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看展?如何理解當代藝術?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的關係?談藝術史、藝術哲學與當代藝術!

導讀:如何正確地看展藝術與時代的關係?如何理解當代藝術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的關係?本文節選自復旦哲院學生,對沈語冰老師,就藝術哲學、藝術史、當代藝術的發展等問題進行的一系列訪談,揭開藝術哲學的面紗,帶領大家走進藝術,走進美學!

沈語冰,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特聘教授。長期致力於西方現代美學,現代藝術史和藝術哲學的教學與研究。著有《20世紀藝術批評》,並獲教育部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獨立或合作譯有《塞尚及其畫風的發展》等12部,其中《現代生活的畫像:馬奈及其追隨者藝術中的巴黎》獲AAC第八屆「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年度藝術類出版物最終提名獎。因「長期致力於系統翻譯介紹西方現當代藝術理論,為中國藝術研究做出重大貢獻,豐富了中文世界的學術視野」,獲第二屆當代藝術思想論壇藝術理論獎。

  • Q1: 丹納在《藝術哲學》中提到,每個藝術品背後都反映著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請問老師您怎麼看待這個觀點,以及您覺得這個觀點對我們時代的藝術有什麼啟示嗎?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談。我們先看丹納的觀點。他的《藝術哲學》確實是19世紀相關領域研究的經典,是藝術史與藝術哲學專業的必讀書。但是從專業角度來看,這本書也有明顯的時代局限。比如他談到藝術品背後的社會因素,將藝術生產簡單地歸結為社會環境的結果,這是不對的。20世紀的理論就非常強調藝術品生產機制背後的複雜過程,它並不是丹納所認為的外部環境的直接作用,而是藝術家在受到某些現實因素(包括風俗、地理、物質條件等等)之後,通過對早先的藝術圖式進行修繕而完成藝術風格的演進。只有把藝術的圖式納入視野,一部連續的藝術史才有可能想像,這就是貢布里希等學者提出的藝術內部研究所帶來的新視野。也就是說藝術家需要學習前人的圖式和語彙,然後在社會外部因素的壓力下經歷一個對圖式的修正過程,而後才會產生新的藝術作品和風格。如果僅僅從丹納的社會環境論來看待藝術,那麼藝術就不會有一部歷史。

再說「藝術與時代」之間的關係。從理論上來說,我認為不同時代的藝術都會有若干面相,有可能呈現為符合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主旋律作品,也有可能是不那麼主流,卻有生命力的作品。一般而言,能夠進入藝術史的作品,必然回應了那個時代的某些重大關切,貼著時代的脈搏行進。而不是那些只有精益求精的技藝,卻與時代的重大關切沒有任何關聯的作品。就拿唐詩宋詞來說吧,有多少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作品被人們遺忘了?又有多少憂國憂民、傷時感物之作成為千古絕唱!

  • Q2: 當代藝術特別熱衷於使用頻閃等強烈刺激感官的手段以及裝置藝術的方式,老師您認為為什麼這種科技手段會如此流行於當代藝術的表現中?

你說的裝置藝術,屬於當代藝術的範疇。當代藝術興起於20世紀下半葉,是目前藝術界的主流。當代藝術最直觀的特點就是打破了傳統架上繪畫的統治地位,而是用裝置、行為、聲音、視頻等等表現方式來呈現作品。要看清楚當代藝術的特性,我們可以先後退一步,先看當代藝術之前的現代藝術,特別是盛期現代主義。現代藝術在19世紀中葉興起,以馬奈等人為代表,到了20世紀中葉而衰落。這裡似乎具有某種歷史演進的必然性,或者更明確地說,當一種藝術樣式發展到極致,藝術家認為再也無法超越時,這種樣式自然也就會被遺忘。例如文藝復興三傑之後,就沒有人再去挑戰集中體現在這三人作品中的典雅堂皇的風格,矯飾主義和巴洛克等新的風尚取而代之。

