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為什麼自私?—只有知識沒有德教,學的東西越多就越自私

  •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斷的增長,過失得以挽救。
  • 受教育的時間越長德行越高才是正常的,但現實情況卻往往不是這樣。
  • 如果只有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道德教育完全沒有了,那麼他學的東西越多就越自私,對這個社會的危害就越大。

德教為先,以身作則,始從胎教,貫穿一生。

1.教育的次序,從哪裡入手?

從中國古人對「教育」兩個字的定義中,能就看到中國古人把做人的教育,視為教育的根本。在《禮記·學記》上,對「教」下了一個定義,就是「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就是說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斷的增長,過失得以挽救。

那我們想一想,如果我們的教育,秉持了這樣的理念的話,是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好還是小學生的道德修養高?當然是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好才是正常的。

受教育的時間越長德行越高才是正常的,但現實情況卻往往不是這樣。原因在於現在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不是把「長善救失」放在了首位,很多學生家長都把孩子的課餘時間用在學奧數、學電腦、學繪畫,學鋼琴上,學校也只把升學率作為評價一個學校教育好壞的標準,沒人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

北大的一位教授說,現在的高等學校變成了高等知識技能的傳習所,培養的是理性的利己主義者。

  • 什麼是理性的利己主義者呢?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在某名牌高校中,有一位某省的高考狀元,他連續三年參加高考,都是他們省的狀元。很多人就奇怪了,既然是狀元,還需要連續三年去參加高考嗎?原來考生的當地政府對高考狀元都有獎勵。這個考生第一年考中狀元,政府給他獎勵了十萬塊錢。他拿到十萬塊錢的獎金,覺得這個錢很好掙,結果在大學上了幾天學,就退學回家了。第二年接著參加高考,又考了一個狀元,政府又獎勵他十萬塊錢。第三年他如法炮製,又退學參加高考,又賺了十萬塊錢。他通過高考,三年掙了三十萬。對這件事同學們也不覺得有什麼,還對他很羨慕。他自己對自己不誠信的行為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這就是理性的利己主義者。

如果只有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道德教育完全沒有了,那麼他學的東西越多就越自私,對這個社會的危害就越大。

  • 為什麼會出現毒奶粉的事件呢?

沒有學習,沒有那麼高的知識,他還不知道把三聚氰胺放在奶粉里有什麼效果;如果他沒有電腦的知識,他就不會去黑別人的網站。知識技能學的越多,如果做人的標準沒有,我們的社會越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 那什麼是「育」呢?

「育」是「養子使做善也」,僅僅把兒子養大、教他學知識那個不叫「育」,必須順著善良的方向去培養,這才叫「育」。教育是有先後次序的,這個次序,一定是《三字經》上或者是《弟子規》上所說的「首孝悌,次見聞」。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先培養品德,然後才學習知識和技能,先學習做人,後學習做事。否則的話,他學的越多就越傲慢,學的越多就越不把父母、老師放在眼裡,甚至會做出危害社會、危害人類的事情來。

曾國藩看一家子弟能否興旺發達的三件事:

1、幾點起床,養生

2、是否自己家事自己做

3、是否讀聖賢書

2.以身作則

「教」是上所施,下所效,是上面怎麼做,下面跟著怎麼效仿,這才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徑。很多人說,我這個孩子怎麼說都說不聽,我這個學生怎麼說都說不聽,我這個員工怎麼說都說不聽,原因何在?在於我們把教育變成了說教,而沒有身體力行,把正確的給表演出來。

  • 兒女不知道孝敬父母,原因何在?在於我們沒有身體力行。

有人說什麼是「孝子」呢?過去是兒子孝順父母被稱為孝子。現在呢,是父親孝順兒子、爺爺孝順孫子被稱為「孝子」。所以有人說,有的人有了兒子就成了兒子,有了孫子就成了孫子。你看,有了兒子你應該是父親、母親,有了孫子你應該是爺爺、奶奶才對,可如今位置都顛倒了,你怎麼能夠把孩子教育好呢?我們現在的孩子,出了很多的問題,原因在哪裡呢?

我們先看一下這篇文章《哪一個是我》:

那個一進門就喊「肚子餓了,飯怎麼還沒做好」的人是兒女;

那個一進門衣服都來不及換就下廚房燒菜的人是父母。

那個一會兒說「粥燙了」,一會兒嫌「菜咸了」的人是兒女;

那個哪怕就一點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飪、力爭做出滋味的人是父母。

那個整天抱怨作業多、實在太累的人是兒女;

那個累了一整天毫無怨言、洗衣打掃衛生後再陪讀的人是父母。

那個動不動就開口要錢、不給就生氣的人是兒女;

那個省吃儉用、精打細算卻從不在教育投資上吝嗇的人是父母。

那個記不住家人的生日、可一到自己生日就早早召集同學、朋友聚會的人是兒女;

那個很少記住自己生日卻用心為家人準備生日禮物的人是父母。

那個早上賴床還不停抱怨家人叫他的人是兒女;

那個深夜入睡、黎明即起準備早點的人是父母。

那個受了一點兒委屈,回家苦水倒個不停以求得同情和安撫的人是兒女;

那個在外面受了再多氣回家後卻強作歡笑的人是父母。

那個有牢騷就發、有煩惱就怨,把家當做壞情緒「宣洩所」的人是兒女;

那個把苦埋在心中,生怕自己不良情緒影響家人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以學業、工作忙為託辭,很少往家裡打電話問候的人是兒女;

那個在電話里噓寒問暖、總為家人牽腸掛肚的人是父母。

那個一開口就將家裡的積蓄「借」走,然後舒舒服服住大房子的人是兒女;

那個勞累了一輩子到老還住在破舊小屋裡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羨慕人家多麼有錢、自己家多麼寒酸的人是兒女;

那個退了休還不「安分」,起早摸黑掙錢的人是父母。

那個寧願把大量閑暇時間放在娛樂和朋友聚會、卻不願回家看看的人是兒女;

那個只要看到兒女哪怕就一會兒都神清氣爽的人是父母。

那個娶了媳婦忘了娘、嫁了老公忘了爹的人是兒女;

那個為兒女操了一輩子心、老了還幫兒女帶小孩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以自我為中心、從不把家人太當回事的人是兒女;

那個從不把自己當回事,卻總以子女為榮四處炫耀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喜歡把愛掛在嘴邊,卻很少付出行動的人是兒女;

那個從不把愛說出口,卻將愛播撒於生活每一寸土壤中的人是父母。

或許,只有等到兒女也成了父母、父母慢慢變老時,我們才會回憶起生活里這些點點滴滴,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愛。

看了這篇文章,很多人就在想,我們既是文章中的兒女,又是文章中的父母,有一句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可是很多人養了兒,又何嘗知道父母恩呢?我們對自己的兒女照顧得無微不至,有求必應。但是對自己的父母,卻不理不睬、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教兒教女先教自己,自己做出一個孝親的榜樣,兒女自然會學著做。

中國古人有句話說:言教者訟,身教者從。你只是用言語去教導他,他就會跟你起爭訟,起逆反,說你都沒有做到,有什麼資格說我呢?

身教者從,你自己不用去說他,你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做到《弟子規》的教誨,久而久之,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教育 | 幼儿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