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任航的攝影作品?


我個人不喜歡任航的作品,實際這一類型的攝影都不喜歡。但這個問題下的回答挺好玩,尤其是@黃一凱老師貼的幾張圖引起的討論,可以展開一下。

想像一下,舉什麼例子比較合適。在主題上任航的照片比較接近Nan Goldin,都拍攝了邊緣群體,但表達方式上任航是擺拍(staged photo),Nan Goldin是紀實。在擺拍領域Jeff Wall是代表人物,但如果任航架著大幅,畫面拍成Jeff Wall那樣嚴謹,總覺得彆扭,彷彿一個叛逆小孩突然穿大人西裝。如果要保持怪趣感,拍成Martin Parr,又會少了點純樸自然。

黃老師的回答打開了一個有趣的話題,好的作品是不是一定要在技術上做到完美?我嘗試找一些其他技術不完美的好作品例子來支持,腦中搜索半天也沒想到除了任航以外還有哪位以攝影為媒介的藝術家像他這樣不在乎技術的(這也可能跟我閱片範疇單一有關)。

或者又可以從另一方面看,技術上的粗糙在任航作品中起到了什麼作用。他拍的對象群體特殊,而他自己也屬於那樣一個比較邊緣的群體,黃老師說到的恃才傲物,也許正是這一群體與主流群體的一種關係,不願拍成主流審美體系下的好,跟不願成為主流群體一員這樣對峙的張力相對應了。攝影作為媒介,不過也是「我手寫我心」。並非所有技術不成熟的作品都是在表達自我,任航的攝影語言在他的作品體系下是成立的。分析一個攝影師的攝影語言是挺玄妙的東西,好像魯迅的「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看上去沒有道理,卻成風格。

拋個磚,提了幾個問題卻沒有答案,希望能引來玉。


在知乎總愛講如何評價,但是藝術評論是有門檻的。是有門檻的。是有門檻的。
下面這段話是鏈接里的,針對某些張嘴就妄議別人作品的人。

當下中國有哪些反智主義的現象?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我看不懂的就是垃圾!」其實我覺得問題就出在這種「我學沒學過」的感覺上。假如我學數學,自以為學懂了。和大牛賣弄,結果大牛一頓打臉說我學的全不對,那感覺比沒學過所以被嘲笑無知更難受。美這個東西就在於人人都自認為學過,認為生活中有點感悟就是學過。實際上就跟你生活中是有可能自學會加減乘除,但很難自學會微積分。跟生活中聽別人說話能學會語言,但很難自學會寫字一樣。
很多人就卡在這種自認為學過而並不知道自己和真正學過的境界有什麼差距的檻上。

然後,很多時候我不認為很大一波人和另一波人談論的是同一回事。

面對彩色攝影崛起之時,很多大師也曾輕視過彩色攝影,這樣的錯誤很多人都會犯。「拍不好 ,就如何如何/拍的不好就是拍的不好 」這樣的簡單粗糙的句式是不是很熟悉?

康德曾經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把哲學問題歸結為三個問題:1.我能認識什麼 ? 2.我應該做什麼 ? 3.我可以期望什麼 ?在這裡說到認識,康德認識論

簡單的說康德認識論首先談到的是人的認識能力。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人必須先認識自己,認知自己的認知能力才能更好的認識事物。

最後,斯人已去,少一些消費比較好。


最沒勁的事就是,很多平時關注當代攝影的朋友,在任航活著的時候都對他的作品嗤之以鼻,但是他一死,好像就變成了大師了,連他寫的詩都要發到朋友圈賣弄一番。

藝術對於很多欣賞者來說只是裝點自己門面的靈巧飾物。

評價攝影藝術當然很困難,尤其是當代藝術,因為我們還身處在這個時代,不可能像評價過去的藝術流派一樣從上帝視角去看。

在我的體系里,從來都不喜歡他的作品,從來沒給過高的評價,他去世了也不會改變我的看法。這樣就夠了,他堅持他的,我堅持我的。乘興來裝點自己門面者亦獲其獲。

-補註 3月4日-

寫這段話是巧合知乎推送這個問題給我,是時心中有股對上述那種裝點門面者的怒火,所以才寫下這番話。但是好像有些語句製造了歧義,故此作一個解釋。

我與任航有過私交,他是一個好人,他對攝影的態度也是為真誠。我們二人的分歧只在藝術,無關其他。

逝者安息。我寫的這番話好像有點偏題。所以述及如何評價,我想說的可能是『堅持』和『寬容』。

藝術帶給我們的是悲欣交集,是苦樂與共。我想他亦曾體會到,已無憾。


簡單點,你覺得拍的好就拍的好,拍的不好就拍的不好,一切以你自己的看法為準,問別人那麼多又有什麼用呢。不太喜歡知乎上如何評價這種問問題的方式,沒有任何人是可以被一個回答直接定義的。

總之,國內的攝影肯定需要任航這種人,攝影只是方式,思想和表達才是內在,無論今天去的是任航,還是其他攝影師,都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我只是很誠心的希望真正用攝影表達自己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攝影師會越來越多。

走好!


