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是否適用於目前的國際形勢?


喵,來湊熱鬧Ing.

這個問題木有諸位思考的那麼複雜,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老方法。

第一,遠交近攻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前271年。

這一年,秦國已經徹底打頹了楚國。

齊國在經歷了五國合縱攻齊以後,險些亡國,目前正在艱難喘息。

爽了一把的燕國為齊國反推,重新陷入頹勢十幾年。

唯一的對手趙國已經渡過了趙武靈王去世後的乖戾局面,國勢強盛。

這個時候,天下兩強就必然要相互碰撞了。

如果說當時的華夏世界就是整個天下,那麼,天下的競爭已經步入了最後的階段,即秦趙決戰階段。

換句話講,在范睢正式提出遠交近攻的時候,天下已經不存在任何國際共識,列國的軍事鬥爭已經白熱化,並最終將進入決勝階段。

好了,說到這裡,這個問題就比較明白了。

在天下的概念已經擴散到全地球的時代,2014年,我們周圍的世界已經到了軍事鬥爭白熱化和兩強決勝的時候了么?

沒有,遠遠沒有。

聯合國還存在。

國際法還起作用。

大國協調和安理會仍然發揮著協調國際利益的重要作用。

最重要的是,中國既沒有徹底重創俄羅斯,也沒有打服美國,更沒有形成同另一個超級大國生死決勝的最後階段。

以遠交近攻的歷史而論,范睢上台後的第二年,秦趙之間爆發了重要戰鬥,趙括的父親趙奢痛擊秦軍。

十年後,秦趙就爆發了戰略決戰,趙國被秦國徹底擊倒。

所以,目前的時代,2014年的中國,根本沒有任何本錢和形勢去實踐遠交近攻這四個字。

那麼目前中國的戰略是什麼呢?

西和東守。懷遠四夷。在全球化時代的春秋時期積蓄力量。

向西,中東的亂世正進入第二波階段,我們要做好極端力量影響到中亞和平的心理準備。只有中亞處於分裂狀態,西域的安全才能夠得到保證。一旦中亞在亂世中出現一個極端力量主導的人口大國,無論是花剌子模還是帖木兒,西域的安全就徹底完蛋了。

清末西域的蠢動,直接誘因是一個叫浩罕國的東西。

向東,日本的蠢蠢欲動大家也都看到了。

總結陳詞:

遠交近攻的確是一個可是跨界使用的戰略名詞,但要注意使用的語境和時機。

------------

補充一點。

遠交近攻是實力第一的大國在并吞天下時的戰略,進一步說,是連橫策略在地緣上的延伸,他明確指出了連橫的對象是那些地理上據秦國相對遙遠的,有復興可能的國家,如齊國,進攻的對象是秦國急於摧毀的三晉。這種戰略的基礎建立於這樣的一種形勢判斷之上——自己的軍事力量完全超越了任何一個對手,但卻要防備這些對手的團結,這些對手在戰略上是苟安短視的,對團結對秦沒有持之以恆的興趣,他們之間的矛盾和他們個體對秦國的恐懼是值得反覆利用的。


時代變了。這個道理也就不能再用了。

遠交近攻是什麼意思?

交好遠方的國家,攻打鄰近的國家。

古代的時候,軍事征服是可能的。只有打近處的國家才能佔得下來,打遠處的國家,出點意外,這土地就丟了。顯然沒有實際價值。而交好遠處的國家,可以讓近處的國家腹背受敵,更容易被你攻陷。

現代的問題是,由於民族主義、核武器和密切的經濟往來,軍事征服已經不現實了。既然沒辦法征服了,近處的的國家自然就不能攻了。

當然,如果近處的國家由於某種原因不得不產生衝突(比如南海的紛爭),那麼,自然還是需要與遠處的國家(比如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交好。中國與這些國家交好,使得東盟無法形成一個對抗中國的共識。有利於中國解決這些問題。

