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病向淺中醫
素材來源於公眾號:暴飲暴食症文芳老師
「預防勝於治療"是一句老掉了牙的話,不過卻是顛覆不破的真理,經久不衰的法寶,尤其是對進食失調症而。
對於進食失調症這個病症來說,最高危的人群便是十至三十歲的青年及成年人,故此在學校進行教育便可謂是防衛戰的第一層,必須務實執行。
而教育的內容則應該涵蓋健康的進食習慣、均衡營養的概念、正確認識身體形象的意義、處理壓力的方法、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鼓勵學生擴人引交圈了、加強與父母的溝通,以及拓展自己的潛能等課題。
具體應該怎樣做呢?首先要留意的是進食失調症是可以有不同的嚴重程度。在輕微的情況時,很容易會被忽略,因此要音早期的變化。
最容易留意到及最明顯的當然是體重、外形及進食習慣的變化要多留意學生體重的變化,有沒有出現刻意減磅或突然纖瘦的情況,有沒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刻意不進食午餐或只進食很少分量的食物,又或者有沒有出現開始萌芽的暴食習慣,及進行過量的運動等等。
除了表面現象及減輕體重的行為外,更要留意學生其他方面的變化,因進食失調症的起因是多源性的,它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情緒和社交活動。
因此校方便應留意有沒有學生無緣無故面青唇白或面帶病容、缺乏精力、月經周期開始呈現不規律等。
此外,亦應留意學生的人際關係及社交圈子有沒有出現問題,又或者有沒有突然變得沒有興趣參與所有社交或課外活動,學業成績突變,情緒變得低落,抑鬱或波動等。
另外,亦須密切與家長保持聯絡,留意學生與家人的關係變化。若察覺到學生遇上不懂宣洩的壓力事件,便應及早為學生安排輔導服務,及早做出糾正,避免學生以食物來充當發泄的途徑。
學校老師及社工方面,首先當然要充實自己在這方面的認識,從而能夠給學生提供基本的資訊,亦能提早偵察出有問題的學生。與此同時,亦應定時舉辦講座,向學生講解這個致命的病症,並向學生灌輸正確的身體形象概念,怎樣抵抗傳媒的影響及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推薦閱讀:
※飢餓感與生俱來
※進食障礙診療中心清單
※【TED演講】極簡冥想法:戒除暴飲暴食和嗜癮
※霍爾博士的減肥研究:【運動不一定能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