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42周年 權成

一組周恩來總理罕見照片,—展泱泱大國總理形象,仰世紀東方偉人風範!

在南開學校讀書時的周恩來

1922年,周恩來(左二)在德國柏林。

1938年初,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在延安

抗戰時期的周恩來夫婦。

1946年11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在一起

1954年7月,周恩來訪問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新中國外交全是周總理親自運籌。

1955年4月,參加萬隆會議的周恩來。提出了構成國際秩序、一直沿用至今的外交準則。

1956年,周恩來在北京觀看漢劇《櫃中緣》後,接見演員

1957年1月,周恩來訪問匈牙利。

1958年7月,周恩來到廣東省新會縣農村視察。

1958年12月,周恩來和陳毅視察湖北麻城縣五四人民公社。

1958年,周恩來視察懷柔水庫建設工地。

1959年1月,周恩來赴莫斯科出席蘇共二十一大

毛澤東主席、劉少奇、朱德到機場迎接從莫斯科歸來的周恩來。

1960年4月,毛澤東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等領導人在一起。

1960年,周恩來、宋慶齡、朱德、鄧小平在天安門城樓上

1960年,周恩來視察貴

1960年,周恩來等參加林伯渠追悼會。

1960年11月,周恩來在北京中南海。

1961年9月,毛主席、周恩來總理在廬山。

1961年,周恩來與廬山共大學生親切交談

1962年,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

1962年,周恩來、鄧穎超同工作人員的孩子在西花廳合影。

1962年6月,周恩來視察國營齊齊哈爾和平機器廠。

1962年7月,周恩來在北京。

1963年,周恩來總理和毛澤東主席交談。

1963年5月,周恩來視察東海艦隊

1963年,周恩來、鄧小平在招待會上。

1964年3月8日,周恩來出訪回國途中,在飛機上閱讀。

1964年3月,周恩來在昆明植樹。

1964年,北京人民大會堂,「五一」招待會上的周恩來。

1965年2月,周恩來會見來訪的古巴革命領導人格瓦拉(傳奇英雄)。

1965年7月,周恩來視察新疆。

1966年3月9日,河北邢台地震的第二天,周恩來到震災區視察

1966年6月,周恩來出訪東歐。

1966年8月22日,周恩來在清華大學冒雨參加群眾大會。

1966年12月15日,毛澤東、林彪、周恩來在一起

1966年,周恩來與林彪女兒在天安門城樓上。

1968年5月8日,毛澤東主席、林彪、周恩來總理在一起。

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在天安門城樓上。

文革中一次大型集會上,周恩來指揮紅衛兵高唱革命歌曲。

1971年的周恩來

文革時期的周恩來

1971年6月,周恩來陪同羅馬尼亞黨政代表團在上海參觀。

1972年9月,毛澤東主席和周恩總理來會見訪華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

1973年4月,周恩來在大寨村視察。(總理真的老了)

周恩來與老百姓

1973年9月,周恩來在大同華嚴寺觀看經書

1974年4月6日晨,周恩來抱病到機場歡送鄧小平赴紐約參加聯合國會議。

周恩來宴請美國總統尼克松

周恩來和美國總統尼克松。

1975年9月,周恩來在醫院抱病會見外賓。

周恩來,是一位歷史的先驅,是一位仁慈的老人,是一位智慧的偉人,他也是一位頗有建樹的書法人。我們且站在書法角度,一起來回顧周總理的筆跡與心跡。

如上圖,這是20年前,有一本《周恩來字帖》出版。這是從周恩來在南開中學讀書時的作文手跡中選取的,從中能夠感堅實的書法功底,以及濃濃的碑味兒。

下面,是1917年,19歲的周恩來東渡日本前,給同學郭思寧的贈言:

一個大大的願字,加上一句話中的大小、行楷區別錯落,跌宕起伏,從中似乎能夠看出他的人生志向,以及對書法的審美追求。這其中,能夠看到二王的痕迹,但魏碑的影響更大。

在經過青年時期的剛健挺拔之後,周恩來的書風逐漸走向含蓄內斂,少了鋒芒,但是越發厚重紮實。

上下兩幅,應該是周恩來最著名的兩幅字了。字的布局大氣,充滿感情,將「皖南事變」帶來的傷害與悲憤凝注筆端,但毫無焦躁之感,落款中來字的一豎嚴重扭曲,卻用很大的力氣將筆收住。如果過分解讀一下,這恐怕代表了一種憤怒,同時又夾雜著隱忍。

值得一提的是周恩來題字「皖南事變」。

1941年1月6日,作為抗日隊伍的皖南新四軍軍部9千餘人,遭到國民黨7個師約8萬人的突然襲擊。在葉挺、項英率領下英勇抗擊,激戰7晝夜,終因眾寡懸殊, 彈盡糧絕,大部壯烈犧牲。軍長葉挺被俘,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周子昆突圍後遇難,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針對這一事變,周恩來義憤填膺,寫下:「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字裡行間,飽滿憤怒與力量。題字作品登報如下:

再看一封給蔣介石寫的信,小楷字顯得認真嚴謹:

周恩來的書法,一直在探索變化,如同面對一個嶄新的中國,需不斷的自我學習與改革創新,他的書法作品也是呈現出不一樣的求索、變化與風貌,無不體現著老人飽滿的心境、胸懷。

有向毛主席致敬的風格,彰顯愛民情懷:

而在寫給夫人鄧穎超時,一句「超」一句「來」,如同夫妻間甜蜜私語,如此俏皮,醉人心扉,感人肺腑:

解放後的新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建設並不是那麼的一帆風順,身為中國總理的周恩來,自然經歷著非常人的辛苦。大量的題詞、批文、信箋、報告、寫作…呈現出周總理的艱苦卓絕與智慧點滴。

於是,到了周恩來的中晚年,手跡愈發老辣,無論題詞還是批文,多數是柔和多肉,但是內含骨力,柔中帶剛,應該說風格基本落成,也是老人心跡的歸處之表徵。

來自搜狐網


推薦閱讀:

3.29五月天20歲,你們有什麼想和五月天說的嗎?
黃鑽挑選應該注意什麼?
南京人民對國家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有怎樣的看法?
紀念日想送男友禮物,他有一個賓得單反,有什麼相關周邊禮物送比較好?送什麼顯得比較懂他?
汶川地震九周年,九年前那時你在做什麼?

TAG:纪念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