謝邀,原來知乎上很早就有關於他的問題。

我從來不喜歡任航的攝影作品,但是我一直認為任航是中國最重要的攝影師之一,甚至從某個角度來說他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突出的攝影師,因為他是唯一一個作品登上過《光圈》雜誌封面的中國攝影師。

那期雜誌的選題叫做Queer,這個詞在中文裡面很難解釋得清楚,有人把他翻譯成酷兒,我覺得勉強可以接受,有的人把他翻譯成同性戀,把原本的意義丟掉了太多。具體關於這個詞如何理解可以看看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cn/酷兒 考慮到這個詞條不是太完整,所以最好再參考一下酷兒理論這個詞條,內容相對更豐富一些:https://zh.wikipedia.org/zh-cn/酷兒理論

我從後面這個鏈接里摘錄了兩小段話:

一名重要的,但是被許多英語學者忽略的先驅是馬格努斯·赫希菲爾德。1900年赫希菲爾德從生理學和醫學的角度來研究和否定性別的兩分。從1931年開始瑪格麗特·米德通過研究不同的文化證明性別角色的多樣性。後來米歇爾·福柯在他的《性史》中提出把性別兩分的思想以及對同性戀和性快感的意識完全是由於社會和歷史條件產生的,不是天然的。
酷兒理論最重要的手段是解構主義。酷兒這個概念的開放性源於(解構主義)實踐,它尋找被排除在外的,並不斷通過結合本來在外的人群來擴充自己。雖然如此這個概念有一定的範圍。酷兒理論認為一個人應該自己定義自己,而這個自我定義是唯一合理的個人身份定義。

如果你試圖理解任航的作品,那麼在這之前你首先應該對於這兩段話所涉及的知識點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如果你僅僅只是覺得他的作品讓你看不懂,或者只感到了色情和噁心,那麼我相信上兩段話里出現的很多名詞、人名對你來說也同樣陌生。那麼希望你記住,《光圈》雜誌是攝影史上最重要的雜誌之一,憑藉雜誌對於任航作品的背書,如果你了解不到他作品裡面的優秀,那麼多半是因為你自己書還讀得太少。畢竟現代意義上的審美一定是需要前置條件的。

如果你理解上面這段話,理解任航所代表的這些群體,那麼就應該很容易理他的作品為什麼重要。任航和其他大多數拍攝裸體的「新銳」不同,他不是在記錄自己的生活,也不是在記錄自己圈子的生活,他是在記錄一個群體的生活。任航的作品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在用影像的方式代替這個群體發聲、引導這個群體發聲,用無可置疑的實證方式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生活。。不要忘記了,任航是在十年前開始創作的,那個時候他所拍攝的這批人在社會上還是用一種膽戰心驚的方式生活著,而今天至少在大城市裡,在互聯網上他們有勇氣大大方方的走出來。別只談社會進步,而忽略一波藝術家在背後所做的努力。

任航的作品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的作品讓我們清醒地意識到原來在中國還有這樣一群人生活著,更讓世界意識到還有這樣一群人在中國有滋有味的生活著。從社會紀實的角度上來說,他的作品和謝海龍的大眼睛、吳家林的雲南、呂楠的精神病院等等是沒有任何區別的,甚至我覺得他的作品相對上面這些經典的例子還更積極、更現代、更有國際影響力。他的作品和任何其它經典的紀實攝影作品在本質上沒有半點區別,但大多數人只看到了其中的裸露,卻從沒有想過有那麼一群人是願意以這樣坦誠相見的方式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而且當很多人津津樂道於他作品中裸露的時候,其實也許他們忽略了一點:他的作品裡大多數人確實沒有穿衣服,但很少露點。我們常說,好的藝術作品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看到自己的內心。任航的作品也是這樣。

當我們看到老法師們拍攝的貧困山區時,我們嘲笑他們對於當地的無知和對於畫面審美的盲目追求,那麼為什麼當我們看到深入邊緣人群、無視畫面審美、挖掘精神世界的任航的作品的時候,大多數人的態度依舊不過是冷嘲熱諷?也許和那些生存在經濟邊緣狀態的人相比,大家更不願意接受這些生存在精神邊緣狀態的人群?每當我想到這樣的對比的時候,就覺得任航的要走的路還有很長,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然而他走了。

那麼為什麼我不喜歡他的作品?因為我實在不是太喜歡他作品中的恃才傲物,他的每一張照片里我都能看到一張更精彩的作品的雛形,但是他偏偏不願意把這些作品做得再完美一點,只是把那些半成品就這麼赤裸裸的放在那兒,彷彿只是告訴大家我能拍而已。例如說這樣一張照片:

其它人是怎麼拍的呢?

