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康德說的「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永遠是心地善良的標誌」?

最近在了解木心先生,看到他的一句話: 康德的判斷:「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永遠是心地善良的標誌。」此話可以反說,凡已不復善良者,乃對自然美喪失了直接的興趣。 但不是很明白 對自然美的直接興趣 與 心地善良 之間的關係。想知道如何理解這兩者關係?


許久不見。

這道題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康德《判斷力批判》對於其認識論和實踐哲學的溝通或者說過渡作用。我默認大家對康德哲學有一定的基礎(否則不太能夠簡短地講清楚),來大體地將該題的思路呈現一下,所有引用均為科學院版標準頁碼,方便大家校對查找(中文參考李秋零相關翻譯)。

題主所引用「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永遠是心地善良的標誌」一句話,來自康德《判斷力批判》:

「對自然的美擁有一種直接的興趣,這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善的靈魂的特徵」《判斷力批判》P299

我從三個層面來解釋下。

--------------------------------------------------------------------------------------------------------------------------------------------

一、美作為道德的象徵(Symbol)

實際上,如同這一標題這麼直接的表述

「美者是道德上善者的象徵(Symbol)」《判斷力批判》P353

在康德的哲學中並不多見。但是出於對康德原著的忠實, 我將這些表述歸為單獨的一類。然而即使如此的直接表述,康德也未曾非常詳細地闡釋其中緣由。康德只是表明,在一個層面上,就你在欣賞美者時的理智興趣(在欣賞時感到的無目的的快適),那就是在這個美的上面,你便可以看到一個道德素質,一個超越你感覺之上,你的愉快之上的道德素質。在另一個層面上,美是可以作為道德的象徵性表象的。象徵在康德這裡可以理解為一種類比,至於這種類比的合理性,僅僅是從康德哲學中人的心靈能力(認識能力、愉快與不愉快的情感以及欲求能力)的對應性出發的。故最直接的理解方式就是:象徵是一種直覺的表象方式,它對應於認識過程之中圖型的作用(參考《純粹理性批判》B176-178)。那麼美作為想像力和知性的自由遊戲的呈現,便起著這樣的對應作用(但是並沒有規定性的概念要求)。

故在此意義上,你可就對康德哲學的體系化了解來認定美的鑒賞對於道德稟賦的親緣關係:

「對美的興趣在親緣關係上是道德的;而且對自然的美者有這種興趣的人,只是就他事先已經很好地建立了對道德上的善者的興趣而言,才對自然的美者有興趣。因此,誰對自然的美直接感興趣,在他那裡,人們就有理由至少猜測有一種對善的道德意向的稟賦。」《判斷力批判》P300-301

二、崇高中的敬重

對於第二點,我想是康德表述得最清楚的關於道德和鑒賞之間關係的契合點。康德在構建審美判斷力的批判部分,實際上對鑒賞的對象作了「美者」和「崇高者」的區分。簡單說來,作為諸認識能力的自由協調活動,美是想像力和知性相和諧;而崇高是想像力和知性不能和諧,因而跳過知性而和理性相和諧;因此,美具有某種「客觀性」的假象,崇高則沒有這種假象,而明白地顯示為主觀想像力的合目的性運用。譬如你在看天上的星星,或者呼嘯的海浪,就會產生一種崇高感(依然是審美判斷的一部分),這不但基於你對它們的無可企及(知性的無能為力),而且在於你所處的主觀安全環境(否則它們對你就是恐怖而不是崇高的了)。於是崇高就相當於一種「無限大」(並不是數學意義上的),在

「崇高的情況下,我們就在任何時候把一種敬重與這個表象結合起來,就像把一種輕視與我們直截了當地稱之為小的東西結合起來一樣。」《判斷力批判》P249

而熟悉康德哲學的都知道,一個理性存在者能夠敬重(Achtung(參考《道德形而上學奠基》401及其注釋),這是康德倫理學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敬重的對象是道德法則,敬重也就是對道德法則的權威的認定,同時也代表著人類作為有限理性存在者絕不能夠完全按照道德法則去行動(只有完全理性存在者能夠如此行為,如上帝),而只能無限地接近它。這樣,通過「敬重」的聯繫關係,鑒賞美,尤其是崇高者對於道德的作用性就體現得淋漓盡致。一方面,對崇高的對象的鑒賞顯然能夠喚起我們心中的敬重感。所以康德才說:

「因為人的本性不是那麼自行地,而是惟有通過理性施加於感性的強制力,才與那個善者協調一致。反過來,即便是我們在我們之外的自然中,甚至在我們裡面的自然中稱為崇高的那種東西(例如某些激情),也只是被表現為心靈的一種憑藉道德原理躍升到某些感性障礙之上的威力,並由此而使人感興趣的。」《判斷力批判》P271

另一方面,反過來我們也可以說,正是我們有著一種敬重感,才使得我們對崇高的鑒賞成為可能,即

「崇高的基礎在於人的本性,確切地說在於人們以健康的知性能夠同時向每個人建議和每個人要求的東西,也就是在於對(實踐的)理念的情感亦即道德情感的稟賦。」《判斷力批判》P265

這種相互的良性循環,便能夠使得人類在審美和道德要求的轉換中不斷提升自己,主體通過理念的可規定性,確切地說一個能夠於自身中在感性上感覺到障礙,但同時把通過克服這種障礙而對這種障礙的優越性感覺為它的狀態之變相的主體的可規定性,亦即道德情感,與審美判斷力及其形式條件對應著親緣關係,也就是說,道德情感也可以用來把出自義務的行為的合法則性同時表現為審美的,也就是表現為崇高的,或者也表現為美的,而不損害它的純粹性