否則,就這個時代來說,與遠近的國家都搞好關係才是正路。


我覺得沒有必要「狹隘化」理解「遠交近攻」。。(注意引號)。故而,來發一點不同意見

」遠交近攻「本身是范雎為秦昭王和秦國提供的一種實用策略,從目的論上說,和鄰國交惡,是為了鄰近的地理環境可以使得我國能夠快速集中軍事力量進行優勢打擊,並取得最大戰國,最後達到軍事佔領。而和遠方的國家結盟,一則是為了避免自己兩面受敵的風險或者第三方國參與形成戰爭的變數,二則,孤立鄰國,可以快速鞏固對鄰國作戰的軍事成果。。

這種實用戰略,單純套用到現代來,確實是無法直接應用的事情。

首先,現代戰爭中,要對一個國家進行全面的軍事佔領,已達到掠奪領土的目的,幾乎是不太可能,而且動則與一國進行全面戰爭,哪怕有實力優勢,成本也是巨大的。

其次,現代國家的地緣環境不再是單純的地理距離決定的,軍事手段的增強和商貿體系的全球整合,逆向作用到了局部的地緣局勢上去。故而,國家之間的關係遠遠不是單純的軍事敵對或者契約式的軍事同盟這些結構了。。。

但是,這套實用戰略的方法論,還是可以運用到現在的。

所謂「近攻」,本質是在與自身地緣衝突最明顯,利益糾葛最頻繁,因為結構便利,可以集中自身優勢外擴,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向心趨勢」影響,從而達到一定程度的主導,爭取最大的戰略利益。

所謂「遠交」,本質是在與自身地緣衝突相對遠或者利益糾葛不緊要,而自身的勢力還不能直接對其作出影響來平衡地緣關係的情況下,採取交好,僵持,或者擱置爭議的方法,把關係保持在一個「中質態」,防止其作為第三方不確定因素對已有的戰略空間有不利影響。。

這也就是某種意義上的「戰略空間論」。

(傳統的地緣劃分,大多是以實際控制區域為核心來進行操作,叫「地緣空間論」。

但在現代地緣博弈中,實際控制的概念被泛化了。

比如,你如果可以讓一個地區對你的經濟向心力極大且無法擺脫依賴,這也是一種「控制」。

如果你可以對某一地區進行「可控範圍內」的單向外交捆綁,這也是控制。。

如果你能對某個地緣保持「軍事存在」和「快速反應」,也是一類控制。。。

所以,所謂的「戰略空間」,就是通過「經濟向心」,「軍事存在」,「外交捆綁」,「地緣衍生」,「同盟協議」等等方式,所構成的包括本土在內的所有「實際可操作」空間,就是所謂的「戰略空間」。。其本質是「軟性擴張主義」,和「軍事擴張主義」的區別在於,不再單單依託「軍事佔領」。。)

那麼這套「遠交近攻」的方法論其實就擴展開來了。

中國與某些國家的交好,包括地緣上近的俄羅斯和東南亞某些國家,本質上是「攻」而不是「交」,只不過這裡的「攻」不是單純的對抗性軍事手段而已。而這個「近」也不僅僅是地緣,相對而言有經濟互助需求的歐洲大陸的某些國家,也算「近」。。這就是某種意義的「近攻」。。

而同樣,我朝與某些國家的外交衝突,雖然在地理上很近,而且往往還是因為領土爭議,但是在戰略空間上是「遠」的——因為我朝目前的主導能力還不能夠達到對其作出「向心」,而其往往接受著另一國家的「向心」影響。。故而,我朝在外交上要麼達成某種意義上的軍事僵持和外交僵局,也可能是擱置爭議,總之把關係保持在一個「中質態」,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交」,雖然貌似有各種軍事行動的展開


