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國民黨政權很壞嗎?
壞與好,是一個主觀評價,看你站在誰的立場上。
分析國民黨好壞,首先應該從客觀角度分析國民黨政權的經濟基礎、組織結構和運行機理。
上世紀初的中國社會,顯然不是一個扁平化的無階級分化的社會,而是一個金字塔型的社會。
學名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在這種社會之中,外來勢力處於金字塔尖,勞動者處於金字塔塔基。
中間層是本土的精英階級,他們代替殖民者承擔管理、鎮壓本國勞動者的任務,是外國勢力的代理人。
這個階級內部也分層,頂層是控制政權的精英,中層是控制金融和土地的買辦和大地主,底層是朝不保夕隨時可能破產的民族資產階級和小地主。
民族資產階級和小地主的身份很尷尬,理論上他們也獲得剩餘價值,對勞動者也有剝削,但是,他們承擔來自上面的壓力,支付大量的稅負和金融成本,大量地向上層貢獻利潤,隨時可能破產,所以也可以把民族資產階級和小地主歸納為社會底層的頂層。
控制政權的精英最初由滿清統治者擔任,經過辛亥革命,先是袁世凱,後是各路軍閥取代了滿清統治者。溥儀做了寓公,遺老遺少紛紛失勢。
滿清倒台,經濟基礎並沒有改變。與之對應的上層建築,也必然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
軍閥搜刮民脂民膏,購買進口軍火,搶奪地盤。北伐戰爭,蔣介石與金融買辦集團結盟,名義上統一了全國。
這種金字塔結構之中,利益向上貢獻,損失向下轉移。
外來勢力不必為底層的生活水準負責。中間的管理階級能否成為管理者取決於是否能維護外來勢力的利益,而不是是否維護底層的利益。
換句話說,誰最能有效地壓榨底層,誰最有機會成為代理外來勢力的本土統治者。很顯然,這樣的人必須是冷血、無情、心狠手辣的,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毫不留情地向底層開刀,滿足境外勢力的要求。
當然,這並不是說從底層壓榨的利益總量,而是說讓外來勢力和買辦階層獲得的利益總量。某種意義上講,軍閥混戰時期,底層承擔的負擔,在有些省份,底層的負擔比國民政府初期還重,但是上層勢力未必獲得更多的利益,因為大量物質財富徵收上來,或用于軍餉,或毀於戰火,或用於無謂的消耗。
為了避免中間管理階級完成統一,尾大不掉,擺脫控制,外來勢力有意在本土統治階層內部製造矛盾。蔣介石名義上是中國的最高領導者,但是他能有效直接管理的範圍,只是長江中下游地區。
大量的內耗成本還是要由底層承擔。
半封建、半殖民地政權的統治者的力量的根源不是來自底層的擁護和支持,而是來自境外的支持,讓境外滿意就要拚命壓榨底層,還要留出足夠自己奢侈生活的部分,這必然讓底層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發生戰爭時候,這種壓榨更加瘋狂。
當時的管理層,也就是國民政府一方面要把損失轉嫁給底層,另一方面諸多軍閥、官僚在轉嫁的過程中還要中飽私囊。一方面鼓勵別人毀家紓國,一方面自己的財富迅速膨脹,多數人破國難產,極少數人發國難財。
說到底,當時的管理層的利益和絕大多數底層民眾的利益是脫節的。他們的統治建立在對底層瘋狂壓榨的基礎上,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他們是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的。
所以,他們隨時犧牲底層的利益,能幹出種種令人髮指的事情:比如反覆、瘋狂抓壯丁,故意虐待壯丁,大批壯丁在上前線以前逃亡、死亡;比如利用田賦徵實,超額徵收,前線士兵還是只能吃到摻沙子的糧食,而且長期吃不飽;比如和日寇做生意,為日寇提供必需的戰略物資,謀取暴利;比如利用災荒囤積糧食,故意餓死百姓;比如倒賣軍需和賑災物資;比如不管百姓死活,放大水淹死百姓;比如軍官出賣手下;軍統天津站站長叛變,所有手下均被日寇殘酷殺害,戰爭結束叛變站長平安降落;比如軍統上海站站長叛變,戰後繼續當軍統,最後在台灣少將身份退休。
底層的任何反抗,都必然遭到血腥的鎮壓。壓榨越殘酷,反抗越激烈,鎮壓越血腥。這種政權的基層組織,必然是擁有私人武裝,稱霸一方,血債累累的半官半紳半匪的土豪劣紳。只有這樣,絕大多數人才不敢輕易反抗。
從國際大環境看,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是金字塔型結構,但是,對發達國家的老百姓來說,由於他們的國家國際地位較高,可以向世界範圍徵收利益,轉移損失,所以他們的日子並不太難過。
這些國家必然存在對手盤,對手盤就是落後國家。過去叫殖民地、半殖民地,後來稱為經過亞非拉解放運動稱為第三世界國家,現在叫發展中國家。
中國自從輸掉了鴉片戰爭,國際地位不斷下降,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失敗之後,中國的國際地位跌到谷底。中國要向發達的列強貢獻利益,承接列強轉移來的損失。
兩者疊加,在世界範圍內中國底層老百姓的生活,是谷底的谷底。
今天非洲、中東戰亂地區,老百姓過的什麼樣的生活,當年的中國老百姓就過的什麼樣的生活。
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就有什麼樣的對民眾的政策;兩者結合,民眾就有什麼樣的生活。
要改變絕大多數人悲慘的生活,就必須摧毀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經濟基礎,顛覆與之對應的上層建築。這並不容易。
以上客觀現實和相應的分析。
後面是主觀評價。這樣的政權的統治者究竟是好還是壞,取決於評論者的階級立場。對外來勢力、本土精英(軍閥、買辦、大地主)來說,這樣的政權代表了他們的利益,自然是極其優秀的,對其他人來說,則未必。
不過,有些人或者對歷史無知,或者喜歡站在對立階級的立場上評價問題。
中國有這麼一群人,本身生活在社會的底層,自身權利每天都在受到侵害,卻具有統治階層的意識,處處為統治階級辯護,就是動物界也找不到如此低智的人。
這話是不是林語堂說的,我不清楚。不過,這樣的人是存在的。
***************************************
電影《甘地傳》開始部分,甘地被扔下列車,因為他是印度人,卻堅持要坐頭等車廂。他認為自己讀了書,成了律師,是精英,可以和英國人平起平坐,結果被扔下列車,以頭搶地。
甘地要實現的目的並不是解放底層民眾,而是讓本土精英獲得更高的地位。
這一點,和要解放全部窮人,建立扁平型社會的毛澤東,是完全不一樣的。
為什麼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而不是武裝鬥爭農村包圍城市?因為甘地很清楚,一旦受苦受難的大眾被動員起來,除非遭到極其殘酷的血腥鎮壓,否則他們不徹底粉碎騎在自己頭上的剝削者是不會罷手的。這些騎在他們頭上的剝削者,也包括和甘地出身類似的本土精英。
英國殖民者也很清楚甘地的目標。總體上講,這樣的目標是可以接受的——相比直接統治,通過印度本土精英統治,更隱蔽,更文明,效率更高,費用更低。
於是,他們製造了印巴矛盾之後,主動撤出印度。
這也是為什麼美英支持國民黨到最後一刻,直到國民黨統治台灣。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主流媒體上,毛澤東是犯了嚴重錯誤的人,甚至是利欲熏心的魔鬼惡棍,甘地則是交口稱讚的聖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