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商教育入門(6):羞辱之傷
羞辱傷痛的來源
所謂羞辱,跟兩種情感密切相關:羞愧感、恥辱感。
有羞辱傷痛的人,往往感覺被他人貶低、踐踏,自己處於一個低下的位置。
舉個例子,在一些問題家庭中,父母對子女常常會用羞辱、貶低的手段,比如:
- 這麼簡單你都不會你是豬啊
- 怎麼你這麼笨這麼沒用
- 你怎麼這樣不要臉
回到幾十年前,這種方式可以說是非常普遍,例如父母、老師,經常用貶低的方式來激勵學習。例如用鄙視、侮辱性的語言稱呼成績差的同學。今天整個社會環境,相對以前已經好了很多,但是問題依然存在,而且一代人的心理模式已經形成。
貴賤階層意識
深受羞辱之傷的人,往往有強烈的階層意識。這裡的階層不是簡單的諸如精英與大眾、經濟等的理性劃分,而是帶著"貴賤"區分的那種,而且具有嚴重羞辱傷痛的人,往往情感上會仰視、仰慕甚至可能跪舔他們認為"貴"的階層,反過來又強烈的俯視、鄙視、甚至可能踩踏那些"賤"的階層。
其實人們的羞辱行為,很大程度上就是通過情感上的群體劃分,來起作用的。例如:
- 蕩婦 vs 良家婦女
- 貴族 vs 賤民
- 好苗子 vs 垃圾
- 上流社會 vs 下里巴人
對於平等意識主導的人,通常在看待很多現象的時候,往往只是有事實認定,而沒有強烈的情緒仰慕或者鄙視。例如有錢人和窮人,對有錢人也沒什麼特別的仰視,不會覺得有錢就高自己一等;反過來對於窮困的人,也不會覺得低賤、沒有鄙視的感覺。
而對於羞辱傷痛嚴重的人,而且是對於金錢又在意的話,那麼往往他們會用仰慕的眼光看待有錢的(事實上這種仰慕很可能又摻雜鄙視),反過來用鄙視的眼光看待窮困的。
以前曾經有人,想要加入戀愛課。我問她為什麼想加入,她說自己考上了研究生,然後回老家。發現以前有同學,在老家工作不錯,而且老公條件也好。然後她就覺得"憑什麼本科生都找到這樣的老公,本來考上研究生挺高興的,現在覺得好失敗",覺得深深被刺激了。
另外一次有位海歸,說自己感覺奇恥大辱,很憤怒。問為什麼,她說"居然給我介紹了AAA學校的",她感覺這個學校跟自己的學校層次差別很大。
整體來說,有嚴重羞辱傷痛的人,他們是有鄙視鏈的。在他們的認知里,鄙視鏈上層俯視、羞辱、欺負下層,下層仰視、跪舔、服務上層,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合理的事情。而他們對自己的態度,取決於他們覺得自己,到底是在鄙視鏈上方,還是下方。
如果覺得自己是下方,那麼自己都會鄙視自己,過度自卑;反過來如果是上方,又容易趾高氣揚,翹尾巴,目中無人(除了他們認為在更上方的)。
消費主義與羞辱傷痛
知乎上經常有關於階層的討論,諸如"到底跨越階層有多難"。
很多人抱怨階層跨越難,但如果從人類歷史上,從古到今,整體來說今天已經是實現階層跨越相對最容易的時代了。我覺得很多人對階層的認識上,是非常不理性的。而這當中一個重要的推波助瀾的力量,是商業機構。
商業社會鼓勵人消費。而刺激人的消費的一個基本手段,就是"階層意識的樹立"。
典型的比如時尚界。為什麼女人要花幾千塊、幾萬塊去買包包呢?真的是每個人都那麼識貨覺得這個包好?