很漂亮,很完美,人物造型與蛇都是精心搭配的結果。但是這麼拍太累了,太花時間。他能不能拍出來這樣的照片?完全可以。排著隊等著與他合作的模特、造型師、化妝師很多,但是還有那麼多被世界忽略的人們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他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然而他走了。

不管你們怎麼說,怎麼看,他走了。

雖然我不喜歡他的作品,但是我很想他。

RIP

我覺得下面這個答案裡面那句話說得實在是太精彩,

任航的作品是生魚片,不是麥香魚堡。

如何評價任航的攝影作品? - 8HPencil 的回答 - 知乎

最後,夾帶點私貨,一句我很喜歡的話送給評論區中的部分人:)

Wer mit Ungeheuern k?mpft, mag zusehn, dass er nicht dabei zum Ungeheuer wird. Und wenn du lange in einen Abgrund blickst, blickt der Abgrund auch in dich hinein.


謝邀,作為任航的朋友,也曾當過他的模特,這個問題邀請我來回答實在很微妙。

老實說,我很反感這樣的問題「如何評價」「你怎麼看」,因為在這種問題的下面,很多時候都能聞到不知道才沉澱幾天就發酵的酸味。

我認為不管是什麼作品,觀眾自己的感受是什麼就是什麼。無須再請別人來指教的,自己照鏡子已經看清,還要問別人看到了什麼,當別人走過來的時候,已經不是本來你看到的東西了。

我不是一個評論家,並不擅長寫學術和道理。作為一個和任航年紀相仿的攝影師,我更沒法去「評價」。在此我只簡單說說的感受好了。

我所知的任航,是一個完全不懂器材的人,照相機只是他的工具,攝影只是他實現自己想法的一個形式,他也寫詩也畫畫。只看到他作品中的生殖器的人,大概也只能看到器官吧。

不去揣測一個藝術家想要表達什麼,平靜地面對自身的反饋。我對於任航的照片的感受大概是這麼一種:自身狀態的確認。

任航的照片拍攝的絕大多數是年輕人,你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狀態和可能,也許會不斷刺激和刷新你,但他們確實存在,就如你下面也存在一樣。不管是什麼形式和體位,達到高潮才是目的所在。任航用照片告訴了我們他們的存在,也讓我們確定了自己的存在。

我的感受就這麼簡單,如果你覺得太複雜,也許是因為你想得太多。當然,怎麼想都好,因為我覺得藝術的存在從來就不是普世,爭議多一點,大家腦子也可以更活絡些,世界因此更美好。


@黃一凱 放出的照片對比,更能體現任航的風格:

任航的作品是生魚片,不是麥香魚堡。

有人喜歡生魚片,因為它生鮮、坦誠;喜歡生魚片的人覺得漢堡太人工。

有人喜歡麥香魚堡,因為它方便下咽。喜歡麥香魚堡的人覺得生魚片才太造作。

可以通過視頻,看看任航的生活狀態和拍攝過程:這是一個做生魚片的人。

其實問題不在於生魚片和麥香魚堡哪個更好。只是讓一個做生魚片的人去做麥香魚堡,才叫人工,才叫造作。


[本回答中所有任航作品圖片已應知乎要求刪除]

果然,圖片已被舉報和諧(而且都還是我已經使勁打碼過的),有趣的是,知乎官方果斷把任航的大作們判定為「低俗淫穢信息」,態度鮮明,劃清界限,實在英明!寒某雙手雙腳贊成,堅決擁護知乎的鑒定結論!感謝知乎官方,也算用行動給這個問題一個強有力的回答!

更有趣的是舉報者,多半是不同意我對任航作品的看法才打小報告的,但為了舉報我,不惜把他喜歡的任航的作品貶為淫穢色情低俗,自相矛盾和分裂到這個地步,也是醉了,寒某服!

現在,我只能很遺憾地告訴你,你來晚了一步,任航的作品圖已被和諧了,這裡看不到啦,不過大家倒是可以藉此發揮想像腦補一下,什麼樣的神奇大作,能驚動知乎官方,給出如此鑒定結論,我就不多說了,聰明的你們懂的。

感興趣的可自行前往鏈接觀摩:

任航的相冊-我的攝影-2

任航的相冊-我的攝影-劇照

任航的相冊-人

任航的相冊-我的照片-1

--

2017.2.24更新:

我早年寫的這篇關於任航作品的評論沉寂多年,今晚卻莫名火了,原來他自殺了...

話說回來,做攝影師也是苦逼,不死不火啊!

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個世界上少一些這樣低俗的所謂「藝術」,以及其創作者,還有作品背後那顆同樣醜陋陰暗低俗的心靈,會更好。這麼想來,任航之死,亦是大幸,善莫大焉,鼓盆奠之。(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你完全可以不同意也可以盡情噴,我完全同意見仁見智,但請捍衛每個人說話的權力,謹記:見仁見智≠不能持有鮮明態度)。

記住一點:看不到≠沒有,但,我看不到=我認為沒有。這是最基本的邏輯。

這是四年前的寫的,其實現在看來也有很多值得增刪改之處,後續會整理重發(基本觀點不變)。沒想到任航之死讓這個回答意外火了,評論推薦里有很多現在的補充觀點,有興趣可以一看。

