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級基因檢測「未火先衰」2018年誰最先倒下?
文/明定坎村 GPLP
2018年,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可能會倒下一批。
隨著今年7月華大基因上市,讓許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也隨之迅速進入到大眾視野,似乎一個消費級基因檢測春天即將到來,然而事實可能並不是如此。
「據我了解,市面上一些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盈利狀況堪憂」,一位基因行業資深人對GPLP君坦言,現在很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商業模式讓他看不懂。
為何他會有如此判斷?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到底怎麼了?
消費級基因檢測:不能解決痛點的生物高科技
一大批消費級基因創業者繞開艱深的醫療科研領域,把方向瞄準消費級娛樂市場,開發出了一系列童話般的基因檢測產品:檢測酒量、檢測唱歌跑調、基因檢測天賦、基因檢測抗霧霾、檢測情商、檢測二胎智商、檢測早戀、檢測網癮、祖源檢測等,然後通過互聯方式進行營銷推廣。
GPLP君搜索天貓上基因檢測相關的服務商,發現其成交量十分慘淡:最多的月成交量也就是幾十單,而大多服務商月成交量的只有零星的幾單,甚至有些月成交量為0的。
為什麼剛剛興起的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開局竟是如此慘淡?
「不能和用戶建立長期聯繫,挖掘用戶存在的真正問題,這是很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遇到的又一大弊端。對於用戶來說,消費模式往往是一次性的,很難產生粘性。此類單純提供娛樂加科普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自然不景氣。」一位基因檢測領域的創業者說。
不僅市場空間有限,實際上單純做基因檢測本身也很難掙錢。
「一個基因收集盒子成本幾十元,運費幾十元,再加幾百元的檢測、人工成本,如果收費幾百元,盈利空間十分有限,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生意模式。」該創業者說。
多位基因檢測行業專家也表示,這些早期消費級市場的基因檢測產品要想實現大規模盈利,僅靠售賣檢測產品這一條路非常艱難,最後只能通過各種方式降低成本,比如基因檢測不採用外包,建立獨立的實驗室,但是早期依舊成本高昂,企業難以為生。
基因+模式能否成功?
或許是受互聯網加的啟發,GPLP君了解到,現在很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業開始另一種加——基因+,只要能和基因粘上關係,都成了這些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商業模式。比如,保健、美容、醫療,甚至是社交、旅遊、教育等等,讓「傳統產業」藉助基因檢測進行升級換代,彷彿一加上基因檢測就是高科技。
然而,這種模式背後以基因檢測為基礎的科學性實在令人懷疑。以應用最廣泛的醫療保健為例,最基本的商業邏輯是通過基因檢測到用戶可能存在的諸多疾病問題,然後基因檢測公司針對性給出相應解決方案。但是,第一步基因檢測統計患有該某種疾病概率就很有問題。
「檢測者患有某項疾病的概率是根據統計學統計出來的,」一位生物學方面的專家告訴GPLP君,簡單的理解,比如研究癌症和人體基因的關係時,首先通過統計大量癌症患者的基因的數據,然後進行比對,篩選出相似的基因,即選定為可能致癌的基因。
然而,現實情況是,致癌的相關因素有很多,目前人們還無法完全詳盡的了解。檢測者患癌症概率統計數據是通過以往不斷累積數據統計的結果。而隨著癌症統計樣本數量不斷增加,進而發現更多相似基因位點,患有癌症的概率統計也會發生變化。
目前,市面上消費級基因檢測有兩種測序方式:一類是對基因上部分位點進行檢測,另外一種是對全部位點進行檢測,即全基因組檢測。GPLP君發現,目前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大多採用價格在千元左右的部分基因位點檢測,基因檢測位點越多,往往意味著價格也越高。
前者只是檢測部分基因位點,患有某項疾病的概率統計結果的準確度自然要打一個問號;而後者全基因組檢測也是充滿疑問,因為,目前對於全基因組檢測,有多少基因位點檢測數據可以作為有效數據利用還不得而知。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把全基因組檢測比作全宇宙,人們目前只認識了太陽系範圍。」那位生物學專家還表示,人類患有某種疾病還和環境因素有關,比如肺癌的患病就和大氣污染程度有很強的關聯性。
另外,當患有某種疾病檢測結果靠數據靠統計逼近真實情況時,優質的資料庫變得非常重要。但對於當前市場上的大部分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來說,缺乏優質的資料庫是普遍的現象。
「目前一些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公司很難獲取優質的、最新的資料庫,他們擁有的大多是舊有的資料庫,所以很難獲取相對準確患病概率統計數據。」一位基因檢測行業人士說道。
事實上,此前就有部分專家表示,實際上醫學界對消費級基因測序並不認可,不僅這個問題在中國存在,美國也同樣存在。此前,23andMe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允許其通過自家 DNA 檢測設備向美國客戶透露其基因是否潛藏著 10 種疾病狀況的風險時,美國人類醫學遺傳學會也提出了反對意見。
以天賦基因為例,很多檢測產品中提到孩子可能有某一方面的天賦,但目前並沒有任何一個醫學遺傳學科研結果證明什麼樣的基因位點會使得孩子在某方面更有天賦。
第一步基因檢測的統計概率存在問題,而隨後的基因+「傳統行業」自然則更多的打著生物高科技的旗號,利用用戶對生物高科技的信息不對稱,當用戶一旦深入了解後,或許就像眼下的莎普愛思一樣,面臨的不僅是商業道德問題,更可能的是商業模式的崩塌。這也從正面解釋了,缺乏科學性的依據,無法幫助用戶解決真正的痛點,成為消費級基因檢測難以火熱的根本原因。
數據會是最後的救命稻草嗎?
