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父母這三種「聰明」哺育法,怎麼讓小寶寶成了語言低能兒?

到了年底,同學聚會多了起來,小王在同學聚會上,把自己2歲半女兒也帶來了。小寶寶說話奶聲奶氣的,把「叔叔」叫成「朱朱」,「阿姨」說成「愛幾」,逗得大家哈哈笑。小王卻苦惱的對同學訴苦說:「這孩子,說話總是吐字不清,我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同學勸慰她說:「別著急,貴人語遲嘛,長大了就好了。」

可是,小王看書上講,這不是一種正常現象,是需要糾正的,否則,小寶寶說話的能力會越來越低,得不到正常的發展。

這天,小王來到醫院,找到了兒科姜主任,尋找解決的辦法。

姜主任問明了小王孩子的情況,也了解了小王夫妻兩個教育小寶寶的概況,最後說:「從小寶寶6個月後,父母就應該鼓勵他發音了,包括多和孩子說話,創造好的語言環境,說話時伴隨一些引發他興趣的動作。播放一些童謠、兒歌。經常和寶寶一起閱讀圖畫書等。這樣才能激發孩子說話的能力,促進說話能力的發展。」

「是的,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呀。」小王說。

姜主任說:「剛才我在和你的溝通中,也了解了一下你培養孩子說話的做法,我感覺有三點,是你需要改進的。」

「都是那三點呢?」

姜主任說:「第一個做法:你們太善懂人意了。現在的父母,基本上很在意小寶寶的一舉一動,小寶寶指著桌子上的水瓶,「嗯」了一聲,媽媽馬上就知道他要喝水,趕快端了過來。小寶寶指著冰箱,「啊」了一句,媽媽馬上就明白他要吃餅乾了。

  這種方式,表面上,父母很了解孩子的需求,是一個細心的父母,實際上,對小寶寶的說話能力沒有幫助,小寶寶不說,父母就懂,並滿足需求,那小寶寶就不用說話了。所以,你對於小寶寶的這種需求,要耐心一點,要讓小寶寶自己完整的表達出自己要說的話,使他的想法落實到具體的語言上,才能增加寶寶說話的興趣和動力。

  第二點,吃的食物要軟硬結合。

  小寶寶在1到1歲半這段時間,是口腔的主要功能發育的關鍵階段,包括進食與發音,這兩種能力都需要口部肌肉動作的協調。如果還是給小寶寶吃糊狀的半固體食物,達不到鍛煉口腔肌肉的目的,對小寶寶說話也有妨礙。

  為了促進小寶寶口腔肌肉的增強,添加輔食,要從軟到硬,由流質過渡到固體食物。這樣既能滿足營養需求,又能加強語音的表達。

  第三個做法:和小寶寶說話不要常用疊詞。

現在的父母,和小寶寶說話,總是喜歡用小孩的語言和他們溝通,比如吃肉肉、睡覺覺、吃果果。在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可以這麼做,但是,如果長時間的這樣溝通,不利於小寶寶的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成長。

父母在和寶寶對話時,對事物的描述要清晰準確:比如教寶寶說吃水果的時候,應該細化到蘋果、梨子、桃子、香蕉、葡萄,而不是泛泛的吃果果。

避免了這三點看似聰明,實際上妨礙小寶寶說話能力的做法,小寶寶才能更快的掌握學說話。」

小紅姐:中國最具人氣資深助產師,北京三甲醫院產房資深接生婆。從事接生工作20年,安全接生2萬多例。歡迎關注我,更可以和小紅姐一對一溝通交流,小紅姐還不定期的有禮物送,包括想了解當地接生醫生情況,都可以讓小紅姐幫你參謀,小紅姐願意為你解除後顧之憂!


推薦閱讀:

碧荷精靈育兒經驗談:你支持馬伊俐還是崔玉濤?
孩子比別人差?父母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寶寶白天小覺短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育儿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