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錢很重要?能制敵,能強國
錢的重要性
文 | 悟恩 圖 | 網路
00
關於錢的重要性,很多作者發過相關文章。
但大多是從個體出發:
如孩子上學要繳巨額的借讀費時;
如家裡遭遇變故,急需一筆錢救助時;
如親人遭遇病痛,醫院的催款單如雪片般飛來時……
諸如此類。
說的當然是大實話。
實際上,很多人,都是在遭遇以上種種絕境時,才會深刻體會到:錢,不可或缺。
錢當然不是俗物,恰恰相反,它是人活於世的基本保障。
01
上面說的都是錢於個體的意義。
其實,大至一場戰役能否取勝,政體能否良性運作,乃至一個國家能否在世界上奪得話語權,多多少少都與錢有關,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因素。
說說曾國藩。
曾國藩平定太平軍,說的是「結硬寨,打呆仗」,但其實靠的是打防守戰。
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幾次硬碰硬的對決,湘軍都慘敗,以至曾國藩屢次要自殺。
湘軍之所以能最後取勝,靠的其實是糧餉充足。而太平天國卻始終沒有建立起統一的糧餉供應系統,各軍所需糧餉要分頭自籌,一旦進入戰場,就不再有後勤補充
——事實是:兩軍一開打,即使初期太平軍能憑藉戰鬥力取得優勢,但戰事一拖延,糧餉就供應不上,不管贏輸都得撤;湘軍則不然。糧餉源源不斷,即便暫時被打敗也沒關係,回去吃飽喝足,明日再戰。
主帥的運籌帷幄固然重要,但背後,是大兵們能按月領銀子,天天吃飽飯。
正因為糧餉極其重要,所以曾國藩對籌餉官紳大加讚揚,說他們的功勞不比前線的官兵小。
可見,湘軍之勝,其實主要勝在經濟上。而太平天國之敗,主要也是敗在沒有建立起應有的財政制度,而停留在「游寇」狀態上。
實際上,湘軍主帥曾國藩不僅在政治、軍事上有過人之處,在「找錢」上也頗有能耐。
從湘軍的成立、發展、壯大到最終戰勝太平軍、解甲歸田的過程中,他出色的經濟才能,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這也是被逼出來的。
彼時太平軍來勢洶洶,咸豐皇帝不得不允許曾國藩在湖南組織軍隊,然而,錢是沒有的。
原因有兩個:
一是清朝當時財政緊張,長江下游的財賦區都已失陷;
二是鑒於明朝的歷史教訓,清廷不敢在國內加捐加稅。
所以,對曾國藩組織軍隊,清廷是只給政策不給錢。
錢?你得自己想辦法。
國家撥款欠奉,曾國藩只好四處籌錢。
先是在湖南、四川等地向鄉紳勸捐,效果不大。
後又心生一計,向朝廷要了四千張空白監生資格,出售給湖南士紳。說白了就是「賣文憑」,靠賣文憑,解了湘軍創立時的燃眉之急。
當然,這都是權宜之計。曾國藩後來不得不上書朝廷要「政策」:開收「厘金」。
——「厘金」就是收買路錢:在交通要道設關卡,商人每過一道,按貨值繳納1%(一厘)的稅。1%看上去不多,但每過一道關卡繳1%,過上一二十道,稅也就繳了10%到20%了。
朝廷同意了。
1861年,湘軍攻克安慶,控制了長江水道,在水道上收厘金就更方便了,厘金成了湘軍主要的軍餉來源。
當然,曾國藩也深知厘金危害——厘金雖然在打敗太平天國上作用巨大,但也成為國內工商業的沉重負擔——所以攻下南京以後,他就上書建議朝廷廢除厘金,恢復對軍隊的正規撥款制度。
然而,厘金制度此後卻長期延續,直到1931年才由蔣介石宣布廢除……這都是後話了。
總之,錢,對打贏一場戰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玩過網路遊戲的玩家都知道,錢就是給你能量的「水晶」,就是你進行基礎建設的基本條件。沒有它,你連兵器都買不上,碉堡都建不了,更別指望打勝仗了。
02
再說個例子。
有一本書叫《宛署雜記》,作者是明代的沈榜。
沈榜是個小官,一輩子基本上都在縣令這個級別。《宛署雜記》就是他在萬曆年間當宛平縣知縣期間,記錄的工作日常——當時的宛平縣其實就在天子腳下,管的是今天北京城西南部這一片。
《宛署雜記》中記錄了當時的很多財政事務,除了交皇糧國稅之外,還有以下公共事務:
一是宣講大明朝價值觀;
二是祭祀祖先天地;
三是養老:當時每個縣都有養濟院,給孤寡老人發生活費。不少外地老人覺得京城福利好,還專門跑來京城的養濟院要錢,不給就成群結隊乞討,地方官怕擔責,只好發錢;
四是養活縣衙門裡的43個人:其中5人是官,吃皇糧的,一年90石大米。其餘38個人則是吏,薪水由宛平縣財政出錢;
五是點對點支援:如殿試的部分物資擔負,如皇帝宮裡的部分開支,包括浣衣房、藍靛廠、光祿寺以及京郊軍隊的馬糧等;
光這清單,看起來就沉甸甸的。負擔很重吧?
結果沈榜上任不久,就發現了嚴重的財政虧空:一年三、四千兩銀子,對一個縣來說是巨款了。
怎麼辦呢?
沈榜想出了一個辦法,就像現在說的「政府搭台,經濟唱戲」
——聯合旁邊的大興縣修了一條商業街,把街上的房子租給商戶,收鋪稅。
單這一項,就給當地財政帶來每年一萬兩銀子的收入。
虧空補足了,還有盈餘。
但是好景不長,萬曆十年大旱,當時的人信奉「天人感應」,說是皇帝的德性出了問題。
怎麼辦?改革!施行仁政!
於是皇帝一紙詔書下來:免鋪稅。
這個仁政,令沈榜好不容易到手的每年一萬兩銀子飛了,又掉回「財政虧空」的陷阱中。
可見,政體要運行,運行要順暢,皆離不開錢。皇恩再浩蕩,再具普世意義的價值觀,離了錢就只能是空中樓閣。
03
古代說「士農工商」,「士」在首,「商」在末,為什麼到現在不說了?至少「商」的價值被日益凸顯了?
因為「商」代表的是理性計算:人是趨利避害的。以錢制之,以利付之,常常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說白了,錢不俗,它很有用;賺錢也不俗,它很有必要。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於個人,於家,於國,皆如是——而今不是很多人都已經認識到「國際競爭的實質,就是以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了么?
所以,國家才大力發展經濟,而作為個人,也別忘了:好好賺錢,天天向上。
我是悟恩(公號kokyo98),祝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