--

很多朋友比較關心一些早期回答,但由於攝影思想和方法一直在學習和變化,無暇更新回答,這裡的部分信息可能會過時,感興趣的朋友可加個人微信 hantang916 探討交流。

個人作品網站:http://sometime.me

旅行攝影公眾號:jiangxiao025

--

聲明在先,以免讀者混淆誤解:以下談的都是純粹針對藝術和作品本身的看法,不針對任何人,包括素不相識的任航。我尊重每個藝術家的創作和思想,對其人沒有不敬之意。

--

2.27最新補充:

開始時一邊倒的總體趨勢還算正常,我還想還是明眼人、正常人多。結果自從 @黃一凱 弄了兩張沒有任何代表性和全面性的片面、「欺騙」性作品以後(甚至用別人的普世審美作品混在其中,不注意的還以為都是任航的),沒想到劇情逆轉,來了個逆襲,所謂「烏合之眾」的本性就暴露無遺了,其實這也正應了我文中所批判的那群人和群體審美現象。無奈之下,我只好師夷長技也刷圖,徹底揭露一下未經粉飾的真相了。

@黃一凱 回答里的那些作品的風格和類型在任航的作品裡算少數,數量上不能真正代表任航主流作品風格,但卻更接近傳統的審美,或者說:看起來相對正常些,因而相對更容易迎合討好普羅大眾的一般性審美(至於那些精修的所謂對比圖就更是了,並非任航作品,但是中間只夾著一行小字,會讓很多人誤以為都是任航的作品,還很符合普世審美,於是大讚,真是諷刺),用大量這樣的圖來刷屏,某種程度上誤導了很多懶得/沒有親自考證、全面看過任航作品而不明真相的群眾,使他們很容易斷章取義,拋開任的大多數作品不顧,認為那兩張作品就=任航,假面具成了代表作,有「欺」世盜「名」之嫌啊。

強烈建議各位發表觀點前,盡量先瀏覽完題主所提供的各個任航作品集的鏈接或者搜索,看看到底哪種作品類型更能代表任航的真相。諸位不妨親自去過目一下任航個人網站和看完整版(題主已提供比較全面的鏈接),任航用命換來你們的點擊,也算可以瞑目了,多看看他的作品,以緬懷告慰他在天之靈吧。

同時,師夷長技,我也來幫懶人刷刷真正有代表性的任航作品,來自題主提供的鏈接,都是任航自己在各平台所發表的。這些真正的代表性作品多數需要打碼我才敢發,畢竟幾乎儘是些嘩眾取寵低俗下流惡趣味審丑的東西,某些作品連任航自己都打了碼,某些沒打的只能我代勞了,不然圖刷多了估計要刪帖封號呢,故還請列位看官和九泉之下的任航見諒

好了,現在撇開 @黃一凱 的回答里那些經過精心挑選粉飾裝裱過的「精選」圖,繞開欺世盜名欺騙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的障眼法,我們來看看所謂任航作品的真相,我們先欣賞幾張。

我不想讓我的文字里插滿艷照,造成視覺污染有礙觀瞻,玷污了我的文字,並引起部分觀眾不適,發生嘔吐等不良生理反應 ,我先不放太多,文末高能。

---

前方可能有令人不適或作嘔的內容,提個醒,高能警報。

---

註:為了劃清界限免得引火燒身,我在每張作品上額外加註了「任航作品」字樣,此文字非原作內容,特此聲明,後同。

[此處任航作品圖片已應知乎要求刪除]

---

以上這些作品本身如何,咱暫且撇開不談,我只是單純地好奇:為什麼這裡沒人提那些作品並且給大家展示一下?從數量上說,那絕對算得上是任航作品的主力軍之一吧?為何都諱莫如深避而不談呢?尤其是所有認同任航的回答里,怎麼都不敢把那些照片拿出來展示一下呢?那難道不是任航的經典作品嗎?

---

高能警報暫時解除

---

這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一大群人。

觀念攝影、觀念藝術,本身有一定的隱晦性,這不錯,可惜很多所謂現代藝術,包括部分所謂觀念攝影,清一色濫用晦澀迷惑的形式來層層包裹一顆簡單、庸俗、膚淺的心。嘩眾取寵的晦澀和無下限是它們唯一的資本。這有點像,窮的只剩下了錢。

如果叫他們好好說話,他們就成了啞巴。

解釋清楚了,想表達的沒有什麼玄妙深刻的東西,可藝術又不能膚淺,不然被人笑,咋辦呢?於是就需要用各種怪異晦澀的障眼法來掩飾,使自己「看上去」思想很「深邃」——因為故意設置的重重阻礙讓別人看不懂摸不透,臭皮囊穿著這樣的外衣行走在光天化日之下便有了安全感。

看不懂?人家要的就是這效果。怕的就是給你輕易拆穿了遮羞布。

也許他們潛意識裡認為自己作品的「價值」,不在於「你們沒想到拍的東西,我想到了」,而是「你們不敢拍的,我敢」。當然,你也可以說,藝術家都是瘋子。

私以為這部分解釋了@姜弘宇的答案。

@Nelsonluk 說:

在欣賞藝術作品的時候別忘了自我的理解,就可以了。你的理解永遠是對的。作者不嘗試解釋的原因其實是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

很對。不過,部分作者正是在這樣的「不解釋」的掩護下,堂而皇之唱起空城計,穿起皇帝的新衣。

反正不解釋,兩手一攤,思考的任務推給你,你「理解」了是你的創造和造化,你看不懂是你不行,自欺欺人裝B得歡。

我認為,內在的膚淺是因為現在所謂藝術家匱乏的人文素養所致,沒文化沒修養,於是理直氣壯拿粗俗當藝術:我就這麼俗,怎麼著?不行?你們一邊高雅去!俗無下限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寶貴個性。

現在國內學藝術的,不開放點,就跟人沒區別了混不到飯吃。所以,把膚淺、泛濫、瘋狂、低級趣味的開放,成了最簡易的生存伎倆,一學就會。

私以為這部分解釋了@歐拉的答案。

同時,由於在國內審美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倒退(如陳丹青所言的中國特色)、庸俗主流化(文化、娛樂、藝術、文學等方面,如今不俗一點可就是非主流了)的時代背景,這類作品也必定會受到相當的追捧,就如《江南style》一樣,迎合了廣大低級趣味需求,作者名滿天下,榮登各類報刊雜誌啊、影展啊,也就一點不奇怪了。

這一點,甚至也可以從本問題的回答中,第一個深表認同的攝影師的粉絲數量和blog看出來。

美術、音樂、建築、設計、文學等藝術領域都有這樣的普遍現象。

街頭令人費解的現代雕塑、越發惡俗的流行音樂、滿街搞怪當創新的大樓和街邊設計、字體不堪入目的無數招牌(尤其是和港台街邊的對比一下)、無孔不入的庸俗廣告,無不在印證這一現象。

藝術創作,推陳出新總是好的,但新≠好,我們這裡討論的是好不好,不是新不新,所以不要混淆概念。

對比著看過去的(古代至近代)相應藝術領域,就能發現明顯的區別。它們相反,在並不晦澀的形式下,蘊含著深刻的內涵給人直觀、親切、樸素的形式美——聖人看得懂聖人的,凡人也看得懂凡人的,各個層次都有自己的收穫。就像一卷古畫、一張郎靜山的照片、一尊維納斯、一段古曲、一園子亭台樓閣、一部《石頭記》。

有言道,民國之後,再無大師。深以為然。這是一個縮影。

尤其對於中國,古文化的積澱,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主體,而反觀現代,幾無建樹——一邊吃著、向世界秀著老本,一邊破壞著。題外話扯遠了。

肚裡有乾貨,才能不屑遮掩粉飾,這是真正的「開放」。

肚裡沒幹貨,只能扒下別人的衣服,穿到自己身上。

這是一個娛樂至上並發展成以光明正大的低級趣味為榮的時期,惡趣味尤其是性相關的話題,總是眾人喜聞樂見的,容易一炮走紅於全國,衍生出大量新新人類語彙,在瘋炒中消耗掉無數人大把無處安放的空虛時間。人們盡一切所能,從言行諸方面努力把自己妝扮或偽裝得看起來庸俗不堪,對外小心地維護這個形象,認為越俗越入流上路子,以求得潛意識裡一種微妙的從眾安全感和玩世不恭、反叛傳統的"脫俗境界",以反叛生怕別人覺得自己犯了"清新罪"、"文藝罪"了而橫加嘲諷批判(確實存在的普遍現象,更耐人尋味的是,這種攻擊往往是單向的:自己俗不夠,還看不得別人清--是的,很中國很紅色,得罪不起)。就算心裡還有殘存著那麼些「文藝」的人,也一定要得意地給自己扣上一頂"偽"文藝的自嘲帽子,這樣即可在眾人面前"安全"地文藝著。

於是,看起來源於謙虛而實質上赤裸自大的「自嘲式新謙遜主義」隨處可見:

照片得了很多獎,就自詡不是攝影師;

走了很多路,就自詡不是行者;

......

總之,越是什麼,就越愛悶騷地自詡什麼都不是——這樣的對比才能顯得自己NB。

當然,如果自己確實什麼都沒有,他們是萬萬不敢這麼說的,因為那隻能描黑SB。

--

知友精彩評論區:

@8HPencil:任航的作品是生魚片,不是麥香魚堡。

嗯,妙哉!不過,按這個看似很妙的比喻的邏輯,但凡一切沒有精雕細琢的粗劣之物,都可以堂而皇之地一律打上高大上的生魚片的標籤。所有人都是攝影家,人人手機里都有一大盤生魚片,沒有的也只要拿起手機給雞巴拍張寫真就好了。做工精細的東西都淪為俗氣的麥香魚堡。

--

附任航更多代表性作品欣賞:

---

前方可能有令人不適或作嘔的內容,提個醒,高能警報。

---

老夫斗膽冒險上傳大量真相,如果被舉報知乎刪了帖,也算是對任航和腦殘粉們最大的諷刺。保險起見,本回答已備份,要是沒了,你們懂的。

[此處任航作品圖片已應知乎要求刪除]


看他的攝影作品的最直觀感受是他很有才華,也很有風格,也對得起新銳這個標籤。

我第一次看見他拍的照片就很驚訝,然後知道這攝影師竟然是中國人就更驚訝了。

我覺得他自殺太可惜了,國內很缺他這種攝影師。

微博噴他的人真多,點進噴子的微博一看吧,就覺得真可笑,這種人的狗屎審美也配評價別人。


任航早期作品一部分是我來協助完成的

其實若天堂有相機 我仍然願意幫助他掃底片

他的攝影嘗試是值得肯定的 而且十年來已經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和支持 我相信若繼續創作 獲得的成就會更多 走的會更遠

那時候他只有一台二手傻瓜膠片機

認識我的人知道 我在免費幫膠片愛好者掃描底片

如豆瓣豆郵 當時沒人願意幫他底掃

他創作也好 哪怕是普通人興趣愛好 鮮有人支持

國內對於新攝影嘗試的語境 環境 空間都不好

大家都知道 照片的影調 輸出 主要依賴後期 這個對於在大學宿舍 且沒名氣的攝影師 或者攝影愛好者很難

我尊重一切攝影嘗試 包括 藝術嘗試

當年潦倒的印象派畫家的境遇在同時代評價一樣 需要別人接濟畫具畫材

請表現出得體的教養 再來評論別人

手機打字 無標點符號


之前不認識這個人,點開鏈接後發現是個很有思想的攝影師。任何藝術作品不單是畫面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所呈現出來的思想。老實說在沒看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我並不知道這個年輕人已經離開了,但是一看到他的作品並沒有感覺到一絲色情,這是在記錄,非常純粹,畫面里有愛,有故事。對藝術我並沒有評價的權利,看到答案裡面有人說他的作品爛,可能他們看到的只是裸露而已。不需要很多人懂的,反正我喜歡。


看過上海2015國際攝影展,許多作品,不同時代背景,各種題材主題。竟然在一個角落裡面看到任航的幾張作品,裝裱不怎麼用心,也只是被安排在角落,旁有幾個靚麗的女生竊竊的說著喜歡任航的什麼什麼。

因為整個影展的龐大,我了解到在八十年代同性戀還可以被拍的這麼時尚,我也看到只不過一個背影就可以讓人想起好多事情,那門外的雜物竟然還有一種關聯性的美感,攝影不是眼睛哎,攝影是心靈,是文化多元化的折射。藝術早就不需要高高在上了,平凡百姓也需要藝術,或許按你的意思它可能比較粗俗,但你能反對它的存在和被需要嗎?任航不是達利,但我認為他的攝影有安迪沃霍爾式波譜藝術和某些風格攝影的成分。攝影現在也在細分化,有商業的,人文的,景觀建築的,當然也需要這種色情的,低級的,刺激的!

我想,任航就是色情與低級的吧,但那也是任航式的色情與低級,雖然也有借鑒,可笑,說的好像大師一睜眼就是大師一樣,我倒是感覺比陳漫之流的構圖和題材高級許多!

質疑央美出了一堆喜歡裸體的學生的人,其實還是了解的太少,中國快速發展,文化的迷失造成很多藝術行為的過激無秩序,也屬正常。我到不認為這是倒退,陳丹青先生的話應該說在早期,畢竟現在文化跟審美也開始在覺醒重建,難道你就不好奇二十年後我們的文化審美水平嗎!保持學習進步的心態吧!


Ren hang的這種風格不是首創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朋友們可以對照著Yearbook | Ryan McGinley,Ryan McGinley的作品欣賞。


在這個浮躁的圈子裡,

與其做一個樸實無華的人。

不如試著做一個特別的人,

與其拍一些和別人一樣的作品。

不如獨闢蹊徑,

讓更多人記住你。


人已死,不多評價了。

作品就那樣。自殺也是自己的願望。 沒啥可評價的,平平淡淡。

拿生者的角度去給予憐憫恐怕沒任何意義吧。反正我要是自殺肯定不希望一堆人過來說怎麼怎麼可惜,開玩笑,老子完成了那麼多年的願望,你們丫跟我說可惜?


