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內容+推薦」新模式,第三方分發平台或成2018年投資窪地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這段狄更斯的《雙城記》開篇名言,用在今天的互聯網應用分發行業似乎格外的恰當。

作為一個曾經讓無數行業羨慕嫉妒恨的領域,以「人傻錢多躺著賺錢」成為追捧的香餑餑,無數的創業者和資本紛紛殺入,而當行業洗牌和新興勢力搶佔原有勢力範圍後,人們開始恐慌於不知所措的行業巨變。

環顧如今的應用分發市場,正是處於一個分化、突破和塑造新物種的節點性時刻,這是否是一個被低估的投資窪地?這個領域究竟什麼樣的公司具有可持續的成長性?第三方應用分發平台究竟有沒有可能成為市場的一極?這些問題的回答,恰恰正是資本市場在尋找被低估的投資窪地的過程,而這個相對於冷門的行業,卻正在新模式的改造下,呈現出令人期待的成長價值。

移動互聯網的超級入口地位不可撼動,

但用戶需求的變化要求內容當道

如今再談起應用分發,大多人並不懷疑其作為移動互聯網超級入口的地位,但又覺得現在已經是BAT、360,以及小米、華為、OPPO、VIVO為代表的手機硬體系的天下了。

然而,用戶的真實需求端卻又是另外一個情景。越來越多的用戶在抱怨巨頭們各種頗有強姦之嫌的綁定式應用下載,在抱怨手機廠商無底線的廣告彈出,各種應用平台幾乎都在同質化,卻鮮有能夠按照用戶需求分層、用戶需求場景、用戶需求新入口等變化來滿足用戶新需求的產品和商業模式。

這種同質化帶來的是用戶糟糕的體驗,是缺乏場景化和個性化推薦的粗糙運營模式,於是乎整個行業都陷入了使用頻率和日活的大幅下降,這種現實需求的變化,恰恰是平台內容化、推送場景化,實現內容和用戶的精準連接。

毋庸置疑,作為剛性需求的應用分發市場,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流量入口,也不再僅僅是軟體的分發,而是更廣意義上的泛娛樂入口,是金融電商等領域的入口,是如今無處不內容的內容入口載體;同時,流量的概念也不再是僅僅依託於線上和單個載體,而是線上線下的廣泛融合,是多平台生態鏈的大融合。

這種變化恰恰是用戶需求的場景化和內容化的最大體現。場景+內容的新模式下,應該基於用戶在不同場景,比如用戶在衛生間的時候喜歡玩什麼應用,用戶在等看電影的時候希望使用的應用什麼,用戶在春節時期最喜歡的應用又是什麼,通過feed流的形式,以機器學習的數據挖掘實現精準匹配。這種基於用戶場景的智能匹配恰恰是目前市場上最需要的,也是用戶的新剛需。特別是對於已經擁有數億量級用戶和數據的成熟平台公司,恰恰能夠給予用戶提供更好的精準推送和篩選。

現在用戶的最大痛點不是應用太少,而是應用工具太多,自己無從分辨,需要有產品來為他們做選擇,「為我選擇」已經成為了新需求。

在這種場景的推薦中,本身就是產品內容化的題中之義。如今,用戶已經越來越成為了內容癌的中毒患者,今日頭條的快速興起依然說明這個問題,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內容的被大讚也說明了內容入口時代的到來。同樣,在流量分發的應用平台領域,內容時代也已經來臨。

【中國市場APP數量超過406萬個,35個已經能滿足8成用戶基本要求】

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

誰成為內容的先行者誰搶得先機

之所以第三方應用分發平台如今重新被重視,由看空到如今價值回歸,原因就在於目前應用市場的市場痛點,正在被用戶痛點倒逼出來。

以應用寶、百度助手、360助手等BAT、360為代表的「巨頭系「,其本質的商業邏輯,與其分析其應用分發本身,倒不如說是其基於巨頭本身原有強勢產品的模式延伸更加恰當,無論是應用寶基於微信的延展,還是百度助手等基於百度搜索,還是豌豆莢基於阿里文娛產品、360手機助手基於殺毒軟體、瀏覽器等延伸,都能看到這些應用分發在整個體系中,只是作為一條線,一個大商業模式下的「護城河」,而不是像第三方平台作為一個完整的以流量分發為核心的商業模式。

同樣對比以小米、OPPO、VIVO、華為為代表的「手機硬體系」,他們的應用分發平台,雖然藉助於其強大的硬體出貨量,以預裝的形式快速大量的佔領市場,但是,由於應用分發市場更多角色依然是硬體的配角,是為其硬體為入口的商業模式的輔助。

這種市場的痛點背景下,第三方就有了市場被需求的強烈願望。因為作為沒有商業模式依附關係的第三方平台,所有的產品和商業模式搭建的出發點,就是從用戶的需求開始,他們需要考慮是只有一個核心:就是如何討好用戶,如何為用戶提供最佳的應用體驗。