消費主義塑造的一個核心概念就是"上流社會"。
你看奢侈品行業的營銷,往往強調的就是來源於"上流社會",例如路易王的香水、n代貴族和皇室的首選。上流社會是值得仰慕的、是高高在上的。既然有仰慕和高高在上,自然就有了鄙視和低低在下。
奢侈品的流行,例如十年前上海爛大街的LV,一個非常基本的因素就是,很多人是被動購買的。因為當周圍的人有的時候,你沒有就可能被鄙視;還有就是被刺激了,她這種人都有為啥我不能有。最後就是包包軍備大賽,然後大家佔到同一起跑線上,開始新的競賽。
對於有嚴重羞辱傷痛的人,爭取進入鄙視鏈上游的競賽,是沒有終止的。對於男人可能比賺的錢、比帶出去的女人;對於女人可能是比包包、比找的老公、比娃乖不乖成績好不好上的什麼學校。
羞辱傷痛的人,就像封建時代的造反者一樣,很少意識到,可能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平等、相互尊重的自我以及環境;他們想的是做皇帝,而不是改變制度。而這一點也導致他們很難從羞辱當中脫身。
解決羞辱傷痛的關鍵是,拒絕鄙視鏈遊戲。
羞辱傷痛 => 自虐者
前面談到,人類的心理本能,會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再次感受到同樣的嚴重傷痛,由此形成了性格的假面。
那麼我們的心理機制,會如何避免再次受到羞辱之傷呢?
這常常導致自虐性格的形成。所謂自虐性格,有幾個方面:
- 習慣於受苦
- 可能在感覺其他人羞辱自己之前,主動羞辱自己
- 甚至可能享受被羞辱
有人曾經跟我談,她老公對待她,基本上非常冷淡,要不然就是罵她,說什麼事情都是她的錯。她在家裡老公說她沒事不去上班,她去上班老公又說"你那份工作也叫工作"。
總之在我看來,這已經是非常嚴重的侮辱和貶低。那麼她的反應是什麼呢?
她固然生氣,但同時她覺得"我是哪裡做的不好,所以得到了這樣的待遇",覺得很自責很慚愧。然後繼續努力討好老公,以便贏得認同和尊重。
還有,當我聽了描述之後,指出當中有各種對方不尊重她的表現,她跟我說她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是缺乏尊重。
羞辱傷痛嚴重的成年人,常常來自於糟糕的原生家庭,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了情感、生理、精神等方面的虐待,已經習慣了很多虐待行為(儘管情感上依然會有所反應)。
我覺得這裡面有一個很頭疼的點,這樣的人通常是不懂得什麼叫做平等與尊重的。他們已經習慣性的認為,人是有高低差別的,在高位的可以踩低位的人。他們在地位的時候,可以習慣於做受虐者;但如果自己在高位,很可能也自然的是虐待者。這往往是潛意識層面運作的,難以察覺。
鑒於自虐者往往已經習慣於"強勢的人可以踩弱勢的",他們對別人的羞辱行為往往是持比較大的接受性,而這通常會激發人性的弱點,反而一方面他人會容易在心理上更鄙視他們,另外行為上可能會加劇羞辱、侵犯的行為,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心理虐待、生理虐待以及性虐待等。
面子和里子
另外,對於有嚴重羞辱傷痛的人,面子特別的重要。丟臉意味著羞辱,因此他們往往特別害怕丟臉。
這裡似乎和"習慣甚至享受羞辱"矛盾。大家需要理解的是,自虐性格只是為了掩蓋保護"羞辱傷痛"而形成的性格假面,並不代表真正一個人心理上接受了被羞辱。因此表面性格和心理根本需求有非常大的矛盾性。
由於害怕丟臉,他們遭受到了虐待,也不願意尋求他人和社會的幫助。也因此進一步加劇了自己的危險和心理傷痛。
如果"面子和里子"只能選其一,對於自虐者而言,通常都會選擇面子。有面子意味著在鄙視鏈上方,丟臉則是鄙視鏈的下滑,意味著羞辱。
羞辱傷痛的有色眼睛
