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魏之名:中國歷史上的8個魏政權得名緣由梳理

梳理完「周」、「秦」、「漢」三個源自關隴地名的朝代名之後,接下來寒鯤將把目光轉進到晉西南,在接下來的系列文章里,對源自晉西南古地名的朝代名進行一番梳理,看看究竟都有哪些政權使用過這些名號,有都是以什麼樣的理由採用了這樣的名號,以及史家又是為何習稱各個政權的。

本文將會介紹8個「魏」政權的得名緣由及其習稱「某魏」的原因,以下為8個魏政權的基本信息:

八個魏政權的基本信息

魏之淵源:古魏

在周初的分封過程中,尤其是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前後,分封了大量諸侯國,這些個諸侯國密集分布在關中西部黃河晉陝豫三角淮泗流域太行山東等四大區域,基本上涵蓋了宗周、周原與成周以外,周王朝當時所能控制的地域。四區之中,尤以黃河晉陝豫三角區塊最為重要,因為這片以晉西南為主的區塊,左聯宗周、右臨成周,日後在此亦形成了崤函古道龍門河津兩線關洛通道。再加上,無論是古唐國還是秦祖惡來都曾以汾河谷地與商紂或三監呼應,所以西周王室自然會在黃河晉陝豫三角地帶分封比較密集的諸侯國。

國都可能位於今天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古魏鎮的姬姓魏邦國,便是在前述背景下,於成王之時分封在此並領有今山西省芮城縣與陝西省大荔縣部分地區的邦國之一,這一片區域因此也可以稱為「第一片以魏命名的地區」。

由於後來又有另一個姬姓後裔畢萬在晉獻公滅魏後被分封在魏,所以,為了與這一支姬姓畢氏創建的魏國相區別,史家在提到原本的姬姓魏氏時便只能稱其為「古魏」了。而且,古魏除了成王始封與晉獻公滅國以外,只在詩經中留下了幾篇魏風,便毫無記載了,連始封君的名號都不知道,它給後世留下的,也就只剩下一個「魏邑」與「魏」的名號,供後世魏政權使用了。

至於「魏」字本身的釋義「高大」與芮城縣一帶有什麼樣的聯繫,以至於此處會被稱為「魏」,寒鯤猜測可能與芮城縣北的中條山有關,也就是說,「魏」或許是用來形容中條山之「巍峨」的。

魏之初霸:魏國(梁國)

如果說「魏」的命名權屬於古魏,那麼「魏」的馳名權便屬於「魏國」了,這個「魏國」與「古魏」應屬姬姓宗親的兩支,只不過在周初一個是封(今芮城北)、一個封(今咸陽北),由於古魏資料太少,所以並不能判定古魏始封君與畢公高之間的關係,就更難以確定魏、畢兩支之間的關係了。

隨著晉獻公逐漸吞併河汾地區與中條山南北的各個邦國的歷史進程,古魏被滅,畢萬獲得了魏邑,姬姓畢氏這一支也便再一次「以封地為氏」,成為附屬於晉的「新」姬姓魏氏,而後的春秋晉卿魏氏,歷經了晉君稱霸諸卿紛爭的整個春秋兩百餘年,終以三卿之一的身份,與韓趙兩家一道瓜分了晉國。

隨著魏氏地位的提高,魏邑與晉都新田這一諸卿政治的中心交通不便,已然不再適合作為魏氏的「主邑」存在了,所以,魏氏族長(魏某子)應當在春秋晚期到戰國開始之前的某個時點(最晚晚不過魏文侯魏斯)便完成了把主邑遷往安邑的舉措。而後,隨著魏惠王把戰略重心放到中原地區,妄圖自居「晉霸繼承者」,這才又把魏都遷往大梁,從此既稱「魏」,也稱「梁」。

由於戰國七雄往往並稱,且「魏國」從未稱帝,不會與後世的各種稱帝的「魏朝」衝突,所以「魏國」的史家習稱依然還是「魏」或「魏國」;而且,從魏惠王開始,魏國自稱為「梁」,所以對於魏惠王以後的魏國,史家偶爾也會稱其為「梁國」。

「魏」地遷移示意圖

魏之再續:曹魏(前魏)、冉魏、翟魏

在漢代的行政區劃中,由於魏郡以鄴城為治所、大梁則歸屬於梁國,所以在整個兩漢四百年間,「魏」作為地名便逐漸以鄴城為中心(詳情可參考上面的回答)。漢末以降,袁紹與曹操先後以鄴城作為其軍政中樞,為時近30年(190年-219年),由於兩漢常有以「郡名」稱呼治所城池的慣例,所以鄴城也便與「魏」強相關了,曹操的稱魏公建魏國便是由於其國都選在「魏郡鄴城」之故。換言之,曹魏之魏是一個典型的「以地名稱國號」的王朝「起名」方式。

