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禁區》:帶你走進名為「網癮學校」的魔窟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最近讓我看到的一部很驚喜的動漫——《理想禁區》順便借這個安利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

接觸到這部動漫是因為前段時間對日本整體的十月番比較失望,除了《食戟之靈》沒有對胃口的番,加上前段時間豫章書院的事情鬧得很火,一個朋友和我聊天的時候說:哎,你知道有個國漫就是說的網癮學校這類的事情嘛。

然後就去看了,總體結果是又驚又喜:

驚的是:這題材居然還能過審。

喜的是:終於有反應這個題材的影視作品了。 雖然網癮學校這個概念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但是其實我們從未真正了解過這個人間地獄。而《理想禁區》這部動畫則揭開了這個魔窟的冰山一角,讓我們認識到這個人間地獄。

網上有過一篇很火的文章叫做:《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在文章里,提及了曾經的「網癮學院」。讓網癮這個已經消失了很多年的詞語重新回到人們的視角。在文章里提及到,本來遊走在監管邊緣的網癮學院並沒有受到應有的監管和治理,反而在全國各地,該行換面,重新換了一張畫皮以新的面貌出現。今年前段時間在網上大熱的豫章學院、在全國各地大行其道的國學學院都是這樣的網癮學院的引申。

在11月,我在自己的拙文《我為歌狂:一晃已經過去十五年,有夢依然很甜蜜》中提及了一個問題:

現在的國產動漫雖然較十幾年前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題材選擇上依然以古代故事和現代玄幻為主,卻鮮有反映當代社會題材的動漫。這實在是很可惜。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我看到今年騰訊動漫推出的10月新番《理想禁區》的時候會驚喜的原因。

《理想禁區》作為今年10月異軍突起的國產新番,故事題材就是以「戒網癮」為主。

動漫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故事的主角黎響是一名長跑運動員,原本未來光芒萬丈,母親和教練都對他寄予厚望,卻在自己最有希望的時候放棄了田徑,從此一蹶不振。

在這個關頭的時候,黎響和絕大多數的青少年一樣選擇逃避,選擇用遊戲來麻痹自己。而作為黎響的母親,在這時候本應走入他的內心,鼓勵他重新振作,卻用命令代替交流,幾番交流無果就覺得孩子再也沒有希望,甚至心存徹底放棄的念頭。轉而將他送到了一家網癮戒除學校。

動畫就以這件事為背景,講述了黎響在網癮學校的遭遇見聞,從而從網癮學校奪路而逃的故事。這麼說來,多少有點像中國動漫版本的《飛越瘋人院》的意思。

說你是精神病,你就是,不是也得是。

說你有網癮,你就有,沒有就打到你有。

如果說家長的教育不當是引發矛盾的導火索,那網癮學校就是被導火索引爆的炸藥。在這裡,唯一的規定就是校長和教官。他們可以盡情的施暴,盡情的進行所謂的「教育」。

我有一位教師朋友和我說,最反感的就是家長跑來說:哎呀我平時很忙,孩子就多麻煩你們管教了,儘管打!儘管罵!

這種家長與其說是想要教育,不如說是想要逃避責任。

而網癮學校,則為他們提供了逃避責任的最佳平台。

我之前查過,很多網癮學校和網癮醫院的工作人員往往都是沒有從業資格證書的臨時工。

而臭名昭著的楊永信,他之前的職業是精神科醫生,更是沒有資格開什麼網癮戒除學校。

要知道咱們國家對教師這塊的入職要求一直不低,學歷要求,教師資格證,教師上崗證等等,都是為了防止一些不適合執教的人拿到教鞭。可網癮學校的「教官」大部分都沒有參加過相應的培訓和測試。

這一點在動畫《理想禁區》里也展示的很微妙:動畫里的總教官冼石曾經是臨陣退縮的緝毒警,從未接受過任何形式的教育培訓,反而由於戰場上的陰影導致心理上存在嚴重的問題。而校長是一個遭受重大變故導致心理扭曲的人。不止如此,在動畫里的其他的教官或貪財,或好色,很少有夠資格被稱為「教師」的人。

可現實比動畫還有誇張,我之前看過很多參加過網癮學校的學員口述採訪記錄,這的說是觸目驚心——譬如說學校里有的教官是同性戀+色狼,總是找各種借口猥褻男學員,有點教官整天盯著女學員,一有機會就對她們出手。至於教育?只要你和教官關係夠好,你想抽煙啊玩什麼啊也不是不可以,要是你惹火了他,保證你身上每一塊皮膚都會後悔你做的決定。就這樣的教職工,教育方式怎麼可能比得上親身父母與正規學校?就這種的網癮學校,對孩子的幫助怎麼可能有家庭那麼大?

