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動物生死場:科學與倫理之間
解剖、觀察、分析、計算……這是學生與實驗用動物日常的交流方式。被帶入復旦大學醫學院和生命科學院實驗室的那一刻,動物們似乎就被判了「死刑」。除了死亡,它們的命運是否還存在別的可能?
2014級藥學院本科生羅鑫還記得她的第二次家兔實驗。她抓著白兔左耳,在耳朵正面找到耳緣靜脈,用酒精棉球擦拭,把靜脈針扎進去後用手捏著,以防跑針,隨後慢慢推動針筒注射進敵百蟲溶液。給葯的過程中,兔子非常用力的掙扎了一下,這是一向認為家兔非常溫順的羅鑫沒有想到的。她低下頭輕輕地安撫說:「乖啊。」
復旦青年記者 姚冰淳 主筆
復旦青年記者 周鑫雨 向思琦 劉瀏 報道
▲張江校區藥學院的實驗動物紀念碑
(圖片來源:2014級藥學院本科生羅鑫)
「折磨才是最殘忍的」
羅鑫的第一次家兔實驗內容是利尿葯和脫水葯對家兔尿量的影響。在利尿葯實驗中需要對家兔使用灌胃的給藥方式,羅鑫一隻手蒙住兔子的眼睛,另一隻手親撫它的頭給它順順毛。「雖然我不知道對兔子到底有沒有作用,」她頓了頓,「但至少對我自己來說,也能放鬆一點吧。」
實驗結束後,這些家兔由老師統一回收至動物實驗樓,但必須與未進行過實驗的家兔區隔開。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實驗用動物都生活在無菌的環境中,一旦離開這個環境,例如接觸過外界、注射過藥物、出現傷口,就再也不可能回到原來無菌等級的實驗室了。
用於不同實驗目的的動物往往有不同的處死方式。頸椎脫臼法是處理大小鼠最常用的方式,左手持鑷子或用拇指與食指用力按住鼠頭,右手抓住鼠尾向後拉,聽到鼠頸部咔嚓聲即頸椎脫離、脊髓斷裂,老鼠立即死亡。
除此之外還有空氣栓塞法、急性失血法、化學藥物致死法等,需要找到最合適的處理方式。處死後這些動物會被放入塑料袋送進冰櫃存放一周,而後集中起來等待由上海指定的專業公司來收取和焚燒。
生物科學系的穆婧宜在大二第一次做小鼠脫頸時,是讓同班男生幫忙的。整個過程只有乾脆利落才能減輕動物的痛苦。而她坦言自己力氣太小了,做不來。
「折磨才是最殘忍的,與其有時間同情動物,不如提高實驗技術,快速完成,減輕它們的痛苦。所以,我們只有在非常必要時才做這些實驗。」她說。
擁有此類想法的並非少數人。每一次寫實驗報告時,羅鑫都會對當天的實驗進行反思。「因為實驗操作是從零學起的,在做實驗時難免會因為手生造成動物更大的痛苦。」她說,「如果實驗時能更細心一些、仔細一點、迅速一點,減少它們的痛苦就好了。」
但很多時候,那些我們無法體會的痛苦,依然不可避免。
羅鑫記得在一次給小鼠注射藥物尼可剎米的實驗中,由於藥物導致的驚厥反應,小鼠在籠子里身體僵直地不停跳躍、抽筋,撞得血肉模糊,嘴上全是血。甚至有小鼠活活撞死。
說到這裡,羅鑫有一點激動,小鼠抽搐跳躍的場景給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是她告訴我們,在課後,她很少會和同學討論實驗動物的倫理問題,也沒有人去分享做完實驗後的感受。
生物科學學院研究生沈柯表示,沒有人會私下聊這種事。實驗課老師及輔導員也常常提醒他們不要上傳實驗用動物的照片到朋友圈,一是擔心引起大家的不適,二是怕被其他人誤解在虐待動物。
儘管有學生在處死動物後吃素三個月,也有因為下不了手而轉去植物學方向的,但這都是少數情況,大部分學生都對此有心理準備。沈柯認為每個人的適應能力都比想像中要強大的多。
當被問及每次做完動物實驗後的感受時,他說:「我不是很想回憶。」
無法逃脫的命運?
