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轉化率,才是你真正的學習目標

你90%的努力都將白費---Sylvia

這句話不是我危言聳聽,

而是我通過同學們的雅思作文,

突然意識到的。

問問你自己,為了考雅思收集了幾個G的資料?

這是我們每個人人性上的弱點,你不需要刻意迴避。

想想看過去用電腦上網,看到一篇好的文章、一部好電影,

多少次你會忍不住放入收藏夾,

現在看微博、微信,每當看到一篇精彩的圖文時,

又有多少次你會忍不住點下「收藏」。

可是我相信,99%的同學,都從未整理過自己的收藏夾,

就像微信的收藏里,你有沒有為每一篇文章、圖片、資料加過標籤呢。

不要小看這個微小的行為,加過沒加過標籤,

在本質上天差地別,加過代表你會去回顧和重溫,

沒加過代表在你加入收藏的那一刻,這個信息已經被你永久遺忘。

沒有養成重溫知識的習慣,根本談不上努力,

吸收知識是一個轉化的過程,這就是接下來我要給你講的內容。

學習的是知識,而非應試技巧

這裡的同學,大部分將來都會出國留學,

但你想明白自己出國後要學什麼沒?

想明白了就問問自己,

1. 我要這個專業是為了什麼

2. 這個專業對為將來有什麼幫助

3. 萬一這個專業被淘汰了,我該怎麼辦

這三個問題才是你學習的本質目的,是你的根。

尤其是最後一個問題,毫不誇張的說,

將來至少一半工種會被機器人替代,

也許10年,也許20年,總之不遠了,

發揮你的想像力,甚至連律師、設計師這種大量腦力的工種,

都會被替代。這有啥好奇怪的呢?

時代的變遷速度遠超你的想像,有了這種危機意識,

你就不會貪大而全,而求小而精了。

前不久就有新聞報道,訊飛科技和新東方合作,

研發機器人批改英語作文,哈哈...可見不久的將來,

英語老師,這個看似鐵飯碗的職業也要朝不保夕了。

甚至就是一杯咖啡的時間,你所從事的職業就灰飛煙滅。

機器人的時代,你的文憑只能用來擦擦腳。

轉化知識第一步,快速篩選

前面我提過,學習就是轉化知識的過程,

簡單來說就是把老師的知識轉化到你的大腦里。

就像這張圖

老師的知識存在於A瓶中,你需要的是把A瓶轉化到自己的B瓶中,

這過程就叫做學習。

可你要知道,不會有人告訴你,哪一個A瓶才是有真貨的,

當你開始選擇一個科目學習時,你會看到A-,A+,A--,A++....

無窮無盡的瓶子等你篩選。

這麼大的工作量怎麼辦呢?

根據我的經驗,最佳方法是:快速篩選!

篩選的標準,就是追根溯源。

有根源支持的,就是你值得學下去的。反之則快速排除。

而我們當中的大部分,是抱著應試技巧去學習的,

我要找通過率最高的老師,我要找名師,我要...我要...

這些需求的背後暴露了一個問題:

你是在用錢換知識!

如果錢能換來知識,那麼就沒有鹹魚翻身的故事了。

永遠不要抱著應試的心態去學習,這麼做最終你換到的就張擦腳紙。

轉化知識第二步,增加濃度

一旦你認認真真的完成了篩選,

下一步就需要加大濃度。

就像這張圖,A和B代表你篩選後的知識目標,

C是你自己,中間棕色像泥土一樣的就是你過去所學,

把那些無本無源的知識格式化,

並高濃度的放入你篩選後的知識。

這樣你會更有體系的學會任何一門你想學的技能和知識。

昨天我推送的一張海報,給群里的小夥伴分享了一份「大作文寫作五步法」。

這五個步驟,是嚴格按照寫作的邏輯思維而展開,

可惜...除了一位同學有真正思考並發給我看,

99.99%都是拿完就走,根本不去看,也談不上練。

反正對你來說,多一份材料不多,少一份材料不少,

又有什麼關係呢。

正因為你是這麼想,所以才會一直被當作韭菜。

表面上,你看起來花了大量精力收集資料,

實際上濃度一點沒有,除了電腦幾個G,微信里幾千條收藏之外,

你大腦里某一個知識的濃度幾乎為0,

用一個非常流行的辭彙來形容,叫做「劣質勤奮者」。

總結

我信奉寫作要用「邏輯流」,

肯定也有別的流派的老師。

條條大路通羅馬,沒有哪條路一定是對的。

假如你覺得邏輯沒必要學,對你的現有思維體系產生了衝擊,

那你應該立刻丟棄我的方法,重新回到第一步「快速篩選」,

這樣才是提高知識轉化率最好的方法。

就像我正在學習的經濟學遵循的是「奧地利經濟學派」。

它們一定是對的嗎?我不知道,但從現有的現象來看,

對的概率比較大。

所以我做出了選擇,將來就必須接受結果。

這才是學習的成本,和學習的樂趣。

你說呢。


推薦閱讀:

深扒《老友記》——史上最全老友記學習筆記S01E15
深扒《老友記》——史上最全老友記學習筆記S04E10
你努力學習,終於成了知識的容器

TAG:雅思备考 | 高效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