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不幸英雄幸——唐玄宗與安祿山的較量(二)

從古到今,戰爭都是不確定性最大的對抗行動,也是檢驗一個男人能力的最重要領域。這場大規模的叛亂,對大唐政權、對普通百姓來說,當然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但對朝野眾多徒有英雄志卻長期難有作為的人來說,卻是難得的機遇,正所謂「國家不幸英雄幸」是也!

現在,唐玄宗李隆基與安祿山之間的這場對抗實際上才剛剛開始。

戰爭開始後不到兩個月,安祿山利用唐玄宗的麻痹大意,打了一個時間差,殲滅唐軍主力封常清部數萬人,佔領東都洛陽,控制了河北大部分郡縣,河南部分郡縣也望風歸降,唐玄宗在憤怒之下自毀長城,殺死高仙芝、封常清。隨後,安祿山在洛陽稱帝。

表面看起來,安軍處於持續進攻狀態,連續取得勝利,但仔細「盤點」一下就知道,損失的唐軍基本上都是一些未經戰陣,倉促間拼湊起來的新軍,而且歸附安祿山的地方對他也並不是真心歸降,基本都是叛軍兵威下的權宜之策。尤其是叛軍一路燒殺擄掠,民心厭之。

一句話,安祿山的勝利水分很大,而唐玄宗仍然是全國共主,依然擁有無上的權威,依然可以動員數倍於叛軍的軍力。只要他不犯大錯,消滅安祿山並不是件多難的事情。隨後幾個月各個戰線的戰況也證實了這一點。

北方戰線:

郭子儀於十一月二十六日抵達單于都護府,擊敗叛將高秀岩,收復了靜邊軍(山西右玉)。十二月十二日,安軍將領薛忠義率兵反撲,郭子儀派左兵馬使李光弼和左武鋒使僕固懷恩等人分兵進擊,大破薛忠義,斬殺叛將周萬頃,坑殺叛軍騎兵7000餘人,獲得了開戰以來官軍的第一場大勝。

十二月十八日,平原郡太守顏真卿與此前詐降的常山太守顏杲卿(顏真卿的堂兄)聯合起兵,殺死了叛將李欽湊、高邈,活捉了何千年,傳檄各地,河北十七郡又先後歸順了唐廷。安祿山本來正要親自領軍攻擊潼關,已經到了新安,聽說河北有變,馬上返回洛陽,命史思明、蔡希德各率萬餘人進攻常山,其反應可謂迅速。史思明作戰有一個特點,戰勝後必然縱兵奸淫擄掠,因此其部下士氣極高。

756年正月初八,史思明攻破常山,縱兵屠城,顏杲卿被擒,被送到洛陽後殺害。

二月,李光弼、郭子儀先後兵出井陘,連敗史思明,斬敵數萬。四月份,兩軍主力在常山會師,唐軍兵力達到十餘萬,形成對河北叛軍的優勢。隨後一個多月,唐軍在九門、行唐連續大破叛軍。安祿山得知史思明兵敗,立馬增援,派蔡希德率兵2萬北上,派范陽守將牛廷玠發范陽等郡兵萬餘人南下配合。史思明連敗之後並不氣餒,集中援軍和散亡士卒五萬餘人伺機再戰,其中有同羅、曳羅河精騎萬人。隨後,郭、李率軍與史思明在恆陽對峙,唐軍戰術極為靈活,白天深溝高壘、耀武揚威但就是不出戰,夜晚則偷襲不斷,使叛軍人困馬乏,士氣低落。

你們不是喜歡英雄、崇拜軍功嗎?好,給你一場大亂,全有了!