在復旦大學楓林校區西區的實驗動物科學部里飼養著大鼠、小鼠和家兔,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常看到一隻尾巴蓬鬆的黑褐色花斑貓從窗外的走廊一竄而過。
這些動物的來源各有不同。課題組一般從已核准資質的七家供應商中,自行選擇一家聯繫訂購。而實驗動物科學部的動物,由生產科代購或由動物實驗室代訂。購買後入駐實驗室,實驗室工作人員負責日常的管理和飼養,但並不能進行培育和繁殖。
實驗用動物平時生活在恆溫恆濕的無菌環境中,空氣經過過濾,飼料、籠具、墊料經過高壓或紫外線消毒,但它們最終都難逃被處死的命運。
不過,歷史系本科生胡建東曾在去年1月12日從醫學院學生江伊穎手中領養到了一隻實驗用豚鼠,他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敦敦。
原本敦敦和另外三隻豚鼠將被用於一個代謝相關的實驗,但由於豚鼠是草食性動物,在代謝上與人的差別較大,加之豚鼠體型偏大操作不便,負責老師最終放棄了對它們的實驗。未經實驗的豚鼠本應被斷頸處死,但老師於心不忍,最終讓江伊穎發布了領養信息。
信息發布當天,這些豚鼠就通過朋友圈的轉發而找到了領養者。
江伊穎拍了一段小視頻發布在朋友圈裡,視頻里,兩隻豚鼠窩在墊著厚厚的碎木屑的紙箱里認真地啃著胡蘿蔔,她只配了一句話:它們是我見過的結局最好的實驗動物。
▲江伊穎在豚鼠被領養後發布在朋友圈的小視頻
但在敦敦被領養了將近一年以後,胡建東在一天清晨發現敦敦劇烈地喘氣並且不肯進食。一天後,敦敦死了,而他並不知道原因。在此之前敦敦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適。「也許是它特別能忍吧,它之前生過一次囊腫,我幫它處理傷口的時候雖然它一直在抖,卻不咬人也不亂動。」
沈柯說,實驗動物的飼養環境不同。倘若生長環境的清潔等級較高,很可能因為無法適應而隨時死掉。在無菌的條件下長大的轉基因小鼠,如果家養過程中和其它小鼠交配,可能會把轉基因帶給下一代,造成基因污染。注射過某種藥物的動物,也許當時沒有什麼反應,產生了耐受性,但放到外面就有可能出事故。
關於實驗用動物究竟是否可以領養,事實上並沒有定論。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朱偉表示,惻隱之心、同情之心值得肯定,但是實驗室動物可能帶有病菌,必須嚴格處理,看上去是在關心動物的行為也許會帶來更大的危害。
「打個比方,把從菜市場買來的動物放生看似是行善積德,但最終動物卻因為無法適應環境而全部死掉。」朱偉說:「從倫理的角度上來說,假如它身上帶有病菌……危害的是動物本身、其他動物和人,所以必須非常謹慎。當然,如果實驗室規定可以領養符合某些標準的實驗用動物,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改善之路
像大小鼠、家兔一樣為科學獻身的還有多種動物,大到比格犬、獼猴、豬,小到牛蛙、鯽魚、果蠅、線蟲,其中最為重要的還是哺乳動物。這些動物必須是人工培育、繁殖,物種來源和遺傳背景明確,所攜帶的微生物和寄生蟲受人工控制,才可用於科學實驗中。
實驗用動物分為CV(普通級)、CL(清潔級)、SPF(無特定病原體)、GF(無菌)四個等級。由於實驗時需要控制很多因素,為避免混雜因素的干擾,SPF級的動物被使用得較多。
在中國很長一段時間裡,實驗動物的生存環境狀況不容樂觀。復旦大學藥學院第二屆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主委程能能告訴我們,過去實驗動物的生存環境非常簡陋,實驗室只是一個普通的房間,工作人員也並非專職飼養員,忙起來會忘記或延後餵食的時間。籠舍常常幾天都不洗,氣味非常大。
據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久存教授回憶,她1984年成為復旦大學生物系的本科生時,中國還沒有「動物倫理」的概念,也幾乎沒有老師在實驗課上提及這種問題。
▲楓林校區動物實驗樓前的實驗動物紀念碑
(圖片來源:復旦青年記者向思琦)
