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後來居上,華為雲能否超越亞馬遜AWS和阿里雲?

看到一篇從國外翻譯來的文章《十年後的雲計算市場:AWS、阿里雲和其他廠商》,這篇文章認為目前全球佔據雲計算領導優勢的亞馬遜AWS、微軟Azure、Google、阿里雲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最終AWS、阿里雲將搶佔更多份額,而微軟Azure、Google都將會被歸為「其他」。

這篇文章並未給出足夠的理由來證明這個趨勢的正確性。對於這個排名,我認為不僅微軟Azure、Google不同意,華為更不會同意。

2017年9月5日,華為在上海召開了2017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17),大會的主題正是「雲領未來」。

在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郭平表示,華為已經戰略投入了公有雲,並承諾長期投入,而且華為有決心也有能力和合作夥伴打造世界上的五朵雲之一。

但是華為進入公有雲市場的時間確實晚於對手,目前在中國公有雲市場的份額排在阿里雲、中國電信、騰訊雲、金山雲之後。華為雲如何才能實現後來居上,成為世界五朵雲之一呢?

互聯網和創業公司被阿里和騰訊瓜分

阿里巴巴與騰訊之間的戰爭一直在持續。除了搶奪用戶、市場、數據、支付入口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搶奪雲服務客戶。

阿里巴巴瘋狂的併購優酷土豆、UC、高德,投資網約車、共享單車、外賣,騰訊也有類似的投資動作,而且還拿出資金搞開放平台,吸引開發者加入。這些投資併購的背後其實都和搶奪雲服務市場有關。

比如,阿里巴巴投資的ofo使用的就是阿里雲,而與阿里菜鳥交惡的順豐則用的是騰訊雲,騰訊投資的摩拜當然也用的是騰訊雲。

一種觀點認為,目前在互聯網和創業公司市場上,阿里雲、騰訊雲已經瓜分了大部分的客戶。

華為並不是雲計算市場的後來者,2010年就開始布局雲市場,其在私有雲市場也一直佔據行業No.1的地位。

這並不是華為看不到公有雲市場的未來,而是對市場的謹慎調研後的決定,雲服務是一個需要多年投入才能見到產出的業務,AWS投入近10年才盈利,阿里雲至今虧損。

正如一位熟悉華為人士的描述:一旦確定目標,華為的專註力和執行力的能量是火山爆發級的。

但是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VR、AR技術突飛猛進,無論是互聯網公司、創業公司,還是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政府都會將業務從本地轉移到雲端。

互聯網企業利用先發優勢已經搶佔了一部分互聯網和創業公司客戶,而且觸角已經開始伸向大企業、政府,這將直接影響到華為硬體設備的銷售。

由於互聯網、創業公司的業務天生就在雲上,因此截至2017年只能說是雲服務之爭的上半場,大企業、政府、傳統中小企業則是雲服務之爭的下半場,他們的業務向雲端遷移更複雜,更難做。而這正是華為的機會。

用華為輪值CEO郭平的話說,雞蛋從外部被打破是煎蛋,從內部打破是生命。所以華為必須義無反顧,並快速推出公有雲服務。

2017年3月,華為正式對外宣布,將「強力投入公有雲業務」,成立專門負責公有雲的部門Cloud BU,華為公有雲被命名「華為雲」。

緊接著,華為Cloud BU被升至三大BG(運營商BG、企業BG和消費者BG)外的另一個一級部門。同時,華為宣布全球五朵雲,華為有其一。

由於擁有強大技術研發實力、資金實力、人才、執行力以及在TO B市場的合作夥伴資源、服務企業級客戶的經驗、非上市公司可更自由投入,所以華為雲一誕生就被視為最重量級,不可輕視的玩家。接著各種針對華為雲的議論摻雜著競爭對手的「公關子彈」撲面而來。

華為雲如何才能後來居上?

華為一直在上演後來居上的大戲。從30年前一家小作坊到目前全球通信服務商第一,從手機行業的跟隨著到中國手機市場第一全球第三,這都是後來居上能力的最好證明。

華為雲業務是否能再一次上演後來居上呢?

首先,技術研發實力和資金實力。

華為強大的研發投入,30年來的技術積累,做私有雲的經驗都讓華為是雲計算市場上最有技術實力的玩家。此外,以華為2016年全球銷售收入5216億元人民幣,研發 投入764億元人民幣,占銷售收入的14.6%為例,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可以支撐對雲服務的持續長期投入,不會考慮眼前的利潤。

在安全方面,華為積極開展物聯、網路、主機、應用和數據的安全。在制度保障方面,一是安全「嵌入」業務流程。二是研發費用的5%用於網路安全建設。三是頂尖科學家合作推動雲安全。