更進一步,兩者的關係不僅是一種良性的相互作用,並且

「事實上,對自然的崇高者的情感,沒有心靈的一種類似於道德情感的情調與之相結合,是無法設想的;而儘管對自然的美者的直接愉快同樣以思維方式的某種自由性,以及愉悅對純然感官享受的獨立性為前提條件,並對它加以培養,但由此得到表現的卻更多的是遊戲中的自由,而不是在一種合法的事務之下的自由;後者是人的道德的真正性狀,在這裡理性必須對感性施加強制力,只是在關於崇高者的審美判斷中,這種強制力被表現為由想像力本身作為理性的一個工具來實施的。」《判斷力批判》P268-269

回到我所答的第一句話來看,從美向崇高的過渡實際上就是從認識向道德的過渡在審美判斷力這一層次上的體現。對自然中的崇高者的情感就是對我們自己的使命的敬重,

「我們通過某種偷換(Subreption)(用對於客體的敬重替換對於我們主體裡面人性理念的敬重)對一個自然客體表現出這種敬重,這就彷彿把我們的認識能力的理性使命對感性的最大能力的優越性對我們直觀化了。」《判斷力批判》P257

三、目的論的要求

因為需要對應主題,又篇幅受限,最後一點我略微一提,即使我認為它實際上是最重要的。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多年來被當作一本「美學著作」,而多數人卻忽視了其第二部分「目的論判斷力的批判」。實際上我更願意將康德的第三批判當作一本論述其目的論思想的著作,而審美部分僅僅歸屬於目的論部分——至少二者是緊密相連的(這才被康德當作「審美表象」和「邏輯表象」的區分)。

簡單說來,先天地把自然假定為鑒賞對象的一個總和就是一種客觀目的論的可能性了。在第一批判和第二批判中,純粹實踐理性在其與思辨理性結合時的優先地位已經表述的很清楚了(參考《實批》138-140)。同樣地,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仍然確立了人類道德要求的終極地位(也就是《判斷力批判》整本書的最後落腳點便在於人能夠作為理性存在者而做道德之事,這也是整個自然的合目的的要求)。就書本身的內容來看,對美者的鑒賞和自然目的的要求實際上是共用同一原則的——即使該原則是主觀的,故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用的做多的修飾詞就是「好似」——在審美判斷中,

「由對事物形式的反思而來的一種愉快的感受性,不僅表明了客體在主體身上按照自然概念在與反思性的判斷力的關係中的合目的性,而且也反過來表明了主體就對象而言按照對象的形式乃至無形式根據自由概念的合目的性」《判斷力批判》P192

而這種合目的性由藝術品的鑒賞便能夠過渡到自然的客觀合目的性,這樣得出這種要求的終極目的,便是人作為理性存在者的道德要求。

四、總結

看到有人答說「隨便說說,何必當真?」,對於後半句我認為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康德這裡的學說也只是其體系的一部分,你完全可以去相信盧梭(盧梭認為對美的鑒賞對道德有敗壞作用),但是「隨便說說」這半句就有些過分了。至少這個結論對於康德哲學是及其重要的(審美的先天原則運用於認識世間存在者,同時開啟了對實踐理性有利的前景),並且有著嚴格的論證——至少在其哲學體系內部是自洽的;在另一個層面上,康德的結論很大程度上回應了理性美學派理論(以萊布尼茨為代表)和經驗性倫理學理論的缺陷,這可不是「隨便」的了的。然而就其整體來看,康德的立場比較傾向於唯理論的先驗論,但不贊同先驗的實在論,而主張先驗的觀念論;這很近似其對認識論中經驗主義和唯理主義的綜合,對後世美學有著極大的影響。

總的來說,對於康德哲學來說,鑒賞在根本就上是道德理念的感性化的評判能力審美本就是一種高度的自律,因為其主觀普遍性的原則是自我給予的,這和道德法則是一致的——

「判斷力就一種如此純粹的愉悅的對象而言自己給自己立法,正如理性就欲求而言所做的那樣」《判斷力批判》P353

同時我們可以把美看作「好似」自然物的一種屬性,把崇高看作「好似」自由的屬性。

「判斷力將造成從純粹的認識能力,亦即從自然概念的領域向自由概念的領域的一種過渡,就像它在邏輯應用中,使得從知性向理性的過渡成為可能一樣」《判斷力批判》P179


我覺得蒙田的另一句話剛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只看到顯眼,胡鬧,和裝腔作勢的矯情。掩蓋在天真純樸之下的美,在我們這樣的俗人眼裡容易一溜而過。這樣的美精緻隱蔽,必須以清純的目光才能發現裡面隱藏的閃爍」


這裡我想補充一下昆德拉的「kitsch」。一個人看見小孩在在草坪上奔跑,說「多麼美好啊」!也許這個人想說的不是這個畫面有多美,而是想說我內心還是善良的啊。這種自我感動的意識里或者潛意識裡就會有康德的這種美學觀念。


不一定,希特勒為證,熱愛描繪自然和建築,並不愛人。


否定自然即是否定自身,只有弱者才會否定自身..只有弱者才可能會變成壞人


喜歡大自然么?喜歡就簡單


推薦閱讀:

純理性批判中的自律與他律怎樣定義??
從康德的「不一致的對等物」是否能推導出空間是一個獨立於物質的存在?
怎麼理解康德的「自由不是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你想不幹什麼就不幹什麼」?

TAG:康德ImmanuelK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