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sis:人工智慧憑什麼感動我?

安利下這張名叫「Genesis」的唱片。

初聽感覺挺不錯的,專輯裡曲子包羅萬象,既有蒼涼雄渾,也有溫馨活潑,也有紛繁迷離,甚至還很有畫面感。但也會覺得和其他的古典音樂差不多。

不過在細看介紹後,我又覺得後脊樑有點發涼,因為它全部都是由人工智慧AIVA自主創作的。

當我們談論藝術作品的時候,往往是脫離不了人的,因為作品的誕生往往來自創作者的某些即時感受,比如周杰倫失戀後寫出了「世界末日」,主席看到萬里雪飄寫出了「沁園春·雪」,蘇軾與月對飲寫出了「水調歌頭」。而當我們在欣賞的時候,我們也會倒過來去猜想作者創作時的心境,因為潛意識會提醒我們,這是人創作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每個作品都是有意義的。哪怕是再無聊再離譜的行為藝術,也能被創作者賦予獨特的意義,因為它是人創造的。

所以在知道這些作品都是人工智慧創作的之後,我瞬間覺得它們給人的感覺開始變得冰冷,就像一個機器人,它從未去過杭州,卻畫出了一幅三潭映月圖。就算它畫的再逼真、再美,我也無法和它產生共鳴,因為它壓根沒去過西湖,也沒有被那裡的美麗震撼過,它甚至都不是一個人!

再試想,假如感動你無數次的「天會黑,會不會,讓我忘了你是誰」其實是個根本不懂感情的機器人寫的;「星月夜」只是軟體隨機生成的圖案;斷臂維納斯是電腦3D列印出來的模型;林俊傑之所以被稱作「行走的CD」是因為他本來就是個人CD機,這些藝術還能顯得彌足珍貴嗎?

別說貴了,怕是連感動都無法再做到了。因為你都沒真看、真聽、真感受過,你憑什麼感動我?

所以當我再聽它用宏大的曲風展現蒼茫雄渾的意境時,我腦海里再也浮現不出戈壁、沙漠或者草原,我想像到的是一大群面無血色的機器人,在咄咄逼人地向人類世界發起進攻。

關於人工智慧,有一個很有名的圖靈測試,是阿蘭·圖靈於1950年提出的,關於判斷機器是否能夠思考的著名試驗,用於測試某機器是否能表現出與人等價或無法區分的智能。

或許有一天,我們將無法分辨一個作品是不是人創作的,人工智慧也能根據不同命題,創作出不亞於人類的作品,換句話說,不告訴你是機器人創作的,你也能被感動的稀里嘩啦的。

如果真的到了那個時候,那是否代表這樣的人工智慧在某種程度上說已經通過圖靈測試,人類被人工智慧取代的那天已經到來?

推薦閱讀:

有沒有一句歌詞讓你想到知乎?
好歌共賞:所有特朗普*絲的魔性戰歌 - Shadilay!
求推薦一些好聽的韓文歌,最好是女生演唱的?
如何評價TAKAMINE D5D?
惠特尼·休斯頓的「公告牌連續七周冠軍單曲紀錄」是什麼意思?這個說法準確嗎?

TAG:人工智能 | AI技术 | 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