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印作業之108:漢銅印的「爛銅印」風格
今天發布漢印作業的第108方,就是這一方:
(武陵守丞)
武陵守丞,西漢官印,上一節我們舉例的時候提到過這一方印,一個是要注意武字的變形方化,一個是要注意體會典型的漢銅印「爛銅」風格。
所謂的爛銅風格其實很好理解,就是漢代(當然不拘是漢代)銅印,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後,四個邊緣的筆畫由於印章本身的摔跌、磕碰、擠壓、鏽蝕等原因,或者變得較為纖細,或者殘破比較多。比如十六字金符中的這一方:
(漢印「段筍之印信」印面)
注意,整個印面中,信字的單人旁靠印邊的那一豎,由於一受到擠壓碰磕,向內擠壓,最終導致這條豎線變得較細,而筍字的靠邊一條線條,則基本由於受壓變得基本殘破的消失了線條邊界,鈐蓋出來的效果是這樣的:
(段筍之印信的鈐蓋效果)
再比如這一方:
(王基印信的印面)
看印面,王字、印字的上橫線均受壓變細,基字的底下一橫,信字的豎邊線,也被擠壓變細或殘破消失掉了。鈐蓋出來的效果是這樣的:
(王基印信的鈐蓋效果)
當然,漢印中這樣的例子很多,翻開印譜,隨意都可以找到幾方,比如這一方典型的軍曲侯印,過去我們可能臨過,但卻沒有強調這方印中靠近印邊的線條特質。今天我們要著重注意它們了。
(軍曲侯印)
這種線條特徵是歲月剝蝕的原因形成的,由此反推,這種線條特徵會給人較蒼茫久遠的印面效果,因此,後世的篆刻家們有的就把這種線條特徵應用到實際的操作中,比如,陳巨來的兩方印,一方是他刻給別人:
(陳巨來刻「由豫山堂」)
再比如他的自用印:
(陳巨來刻「安持精舍」)
這兩方印在印麵線條特徵中強調的審美趨向是一致的,靠邊的線條都被作者給細化、弱化了,但也由此形成了較為古氣的氣息特徵。
當然,篆刻大師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比如鄧散木的這一方:
(鄧散木刻「見素抱樸」)
這方印的線條處理規律是,橫線凡是靠近印側的一端則主動調粗,靠近印面中心的主動調細,這反倒形成了四周白地較多,而中心紅色塊較重的紅白關係,現代感強烈。
(【老李刻堂】之216,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學篆刻的重要關節:原石、原拓、影印、印刷品、電子版
※何震「笑談間氣吐霓虹」,好在哪兒?
※篆刻刀法,篆刻如何執刀?篆刻的三種執刀方式?
TAG: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