以史為鑒,我國目前明顯是防禦性國防政策。

==================

在北宋末期,隨著契丹的衰落和女真的興起,北方游牧民族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這為北宋解決威脅國家安全的游牧民族問題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但是,在這一機遇面前,北宋政權卻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他聯合女真滅遼,為正在崛起的女真消滅了客觀上作為自身屏障的遼國。其結果是,在滅遼後不久,女真就發動對北宋的戰爭,一舉滅亡了北宋。

北宋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一方面是由於和遼國多年的積怨和仇恨使之做出了目光短淺的選擇,一定要致遼國這個多年的宿敵於死地而後快;另一方面歷代王朝所慣用的遠交近攻的策略也使得北宋認為聯合女真滅遼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殊不知遠交近攻是進取型的策略需要與強大的軍事力量配合使用,對於軍事力量長期積弱、歷來採取防禦性策略的北宋政權來說在這個時期、這種形勢下採取這樣的策略恰恰是適得其反。北宋的這個政治抉擇稱得上是南轅北轍,不僅無助於確保國家安全,反而加速了自身的滅亡。女真的南侵、北宋的滅亡和南宋的建立所帶來的一個對中國歷史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就是中國經濟和政治中心的再次南移,正是這次南移使得江南地區最終成為中國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無獨有偶,在南宋末期,當女真政權日益衰落而蒙古政權不斷崛起之際,南宋政權非但沒有從北宋的滅亡當中吸取教訓,反而重複了和北宋相同的錯誤,聯合蒙古滅金,這一失誤理所當然招致了相同的結果。


謝邀,一直在國外找不到筆記本充電器,不想用手機碼字。

我很贊同 @冷哲老師的最後結論:就這個時代來說,與遠近的國家都搞好關係才是正路。不過,針對題主的問題,我認為「遠交近攻」的戰略不會完全消失。

非常遺憾的是題主沒有留下補充信息,因此恐怕不能更準確地推知題主的意圖,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個人把它叫做國際政治第一定律:

(在公開場合)聲稱自己完全搞懂了國際形勢的都是瞎扯淡

我們必須承認國際政治流派眾多,眾說紛紜,往大了說國際形勢是幾十億個人類加上變化莫測的大自然共同組成的,即使是國際政治中只關注國家而忽視華爾茲理論中「人」這個層次的,也有兩百個變化莫測的國家。如果有人能完全搞懂這神奇的世界,我覺得他會被某秘密機關擼走,毫無疑問。

因此推出第二定律:

凡是聲稱某一種政策(理論、模型)能適用於現實世界任何情況的,都是瞎扯淡。

高中生都知道,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否則就是耍流氓。拋去那些抖機靈的答案,一些回答者反對「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時利用了一些例子——卻沒有意識到,哪怕他舉出一萬個例子,都不能證明這一政策已經完全不適用於國際形勢。

以上是我對這一問題以及部分回答的看法,也作為之後邏輯的鋪陳,至於我自己的觀點有兩個:

1.在全球範圍內,「遠交近攻」在全球化時代已經失去了其往昔的意義,但這一政策並未遠離我們,反而從新的角度成為一種常態。

2.在區域範圍內,「遠交近攻」依然普遍存在。

「遠」已經不單純是物理距離上的遠,而是國家利益的不相衝突。但國家利益的衝突與否恰恰又與地理位置有一定關係,也和意識形態等不可分割。

布熱津斯基以棋論道,他談及了兩種數十年前同時存在的理論:多米諾格局和跳棋盤格局。他認為,當時的美國政府錯誤地以為紅色的大旗會一路卷席,最終插遍全球,以為紅色陣營的擴張會一發不可收拾,像多米諾一樣一路倒下,最後砸倒美國——但這一理論錯了,跳棋盤格局被歷史證實是對的。參見東南亞地區,和中國關係有裂痕的,往往隔著比較近。顯然,地理位置上的近,本身就容易在領土爭端、邊界衝突方面有不同的國家利益,而和中國不接壤的國家,往往和中國關係相對較好。

(有人提巴基斯坦和朝鮮,我覺得這個首先這個不能割裂印巴和東北亞問題來談,其次,你不覺得朝鮮恰恰和中國關係不穩定,而中韓,尤其是中國,對待韓國在島嶼主權爭端問題上出奇地剋制么?)