五月二十九日,史思明終於等來了郭子儀、李光弼率軍出城的一刻,兩軍大戰於嘉山。唐軍再次大獲全勝,叛軍幾乎全軍覆沒。郭、李二將一戰斬首4萬級,俘獲千餘人,繳獲戰馬5000多匹,史思明狼狽逃亡博陵。李光弼乘勝圍困博陵,郭子儀則準備北上進攻范陽,端掉叛軍的老巢,河北唐軍聲威大震。范陽至洛陽的通道被切斷,洛陽前線那些家在范陽的叛軍軍心開始動搖。

東方戰線:

穩定洛陽、陳留局勢後,安祿山命張通晤和楊朝宗向東攻城略地,山東一帶唐朝吏民自發組織起來抵抗。東平太守嗣吳王李祗、濟南太守李隨先後起兵,張通晤被單父縣尉賈賁率人殺死。真源縣令張巡在抵抗叛軍的行動中脫穎而出,顯示出極高的軍事、組織和宣傳才能,他率少數義軍守雍丘,與叛將李懷仙、令狐潮等數萬叛軍浴血奮戰,巧妙周旋,有力阻止了叛軍南下江淮的軍事計劃。

神人張巡

南方戰線:

為防止叛軍南下,正月初十,唐玄宗設置南陽節度使,任命原南陽太守魯炅為節度,統領嶺南、黔中、襄陽兵五萬人。魯炅上表請以薛願為潁川(今許昌)太守兼防禦使,以龐堅為副使。之後,安祿山果然命大將武令珣等率兵南下攻略南陽諸地,魯炅扼守南陽,薛願堅守潁川,屢敗叛軍,有效保衛了江漢地區的安全。

之後,隨著戰事的吃緊,朝廷詔令大臣們推舉有智謀、善決斷、才能可以服眾的人(讓人去死的節奏),左拾遺張鎬、蕭昕推薦左贊善大夫來瑱。隨後,來瑱被派到南方戰線,叛軍多次進攻,都被來瑱帥軍民擊退,時人稱為「來嚼鐵」。

西方戰線:

西方戰線原由高仙芝、封常清主持,二人被冤殺後,玄宗任命原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率兵8萬以討叛軍。

哥舒翰素有威名且與安祿山有很深的矛盾,但此時已經病廢(雙腿癱瘓無法騎馬)在家休養了一年,現在突然又要挂帥出征,而且還是與安祿山作戰,恐怕連他自己也覺得懸乎,於是「因病固辭」。但玄宗不許,又派田良丘為御史中丞,充行軍司馬,起居郎蕭昕為判官輔佐其治軍,蕃將火拔歸仁等各率部落兵聽從號令,加上潼關高仙芝舊部,西線唐軍共二十餘萬,駐紮潼關待戰。

西線唐軍成分複雜,既有從安西、隴右調過來的邊軍精銳,也有長安等地倉促之間拼湊起來的市井平民,還有各地奉詔而來的團練兵,本來以哥舒翰的威望,指揮這些軍隊並無大礙。問題在於,哥舒翰因病不能料理軍務,他把軍政大權全委託給了田良丘,而田良丘知道自己軍中聲望不夠,不敢專決,便讓王思禮統騎兵,李承光統步兵。二人素有矛盾,爭權不已,互相拆台,全軍無法統一指揮。而且哥舒翰治軍嚴厲,不恤士卒,所以軍無鬥志。儘管如此,全軍畢竟有二十萬之眾,只要龜縮潼關不出戰,叛軍也是無可奈何。

可以說,經過幾個月的作戰,這東南西北四個方面的戰線都已經穩定下來了。

對叛軍來說,安祿山率領叛軍主力西進潼關受阻,東過不了雍丘,南又兵阻南陽,北路在郭子儀、李光弼的打擊下也幾乎斷絕,除了老巢范陽之外,所控制的區域不過河南西部的一隅之地,一時之間大有覆滅之勢,連安祿山本人也幾乎喪失了信心,準備冒險兵返范陽。

對唐軍來說,戰局已經穩定了下來,官軍主力在西線與叛軍主力對峙,靠著潼關之險基本毫無危險,南線和東線互有勝負,北線官軍大獲全勝。在戰爭中,一大批將領紛紛脫穎而出,江淮財稅通過漢江向關中輸送,保證了作戰的軍需。

誰勝誰負,應該很明顯了吧?

(註: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唐明皇:萬千寵愛楊貴妃,為何不封她為皇后
如何評價李隆基(唐玄宗)?
陳凱歌拍出了我心中的盛唐氣象,但還沒完全拍出楊貴妃的神韻
如果穿越回唐玄宗前期,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或者制止安史之亂么?

TAG:安史之乱 | 军事政治 | 唐玄宗李隆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