所以說藝術發展的規律總體上還是有章可循的。從這種角度看,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當代藝術會應運而生(它的具體條件我們待會兒再談),也容易理解為什麼當代藝術呈現出現在這樣的風貌。一般認為,當代藝術有三個重要特點第一,拋棄了之前藝術的單一媒介,諸如繪畫和雕塑的局限性,嘗試以一種跨媒介的方式展開。因此,我們曾經依賴的對單一媒介的技術和美學的理解,就不能適用於當代藝術。第二,就是把古典和現代藝術的「靜觀」轉變為當代藝術的「劇場性」,也就是說當代藝術更強調與觀者的互動。當代藝術家往往把展覽場地變成一個劇場,通過場面調度,邀請觀眾參與到作品中去,甚至使觀眾成為作品的一部分。緊接著「劇場性」之後,就是第三點——當代藝術的作品具有極強的「場域特定性」,也就是說它常常只能在它被創造出來的空間中存在,如果空間變換了,那麼它的意義就會面目全非,甚至完全喪失。雖說古代的一些作品,例如祭壇畫,也會有這種特點。將祭壇畫從教堂移走,搬到博物館,很大程度上就改變了它的功能和意義。但是古典和現代藝術中的大部分作品,是不以特定場域為條件的。無論是拉斐爾的《聖母子》,還是蒙德里安的《格子》,即使被移出原有的地方,我們仍能感受得到它們的美和秩序。但當代藝術就不一樣了。這就是為什麼當代藝術家都需要親臨現場,根據空間、觀眾數量、光線條件等等來做作品,往往也就沒有第二次同樣的展出。因為它很難被複制,每一件作品就像一次針對特定場所和空間的實驗。

所以理解當代藝術並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它要求觀眾具有一定的理論和視覺素養。我認為大學應該引入一些當代藝術的課程,來提高學生對當代藝術的欣賞和理解能力。現在的人們很難理解當代藝術,這並不奇怪。19世紀中葉的人們也覺得現代藝術是一種無法理解的東西。

  • Q3: 老師您覺得我們應該如何進入當代藝術的語境並理解他們所表達的東西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回答為什麼當代藝術比起傳統藝術那麼難以被理解。在古典和現代藝術中,藝術品本身只是個媒介。在古典藝術中,它通過題材和主題來表達;在現代藝術中,它通過點、線、面、色彩等等來表達。但它們都是作為媒介,去傳達別的信息。只要熟悉某種媒介,就能感受到一定量的信息,所謂媒介即信息,媒介即內容嘛。但當代藝術就不一樣了:首先,它多半是跨媒介的;其次,藝術家往往還根據特定的場域表達一個更帶私人性的觀念(而不僅僅是包含在主題或媒介本身當中的信息)。所以觀眾就不能單純依靠媒介去理解當代藝術作品。這時候藝術家或策展人就必須解釋他或她的idea。觀眾可以根據這個idea去評判一件作品或一個展覽是否成功。

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藝術評判中的專家的壟斷,使得藝術品的評判標準「民主化」了。就像朗西埃說的「當代藝術是感性的重新分配「,過去的標準是被慣例和特定社會階層的品味所決定的,但當代藝術考慮到了觀看者的平等性、民主性和參與性。這樣就打破了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的慣例及專家的特權,藝術品的生產和傳播成為對感性的重新分配,從而實現「審美的民主」。

一般來說,進入當代藝術展場的觀眾不免會產生一種震驚和眩暈感。但我建議你們在走進展覽場地時,要仔細看一看策展人的前言,而不能直接走進作品被它們所蒙蔽。要搞清楚策展人的思路和期望表達什麼。這樣觀眾就獲得了一種主動權,可以評判作品或展覽有沒有很好地達成策展人或藝術家所想表達的觀念,以及這些表達是否富有創意、老練乃至機智。當代藝術往往是一種全媒介全場域的實驗,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國際著名的時尚公司,例如Gucci等等都有自己的當代藝術館——時尚與當代藝術具有極強的同構性,都依賴觀眾的在場性來實現其作品的價值。相比起來,時尚只是取了當代藝術中極小一部分容易被理解的東西,當它被投入到消費市場並實現其產出時,就能發揮巨大的能量。這在喬布斯對蘋果系列的設計中也可以明確地看到。

  • Q4: 我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有許多人在藝術展中,其實不是在欣賞作品,而是在忙於自拍,這是為什麼呢?

古希臘神話里的納喀索斯喜愛看水面上自己的容顏,隱喻了自我認識中所伴隨的自戀情結。這在古典藝術中也極為常見,尤其可見於各個時期的自畫像。也有些古典藝術史學者認為,洛可可繪畫中美女攬鏡自照的動作,像極了現在的自拍動作。不過,當代藝術展中的自拍,也可能反映行為者希望通過這種即時傳播的方式,找到一種在場感。時光在不斷流逝,而照片卻能將實存轉變為一種圖像,從而得以保存下來。如今的自拍除了照相的固有功能外,還增加了即時傳播功能,又促成了一種想像的共感——彷彿我朋友圈裡所有的人都在看我,也在跟我一起看展。我覺得這可能構成當代藝術的第四個特殊維度,就是「即時傳播性」,藝術作品在即時傳播中完成了它被欣賞、被誤解、被建構或被解構的過程。

  • Q5: 您怎麼看待藝術史、藝術理論與藝術批評之間的相互關係?您又如何看待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的關係