這不是必然的,但在適用範圍內,「遠交近攻」顯然是有道理的,要是隔著十萬八千里,哪裡的島嶼爭端?哪來的湄公河問題?雖然可能各種矛盾,但都是小事情——你會因為網上哪個國家的人罵你幾句就拔刀坐飛機跑去砍人嗎?可是要是在公車上有人對你破口大罵呢?你會關注身邊的人。而國際政治實踐則進一步認為:

身邊的小威脅往往比遙遠的大威脅更為可怖。

這在很多地方得以體現,兩權相害取其輕,尤其在一些小國家上,(在原有矛盾較深的情況下)寧願拉來大國玩大國平衡,也不願和區域內國家進行互信合作,這是因為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雖然古巴的導彈未必就比其他地方的核彈危險多少(反正都是大家完蛋),但是你在我家門口鬧事兒,我當然反應大了!

即使在全球範圍內,「遠交近攻」也並不罕見,但有人說了,美國和中國就不咋近,坐飛機老久了呢。但是他們可是同處亞太這一空間的呀,中美矛盾,不也集中在亞太安全問題、貿易問題和主導權問題么?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兒。

綜上,請看圖:(自己拿畫圖畫的,很噁心,大家自己意會吧= =)

我們從左到右依次標虛擬國家ABCD,圓圈代表影響力或核心利益圈,顯然AD都是大國,而D更牛X一些。B是一個小國,而BC存在潛在利益衝突,AD亦然。根據我闡述的以上觀點,B應該趨向於將D繼續拉入區域,使得AD制衡,因為B和A國家實力差距過大。而C由於和ABD都有衝突,但相對距離AD都較遠,而和B較近,可能趨向於和AD同時交好,而鑒於BD關係,更傾向於A(但不會倒向)。

你不覺得這和現實狀況很像么……中國周邊……因此我覺得這一理論對中國還是具有適用性的嘛!

歡迎交流。


我怎麼覺得現在是近交遠攻呢?地緣政治嘛。

光記得遠交近攻了,咋不記得唇亡齒寒呢?前者是對強國說的,後者對弱國說的。

除非一個國家有吞併全球的野心,才會遠交近攻,比如德國在世界大戰里,希望和蘇聯搞好關係,避免自己兩線作戰,這個應該是遠交近攻的典型。

美國和加拿大搞好關係,自家後院就安全了,然後拐過頭開始搞中東,搞東亞地區,和歐洲關係就挺好。

中國和俄羅斯打得火熱,東南亞到處拉攏,往西北,各種斯坦,現在打算修鐵路了。跟美國倒是一直不對付。

最近在玩文明4,感覺在全球環境下,自己實力又不是最高,最好的策略還是近交遠攻。

遠處的國家得罪的時候可以放心一些,因為他們與我不接壤,想要派軍隊過來的話得先和我的鄰國開放邊界,而且跑那麼遠,內部空虛,分分鐘被別的國家宣戰。除非是強大到一定程度的國家,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可以派飛機和船過來。但防禦起來總比攻打佔優勢,所以除非是絕對優勢否則我是不怵的。

但鄰國就沒那麼容易了,他們都是在開戰前就把部隊集結好,誰也不知道他們啥時候宣戰,第一個打哪個城市,一旦打過來,第一回合守不住城市就丟了,被人家佔了再想奪回來就得花費幾倍兵力,就算又占回來,城市也降級了。所以得加倍討好鄰國,加倍提防鄰國。


樓上都在說幾何意義上的遠近,其實現代社會主要是抽象的「生態位的遠近」。

比如說中國核技術突破之前和蘇聯法國,高鐵技術成熟之前和日本法國德國,有現代汽車製造技術之前和日本德國美國,都是「遠交」。

一旦東西學到手開始出口就是「近攻」。


循其本,當初秦為什麼要遠交近攻?