大家可能忘了,藝術本來就屬於少數人的,被絕大部分庸碌的人不理解,甚至詆毀謾罵,實屬正常不過。

文藝復興的人性,在當時屬於少數人,印象派的色彩解讀,在當初屬於少數人,遭受註定被歷史與時間拋棄的多數人肆意謾罵。

但是又怎樣?大河東流,太陽升起。

嗯,我就是指著鼻子罵樓上的大多人。

禁止評論了各位。


一個藝術家出名是因為作品的個性。通過直閃拍的攝影師不在少數,視覺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到被攝主體上,觀者如同一個入侵者,看到被攝主體最隱秘的部分—他們的身體,他們是年輕的,與觀者隔著鏡頭,有一種疏離的實感,有時候他們又是扭曲作態的,有時候又與一些活著的死去的動物一同出鏡,這些概念一點也不新鮮,他的重要就在於區別於我們大多數沉迷於器材和後期,直接笨拙地表達觀念,任航是個很坦然直接的攝影師,被某些想法打動過,大部分還是不喜歡。


拍的爛就是拍的爛。

除了滿足拍攝者和被拍者奇怪的癖好以外,沒有多少可取之處,也不值得任何新手學習,更不要追捧。

那是惡趣味的審丑,而非審美。


其實相對於那些不懂就罵的同學,我更不喜歡不懂還張口閉口「我很喜歡他的作品啊」的同學。

有的時候聽到某某說很喜歡某個藝術家/作家/導演,恰巧我也很喜歡的時候,就性質大起,找到了知己,自然想與其深入交流一番。

三句話之後,發現無法交流,(?_?)除了藝術家名字其他基本也不知道啥了。浪費我感情

下引一段真實對話:

我:那平時愛看什麼書啊?有沒有喜歡的作家啊?

小y:三島!三島!是日本的一個……

我:三島由紀夫?哇!不是吧!你也喜歡他?我最喜歡的日本作家就是他了吧!豐饒之海我看了兩遍了,我覺得……(巴拉巴拉開始說)

小y:啊,豐饒之海,沒看過啊,我是最近看了《春之雪》的電影,這兩天正在看《春之雪》的原著,哇!妻夫木聰好帥啊!好帥啊!(≧?≦)/

我:(?_?)……

小y:你說的豐饒之海好看嗎?你看過春之雪嗎?

我:(?_?)

………………

還有那些說喜歡貝拉塔爾的,喜歡帕蒂史密斯的,喜歡荒木經惟的,喜歡杉本博司的(幾個常規選項)我發現他們有一部分對作品的理解角度跟理解mv/打油詩/糖水片沒什麼區別。

都不理解,為啥喜歡啊?不懂

————————————

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和小y的革命友誼,我覺得不匿名應該也沒什麼問題。承讓了(??ω??)??


噁心就是噁心,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沒什麼好說的。如果藝術等於噁心,噁心就是藝術,那我無話可說。

別的人體色情就色情,還有色可情,他的作品可以讓健康人陽痿,讓性癮者康復。

藝術家需要大眾的滋養,也有時候卻也總要宣揚自己高於大眾。誠然是這樣的,因為藝術如果是隨便一個人能夠創作的,那藝術家的飯碗就沒了。如果一個藝術家過於脫離大眾,大眾看不到它的價值,那麼他又要被餓死了。

我們認為,真理既不掌握在少數豬手裡,也不掌握在少數狗手裡,既不掌握在少數高呼阿拉胡安磕巴然後爆炸的恐怖分子手裡,也不掌握在少數渾身塗滿油彩的亞馬遜叢林酋長手裡。——真理,掌握在少數傑出的人手裡。他們的意見總能被實踐證明其準確性,也用能被相信可知論而立志于思辯和學習的人從邏輯上驗證其精妙程度。——少數,只是一個表示數量的辭彙,而不是一個表示質量的辭彙。——同樣,如果將多數等同於低劣,缺乏理解力,遠離真理,也是無恥的污衊和作死的群嘲。——事實上,多數人距離真理的距離,往往比佔據少數的變態,殺人犯,神經病,大腦殘疾患者,自殺俱樂部資深會員,要近很多。


那麼什麼是藝術?我認為,藝術是美學與技巧的結合。美學,就是人以生存為目的總結抽象的自然特徵,技巧,就是操作介質表達此抽象特徵的能力。此外,藝術還表示人類大腦對技巧掌握性提高所帶來的快感。

藝術之高,在於人腦對客觀現實反應越多,越客觀,越辯證,那麼他就能夠創作,品味更高級的趣味和藝術。這就是說,藝術性和人的水準成正比。儘管大多數的大眾,甚至不能夠邁入欣賞的門檻,然而更高更遙不可及的藝術仍然能確立自己的地位。
這就是說,就算是深奧難懂的學問,也能得到民眾廣泛的尊敬而不是非議。

說說死亡。為了死而死實在不是什麼本事。能把人弄死的才華也不大可能是什麼好才華。一般來說病人要發病,也會因病而死,就如同得了狂犬病就要狂吠,發出的聲音固然不是尋常的說話聲,但也絕不是什麼歌唱家的吟誦。一些墮落的,消極的因素,你們大可以認為作者有病,而且往往會導致他的死亡——消極因素太多的人活的長久才是怪事!

我最煩有的創作者本身主題低俗,卻怪讀者腦袋裡的東西不幹凈。說實話,你畫個基吧,我只能看到基吧,莫非我把它看成b才高雅?

