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是否正確?應該怎樣正確對待父母與出行的關係?

有可能,在父母身邊,他們擔心的少,自己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可是,有可能就是在家過著這樣一成不變的生活,要怎麼辦才能雙方都滿意呢?


上次中秋節我開了個玩笑,說才活了這麼點日子,但是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沒有和父母生活。我覺得太遺憾,因為這個比例只會一直增加,不會減少。所以從前年開始,我下定決心,在家的時候多孝順他們,一定不和他們吵架。

在家和父母在一起的生活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原先我也覺得宅的挺無聊。但是後來試圖融入爸爸媽媽的世界了,我突然體會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滿足。最近幾年寒暑假,在家裡是這樣度過的:

早上爸爸媽媽臨走的時候叫我起床。這麼多年來叫我起床的時候,媽媽就會隔老遠喊「酷酷迪起床咯」,然後走到床邊撓我的腳板心或者把我當擀麵杖一樣在床上滾來滾去。我有時候會賴床。起床以後舊會去吃早餐,回來了就玩一兩個小時的電腦,然後去菜場買菜回來。在廚房準備好要下過的菜和調料,蒸好米飯,收拾乾淨廚房等媽媽回來做飯。吃完飯就轟爸爸媽媽去睡午覺,我去洗碗,洗完我也去睡覺。下午基本上也是看看電視,掃地拖地收拾屋子,準備好飯菜等爸爸媽媽回來。

最喜歡的其實是晚飯後半小時,我們全家人會一起出去散步。去公園或者江邊。我很少能說的上話,因為一般是爸爸媽媽在交談當天的工作和其他的家常。但是一直聽他們這樣說話,感覺特別好,覺得自己像溫熱的水一樣在慢慢浸潤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世界。

等到假期,全家人會經常去親戚家,爺爺和爸爸媽媽打牌,我就跟著奶奶在廚房學做菜。或者和爺爺奶奶到田地里去挖點時令蔬菜。

在外面求學和生活了7年,偶爾我會覺得很苦。現在經常看到孕婦和帶孩子的女人,每次都會生起一股敬意,駐足良久,思考當初爸爸媽媽帶我的時候,該有多艱辛。那時候不比現在條件這樣好,沒有汽車,沒有紙尿布,沒有高級的奶粉。好多事情都得他們親自來,就如我現在一個人在外面生活一樣,艱辛隨時有可能冒出來。想到這個,在外面的時候會經常報喜不報憂,每次打電話都說自己過的很好。但電話的重點現在更傾向於鼓勵他們多出去散心,多鍛煉,多多健康地生活。回報爸媽的方式是讓他們更好地生活,除了錢以外還有更多更好的方式。

話再說回來,在家裡的時候自己可以生活的很安逸。什麼都不缺,安全感也滿格。這個時候反而更要注意去體會父母生活辛苦的地方,他們平時不告訴你怕你擔憂的一定會顯現出來——如果你夠關心他們。所以,不要覺得和父母在一起的生活是「一成不變」的,其實他們是多姿多彩的。懷著理解的心情,好好對待自己的爸媽吧。:)


其實《論語》里是這麼說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可以遠遊,但前提是必須要照顧好父母,並告訴父母自己要去哪裡。這句話一點錯誤都沒有。從人倫孝道上出發。你出行與父母在並不矛盾。


我工作的城市離父母不是很遠,每個月也能回去看他們一次。即使是這樣,一年也是聚那麼十幾次而已,這麼計算著,放大到人的一生,聚在一起的時候是少得那麼可憐。

老豆已年過五十,老媽也正奔五,我開始不自覺的會想像不久後的時光里,他們將步履蹣跚,白髮稀稀,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殘忍的事情,我得看著他們慢慢老去,直到有一天陰陽相隔,再不相見-----從那以後的時光里,我又以怎樣的情懷去思念他們啊!

