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心態」下的孩子,容易陷入的一種」陷阱「
你家孩子身邊,有人愛「比較」嗎?
一位媽媽沮喪地給我留言,說她上幼兒園的兒子有一天回家後兩眼發亮地問她:「媽媽,放寒假了我們去哪裡旅遊?」
媽媽說:「我們不去旅遊呀!」
兒子有些著急:「不對,老師說要所有小朋友明年上學第一天要分享旅遊經歷!」
聽完娃這話,媽媽感覺有點懵逼,「回老家算不算旅遊啊?」
孩子對這樣的「旅遊」好像不是很滿意,他說某個小朋友還在課堂上分享了坐飛機去看企鵝……最後孩子說:「媽媽,我能不能不放寒假呀?你跟老師說說?」
這位媽媽突然感覺很無助,她說孩子的爸爸愛比較,可能因此影響了孩子。
不知這位媽媽說出了多少父母的心聲呢?生活、工作、甚至孩子的學校,我們每天生活在「誰優秀誰差勁」、「誰富誰窮」的比較氛圍中;新年的一場場聚會也是一場場「比較會」,比如你家娃上的啥級別的幼兒園?又比如大人賺了多少啦……不僅父母焦慮,孩子們也受到了傷害。其實什麼是「最好的」呢?事實上那是無解的答案。
記得有一部演片,主人公叫杜里,從小無憂無慮,長大後生活也很平靜。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生活的小鎮來了一位陌生人,經常跟他講述外面的精彩。他被深深吸引,瞞著妻子兒女偷偷離家出走。他走遍了無數地方,富裕或貧窮的,但到他年老離開世界的一刻才發現,還是原來的地方最好,再也沒有任何地方如此讓人溫暖了。
所以什麼是最好的呢?或許就是你已經擁有的。
?想讓孩子「不比較」,父母要先學會「不比較」
有一次同學聚會,無意中聽見兩個小女娃的對話,感覺就像打翻了「百味瓶」。
A女娃:我去年回了鄉下,抓蛐蛐和螢火蟲,可好玩了!
B女娃:你家裡很窮吧?我去年看的是美國的恐龍……
孩子們的對話,聲音聽起來稚嫩清脆,但競爭氣息很濃。人性中具有追求優越感的本能,即「我很好,你不好」的比較心態,這來自於原始社會的求生意識——「我擁有的多,就意味著我能比你更容易生存下去」,而到了現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追求優越感的本能仍然存在,大人和孩子在相互比較中,希望獲得心理優越感的「制高點」——「我比你厲害,我就很自信」。
這其實是我們無數大人和孩子痛苦的根源,滿足了這一次,他們便希望滿足下一次,一次次地企圖搜羅所有的優越制高點,但是生活卻不總會讓人如願。如同兩個小男孩比較誰的玩具槍彈得更遠,一轉身卻看見另一位小朋友玩起了玩具坦克。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說,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作比較。
?父母愛比較,孩子會丟失什麼?
兩個小男孩在遊樂場攀爬「鐵索」,稍大的一個孩子先爬上去了,不小心被絆了一下,神色顯得大吃一驚。引起旁邊大人哈哈大笑,因為對這些大人來說,小孩的鐵索攀爬運動太「玩具」了。這時另一位小孩的爸爸這樣「鼓勵」孩子:「兒子,爬,你一定爬得比他好!」這個孩子卻遲疑了,不停地說「我不敢」。
孩子拒絕的背後,其實是「比較」心理在作祟——「如果我失敗了,代表我比別人差勁,所以我乾脆啥也不做」。事實上這只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最淺顯的例子,類似的還有很多:某些孩子看到旁邊小孩彈琴很好,便不想表演;某些孩子看到旁邊小孩吃飯乾淨嫻熟,便借口說手痛不拿筷子;某些孩子看到旁邊小孩溜冰很好,便說不想溜……他們丟失了勇氣,人生最寶貴的一種品質。
相比之下,我們該感恩身邊有勇敢、淡定的孩子,因為他們在嘗試「做自己」。
?什麼是好父母心態?教會孩子自我認可,發現快樂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說,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投入到當下的生活,學會從生活中發現並感受幸福。我們很多父母,總是把希望寄託於明天,對今天永遠不滿意。他們不滿意孩子的表現,不滿意家裡人的表現,也不滿意自己,總希望「明天會更好」……對比心態更助長了他們的焦慮和不滿。其實當你回頭看,你所經歷的每一天都是真正的生活。珍惜現在、珍惜你的家人和孩子、珍惜你的進步,發現身邊的小美好,並給予感恩之情,才能擺脫「比較」,以及「比較」給你和孩子帶來的痛苦和後遺症。
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別人送了一條灰色的裙子,我很高興。但是當我看到一個小姐姐也被送了一條,顏色是粉色的,非常奪目,我便開始不高興,也不願搭理他人。一旁的奶奶看見了,她說:「你看看那隻貓!」冬日溫暖的太陽從窗外照進屋子,一隻灰色的小花貓在太陽光束下跳躍,它一會快樂地「喵喵」叫,一會做著一種滑稽的動作。「你再看看旁邊那隻狗。」土黃色的小狗躺在牆角慵懶地睡覺,神情安恬,似乎與世隔絕。「這隻狗永遠不會嫉妒那隻貓,它們因為擁有自己的快樂而快樂……」
這段小往事真切地記在了我那本泛黃的筆記本里,如同一位智者,提醒著如今的我該如何生活,如何養育幸福的孩子,教會我珍惜身邊的小確幸,為每一秒的成長而感恩。
人總嚮往著地平線那一端的神奇玫瑰,卻無法欣賞自己窗前盛開的野花。別讓孩子栽入「比較」的陷阱了。
本文關鍵字:愛比較 、品格培養、幼兒心理 、早期教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學習國外心理學家們知識,分享科學、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推薦閱讀:
※寶寶三周歲多特別愛哭,怎麼和她交流好?或者更廣泛地說,孩子情緒調節和衝動控制能力差,該怎麼辦?
※別看我小,給你的Surprise確是大大滴【寶寶有話說二】
※作為當事人應該如何處理「校園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