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乘數》播客#11:一個城市的文化只有在被消費時才與你有關
《設計乘數》播客#11:一個城市的文化只有在被消費時才與你有關
這是《設計乘數》播客的第十一期,這一期是由我獨自錄製的節目。收聽方式:
- 你可以直接在「播客」或「Podcast」上搜索《設計乘數》,我也推薦你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戶端訂閱收聽
- 你可以在設計乘數博客的文末直接收聽:http://www.infoier.com/?p=45121
- 你也可以在荔枝FM、喜馬拉雅FM、網易雲音樂上搜索《設計乘數》訂閱收聽
內容簡介:
這一期的內容是我與朋友聊起城市的文化展開的延伸
這期播客你會聽到:
1. 城市文化與文化消費2. 個人記憶如何加工表達為中國意向3. 為什麼要刻意對城市進行消費Zoe.gongzy@gmail.com
正文:
最近一直特別的奔波,在各個地方出差,上一期播客也是我在出差途中的一點感受,討論了設備如何控制了我們的閱讀習慣,我們又應該如何控制自己消費的內容,而這一期我想談一談城市的文化。
城市的文化這個話題非常大,倒不如說我們應該如何與我們所處的環境相處,我們又應該如何旅行,而我想提出的是一個城市的文化與身處其中的我們其實已經不再有過多的關係,尤其是在現在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路空間之中。
也就是說,一個城市的文化只有在消費時才與你有關。
那天和朋友聊起,他生活在上海,我說我在北京雖然待了六七年,但是沒有體會到在北京生活的感覺,也沒有想留在北京
他沒有正面回答我,但說他看過有這樣一句話來描述北京和上海,世界上可能有很多像上海一樣的大城市,但是北京只會有一個。
我問他是因為北京的文化嗎?他說可能吧。我也沒想太多,說,但是文化在現在只有被消費的時候才會與你有關,當你沒有在消費你所處城市的文化,這個城市也就與你沒有什麼關係了。
我們或多或少的會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我會行走在北京的街道上,乘坐北京的地鐵,逛北京的購物商場,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所消費的北京,和被符號化的北京是兩個互相沒有關係的存在。
硬影像播客中有過討論,在北京被消費的符號中,有窄窄的衚衕,鳥哨等等,而老炮兒的攝影師羅攀就刻意沒有用大家使用過的視角,而是用更加個人化的視角。
這讓我想到第40期得意忘形播客討論過的內容,嘉賓唐霜說在國外學服裝設計的設計師回國後會做出很多讓人感覺很中國的作品,而要做出這類作品的方法,恰恰不是去尋找能夠代表中國的元素是什麼。當我們去想代表中國的元素時,很多時候會想到龍鳳、青花瓷之類的意象。
而這類意象符號必定是大眾的,是符號化的,是屬於群體的,遷就群體的,也是平庸的。我們能夠從理智層面它們是中國的東西,因為的確他們就是中國的,但是我們不會非常深刻的去認同它們可以代表中國,就像我們不能認可放進星際唱片中的「高山流水」能夠代表中國音樂。
因為我們最終認可的是我們自己的記憶,很多國外學服裝的設計師他們學習的課程和要求,很多時候都是在挖掘自己的記憶、傷痛、快樂。比如從家庭成長出發,去提取設計的想法,最終做成代表自己的作品。
這個時候我們會很強烈的感覺到被做出來的作品中中國的感覺,因為它更少的被賦予符號,更多的傳遞個人的經歷,這種經歷被時代所影響,時代的影響最切實的反應到自己的記憶與經歷中,又被加工表達出來。也就是所謂設計師個人的才是最中國的。
這裡的中國有很多面,有的設計凝聚了遲遲入不了共青團的焦慮,有的是對於自己是獨生子表示的遺憾,有的是頻繁搬家的不安。這些記憶都可以是中國,龍鳳與青花才不是。
最終我想說的還是我經常說的,我們消費的東西會塑造我們自己的樣子,而對於思想與藝術的表達,包括某些門類的設計學科,向內尋找往往比向外找尋更加重要。
還有,我想提的是一個環境能夠非常大的影響生活在其中的人,前幾天到訪中國美術學院,從王樹和隈研吾的設計的建築中走出來的學生,都傳遞出一點區別於其他學校的略帶古風的氣質。
現在我到了一個新的城市,我期望我更多的去發現這個城市,有的時候刻意的去發現和了解是值得鼓勵的,旅行恰恰是這種刻意的行為,因為只有當你消費了這個城市的文化,這個環境或者城市才與你有關。而這些消費都將成為你最終輸出的原料。
參考:
[1]http://hardimage.pro/
[2]http://music.163.com/#/program?id=1366838915播客簡介:
《設計乘數》是由用戶體驗設計師龔子儀發起的設計播客,他相信多學科整合的力量能夠給設計帶來乘數效應。播客試圖討論科技、社會、經濟、心理等諸多話題,用設計的角度參與並不斷進行探索。
關於我:
個人網站:http://infoier.com
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gong-zi-yi-2/activities推薦閱讀:
※「寧要大城市一張床,莫要小城市一間房」辯題的觀點?
※神秘之城 | 捷克 · 目的地
※未來最有潛力的15個城市,有你家的嗎?
※如何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定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