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清除大腦中潛伏的進程
瑣碎的生活會大大增加心理的疲勞程度。多任務的頻繁切換,讓人無法專註於眼前的工作,無法沉浸在心流的狀態從而讓自己進入一種專註的安寧。特別是,手機上不斷有新消息彈出,在查閱資料時不斷有新想法、新鏈接冒出,使你很難把控住自己不被分心。於是不經意間,10多分鐘便浪費在了旁逸斜出上,而正經的工作卻沒有絲毫進展。
又或是,當你晚上想要進入安穩的睡眠,但頭腦中卻不斷地出現各種雜事。你無法按照冥想的要求,控制自己思維的天馬行空。各種奇怪的念頭、生活片段,不斷交錯閃現,讓你無法快速入睡。
歸結起來,其原因在於你的頭腦中有各種各樣的進程在潛意識裡運行。這些潛伏的進程是如此之多,以至於它打擾到了你的精神主流,讓你無法專註當下,從頭到尾不受打擾地完成一件事。
直接的解決方式,就是清理掉這些潛在的雜念。因為你的大腦容量是有限的。當它被垃圾充滿,便無法有足夠的空間運轉真正重要的任務。如《福爾摩斯探案集》中所說,你的記憶就是一個個的抽屜。如果你將任何細碎的東西都往這個抽屜里放,那麼,你的整個思維空間就是一團糟。你必須定期地將不必要的內容從這些抽屜里清除出去。
而清除雜念,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過冥想經驗的人一定知道,要讓大腦長時間地保持「空白」狀態是多麼困難。那就必須要採用一些心理上的規律和觀察結果,來幫助我們達到清理大腦念頭的效果。
在職場中,因為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多,為防止遺忘,職業人士喜歡用便簽來為這些瑣事做記錄。其目的是用物理記錄的方式來做內容備份。如果仔細留心這一過程的心理活動,你會發現:自己通常可以在做完記錄後,安心地將這個任務的內容忘記,從而讓大腦專心於下一個任務。
受此啟發,我們可以系統性地運用做記錄這一方式來釋放大腦的潛伏進程。這裡,我將用到的工具是微軟Office的OneNote軟體(印象筆記也可以),還有Chrome的插件Pocket(用於存儲鏈接)。
首先,需要在OneNote中建立一個頁面來存放你自己提出的任務需求,我稱之為「無窮無盡的任務池」。要注意,這個需求池不同於下文將要提到的To Do List。To Do List指的是你將要去做、去完成的任務列表。可這裡的需求池,是用於存放你內心的「慾望」。
人總是有無窮的野心和想法。看到A領域不錯,就想把A的相關事情做點推進。看到朋友在B這個領域有所建樹,於是也想把B納入議程。多年的經驗告訴我,能夠真正動手實現和推進的事情、項目,少之又少。
但是,如果你完全不理會這些想法,它們又會自動找上門來。它們會在你每一個工作的倦怠期突然冒出,不斷地暗示「要是你能夠在它們身上多投入些精力和時間,便不用忍受當前這份苦了」。於是,它們將你的內心攪得痒痒的,讓你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安心做事,寄希望於那些你刻意忽略的潛在項目。
這個「無窮無盡的任務池」,便是用來盛放你泛濫的「野心慾望」。任何的想法和打算、因他人的成功而萌生的新項目規劃,都請將它們一條條地記錄在這個頁面。你會驚訝地發現,一旦你將一個想法、或者念頭、或者計劃扔到這個需求池中,你便會產生一種錯覺,似乎這個事情我已經做成了,便能毫無負擔地將其忘記。
這樣的錯覺其實經常出現,只是我在這裡將它用在了促進遺忘。在現實中真正發生的通常是這樣一幅場景:要完成一個較大的工程項目或者學習目標,需要將目標一一拆解。在筆記上為這些拆解做好細緻的記錄,精心制定好井井有條的計劃,內心便能湧出一股莫名的成就感和清爽感(雖然還未做出任何實質性的工作)。然後會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完成從開始走向放棄的完整歷程,或者就直接忘記了當初雄心勃勃的計劃。