在這樣的驅動力下,摒棄原有各種平台的惡意安裝、強制推薦、廣告惡意彈出等,而是回歸到應用功能的本質,為用戶選擇和推薦精品應用,讓流量智能化,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以feed流推送方式,既實現了用戶的場景化應用需求,又實現了流量客戶對於精準用戶的匹配需求,同時讓線上線下的不同場景流量完美的流動起來,真正成為一個流量生態圈,這無疑是市場驅動下的模式創新。

同時,這種場景化的內容本身就帶有輕社交模式,用戶在同一場景下的遊戲推薦,自然使其形成了共同的興趣群落,同時,如果線上線下能夠實現全流量的覆蓋和運營,這使得應用分發平台自然延伸了內容+社交的優勢,從而讓原有用戶的軟關係通過同一場景的匹配成為了多渠道的強關係,這將大大提高廣告投放和應用分發的實際效果。

【年紀越小越愛嘗鮮,00後和90後的人均使用數據明顯超過全體網民】

新模式絕非老瓶新酒,需要獨特基因

基於用戶需求的場景化和內容新入口的市場變化,這種商業模式的搭建需要企業具有必要的基因。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成長基因,而這個基因的外在展現的方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企業的發展慣性。因為所有商業模式的創立和升級,要麼是創始人的基因慣性,要麼是公司的基因慣性。

要想迎接目前應用市場用戶新需求的變化,並以此升級商業模式迎合這個洗牌期難得的機遇,這意味著必須要有幾個核心的基因。

第一,要有獨立的商業模式基因,而不是「坐等靠」的「乾爹思維」或者「依附式」商業模式。這一點無疑是老牌第三方應用平台的先天優勢,因為只有獨立才能專註,只有專註才能做出讓用戶尖叫的產品和服務。

第二,必須要有大數據基因。用戶場景化的需求反應出來的商業模式打造,必須是要有巨量用戶數據的積累,並長時間在這種規模數據的分析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用戶行為大數據。在這一點上,除了那些巨頭延伸的應用平台之外,那些以內容起家、積累了巨量用戶的第三方分發平台,便有了先天的優勢。因為本身用戶數量的積累是一個很大的門檻,同時,過往的用戶數據和內容化的行為數據,就成為了新模式精準匹配內容和推動產品連接的資料庫,內容本身就是用戶最好的行為軌跡圖。

第三,必須要有內容基因。場景化的客觀需求就是內容化,內容作為用戶的入口已經充分被市場證明。人們已經用腳向那些粗暴的廣告推送和應用推送投了票,同時,原有的應用平台運作模式無法解決人們對於應用平台打開率和用戶活躍度及黏性的問題,而內容恰恰是滿足了這樣的需求。

【內容成為移動互聯網新的重要流量入口,新聞資訊行業用戶使用深度和粘性超高】

場景化、碎片化和大流量背景下的營銷新趨勢

用戶需求的場景下,在內容上的體現無疑是內容的碎片化,這種需求的變化在以流量為核心的分發平台領域,必然需要大流量的概念和運作邏輯,不管是第三方平台還是其他基於巨頭和手機硬體的分發平台,如果沒有大流量的概念,將會在接下來的營銷趨勢中越來越束手。

由於用戶行為的這種變化,導致客戶在投放的時候已經越來越無法在單一渠道或者單一線上進行用戶的獲取和營銷的精準推送。這種基於用戶行為和動作的大數據,恰恰是未來基於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演算法的趨勢要求。

在這種背景下,以安智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大刀闊斧的將「內容化改造和智能演算法推薦」作為突破瓶頸的產品策略,甚至直接將產品定位為媒體平台,雖然看似粗暴實則是基於對市場及用戶的深度探查,於市場來講內容消費的增長空間還在不斷增大,於已經被市場教育過N多年的用戶來講你能給我好玩的有價值的東西你才會有價值,安智的這種基於場景+內容的全流量整合營銷平台的定位,正是新背景下客戶對於這種流量變化的客觀需求,這種像媒體轉變的生長模式也更具成長性和持續性。

而這種模式的建立,是需要各種內容的整合,包括頭部內容和知名IP等,更需要整合線上和線下的各種流量入口,及強大的機器學習能力進行數據挖掘和引擎推薦,既能夠實現用戶的活躍,又能夠實現流量的始終充盈,還能夠通過線下多場景的用戶粘性的打造,實現客戶精準訴求,具備這樣能力的一方,將是未來市場的核心競爭者。

因此,未來,誰能夠準確把脈到用戶的新需求變化、誰能夠掌握住全流量的生態整合能力,誰能夠hold住用戶精準場景和活躍度,誰就能夠成為變現的「奶牛模式」,從這個角度看,作為相對冷門的細分領域,新模式加持下的第三方應用分發平台公司的確具有了投資窪地的特質。


推薦閱讀:

如何策劃一個流量分發類的產品
Flatpak 和 Snap package 技術上有何區別?各有何優劣?如何看待兩者的發展前景?
2014 年度,大陸安卓應用市場哪家最強?排名如何?

TAG:应用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