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六、穿越者王莽的一生(十一)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是到目前為止,形容王莽此時心情和處境的最恰當的一句話。
所謂「萬事俱備」,其實就是指,從上到下,從現實到心理,朝廷內外的所有人都已經明白王莽的下一步計劃和安排了。為什麼這麼說呢?《通鑒》記載,當時「吏民上書薦莽者,前後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諸侯王公卿見者皆叩皆頭。言宜加賞於安漢公」,也就是說,人心思變,大家都已經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了。不然你想,當時讀書人一共有多少呢?這些人又為什麼會同心一意推薦王莽呢?
當然,朝廷上下的這些人中王政君除外的。因為他是阻礙王莽的最大的力量。不過,這位太皇太后,恐怕還在為自己為朝廷找到了一位好臣子,自己家族出了一位好輔臣而暗自高興呢!
而所謂「只欠東風」則是指,行百里者半九十,這最後一步,往往也是最難走的一步,最危險的一步。走好了,自然是一順百順,而走不好,就會變成萬丈深崖,粉身碎骨。那麼,既然是最危險的一步,自然不能讓人來做,那讓誰來做呢?很簡單,比人更厲害效果更好的東西——神啊!
漢平帝死前,就有宗室泉陵侯劉慶上奏:「帝富於春秋,宜令安漢公行天子事,如周公。」也就是說,漢朝的劉氏宗親竟然第一個跳出來說應該讓王莽「行天子事」,而群臣則眾口一議:「宜如慶言」。但是,事情還未施行,漢平帝就去世了。而在漢平帝去世後不久,更加離譜的事情發生了。
當時的前輝光謝囂奏稱,武功縣的縣令孟通在疏浚水井時得到一塊通體雪白的石頭,上面刻有紅色的字跡:「告安漢公莽為皇帝。」所謂前輝光就是長安,王莽之前改定官名和十二州郡縣分界時曾將長安分為前輝光和後承烈二郡。這位謝囂謝大人就是由王莽薦舉任職的。這位久在都中,又善於揣摩迎合上意的傢伙,故意捏造符命,迎合王莽。
那麼,看到這個消息,王莽又是什麼反應呢?
王莽的反應也很耐人尋味,他馬上讓人轉告太皇太后王政君。
這種做法,可謂老奸巨猾,自己不處理,讓王政君去處理。那麼王政君又會怎樣處理呢?王政君固然糊塗,但是在這件事上倒是難得的清醒,他對王莽派去的堂弟王舜說:「此誣罔天下,不可施行!」到這個時候,王政君才明白,王莽真正的用意是什麼。但是,她明白的太晚了!
她說不可施行,可是人家王莽已經是抱定了必須施行的想法了,所以即使王政君阻擋,結果也是擋不住的。不過,為了讓王政君明白,王舜這位王莽的心腹,王氏家族的後來者還是向王政君攤牌了。
他對王政君說:「事已如此,無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
這句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你在想阻擋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為所以的力量都已經站到了王莽一邊,試問,作為太皇太后,你王政君現在手中還有什麼籌碼呢?
威逼之後是退步,他接著說,「又莽非敢有它,但欲稱攝以重其權,填服天下耳。」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那種「我就蹭蹭,我不進去」的謊言,可是王政君哪裡經受得住這個?他已經沒有任何阻擋的王莽行動的能力了。下一步,也就只有聽天由命了。
於是,王莽藉助王政君的名義下詔書:「其令安漢公居攝踐祚,如周公故事,具禮儀奏。」至於禮儀那是一早就準備好的,什麼「安漢公當服天子袞冕,負扆踐阼,南面受朝,出入用警蹕,皆如天子制度。祭祀贊禮,應稱假皇帝。臣民稱為攝皇帝,自稱臣妾。安漢公自稱曰予。若朝見太皇太后、皇帝、皇后,仍自稱臣。」
也就是說,在群臣吏民面前,王莽將是不折不扣的「真皇帝」,而在真正的皇室面前,他又是臣子。這種安排就是一種掩人耳目的欺騙罷了。可是,因為這種安排可以暫時保全皇室的顏面,所以王政君表示同意,哪怕它確實不倫不類。
於是,在確立了一個兩歲的皇太子的同時,王莽正式成為了「假皇帝」,並且連年號都改了,叫「居攝元年」。
在封建時代,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哪裡有皇帝在朝,還有一個「假皇帝」的事情?又哪裡會有老皇帝死了,不馬上確立新皇帝,反而「立太子」的事情!更可況,年號,是一個皇帝臨朝施政的象徵和標誌,怎麼能夠以「居攝」的名義取而代之呢?可是,王莽的這一番操作,就是成功了,不得不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王莽有今天,恐怕也不僅是他一個人努力的結果,從西漢以來的外戚專政的政治傳統也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總之,從現在起,王莽就是假皇帝了。那麼他會甘心做一個「假皇帝」嗎?下一步他又會如何安排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推薦閱讀:
※AlphaGo與王武乙以及如何看待遊戲的興盛
※這位皇帝曾兩次向自己的貴妃下跪, 亡國後卻在敵國當官, 令人不恥
※唐朝有一個皇后, 本有機會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13
※朕即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