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芳華」到「前任3」,你看懂賀歲檔了嗎?
內地第一部賀歲片,應該是馮小剛導演的《甲方乙方》。
那是二十年前的電影。
有了賀歲片,國內也就有了「賀歲檔」。
1998年年底,中國內地出現了第一次「賀歲檔票房大戰」。
參戰的是四部國產電影:
葛優主演的《不見不散》、馮鞏主演的《沒事兒偷著樂》、趙本山主演的《男婦女主任》,以及陳佩斯主演的《好漢三條半》。
為什麼說主演不說導演呢?因為那會兒的觀眾認的就是這四張臉。
最終,《不見不散》在那年的賀歲檔中取得了成功,以4300萬人民幣的票房成績成為了當年的國產電影票房冠軍。
在當年,這個數字相當驚人。
如今時過境遷,賀歲檔國產電影的票房大戰早已今非昔比。
僅昨天一天,《前任3》就拿到了9090萬的票房成績。
注意,昨天是周一。
上周六,《前任3》單日票房過了兩億。
這是20年前馮小剛拍《甲方乙方》時一定想像不到的事情。
普遍意義上的「賀歲檔」,應該從前一年的12月算起,一直到新一年的三月初。
這期間上映的電影,都可以被稱為「賀歲檔電影」。
賀歲檔其實大體就是「年末檔」加上「春節檔」。
歲末年初,是第一波高潮。春節到來,是第二波高潮。
這是往年的規律。
今年春節時間比較晚,兩波高潮之間的間隔足有一個月。
這就給了我們做總結的時間。
2017年12月中旬到月底上映的這一批國產電影,太值得我們好好進行思考了。
回頭看這九部電影以及它們所取得的票房成績,我篩選出了三個關鍵詞:
作者、觀眾、口碑。
作者的執拗
賀歲檔的第一部話題性電影,毫無疑問是馮小剛導演的《芳華》。
這些年來,馮小剛是執拗的。
他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再願意回頭。
在主流導演卯足了勁拍文藝片衝擊國際大獎的時候,馮小剛拍商業片,拍賀歲喜劇;當市場湧入熱錢商業片成為主流的時候,馮小剛開始拍文藝片了。
馮小剛開始撿自己的初心了。
不合時宜,是一個老炮兒與自己內心達成的協議。
到了馮小剛這個年紀,再不拍點兒自己想拍的電影,恐怕就沒時間了。
《芳華》對於馮小剛來說,是在最合適的時間出現的最合適的作品。
從技法上看,它或許並不完美,但它對於馮小剛來說就是完美的。
《芳華》把馮小剛想要表達的情感或者說情緒都傾瀉出來了。他拍出了自己心中的文工團,拍出了自己腦海中的青春,也拍出了自己不想忘記的那個時代。
這樣的題材,這樣的電影,看上去其實不太符合現在的電影市場。
但執拗的馮小剛還是用真心和誠心換來了觀眾們的喜歡,也換來了商業上的成功。
如今,票房也已經破了13億。
馮小剛的執拗,成功了。
陳凱歌也是執拗的。
如果說《芳華》代表了馮小剛在情感上的表達,那麼《妖貓傳》則代表著陳凱歌在藝術上的思考。
知識分子陳凱歌,依然執拗地在拍自己想拍的電影。
他對電影美學依然有著自己獨到的想法和執行力,看他的電影,我依然會為他的才華驚嘆。
但執拗的他也執拗地保留了自己的問題。
老問題。
任影評人們如何過度解讀,《妖貓傳》的故事不足以承載陳凱歌的藝術思考,是明擺著的事情。
美則美矣,然後呢?