如同其他傷痛一樣,有嚴重羞辱傷痛的人,會籍由"羞辱"的眼光看待世界。
這就像前面的案例,一位海歸因為"居然給我介紹了AA學校的"而感到受辱,覺得這個學校跟自己明顯不是在一個層次上。其實他人通常也不會有藉助介紹對象來羞辱的想法。
在選擇伴侶時,自虐者非常在意的一個事情是"配得上"。這個本身也是階層意識的反應。注意,他們的"配的上"往往是會進行對比,然後根據高低產生各種情感(自己高則鄙視、不屑;自己低則仰視、自卑、逃避、甚至可能跪舔)。
自虐者往往對於批評非常敏感,關於他的任何一點異議,可能都讓他感到羞辱和貶低。而同時,他們往往又是貶低自己的專家,往往忽視自己的優點和成就,對於缺點耿耿於懷,他們心目中的自己,比實際更加渺小、更不重要很多。
我認識的一些自虐者,聰明能幹,外人眼中都覺得是非常優秀,但是他們對自己的看法卻是覺得自己很差勁、非常鄙視自己。
鳳凰男問題
所謂鳳凰男,是指出身貧寒(特指出身農村),幾經辛苦考上大學,畢業後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人。
以我的觀察,整體來說,相對於一線城市出身的人,鳳凰男往往更高比率,有比較嚴重的羞辱傷痛。而這個跟他們的出身環境關係很大。
對於小清新來說,往往農村意味著淳樸、善良、美好。但現實是,山高皇帝遠、遠離一線城市的地方,往往是更加接近於原始狀態。要原始到底,回到人類的原始社會,那就是真正的叢林時代了。
一線城市往往是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更高水準。在生產力低下的鄉村,更加赤裸的看實力,勝者為王。在文明層次低下的地方,鄙視往往是更加赤裸也更深的。在這些地方的弱者,更容易持續感受到什麼是羞辱傷痛。
我有學員,她的前男友,來自農村,家裡很窮,從小父母給他灌輸的理念是"我們窮被欺負。你要賺錢,為爸媽爭氣"。
她前男友後來的工作不錯,賺錢大概是村裡第一了,然後拿錢給爸媽在村裡蓋房子,讓父母揚眉吐氣了一把。然後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狂加班。
學員給我看了和男友的對話記錄,全是打卡式沒啥實質內容,枯燥死了。日常的聊天,男生除了自己的工作,別的什麼話題都沒有。然後學員把我關於戀愛溝通的文章發給男友,對方回答是"這有什麼意思"。
有嚴重羞辱傷痛的人,容易形成嚴重單一的價值觀。例如童年覺得因為窮而嚴重受辱的,可能價值觀就是"只有賺錢才是真的"。同樣的,如果是覺得"學歷不行"而受辱,可能發展為"要有高學歷"。然後他們的世界就圍繞這個受辱原因運轉,甚至可能把子女拉進來,例如一定要讓子女讀個博士,或者一定要找個有錢的伴侶。當然名義上總是愛,但潛意識可能就是要揚眉吐氣一雪恥辱。
他們也容易成為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支持者。認為這個社會的本質就是弱肉強食,也容易認同弱肉強食的合理性,這跟"鄙視鏈上方可以踩鄙視鏈下方"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很大程度上,他們來源的環境,可能讓他們從小就體驗了部分叢林社會的感覺。
以我的經驗,對於有嚴重羞辱傷痛的人,一個必須的功課,是去審視自己,看是否價值觀過於單一而極端,如果是,那麼需要去變得多元化。否則很容易在一條狹隘的道路上鑽牛角尖,難以自拔。
===情商教育內容===
兩性關係:電子書《單身女人,讓男神倒追你》
情商教育:教程《家庭情商教育入門》推薦閱讀:
※高情商的人丨教你如何緩解尷尬的10個栗子,確實高明!
※如何成為最受歡迎的人
※跟不合群的人交往,到底有多累?
※男閨蜜有了女朋友我是不是不能再隨便找他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