就這種學校,真的能夠讓孩子得到改變嗎?

答案是殘酷的。

在動畫中,那些孩子,或者成為欺壓弱者,諂媚強權的無恥小人:

或成為懦弱無能,麻木不仁的行屍走肉:

甚至有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傾向:

最後,孩子們有可能像主人公一樣,不再相信自己的父母,不再相信任何人:

當然,現實生活可能更殘酷,比如:

甚至有可能,對自己的父母,痛下殺手:

2016年,黑龍江16歲少女陳欣然在接受了山東科技防衛學院為期三個月的「教育」後。與家人的矛盾開始不斷激化,其父母想辦法挽救也變得無濟於事。終於在9月16日,陳欣然把自己的母親捆綁虐待致死,製造了震驚全國的少女殺母案。

而造成這一悲劇的最大根源,山東科技防衛學校,卻依然逍遙法外。

可能很多人覺得,所謂網癮學校是十餘年前的事情,是發生在新聞和報道里的故事。可實際上,網癮學院就在我們身邊:

百度「叛逆孩子」,前面5個信息全部是網癮學院的廣告。

也就是說,即使在人們現在完全離不開互聯網的當下,依然還會有人覺得上網過多是一種病。

照這個說法,我們這種一天到晚不離手機的人都得送去學校進行再教育。

是不是很可笑?

令人慶幸的是,還是有人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反抗這種教育理念和學校,《黎明殺機》將電療屠夫楊永信連同他的屠宰場一起搬進了遊戲中,《籬笆庄學院》則重現了臨沂網癮治療中心的黑暗,而騰訊動漫這次站在風口浪尖推出這部《理想禁區》可以說是勇氣十足的行為,也都是社會對於這種形象的反思。在這群至今沒有受到法律懲罰的陰影中,有一不止一束光,試圖撕開他們的偽裝,將他們的醜惡暴露於陽光之下。

曾有一位教授叫囂過「遊戲都是鴉片,毒品」「玩遊戲的女人不配當母親」,然而事實證明,無論是那辛苦工作的獨立工作室,還是騰訊動漫,都比宣傳遊戲有害又去當遊戲代言人的他。更加對這個社會有責任感。

《理想禁區》動畫目前仍然還在連載中,由於話題性很大,關於這部作品的討論引起的激烈也不再少數。作為一部對現實題材的再創造的作品,它邁出了難能可貴的一步:有很多國外的觀眾,也是在接觸了這部作品之後,才知道中國還有一個叫做網癮學校的地獄。

我摘幾個:

而在B站和豆瓣的評論區里,這部作品也引起了相當多的關注和討論。儘管一部動漫的影響有限,但我想人們對於網癮學院這種存在的厭惡感每增一分、知道網癮學校本質的家長每多一位、知道反思自身家長,改進教育方式的家庭每多一戶,就能讓楊永信這樣的惡魔無所遁形,讓豫章書院這樣的陰暗角落被陽光照射。

客觀來說,這部作品的漫畫原來叫做《網癮禁區》,大概是為了能夠順利上映改了名字叫《理想禁區》。而在漫畫里,網癮學院對於學生的迫害僅限於體罰,而忽略了心理描寫。但這點上動畫製作組進行了很大的改良,用大量的特寫與分鏡來突出學生的內心世界。劇情上也有較大的改動,多加了很多的伏筆。

之前聽人說,在國產動漫里,騰訊動漫在努力做出的改變和嘗試真的人人可見。和一些騙個IP、炒冷飯、粗製濫造國外著名的動畫公司不同,騰訊動漫無論是《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都有不少突破。而這次從《理想禁區》身上,不難看出他們的誠意與野心。而我也更願意在未來,看到國漫能夠突破題材的限制,貢獻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我也堅持相信,在中國從來都不缺好素材,缺乏的是讓好素材生根發芽的土壤。

而這種子,已經發了芽。

推薦閱讀:

新海誠是怎麼成為動畫導演的?

TAG:戒网瘾学校 | 教育 | 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