疾病的機理研究、干預、診治帶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目前,絕大多數腦疾病之所以不能有效治療,主要原因之一是研發藥物通用的小鼠模型和人類相差甚遠,研發出的藥物在人體檢測時大都無效或有副作用。體細胞克隆猴的成功,將推動我國率先發展出基於非人靈長類疾病動物模型的全新醫藥研發產業鏈,促進針對阿爾茨海默病、自閉症等腦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腫瘤、代謝性疾病的新葯研發進程。以我國科學家為主導的靈長類全腦圖譜計劃的實施和靈長類腦科學的前沿研究,將進一步使我國成為世界腦科學人才的匯聚高地。
「中中」和「華華」
「中中」和「華華」
https://www.zhihu.com/video/939790535674884096「中中」和「華華」
https://www.zhihu.com/video/939795652465627136卵母細胞去核
https://www.zhihu.com/video/939795674489978880體細胞核注入卵母細胞
來源: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推薦閱讀:
※童第周和葉毓芬:科學家的愛情不只是多巴胺
※克隆人的視網膜和指紋等生物特徵是否也和父體一致?
※如何看待世界最大動物克隆中心在中國落成,且將克隆百萬食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