其次,服務和生態建設的能力。

在服務方面,華為本身即是大企業,理解全球化大企業的挑戰。此外,華為有強大的地麵糰隊可提供更優的地面服務。

在生態建設方面,華為打造全球平台、共贏生態,一是建設全球20個OpenLab,二是與合作夥伴共同孵化200+行業解決方案,三是開發者沃土計劃,四是做開源社區及產業聯盟的貢獻者。

再次,獲取全球客戶資源的能力。

在客戶資源方面,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在使用華為的網路設備,全球500強中有197家、前100強中有45家選擇華為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夥伴,這些大企業在未來都將有業務上雲的需求。

此外,華為全球化經營,與全球運營商緊密的合作關係,正在與全球運營商一起打造華為的合作夥伴公有雲,從而構建一個全球化的雲網路。比如,與中國電信合作打造的天翼雲、與德國電信、西班牙電信、法國電信合作打造公有雲。

在盈利模式方面,華為雲提出「三不」:不碰數據、不做應用、不做股權投資,完全依靠技術和服務獲取收入,認同客戶對的數據資產的主權,不佔用客戶的數據。不做與客戶有競爭關係的應用,不通過投資來獲取客戶綁定客戶,完全做到公平。

華為雲的「三不」與互聯網公司的無邊界發展完全是兩種思路,而且隨著客戶對數據主權、隱私的關注度提升,雲服務商的「中立」就變得至關重要。

2017年6月,順豐與阿里巴巴的菜鳥物流突然互相「拉黑」,淘寶和天貓用戶無法使用菜鳥裹裹查詢順豐物流數據,豐巢快遞櫃也不再向淘寶平台同步數據。

順豐與阿里巴巴的這次矛盾就是因為數據的主權問題,順豐認為阿里巴巴無權要求豐巢提供與其無關的客戶隱私數據。

而騰訊雲和鏈家達成戰略合作後不久,又與58共建房產生態體系。那鏈家是否還放心將業務放到騰訊雲上呢?

因互聯網公司無邊界競爭,不僅自己的業務繁多,還通過投資併購涉足了大量業務,這必然導致客戶對自己數據安全、行業不正當競爭的擔憂。

對於全球許多大型跨國企業、政商類客戶來說,雲服務商的「中立」更是不言而喻。

除了保證雲服務的「中立」外,華為雲還根據當前大企業、政府客戶業務無法全面部署公有雲的現狀,打造「混合雲」服務。

華為已經為許多大企業、政府部門構建了私有雲,是該市場的No.1。隨著業務發展,有些業務需要上公有雲,華為可以實現私有雲上的業務平滑遷移至公有雲。

再通過了FusionBridge混合雲解決方案,可提供跨雲的統一服務目錄,屏蔽客戶使用多雲平台的差異化,輕鬆實現客戶業務跨多雲分散式部署和按需擴容,通過統一的圖形化運營/運維Portal幫助客戶簡化跨雲管理的工作量和難度。

比如,華為為東風本田汽車打造的混合雲服務,將企業核心業務(ERP、SCM、PLM)部署在私有雲上,測試開發、自動駕駛、移動應用、汽車電商則放在公有雲上。通過混合雲,實現私有雲與公有雲的平滑遷移、交互。

自從3月推出以來,華為雲新推出了數據倉庫、高防DDoS、CDN等40多款雲服務,總數達到85款,累計4500多個特性;華為雲的用戶增長率達到了238%,先後有12家汽車企業,飛利浦、工商銀行以及一些政務服務平台選擇了華為雲或者合作夥伴的雲服務。

而且法國TF1電視台也利用華為雲完成業務向雲端遷移。媒體雲首先要考慮的是安全性,此外需要具備強大的通用計算能力和圖形處理能力,華為雲出色的性能與服務幫助法國TF1完成了轉型,這無疑在歐洲媒體界成為標杆性項目。

眾所周知,華為每進入一個領域,都會先做大投入,然後制定目標,並成為第一。歐盟最新數據,「2017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德國大眾連續四年研發費用均位居第一位,今年以137億歐元研發投入蟬聯榜首,來自美國的谷歌和微軟以129億歐元和124億歐元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華為以104億歐元超過蘋果(95億歐元),排名全球第六、中國第一。

因此,無論從技術,研發,資金,還是市場,華為雲都是不可小覷的對手。如果成為全球五朵雲之一的話說自其他公司,我們可能會覺得可笑,但是這話出自華為之口,就不得不相信他的可行性。

任正非一直強調,大機會時代,拒絕機會主義。30年前,任正非一句,「通信行業三分天下,華為有其一」,已經成為現實。

華為手機號稱成為全球第一,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三。如今,華為又提出成為全球五朵雲之一,不久後或許就能看到結果。(完)


推薦閱讀:

2700 萬美金:阿里巴巴領投 MariaDB
因為知道這些功能,他們被永久列進了阿里雲貢獻者榮譽榜

TAG:阿里云 | 华为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