作為大學學科的藝術史,在19世紀中葉的德奧國家率先誕生,它一開始就是一門研究藝術歷史的人文學,但一般而言它並不隸屬於歷史,而是獨立成科,因為它的核心不是一般歷史中所說的事件,而是風格。因此,它要麼獨立設置(當然也有歸入歷史學院或人文學院的),要麼歸入哲學院。尤其是在德國,主要採取後一種歸類方法。德國十個最有影響的藝術史系,就有五個設在哲學院。藝術理論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用法。狹義的藝術理論(Art Theory),就是哲學的一部分,比如你經常可以讀到《藝術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之類的書。在這個意義上,藝術理論基本上是哲學或哲學史的一部分。廣義的藝術理論(Kunstwissenschaft,藝術學或藝術科學)則旨在像科學那樣研究藝術,後來成為歐洲藝術史學科的基礎。由於藝術史涉及的不僅僅是物件、圖像和文獻,而且還涉及物件的形制和圖像的風格,因此鑒別和欣賞藝術品,就需要審美判斷力,而這也就成為一樁「藝術批評」的事情。總而言之,藝術史、藝術理論和藝術批評是密不可分的,有時候可以合而稱為藝術學或藝術科學。

我剛才提到了狹義的藝術理論是哲學或哲學史的一部分,也可以說就是藝術哲學。但藝術哲學本身也有廣狹之分狹義的藝術哲學,特別是在英美,基本上是分析哲學的一部分,只不過其分析對象是與藝術相關的語言或話語罷了。廣義的藝術哲學則可以包括藝術史哲學(藝術史方法論,藝術史編纂法)、藝術理論(探討藝術本質及其規律的學問)和藝術批評(或曰美學與批評)。總之,這些複雜的稱謂和關係,都是學科分化和合流的結果。當其勃興時,人們一般更願意強調某個學科的特質和邊界;當其過於分化而變得蒼白狹隘時,人們就開始拓展其邊界,謀求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我們都知道現代性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分化的過程,學科的分化同樣如此。但到了現在,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學科壁壘所帶來的危害。這一點特別在歐洲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意識,法國在這方面的改進是比較徹底的。他們通過打通藝術、藝術史和哲學/美學等學科,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的藝術哲學學者、策展人還有藝術家。他們中許多傑出人物都兼有哲學家、藝術史家和策展人等身份。總之各個學科之間並不是絕對的、永遠的細分,而是一個分分合合的曲折過程。

  • Q6:在當代藝術中,藝術史是否無處安放呢?我的意思是說,藝術史對於當代藝術創作是否沒有用處?另外,學科的分化是否意味著藝術領域變得和現代科學一樣,由於明確分工而喪失了藝術對生活整全的感知呢

藝術史是一門人文學科,基本目的就是求知,它不是為了告訴藝術家怎麼創作,它也沒有能力告訴藝術家怎麼創作。因此,在歐美,藝術史系的設置都是獨立於藝術實踐,而且一般都設在綜合性大學,而不是藝術學院。但藝術史的探索,總是會間接地對創作實踐產生影響。儘管藝術史家一開始做的是無功利的探索,但當這些知識被運用於相關現實問題,尤其是藝術問題的時候,藝術史的現實價值就體現出來了。畢竟藝術家們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整個藝術學術的生態裡面。這樣他就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藝術史家所闡釋的知識的影響,尤其是藝術批評家的介入,可能更多地影響其創作。即使自視甚高和才華出眾如馬奈者,他的身邊仍然有著最出色的頭腦相伴——無論是波德萊爾、左拉,還是馬拉美,他們都是法國當時最頂尖的藝術頭腦。所以說,藝術家所處的那個生態非常重要,一個好的生態可以極大地促成藝術家誕生優秀的作品。

這是事情的一個方面,即藝術史並不以指導藝術創作,或為藝術創作提供說明書為宗旨。但是,事情的另一個方面是,當代藝術家的培養模式又與傳統和現代藝術家不完全一樣。傳統藝術家常常需要經過一個長時間地跟隨大師的學徒期,現代藝術家的情況也類似,要麼在美術學院學習,要麼在大師工作室。但當代藝術家可能畢業於綜合性大學,受到過哲學、科學和人文學科方面的更好的訓練。因此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註定與傳統和現代藝術家不同。還有一些學者認為,當代藝術乾脆就是由理論或哲學推動的。像阿瑟丹托之類的哲學家則提出「哲學剝奪了藝術」,似乎也印證了黑格爾的預言——「藝術最終是要歸於哲學的」。當代藝術的這種哲學方式,究竟是否必然讓它失去了對生活整全的感知而更依賴其他專家,以及它的成與敗,我認為現在還不是評估的時候。但有一點似乎可以確定,當代藝術重視觀念這一點也帶來了一些危機。設想一下,假如藝術真的如丹托所說已被哲學所接管,那麼世界也就不再需要藝術家了。有哲學家不是夠了嗎?我認為,一種丹托式黑格爾理論的替代方案是:不是將宗教、藝術和哲學理解為精神歷時發展的形態,而是同時共存的形態。三者之間充滿了張力關係,而不是彼此接續的關係。

  • Q6:最後,同學們注意到您早年在博士之前一直是讀法學的,請問是什麼原因促成了您博士階段去研究藝術和美學呢?