如果有了優質的數據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就能夠火起來嗎?
這是很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甚至包括基因檢測行業創業者的心理活動。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基因檢測過程中的數據積累,認為這是又一條可行的變現道路。所以現在很多的基因檢測公司呼聲最高的是,把基因檢測數據售賣給藥廠、保險公司。但是仔細推敲一下,通過上述兩種方式變現,或許是理想大於實際。
以華大基因為例,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華大基因的銷售收入,主要由四大產品系列構成:生育健康類服務9.29億,佔54%;基礎科研類服務3.29億,佔19%;複雜疾病類服務3.83億,佔22%;藥物研發類服務0.59億,佔4%;其他收入1061萬,不足1%。
作為基因檢測數據上市龍頭的華大基因,其藥物研發類收入才不到6000萬!
這跟中國的醫療市場緊密相關——從醫療市場來講,中國的藥物研發空間十分有限。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統計,在2001年至2016年期間,發達國家有433種創新葯上市,只有100多種在中國上市。根據葯渡數據索引,自2001年到2016年,CFDA共批准上市一類化學葯13個、生物葯16個。國人吃的葯都是絕大部分都是仿製葯,一些知名藥廠生產的葯也是大都是仿製葯,比如修正葯業、仁和集團等。
另外,從數據價值上來說,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數據價值也是十分有限。目前,利用基因數據提供製葯的方向主要是靶向葯,即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的治療方式(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
「在國內,真正研究靶向葯的製藥廠或許也就幾家吧。」一位製藥行業的人士表示,藥廠真的需要針對靶向葯的相關基因數據,他們會找一些大型醫院或是疾病研究機構,他們的數據更有價值。
GPLP君在前面提到,某個基因和疾病的相關性是通過統計學完成的,但是目前的絕大部分消費級基因檢測並不掌握C端患病用戶的實際情況,即使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獲得大量數據,對於製藥公司而言指導性有限。
所以,華大基因基因數據尚且如此,目前藥物研發銷售收入也只有不到6000萬。可以想見,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數據對於藥廠來說,價值到底何在?
最後一個變現渠道是,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還可以和保險公司合作。確實,基因大數據可以輔助預測疾病發生的情況,幫助商業健康險公司干預參保人的行為,降低其患病風險,提高保險控制效率,降低賠付率。
但是真正的問題還是,現在基因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比照資料庫的數據量也遠未達到具有準確參考價值的程度。
當然實際中,是否是忽悠,保險公司不管,能夠找到一種新的方式拓展業務還是很樂意的;而對於基因檢測公司來說在獲得收益的同時,還能獲得海量的基因檢測數據平台。不過,在這樣的考量下,保險公司的一般挑選的是市場上的知名、專業的基因檢測公司或機構,比如華大、達安等。原因無他,品牌做的好。
華大基因的經費投入上也可看出上述差異:2016年,公司投入銷售費用3.28億,占銷售毛利的32.75%;投入研發費用1.77億,占銷售毛利的17.67%。研發投入只及其營銷投入的一半。體量較小的消費基因檢測公司根本沒有這個實力。
不能解決痛點,數據又很難變現,對於投資者來說是否還值得投資呢?
事實上,要看基因+「傳統產業」如何對接優質資源,讓用戶產生粘性,實際的商業化還是可行的。對於投資者來說,關鍵是如何進行甄別。
首先是看創業公司定位什麼樣的客戶。對於一般的客戶而言,消費級基因檢測很難有持續的消費能力;如果是身體有疾病,一般的消費者大多會去醫院等專業機構。而現在消費級基因檢測後面的健康管理、美容、旅遊等後續服務,也只是真正有消費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實現持續消費。
其次是創業公司的營銷服務能力。這是目前的整個基因檢測行業的都面臨的一個現狀。GPLP君發現,不僅是華大,很多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人員結構都是以銷售服務為主,科研比例則很低。高水平的營銷團隊是決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能否以基因+的方式,讓各種優勢資源成功對接上到用戶。另外,有很多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並沒有的自己專屬的檢測實驗室,大都採用外包的形式。因而,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是否和行業知名公司、機構合作是也是考察其營銷服務能力時的重點。
如果這兩者都不具備,2018年,這樣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可能只有一個結局:成為歷史。
文章來源:GPLP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如果你的基因數據被泄露,後果將遠超你想像
※癌度直播:輕鬆讀懂基因檢測報告
※非小細胞肺癌外周血EGFR基因突變檢測方法及應用實例
TAG:基因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