父女母子,縱是最親,卻有那麼多的無奈,而這種無奈,在父母的體會裡更來得重,與子女相處,似乎有太多雷區,越是年長,越是不敢去碰,連給子女打個電話也怕打擾到子女的世界,為父母者,還得接受:子女是你最親的人,但你未必是子女最親的人。我不想這樣,真的不想這樣,我想去愛他們,一如他們愛我那般,但是,常常是在自己外面的世界裡,把他們忽視,越來越少拿起電話打過去。

我試著去告訴他們,我的生活如何,我的對未來的想法如何,但,不知怎麼的,對著父母總少一種傾訴慾望-----又或者是,我自己本身不喜歡與人說自己活法和想法。


先說說我跟爹媽的距離吧,從斷奶開始就開始跟爺爺奶奶生活,小學五年跟爹媽過的,印象沒多少;到了初中爹媽開始出門打工,這一出去就是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兩年。大三他們在家呆了一年又出去打工了;大學畢業見了一面現在畢業快兩年了一直沒回去過,準備五一去看看,帶著女朋友一起。

算下來,這二十四年,跟爹媽在一起也就五六年吧,四分之一的時間,還不是他們打工讓俺上學啊!畢業好了吧,又開始操心結婚房子的事了,「不管在哪先掙錢吧」,我還真就跑大老遠去了。今天早上小姨給我打電話說,俺媽其實是很想讓我和他們在一起。

只能說,現在的我太不孝了,工作那樣普普通通,掙不了啥錢,還泡這麼遠,反正是有點矛盾,又時候會想他們,會覺得對不起他們。


「父母在,不遠遊」這句名言出產於哪個年代?

那個年代有汽車?那個年代有飛機?那個年代有電話?那個年代有網路?

「遊必有方」,科技發展給了人們太多的「方法」,同時也讓很多人的大腦僵化遲鈍。


自由,就是以家為圓心,牽掛為半徑,畫圓


古代出一次門太困難了,搞不好就死外邊了。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十四》)


這個問題我也覺得蠻難的。現在也是離開老家出來打工,一年也就回去一兩次了。家裡我也是獨子,我明白爸媽其實還是希望我回去工作的。但家鄉工作機會較少,個人發展比較受限。在事業發展和親情選擇上糾結了。。。

想來這個問題終須是要有個答案的,無論是回去還是把父母接過來。


現在也比較糾結這個問題,考研到底要不要去湖南,我家是河北的,後來想開了,可以在那裡呆上三年 然後回北方發展,北京或者天津,一定要讓他們感覺我離他們不遠,可以隨時回家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這世界最珍貴的感情就是無條件「不離不棄」,一部分親情、友情、愛情能做到,這也是靠閱歷和悟性。


心裡長存著孝心,記得經常打個電話什麼的,或者寄送點小禮品,有時間多回家轉轉,回家也算是旅遊,親情之旅嘛。總之一句話,不要重複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劇,從上學開始慢慢的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就一直在倒數了。


你們忽視了最關鍵的地方,古代說的父母在,不遠遊 這句話的前提是建立在古代平均壽命只有35到40左右!古代普通人一般到了20左右的時候基本上父母也就不在了,所以基本都在這個時候出門闖蕩是很普遍正常的.而現代人的平均壽命起碼也在65以上吧!這個時候可能歲數大了你自己都不想出門了...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首先,請告訴我什麼是愛?母親的這種情感是愛嗎?我可以說這是束縛嗎?孩子有他們自己的事業、自己的世界……為什麼一定要用所謂的『愛』這跟絲線來牽住孩子?其次,兒孫長達成人了,他們難道還不能對自己負責嗎?經歷和承擔他們自己人生的悲歡完全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責任,父母為什麼要牽掛他們呢?再次,我是否可以說『父母在,不遠遊』是在替不好自己說出來的父母提出的索取和要求嗎?我是否可以說這是父母依賴孩子的表現?進一步,我是否可以說父母的這種『愛』實際上是一種需要而已……

父母的這些要求不是愛,那只是一種需要或依賴而已;父母完全不必為孩子的人生悲歡牽腸掛肚,那是多餘的情感……


不遠遊的意思並不是說要和父母住在一起。

住一個城市也行。住得較近也算。


如果父母身體還可以, 就每年都帶他們一起去旅遊一次. 老一輩人不像現在的人們那樣有那麼多機會出去走走, 有些人一輩子就在一個城市/鄉村. 父母在, 同遠遊, 何嘗不可?

如果父母身體欠佳, 那麼長途旅行就不合適了, 陪他們散步, 陪他們串門, 陪他們待著. 我們獨自旅遊的時候多拍照片和視頻, 讓他們看過, 他們也會覺得彷彿和子女一起旅遊了一趟.

有時候, 有心意, 就足夠了.


推薦閱讀:

就想知道廣大的青年們放假回家有多少會幫媽媽做家務的。?

TAG:親情 | 父母 | 孝順 | 家人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