所謂藝術的內涵,既在於特徵表達的技巧,也在於讀者自身的素養。正所謂「妙手偶得之」,「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個藝術作品能夠激發讀者什麼樣的內涵,就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如果一個作品能夠激發一個社會的人的普世內涵,那麼他就能被被公眾認可。如果有的人沒有經歷過相關的對客觀的反映,那麼他就不具備相關內涵,如果一個人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感受沒有到達那種地步,那他也不能理解相應深度的內涵。

最可笑的是有的創作者做出來的狗屁不是,是個人就看不懂,卻責怪別人到不了他的高度。這種人往往有一定的心理疾病,而別人沒有相應心理疾病的時候,自然不能讀懂他的作品。請大家看,有幾個癲狂的作者沒有到了自殺的地步?

在這種情況下,甚至有的畸形跟風讀者有了獵奇,晦暗,陰沉,消極甚至自殺取向的價值觀。為什麼?他們總是覺得:看,人家吃屎我不僅不吃還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吃,可見他比我聰明,能理解我理解不了的東西,能幹我幹不了的事,當然比你們更牛逼!
我對這種人:呵呵!

樓上也有個貌似是性愛色情攝影大師吧,說了很玄乎的話,大意是:任航通過作品讓我們感受到了它的存在,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真特么玄乎,我想說的是沒有你我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如果這就叫創作,那麼街上流浪狗咬人一口那可是不得了的驚世巨作!

藝術的作用,確實有這個攝影大師所說的一面。但是,這是最基礎的,很不夠的。為什麼這個大師口裡說出來的話這麼大言不慚?因為:某些藝術家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他們的才華不為無私服務於民眾,卻總讓他們有一種飄飄自然:我的基本目的都達到了,你們還敢說我不是傑作?甚至是:你們說我是不是傑作我不在乎,你們算什麼,我可是藝術家!我做了最簡單,最低級的東西,甚至是用最噁心的手段,不能說明我垃圾,反而能說明我返璞歸真,萬極歸一。。。此處省略玄學一千字。

最後說說人體攝影。
個人感覺,人體攝影最純潔的就是展現肉體美好和性愛美好的主題。
至於一個女人脫光了你卻跟我說這個作品高的很,看不到一絲女人肉體的美只看到了模特的情緒氣質表達,那我就想對你說:
圖樣圖森破,要表達情緒氣質就要裸體,那你讓好多氣質美女可怎麼辦呀!

我還要插一句,表達一個人的真實不必脫衣裸體,否則如果你要拍攝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什麼的話,你的模特得多麼痛苦啊,麻藥打不打?不過外科醫生必須得帶,或許還需要一個精湛的電鋸工以供方便地開顱挖心。

剛剛有個讀者回復我:你理解不了可以,但是要尊重。

在這裡,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再告訴你一個道理。

我要問的問題是:我誠然沒有理解,你理解了嗎?或者說你有資格和一個抑鬱症導致自殺的患者說感同身受了嗎?
我想說的道理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遠小於牧羊犬和藏獒之間的差距,這就是說,但凡你是個正常人,沒有什麼別人能想到,你卻學都學不到的東西——你學不到只能說明你不肯學,而不是智商被碾壓了。因此,道理總是越說越明,而路也總是越走越寬。
人對於異己的思維,沒有尊重一說,有的只是容忍。我今天沒空,沒精力,不想思辯,分不清是非了,你愛怎麼想就怎麼想。僅此而已。
為什麼是這樣的?
因為一個人如果真的尊重異己的思維,那他未免就要去研究,學習,找他的錯誤點,學習他的正確之處了,到時候自己都和對方等同了,也就談不上異己了。或者發現它的觀點是錯的,未免又不去尊重了。
因此我的態度是:對我思辯後越發正確的道理,我尊重且接受。我沒空沒精力思辯的問題,或者我暫時水平夠不到的問題我只是容忍,容忍它的異己也容忍自己的愚鈍。至於思辯後發現是垃圾,不是正常人能理解的東西,我既不容忍,更不尊重。
不服氣啊?來說服我。尊重,是一個昂貴的辭彙,隨便讓別人「務必」尊重什麼,抱歉,在座的各位「雞湯小廚」都沒這個資格,整天要別人尊重這個,尊重那個,吆三喝四,你算什麼呀?你們為啥不想想,我尊重你了嗎?

冤有頭債有主,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不小心就出來一個羽化登仙,比常人高一個層級的生命存在,我只能說事出反常必有妖!

其實就最近幾年的風氣來說,跳出來要比人高的,興風作浪的,來來回回吵得很激烈的,反反覆復也就那麼幾句,和古希臘的理性,春秋戰國的辯駁比起來,簡直讓人覺得社會在倒退!!

在這裡對任航的粉絲們說句:我不理解也不尊重任航,對你們雖然理解,卻更不尊重。任航不是諸位的父母親上,也不是什麼主宰地球轉動的角色。你們為他破口大罵,丟的卻是你們自己的人格,我以為是不值當的!


推薦閱讀:

漫談:靈生紀與新地形
想要拍出這樣的大片,需要去一趟甘南
手機大片拍攝計劃:論如何藉助手機強行加戲 | 數字生活家
翔宇情的LIVE——從零開始的風光攝影課程

TAG: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