說起來令人感慨!這裡面還有個故事。我老家是杭州郊區老餘杭,與章太炎先生故居只有幾步之遙。也可以說從小就對國學和書畫藝術有些耳濡目染吧。1983年高考那年,我拿到了浙江省文科第九名,按理說可以就讀於國內任何一所名校。但是,那時候高考之後還要體檢。由於高考太拼了,加上營養不良或是什麼,我在體檢時被查出脾臟腫大,檔案直接就被扔出了投檔區。於是我走上了漫長的逐級申訴之路,最後終於得到了一個再次複查的機會。當我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複查時,我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一位浙江醫科大學的實習醫生。他非常同情我的遭遇,在複查結論里填寫了合格。所謂合格與不合格,都是就醫生徒手捫及而言,可能也就是幾毫米之差吧。所以,這位浙醫大實習醫生的同情心,直接改變了我的命運。遺憾的是,重新投檔時,第一批錄取工作已經結束,我就這樣陰差陽錯地去了華東政法大學。雖說讀的是法律,但我本科和研究生期間讀得最多的還是文史哲名著和古今中外的經典。80年代有所謂文化熱、美學熱和書法熱,因此也讀了大量哲學、心理學、美學和藝術方面的著作,特別是商務印書館的漢譯學術名著叢書,以及朱光潛、宗白華、李澤厚等人的書,這也成為後來讀博的基礎。其實,研究生畢業後我還從事了數年法學教學工作,後來才去浙大讀了與藝術相關的博士學位,從此也就走上了美學和藝術哲學的學術之路了。

所以我對浙大心懷感激,浙醫大後來不是併入浙大了嗎?可以說,浙大給了我上大學的機會,作為回報,我為浙大工作了20年。現在復旦大學的聘任,則圓了我的少年夢想。要知道,當年我的第一志願填報的就是復旦大學!感覺命運這個東西很奇怪,它似有似無,就算是一棵小草吧,假如它上面壓著一塊頑石,那麼縱然不能茁壯成長,但也能堅忍不拔地曲折生長,最終享受到雨露和陽光。

  • 老師寄語:

在上海學習藝術史和藝術哲學,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各種藝術中心和博物館都很多。我認為學習這門學問起碼要有兩方面的素養:第一是哲學的基本訓練,尤其是在邏輯學方面。至少要做到思維自洽,說話不會自相矛盾。另外也要有一定的哲學史功底,這樣閱讀藝術理論類的著作才不會感到陌生。第二,我認為更重要也更容易被忽視的,就是要對藝術品有大量的現場觀看經驗和細緻的鑒賞或讀解能力。做藝術哲學或美學不能僅僅局限於康德、阿多諾等人的大量哲學概念。畢竟理論是灰色的,而藝術之樹常青。哲學專業出身的同學,理論思辨能力一般是不差的,但是讀圖能力卻不一定很好。我的職責之一是要帶領大家去讀圖,增加藝術方面的閱歷。特別是你們提到的當代藝術,對它多樣的劇場性的感知必然要依賴於大量身臨其境的體驗,而對於古典和現代藝術,則需要長時間泡在博物館裡,泡上幾年,也就自然有感覺了。千萬不能把藝術哲學放進書齋里,會學死的,要有充分的人生體悟和直覺來充實你們從書本上學到的概念,否則那些概念都是空的。

在書目方面,我推薦這麼幾本入門書。在世界藝術通史方面,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是最值得推薦的讀本,中文的翻譯質量高且是學界公認的經典之作。在中國藝術史方面,高居翰的《圖說中國繪畫史》,還有方聞先生的《心印》都是不錯的入門著作。至於藝術理論和藝術批評方面的內容,我覺得大家先把哲學史讀好就可以了,這方面的內容與哲學史有極大的重合,《藝術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之類的書,不就是半部哲學史嗎?

採訪:曹智誠、陳詩妤、陸觀宇

編輯:裴月、王煒悅

責任編輯:龔博


推薦閱讀:

一本書、一部電影,走進萌叔奈良美智的內心世界
了不起的蘇小姐 的 Live —— 辛迪 · 舍曼與女性主義
藝術社會學思考9——觀影經驗幫助了我
好興奮,蓬皮杜藝術中心將小米MIX2列入館藏!

TAG:当代艺术 | 艺术 | 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