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抓起一把沙子, 閱見一個故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兩者關係如何?」

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問。

我回答:

「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余秋雨

轉眼已到了12月,我們又忙忙碌碌了一整年。很多人為了犒賞自己在一年中的努力已經開始計劃新年旅行。世界這麼大,都想去看看。我們常把旅行和人生類比,更將人生的三重境界表達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接下來的旅行我們可以一起領略下山水間三重境界的魅力。

《文化苦旅》

作者:余秋雨

《文化苦旅》書名雖有一「旅」字,但卻與常規的「遊記」不同。它的重心並非見聞描述,也非一般意義的借景抒情。文中所寫篇章,不止於地域和空間的描寫,而是穿越了千百年的歷史,融入了自己對於文化的思考。

在開篇《道士塔》章中,作者講述了我們引以為傲的「敦煌文明」,它在古代曾遭到破壞,珍貴的文書經卷被外來使者們用少量的銀元和商品換走。作為中國人,自然希望我們的文明產物可以留在中國。可想到那些留在中國的反遭破壞,被拿來討官老爺關心,還不如給別人保存。作者不禁心痛吶喊:「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這裡也難,那裡也難,我只能讓他停駐在沙漠里,然後大哭一場。」

可是哭過之後,依然要前行。張大千舉著油燈從這裡帶走線條,向世界展示了敦煌之美;蔡元培提出最高的美育也有宗教的風貌,宣揚敦煌文化;歷史研究學家,從國外購迴文物,越是屈辱就越是鑽研,力圖重建敦煌文明。作者用自己的筆墨,來告訴世人,飛天的後人是不會因廢墟而一蹶不振。

自1992年出版以來,《文化苦旅》這本書雖已經過二十餘年,但依然暢銷不衰。文藝研究院教授朱向前評價此書:「將整個當代散文的創作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其眼光有著超越文化歷史的現實之處。」

除了敦煌篇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值得細品的篇章。如早已跳出西出陽關無故人圈子的《陽關雪》;祭奠古上海文明的《上海人》

作者走遍祖國河山,站在古人站過的地方,用先輩的眼光來打量世界。憑藉著山水風物,與我們講述中華的精神文明,它是如何的意氣風發又是變得如何敗落彷徨。

《曉松奇談》里曾經採訪過一個日本的茶道大師:「為什麼任何文化傳遞到日本這裡就會變成「道」進而完整的保存下來?」大師說到:「日本資源匱乏,大家極度惜物,每個人都會對文化去深度的挖掘,珍惜每一件東西,每一片茶葉。」

我們也有很多令我們驕傲的傳統文化。提起茶道,發揚的最好的是日本;提起濕拓,這個由絲綢之路帶向世界的瑰寶,在土耳其生根發芽,國內卻少有問津。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我們的民族,古老燦爛的文明正等待著去挖掘、保護。

終究有一天,我們會等到,從廢墟的泥土裡悄悄冒出的青草。向世界證明:屬於我們的文明,就在我們的腳下。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iReader 讀書】


推薦閱讀:

TAG: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