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教育的核心是喚醒
◆ ◆ ◆
文 | 陳春花
今天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與年齡無關,而是與時間軸有關。時間軸正在縮短,如果不能匹配這個時間軸,就沒有辦法真正跟上時代的步伐。
這個時間軸的變化會讓很多東西被重新定義,這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大的挑戰。我們過去所熟悉的領域,所擁有的知識、經驗,今天都要換個角度去重新理解和學習。零售,我們今天稱之為新零售。商學,我們今天也應該稱之為新商學。當這些都被重新定義,對領導者的挑戰恐怕更高。如果商學想培養真正的領導者,對很多東西的理解就要隨著時代變化而更新。
1、「新商學」面臨著四大挑戰
我自己從事商學教育多年,一直在找尋匹配時代的商學教育價值路徑與方法。時代在快速變化,我們當前的商學教育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我希望大家關注如下四點。
第一個挑戰,信息的傳遞方式變了。如果我們只傳遞信息,其實我們是要被技術所替代,甚至可能會有一個機器人會把最基本的東西全都講了,所以這是一個互聯網帶來的挑戰。
第二個挑戰,學習的路徑和方式變得非常多元。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學習,不一定非要回到課堂當中來,我們在路上,在任何一個時間點都可以學習,如果我們傳遞知識的方式僅僅在紙面上、在課堂上,其實你離學習很遠。
第三個挑戰,沒有什麼是最佳實踐案例,因為環境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之中。我們做商學研究和教育人,能不能動態的跟蹤這些企業實踐,並把學習的人和做研究的人做一個很好的對接。
最後一個挑戰,也是互聯網帶來的最大的挑戰,就是不確定。我們到底是學知識,還是學一種思維方式,還是學習去解決問題,這對學習的結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2、商學教育培養對象應是在商業環境中能創造價值的人
基於對這四個挑戰的認知,我認為答案還是在商學教育對象身上,這其中有兩點對我的影響比較大。
第一,我們到底培養什麼樣的人?這是我們在商學教育中不斷反思的一個問題。
第二,經過商學教育的人,他能不能真正把這個教育的價值體現出來?
為什麼這兩點對我影響最大?原因是:我們真正要培養的,或者說我們努力的目標,應該是在商學或者整個商業環境當中創造價值的人。如果不能創造價值,教育就失去意義。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通過商學教育,人的心性是否真的得到滋潤或沉澱。教育要真正幫助人成長,而不僅僅是提供一個文憑。
3、培養商業領導者,最重要的是這三點
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商學院,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培養領導者!那最重要應該做什麼?我想與大家分享三點。
? 第一,商學教育的核心是喚醒,喚醒學生內在的善、動力和價值創造。
商學教育或管理學教育之前曾有過一陣爭論,有人追問管理學教授到底能貢獻什麼價值。管理學教授似乎教不了怎麼賺錢,也給不了真正的商業解決方案,那你到底能貢獻什麼?好像一共寫了 22 條,證明管理學教授沒有用。我當時寫了一篇文章回應,提出商學教育要做的是四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你來這裡反思,讓你抽離現實工作環境回到商學院反思。第二件事情就是你來交流,你跟你的同學交流,跟老師交流。第三件事情就是準備你的知識基礎,用你的知識基礎去解決未來的問題和面對不確定性,最後一個是訓練你的整體思維方式,不是營銷或者戰略的思維方式,是一個整體運行的方式。
2017 年歲末,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離開了我們,他的一個觀點,在我看來有點商學教育的味道,他說「自己的詩大半是等來的,小半是追來的。」商學教育也大致如此,大半同學是等來的,小半同學是追來的。我一直希望商學教育的核心只是喚醒,喚醒學生內在的善、動力和價值創造,喚醒本來就有的東西。這應該是商學教育本身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教育。說實在的,商學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我們教會大家如何做生產計劃,做營銷,而是你自己根據所學的知識,構想未來的整個商業環境和你自己的道路。從老師到同學,大家都要清楚,領導力就是一個自我塑造的過程,不是一個教與學的過程。當你能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商學教育就完成了,本質上這就是一個自我造就的過程。在這個自我造就的過程中,關鍵就是你願不願意真正去相信,相信內在的力量。
在這裡,我很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領導者不僅要發展自己,更重要的是對發展他人有擔當。這是我認為更重要的事情。我得出這個結論源於我自己接近 30 年的研究。在研究那些能把企業帶到持續領先位置的領導人時,我發現他們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一直關注於人的成長。今天你讓我評價一個公司,它能不能有未來,方法很簡單,就看他的領導願不願意培養人。一個願意培養人的公司一定有未來。
很多人可能會問,領導能力是不是少數人的天賦?我不這樣認為。根據我的認知,結合調研當中的發現,我覺得領導力本身是普遍內在的。有一次開會,有人提問,哪一種人最有領導力?大家都沒有回答,其實最有領導力的人是嬰兒,他一句話不說,所有人圍著他轉。為什麼很多人的天生領導力後來消退了?很大原因是隨著成長隱退了起來,但並沒有消失。喚醒這種內在的領導力是商學院的核心價值所在。
? 第二,我們有沒有面向未來的能力?