而現在的條件已經改善了許多。復旦大學楓林校區的動物實驗科學部里,一排排金屬制架子上整齊地擺放著半透明的箱子,隱約可見動物活動的身影。小鼠最多五隻一箱,體積更大的家兔則「享受」一隻一箱的「獨居」待遇。
實驗樓對實驗動物們的生存環境更有著嚴格規定:每天光照12小時,恆溫20℃-25℃,每周更換籠子。而一樓以上的SPF動物還有更嚴格精細的飼養要求。專門配備的獨立換氣系統阻止了室外污染空氣的進入,為SPF實驗動物提供經過兩次過濾的清潔空氣。
高要求的飼養環境,也意味著高要求的出入規定。在實驗動物樓做實驗,首先需要通過多媒體平台進行預約。進入一樓必須戴好實驗用手套、口罩,穿好白大褂,噴消毒液。要進入清潔要求更為嚴格的二樓,則必須換上只有眼睛裸露的隔離服。
同時,「動物倫理」也進入課堂,羅鑫說,在實驗課上老師會強調要善待動物。在復旦大學國家級生物學教學實驗中心網站上,每一門涉及實驗動物的實驗課課程大綱中都有「動物倫理」的內容。 「動物實驗」的倫理問題,也成為朱偉的生命教育課程中的一部分。
逐步改善實驗動物的生存環境,重視動物倫理問題,中國很大程度上是被國際形勢所推動的。而復旦則更早地與國際接軌。
2004年,有國外學者來複旦交流時參觀了復旦的動物房,認為實驗動物的生存環境不符合要求。這不僅涉及是否善待動物的問題,如果基本衛生環境都無法保證,動物受到非藥物的影響而造成生理指標不穩定,這最終會影響到實驗的準確性。
當時,國際的學術期刊也要求涉及動物實驗的研究成果需要通過動物實驗倫理委員會的審核。2006年,復旦藥學院率先成立了第一屆動物實驗倫理委員會,負責管理藥學院相關動物實驗的倫理審核。隨後,醫學院、生科院也分別成立了這樣的機構。
2006年,科技部通過11號令發布了《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試行)》,其中第三條規定:「違反實驗動物保護規定」,「是違反科學共同體公認的科研行為準則的科研不端行為」。為此,科技部還發布了《關於善待實驗動物的指導性意見》(國科發財字(2006)第398號):這是我國第一個專門關於實驗動物福利倫理管理的規範性文件,對實驗動物福利理論提出了明確和具體的規定。
但是,中國的動物倫理審查依然處於非常初步的階段,至今還沒有統一的動物實驗倫理審查的機構。也就是說,沒有一個上層監管機構監督各動物實驗倫理委員會的工作。
在實際動物實驗操作的過程中,研究人員會盡量優化實驗,把用於實驗的動物數量和它們的痛苦降到最低,但動物實驗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王久存說:「動物是活體,能夠模擬很多人體的狀況,至少現在還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替代方法。」
「如果過度強調對生命的保護,那麼人類只能像過去一樣憑經驗嘗試,而不想方設法把藥物無效或有毒的可能降低、把藥物作用的反應時間縮短、把嘗試的盲目性排除,對於其他的生命來說,這也是一種傷害和不負責。正是這些有限的個體承擔了風險,才讓更多的生命獲得利益。」程能能說。
(應受訪者要求,穆婧宜、沈柯、胡建東、江伊穎均為化名)註:
動物倫理審查的內容主要包括研究者資質、動物的選擇、實驗目的、方法和條件、動物的處死等方面。
審查依據的是「3R」原則:Reduction,Replacement,Refinement。
Reduction,減少,即儘可能使用較少的動物獲得同樣多的實驗數據。
Replacement,代替,是指用其他方法,如細胞實驗或計算機模型,來代替動物以達到某一實驗的目的。
Refinement,優化,要求研究人員改進和完善實驗程序減輕或減少給動物造成的疼痛和不安。
編輯:方一灣
來源:復旦青年
推薦閱讀:
※【西部世界】一場盛大的嘲笑
※生命,其實生活在量子的邊緣,次元書摘@《神秘的量子生命》
※第三次自殺被搶救後,我發誓再也不會去死。如今我身患絕症
※壓倒他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上帝為什麼創造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