陳凱歌也無法給出自己的答案。
但這麼多年過去,還能保持執拗而不妥協,本就是一種答案。
相比《芳華》,《妖貓傳》的口碑較差,且呈兩極分化趨勢。
「作者電影」是有生命的,有生命就有個性,有個性自然有人喜歡有人討厭。
這不足為奇。
《妖貓傳》票房將將破了5億,不算好,也不算太壞。
比起馮小剛和陳凱歌,袁和平、徐克、成龍、吳君如的執拗才真顯得不合時宜。
這幾位,都來自香港。
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我們時常追憶老港片,但事實是,老港片的那一套我們已經不太受用。
在《奇門遁甲》、《機器之血》、《妖鈴鈴》三部電影中,我們都能看到很多老港片的元素,但它們能夠搏老影迷一笑,卻無法保證整部電影的質量。
《奇門遁甲》糟爛的故事無法讓徐克和袁和平的奇思妙想得到呈現,成龍在悉尼歌劇院上的動作戲也無法提升《機器之血》的整體觀感,《妖鈴鈴》讓我們嗅到了老港式恐怖喜劇的味道,卻也只是嗅到而已。
一周拍一部電影,靠明星和套路就能大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香港電影人如果還拿觀眾們當小孩子,觀眾們就只能不把自己當大人來掏出壓歲錢了。
創作者該執拗的是初心,並不是思路。
否則,執拗恐怕並不是什麼好事。
觀眾的選擇
前面提到過的1998年賀歲檔,只有四部國產電影。
四部,還全都是喜劇片。
上映的電影數量少,類型還單一。
十年前的賀歲檔,情況好了許多。
《投名狀》、《集結號》、《功夫灌籃》、《大電影2.0》四部電影競逐,觀眾們的選擇逐漸多樣化。
到了今年,不同的觀眾,都能在電影院找到適合自己的電影。當觀眾們有了選擇,賀歲檔的票房大戰才顯得更加慘烈。
這種選擇是雙向的。
觀眾在選擇電影,電影也在選擇觀眾。
因為電影多了,觀眾也多了。
《芳華》的13億,和《前任3》的15億,掙的多半不是同一批人的錢。
這裡頭有重合,但肯定不會有太大比例的重合。
曾經,在電影院看電影的主力軍是一線城市的中高收入群體。
而如今,這種壁壘早就被打破了。
更多二三四線城市的觀眾主導了這種選擇,很多電影創作者也因此在調整著自己的戰略。
觀眾群體的年輕化趨勢,也在改變著整個市場的走向。
《前任3》的成功,是觀眾們主導的。
半年前的《戰狼2》和如今的《前任3》都在告訴電影創作者,也許謀求和觀眾的共鳴是取得商業成功的最佳方式。
「愛國」、「前任」等關鍵詞,比「陳凱歌」、「徐克」這樣的關鍵詞更容易讓觀眾們陶醉。
我們開始意識到,更多的觀眾其實對電影本身不感興趣,大家感興趣的是那些電影之外的探討。
提到《芳華》,觀眾們說的更多的不是馮小剛而是「善良」。
沒有太多觀眾記住《前任3》導演的叫做田羽生,但《前任3》能讓大家記起自己前任的名字,就已經足夠。
我不覺得《前任3》和《芳華》的票房成功有什麼太大的不同。
前者精明地拉著觀眾來選,後者老道地等著觀眾來選。
都是觀眾的選擇罷了。
口碑的勝利
觀眾選擇電影是要有依據的。
這種依據在這些年來發生了一些變化。
曾經我們認臉,如今我們更認口碑。
口碑不行,再熟的臉也不靠譜。
成龍大哥的《機器之血》只賣了3億,擁有倪妮和周冬雨等明星的《奇門遁甲》還沒賣到3億。
《解憂雜貨店》里有最具流量的小鮮肉和小花,《妖鈴鈴》則找來了頂級網紅配搭老牌港星。
票房也都不太行。
口碑不好,什麼都白搭。
口碑也不能直接和電影質量劃等號。
和口碑對應的,更多是驚喜感。
《芳華》能取得如此高的票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內觀眾很久沒看到這樣的電影了。
看慣了大特效,看看文工團大家突然覺得也挺好。
《前任3》則用工業化的製作找准了觀眾們的需求點。
也許更多的老影迷不待見這樣的電影,但大多數觀眾是認可的。
眼淚下來了,口碑就來了。
觀眾們往往拒絕平庸。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解憂雜貨店》、《二代妖精之三生有幸》等幾部電影算不上爛,也有一些亮點,但還是達不到形成廣泛討論的程度。
憑藉明星和宣傳,它們能吸引到觀眾。
但它們吸引不到那些平時不怎麼看電影的觀眾。
平庸意味著被遺忘。
被遺忘了,票房自然不會太好。
《前任3》和《芳華》的好口碑,造就了高票房。
這是口碑的勝利,也是觀眾的勝利。
但電影勝利了嗎?
只有時間知道。
推薦閱讀:
※馴龍高手2:流淚著離別是為了微笑著成長
※這三家公司在美漫英雄電影領域,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電影產業各種公司之間是什麼關係?
※情緣分外淺 胭脂扣里香——拉片筆記:胭脂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