因為當時的國際關係領土需求是處在第一位置(與現在大為不同),所以暫時沒有與距離較遠的國家發生衝突的必要,當然了,近的吞噬了遠的自然也就危險了,賂秦而力虧就是這麼個理。


現在的國際關係領土需求的緊迫性已經沒有之前那樣極端重要了,除了少數自古以來的地區,你懂的。現代國際關係爭的是什麼?


資源。


無論是航線的護航還是南海爭端,都有這麼個理在裡面,遠交而近攻還是近攻而遠交在當今都是用來形容一國的一政策的方式,而不是一國國關政策的准石,究竟針對誰拉攏誰都是看利益的得益。


無論政策規劃的有多好,比如修東亞之好掘美洲防美帝分歐盟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弱國無外交,就是這麼個理, 沒有強大的國力就是扯淡,稍微理智的人都能把當今各個國家應當的國關政策說出個子丑寅卯來,真正有機會實施的還是要看拳頭。


不然欺負到家的九段線就真成了地圖開疆了。


要讓鄰居覺得你多麼可愛,不要讓鄰居覺得你多麼可怕


首先,我認為「遠交近攻」這本身是個兼并戰略,張儀的本意就是拆散周邊國家與域外國家的聯盟,以此來吞併小國,兼并土地。
但是新中國的外交從來就不是兼并戰略,而是睦鄰友好戰略。
什麼意思?那就是積極承擔「鋤強扶弱」的責任,幫助小國渡過危機——在南亞,我們解救了西巴基斯坦,讓東巴基斯坦不至於滅國而是成為了印度的保護國;
在東南亞,我們暴打越南,保護了寮國和柬埔寨的生存。
如果按照題主的邏輯,這叫近交遠攻。
這就說明這個兼并戰略過時了,我們採用的睦鄰友好政策不需要兼并土地,而是兼并人心。
為什麼小巴和寮國柬埔寨那麼忠誠?
因為我們的政策不是吞併這些弱國,而是保護他們免於強暴。
這就提到獲取世界霸權的兩種方式了:國家權力和國家權威。
國際權力很簡單,就是資源性實力的總和,但國際權威不一樣,權威更多的是小國對你的信任。
我們想要崛起,自然需要有硬實力,但同時,為了降低國際社會對我國崛起的反彈,我們就必須加強國際權威。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我們來說,兼并戰略完全不可行,比如「遠交近攻」或者什麼「坐山觀虎鬥」
坐山觀虎鬥本質上還是你想要兼并領土,所以才這麼做。
但我們不行,我們要的就是國際權威,是人心,所以我們必須承擔責任,如果兩方打起來,我們首先要以聯合國維和部隊為主要手段對戰爭地區進行干預,其次就是要在安理會的大會上積極調停戰爭。
如果是明目張胆的強國吞併弱國,我們就應該勇於對強國進行打擊,就像我們曾經對印度和越南做的那樣。
好了,說了那麼多,最後回答問題,我們應該「鋤強扶弱,收買人心」!


地理條件在如今還是重要考慮因素。

中國周圍都是窮逼,咋辦?遠交唄!

其實咱也不想,可是你看看周圍,不是不是黑社會就是地痞流氓,還有個恐怖分子,我去,太尼瑪難了,這日子沒法過了。

遠交,我推薦德國。特別喜歡甚至敬佩的國家,而且他的基礎工業絕對是大拇指,可以彌補我們的短板。而且軍事上,他威脅不大。雖然,搞過黑社會,但事後認錯態度良好,以及自身恢復能力讓我由衷喜歡日耳曼民族了

至於進攻,菲律賓、越南就是炮灰,打他就差一個理由,腦殘還以為他乾爹是村長啊?而日本我不建議武力解決,不是我完蛋,咱真的打不起(但肯定打得過)