我想說的是,這其實就是一種對大腦的欺騙手段。一旦將念頭記錄在案,大腦便知曉這一部分的內容有了個物理備份有了著落,不用再在大腦中做進一步的保留。於是能心安理得地將這部分東西清除掉。
如果這一欺騙手段運用得當,它便能夠幫助我們清理雜念,為自己真正要做的工作騰出運轉空間。而如果我們自己也相信了這種欺騙,以為有了物理記錄便有了著落與心安理得,進而誤將這種「安心感」當做了事情被完成的成就感,便會引發可怕的後果。
(如果你要推進一件事情,則要掌握的是另一種技能。不能夠依靠計劃書,並美其名曰這樣能夠做得更完美。這不是大腦的運轉方式。要推進項目,頂頂要緊的是不斷為自己提供動量和激勵。而最好的激勵便是實質性的結果產出。與其寄希望於完善結果的計劃書,不如立馬執行相對粗糙的想法,及時得到實實在在的反饋。然後依靠現成的結果,來激勵自己做進一步的調整和優化。)
所以,就算被記錄的想法再也不會被利用、甚至不會被再看一眼,這些記錄也能幫助你釋放大腦的隱形資源,使自己可以真正專註於眼前的事情。
再來便是做To Do List。這是為了保障一天的高效工作,從實質上去減少待處理的任務,來達到清理大腦中的進程。制定的To Do List需要滿足以下要求:
- 任務描述要細緻準確,且在制定這個To Do List的時候要立馬將相關決策做出,確定好它的內容、範圍、大小。例如:
- 不是讀一本《CSAPP》,而是今天閱讀《CSAPP》5頁,或者完成一個演算法的閱讀。
- 不是讀一讀某個項目的源代碼,而是,今天閱讀代碼50行,或者完成一個函數模塊的閱讀。
- 不是研究一下某個電商網站,而是:完成一個產品的發布、完成一張展示圖片的設計。
- 切忌延遲做決定,寄希望於「等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再說」。這隻會加大心理負擔和隱形思維進程的開銷。立馬做出的決定或許不是最合適的,但有實際的計劃產出,會優於模糊一片。果真有問題,第二天再做更正,而不是延遲決定。
- 制定的計劃可以先保守一點,寧可少一些,保證小而美。
- 執行任務的時候,要從制定計劃時的上帝視角切換到下地幹活的農民視角,好好地做一名執行者。要咬緊牙關,嚴肅地將所有To Do List上的任務完成。就算有緊急任務的插入,也要見縫插針地推進這個To Do List的進度。放棄不經意的碎片時間的消磨。而是緊跟目標,在每一個空閑片段推進任務。
- 使用Pocket的daily stream存儲旁逸斜出的資料,使用任務池來存儲旁逸斜出的想法。
- 如果To Do List上的東西制定不合理,或者暫且被擱置,那第二天就將它從To Do List上刪除,放到任務池裡面以釋放大腦空間。
最後,當你想要快速進入睡眠狀態但卻又無法阻止思緒在腦中紛亂,可以嘗試將腦中的思緒寫出來。這些寫出來的東西甚至可以不被存儲,直接打開一個空白文檔便可以開始。要點在於,通過寫作的方式,將那些紛亂的思緒找一個地方安頓下來,用大腦能夠接受的欺騙方式,來清理潛伏的不受控制的進程。
近期回顧
《碎句斷章20171125》
《讀書的不同姿勢》《數學模型與計算機科學的認知》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或分享,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謝謝!
VIP讚賞專區
推薦閱讀:
※讀書的不同姿勢
※八個月讀書總結 2016.10-2017.6
※Meta model, the model of model
※Reading Notes of Soft Skills
※關於「賒欠」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