至於曹魏之曹,很簡單,自然是以「姓氏」冠名於前的方式;而「曹魏」的別稱「前魏」,之所以用了一個「前」字,是為了與另一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半壁江山政權北魏相提並論的,由於曹魏與北魏同處魏晉南北朝時期(相隔120年),且規模大體相當,所以並稱「前後魏」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方,在後趙前秦的兩次短暫半壁一統便迅速崩盤的局面下,在中原混戰的漩渦先後有兩個「魏政權」曇花一現,他們分別是後趙之後的冉魏與前秦之後的翟魏 ,由於冉閔與翟遼在稱天王之時主要是在鄴城附近的「魏地」,所以兩人便均以「魏」為名。有趣的是兩個短暫的魏政權均被「燕政權」(前後燕)撲滅,由於「其亡也忽」、版圖過小,就只能以姓氏放在「魏」的前面,稱「冉魏」、「翟魏」了。

綜上,在先秦兩魏國之後,共有三個魏政權是完全根據地緣因素(根據地核心位置)自稱為「魏」的。

魏之終章:【元魏/拓跋魏】北魏(後魏)、東魏、西魏

拓跋珪當年之所以自稱為「魏」,與親緣因素地緣因素的關係並不大,主要是拓跋珪採納崔宏建議,以「魏」為「大名」所致,希望能夠在政治名號上實現從地域性的「代王」向天下性的「魏帝」的轉變。當然,鑒於當時的拓跋珪的主要對手後燕政權是河北為腹心的,那麼拓跋珪可能也有借重曾經在中原稱霸的魏國與曹魏之「魏」名號與「燕」相抗衡的意思。

有趣的是,在孝文帝漢化以前,北魏官方往往是「代魏並稱」的,甚至從出土墓志銘來看,「大代」的自稱也遠比「大魏」要多,「大魏」真正大規模用作自稱還是得等到孝文帝以後。

對於北魏而言,除了「北魏」,還有「拓跋魏」、「元魏」、「後魏」等稱呼。北魏之北,是因為北魏屬於南北朝對峙格局中的北朝,所以與北周、北齊並稱「北」;拓跋魏與元魏,分別是北魏在孝文帝漢化改革前後的不同「姓氏」冠名方式,拓跋魏代表了北魏的平城時代,元魏則代表了北魏的洛陽時代以及隨後的東西兩魏;後魏之後,則如同前文所言,是因為北魏與曹魏分別在魏晉南北朝實現了兩次半壁江山式的北方一統,所以捉對稱「前後魏」。

至於東魏與西魏,由於兩國本身就是孝武帝出奔以後東西分裂的產物,再加上兩者幾乎同期存在,所以史家便以鄴城與長安乃至於兩國整體的相對位置,分別稱為「東西魏」了。

關於拓跋魏的這麼三個政權的六個習稱,可以歸納為這樣一組公式方便理解:

  • 北魏=後魏
  • 北魏+東魏+西魏=拓跋魏+元魏
  • 北魏平城時代=拓跋魏
  • 北魏洛陽時代+東魏+西魏=元魏

綜上,全部「以魏之名」的擁有獨立治權較穩定的魏政權,基本上分為先秦時期源自姬姓的兩個魏國,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前前後後的六個稱帝(天王)的魏政權。

全文如有論述不當之處,歡迎在評論區交流指正。


更多「以某之名」可以通過下面的鏈接,查看往期文章:

寒鯤:以周之名:中國古代的6個周政權得名緣由梳理zhuanlan.zhihu.com圖標寒鯤:以秦之名:中國古代的5個秦政權得名緣由梳理zhuanlan.zhihu.com圖標寒鯤:以漢之名:中國古代的15個漢政權得名緣由梳理zhuanlan.zhihu.com圖標


為什麼「魏」後來成了以鄴為中心的地區的名字,而梁國被放到了宋國的故地?www.zhihu.com圖標

關於「魏」地的遷移,我在這個答案裡面有詳細討論,裡面涉及了「魏」、「梁」、「宋」之間的相互「擠兌」,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一下。

組團宣傳一下我的可關注寫作平台2333


推薦閱讀:

三國時為曹魏鎮守關中的大將,除了鍾繇,夏侯淵還有誰?
如何評價曹爽推行的所謂「正始改制」?
為什麼三國中只有魏國被篡國?
高平陵政變曹爽真的去許昌就有出路嗎?
【寒硯三國】三馬食曹與魏晉之際的政局

TAG:东周魏国 | 北魏 | 曹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