商學教育在培養領導者時,面對未來是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我們一定要有能力讓大家面向未來。因為世界每天在變,越變越快,過往的經驗或能力可能成為你未來競爭的陷阱。為什麼?因為一切都在被重新定義。我們不得不給領導者提出新要求:你能不能培養你和組織面向未來的能力?培養面向未來的能力時,我們對環境認知和經營選擇是否真正理解?
我在 2017 年歲末發布 《2018 關鍵詞》時提出 8 個關鍵詞,其中 4 個關乎環境認知,4 個關乎經營選擇。比如在環境認知中,十九大制定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綱領和發展藍圖,並明確指出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意味著一個「新時代」開啟,也是全新的發展機遇的開啟。你需要很好地去理解新時代的內涵,去理解新發展模式的內涵,去理解中國與世界發展格局的機遇。而從全球視角來看,新時代意味著「不對稱性」、「複雜性」以及「不確定性」,變革不會以你的意志為轉移,無論你是否已經準備好。
與環境認知一樣,經營選擇也變化很大,組織成員具有持續創造力是企業應對不確定性的解決之道。如何建立員工與組織之間的共享平台,讓組織成員釋放出自己的創造力,是 2018 年企業必須做出的選擇,其核心是尋找到價值觀認同的成員,給予平台與資源,幫助員工釋放創造力。要做到這一點,人力資源管理需要從評價投入轉為評價產出,從關注勝任力轉向關注創造力;組織功能從管控轉向賦能;而企業文化從強調組織價值轉向強調共享價值;企業領導者從管理者轉向夥伴。釋放員工創造力,一定要從命令 - 控制式管理向授權 - 賦能式管理轉變。傳統的激勵在今天有很多已經不成立。很多人今天工作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興趣,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包括我們管理的對象,除了人,是否未來還包括智能機器人。
商學院院長們都非常清楚,今天在線商學課程,比傳統的商學課程的影響力更大。民營商學院的課程比正規商學院的影響更大,因為他們的學生有很多獨角獸,而學員的成就往往代表商學教育的成就,這讓正規商學院的價值呈現就面臨巨大壓力,我們的商學教育邏輯必須變了。探求根因,是因為環境的關鍵詞在變,經營選擇的關鍵詞在變,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已經不存在了。這也是我每一天必須要看書,每一天要跟年輕人交流的原因。當未來已來,我們的關鍵是找到與世界的關聯,而不是與歷史的關聯。
柯達的失敗是眾多轉型不成功的傳統行業巨頭的代表,當它申請破產的時候,德國媒體刊登一句送別:「在科技面前,沒有人能一直高高在上,時代會拋棄一切落伍者。」這句話其實也真的適合我們商學教育者。沒有人可以高高在上,時代一定會淘汰落伍者。
? 第三,有把知識轉化成智慧的行動。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從 1911 年開始分析管理學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各國 GDP 和財富的積累平均增長几十倍,主要就是因為管理革命。管理成為 20 世紀最偉大的貢獻,這個貢獻他分為三個階段或者三個部分,即管理用於生產本身、生產工具本身,以及管理本身。
借德魯克的方法論和管理革命,我提出今天的最後一個觀點,那就是在之前三個階段,管理革命淘汰的都是工具、流程和方法,但進入到知識革命的今天,我稱之為第四階段,未來要淘汰的可能就是人。我認為這一場知識革命必將淘汰一群企業和企業家。
從商學院學習回來,如果不想被淘汰,甚至引領潮流,我們現在就只能不斷努力尋找一件事情,那就是把知識變成智慧。今後,我們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不僅需要我們用知識武裝自己,更要用智慧武裝自己。懷特海有一本小小的冊子叫《教育的目的》,這本書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從事教育開始就反覆讀這本書,其中關於思維訓練的部分我最喜歡。他說,一個人如果智力想發展訓練得很好,必須經過三個階段,浪漫階段、精確階段和綜合運用階段。智慧就是知識的綜合運用。商業的智慧就是能不能把商學的知識在真正的商業環境中綜合運用。
如果我告訴你,人人都可以成功,但確實有人沒有成功,那麼原因是什麼?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缺少行動。成功的關鍵決定要素是你的行動。不行動,你一定不會成功。除了擁有成功的意願和知識之外,接下來就是能夠為實現成功的意願,願意身體力行去行動,只有真實的行動,才有真正的智慧,最終才會取得成功。
最後,總結一下,商學教育就是要培養未來的領導者,未來的領導者最重要的就是三條:一是喚醒發展自己、發展他人的內在力量;二是培養你和組織擁有面向未來的能力;三是有把知識轉化成智慧的行動。願大家 2018 都能成為未來的領導者。(本文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