………………以上是武力………………

經濟,是我認為最有用的,輕易不會打仗(尤其是咱們這樣的「大國」)

不打仗,就是搞經濟

中德已經可以直接貨幣貿易。

(我為什麼總說德國,歐洲主要英法德,前兩個一個偶爾和他們玩,偶爾自己找大哥玩,另一個認真工作有野心還自戀,只有德國守鋪)

中日也比重不低,中俄資源佔主,中國和東南亞……好吧就算有貿易

中美,就像是同場打球,互相罵著:nmb!一邊還得打配合,最糾結。

………………以下是文化……………

首先,咱們得守住底線啊!

我不知道如今這種情況算是我們的包容,還是被文化侵略了?

扯遠了,但請你們想想。

交,當然是與主流文化交。我們要引進更要輸出,我希望軟著陸7大洲,文化是武器。歐美日,東南亞都可以,(韓很勉強),印度不要搭理他好么。我更希望是發展中國家(金磚5國)交流到位,我們適當領導。

亂寫的,賤就笑吧


大家都似乎信誓旦旦的覺得在距離不是問題的現在,遠交近攻沒啥意義,遠親近鄰沒有差距,但你們似乎都忘了一件事情。我們站的地方這片土地是確定的。我們的鄰居是確定的,領土爭端,資源問題,必然是相鄰國家才會發生的衝突。你南海的油氣田總不會跑吧?

為什麼南海諸國都想把南海問題國際化?為什麼蘇聯把導彈運到古巴會引起美國那麼大的反彈?為什麼歐洲都不怎麼把烏克蘭當回事、克里米亞吃了也就吃了?在外交問題上必然是有輕重緩急的,雖說不是外交必然輕視遠的,但眼前的這片土地必然是重中之重。再者,就影響程度也是不同的,國境線上發生的事情我們歷歷在目,遠一點,在非洲發生的故事就不見得能引起你的共鳴。

我不認為遠交近攻過時,攘外必先安內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自己籬笆都沒紮緊就去管外面的事情,世界上有這樣的事么?


關於「遠交近攻」的解釋之前已經很多人解釋了 在如今的這種軟實力起著越來越大作用的時代 如果僅僅是「遠交」而「近攻」能奏效?要真是要「近攻」了 「遠交」也交不好了吧 眾多大國都對中國虎視眈眈來著 你可不能自己周邊先亂了陣腳 eg況且東亞穩定以及中國周邊問題一直都是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這麼複雜的國際環境里,難道不應該是與各國和而不同,斗而不破同時也斗不怕破么?


是也不是。

秦昭王和范睢將「遠交近攻」作為國家的地緣戰略,其背景在於七雄的激烈爭奪和秦吞併天下的野心。其核心在於更有效率的執行軍事擴張主義。

這些背景信息與中國目前所處的環境完全不同,遠交近攻作為地緣大戰略是完全不符合中國當前的戰略目標的。

不過遠交近攻作為一種策略常常會以其他形式出現,尤其是以短期或中期的戰略布局出現。譬如,中國和鄰居日本爭奪東亞地區霸權,而與歐洲、非洲和拉美等國家反而沒有直接利益衝突。因此與其完全專註在亞洲毆打小朋友、與日本對峙,中國同時會經營跟上述地區的關係。這樣才不會被囚禁在第一島鏈以內。另外一個例子是台灣。九六以來北京意識到約束台獨的最佳方式不是直接的對抗(或者,用對岸的話說叫恐嚇),而是靠美國對民進黨施壓(在這個意義上,民進黨對約束台獨勢力的clout不可或缺)。

總體來說,對外關係太過重要太過複雜,必須分地區按國家專門處理。遠交近攻這種抽象的戰略技巧——就算真正適用——也很難脫離具體對象作為直接的指導思想。從根本上講,中國當前對待周邊鄰居的戰略還是以和為主。


強交弱攻


導彈默默的飄過。。。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