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
今天去看了電影《芳華》。去看這部電影的人不少,因為看的是午場,所以年輕的年老的人都有,不少人帶著漢堡、薯片,邊吃邊看。不一會,場內唏噓聲起,前後左右都在抹眼淚。可見電影確實很煽情,或者說成功的調動了所有觀眾的情緒。
電影講的是六七十年代中一個部隊文工團的故事。導演馮小剛也曾經有過這段經歷,因此我們不妨認為,電影所反映的確實是那個年代那個群體中真實的生活。在扭曲的年代裡,在扭曲的思維背後,展示著人的真性情。
在整個影片中,導演僅僅是在敘述著故事,講述著曾經的生活。沒有很明確的主題,也沒有刻意的描述。那個年代和現在不同,現在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而在那時,可以稱為「命運共同體」,下鄉、當兵、遊行、學語錄、鬥爭或者挨斗,幾乎所有人都經歷過。你耕田我織布,你當班長我當兵,你薪水50我薪水15,你結婚有衣櫃我結婚有沙發,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或許其中有值得記憶的事情和值得記憶的人物,對於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也是似曾相識。這就是影片能引起人們共鳴的地方。
在影片中,文工團員們共同生活的背後,其實還蘊含著很大的不同。這就是將各類人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我們不能將這種劃分簡單的歸結於文革,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這種等級劃分,早已根深蒂固的刻在人們的腦子裡了。在國人的觀念中,大夫和庶民,長衫和短衣,出身富貴和貧賤,從來都是不平等的。何小萍因為父親的問題,從小就受人欺負。當兵以後,她急切的在第一天就要照一張穿軍服的照片給家裡,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脫離了底層的人。當郝淑雯知道陳燦的父親是軍區副司令後,立刻和他好上了,以求門當戶對。蕭穗子得知父親平反了,也是喜極而泣,意味著自己又成為革乾子女了。而影片同時又告訴我們,善良和正直和出身沒有太大的關係,貌似高貴的人身上更容易產生自私和邪惡,如林丁丁。
再看劉峰這個人物。公認的「活雷鋒」。他善良、正直。樂於助人。即使在今天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上,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如劉峰這樣的好人。我一向不贊同托爾斯泰的「勿抗惡主義」。始終認為至善至美和嫉惡如仇在一個正直的人身上應該同時存在。行善是不錯的,更要抗惡,對惡人和惡行的寬容不是真正的善,縱容惡就是傷害善。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很少能碰到大惡人和大惡行,「勿以惡小而為之」,對待那些小惡,劉峰的態度也是鮮明的,在排演中,那個男兵嫌棄何小萍身上的酸臭味,劉峰不顧自己的腰傷,提出和何小萍一同排演,就是令人敬佩的「抗惡」舉動。這種性格在劉峰身上是與生俱來的,也是他堅守一生的。即使自己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即便社會對他是那樣的不公平,他仍然無怨無悔。
影片最後的鏡頭令我非常感動。劉峰和何小萍依偎在一起,回憶曾經的芳華,道出彼此的心聲。伴隨著畫外音,劉峰大病,何小萍相助,戰友聚會……。沒有物慾的紛擾,沒有門第的阻礙,只有彼此的真誠和信任。「沒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還應該加上一句:珍惜善良的人,才有資格得到最終的幸福。
影片中有一段自衛還擊戰的場面。雖不如《敦刻爾克》那麼宏大,卻別有一番滋味。影片描述的遠不是一個成功的戰例。駝運隊半路遇襲,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指揮員不去指揮,當兵的四處亂竄,損失慘重,卻很真實。當時有些部隊長期不訓練,軍事素質全面下降,出現這樣的結果不奇怪。那一車不成人形的屍體更是體現了戰爭的殘酷。聽說有的地方一些退伍軍人列隊去看這部電影,就是因為有越戰的場面。這種情結我能理解,這種行為卻不敢苟同。在整部影片中戰爭場面所佔的比例並不大,而且是為影片的主調服務的。用這種行動去刷存在感,實在沒有必要。
影片為了渲染懷舊情緒,很多地方用了七八十年代的音樂,《小花》、《沂蒙頌》、鄧麗君,對老頭老太太確實起了作用,尤其是對我,想起了那時在越南繳獲了不少鄧麗君鳳飛飛之流的唱片,和另一個戰友躲在帳篷里悄悄的聽,聽完一張砸碎一張,免得被領導發現。但是對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就沒有什麼感染力了。影片還藉助蕭穗子的畫外音來連接劇情,而不是通過電影畫面語言來表現,這也是導演討巧之處,省事且不費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芳華」年代,天真、單純,憧憬、愛情、追求。我們這撥人在行將老去的時候,對自己的「芳華」都有著那麼多的記憶。看看這幾十年洗盡鉛華後,命運的驅使,每個人的歸宿都和自己當初的想像往往相去甚遠。人生不會從頭再來,那些歡樂和痛苦,堅持與放棄,追求與失望,都留在了那芳華年代的記憶中。
這部影片的評論很多,褒貶都有。但無論如何,這是一部令人很難忘記的電影。
本人評分:8.0。
推薦閱讀:
TAG: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