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是台灣美食?吃王致和長大的北京人說說臭豆腐的歷史!

美國《紐約時報》刊登半版報道,詳細介紹了「臭豆腐」這道所謂的「台灣美食」,關於臭豆腐屬於大陸還是台灣的爭論被引爆,一些跳樑小丑又坐不住了。

咱們先來看看臭豆腐的由來,關於最早如何出現臭豆腐的有兩種說法。

說法一:

話說朱元璋年少時當過乞丐和和尚,有一回因餓得無法忍受,撿起人家扔了的過期豆腐,用油炸了,一口塞進嘴裡,那味道太美了。後來他當了帶兵打仗,一路打到安徽,高興之餘想起了臭豆腐,號令全軍吃臭豆腐慶祝,臭豆腐之美名終於廣為流傳。

說法二:

據明代文章記述,安徽黟縣人喜歡在夏秋之際用鹽使豆腐變色生毛,將豆腐洗乾淨後,放入沸油中煎炸,有鱷魚的味道。

咱們再來看看有詳細記載的王致和臭豆腐。據記載王致和臭豆腐出現在康熙八年,也就是1669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康熙擒住了鰲拜,開始親政。

王致和是安徽人,來京趕考未中,想回老家,但是已經沒多少錢了,不夠回家的開支,只好在京謀生計。

王致和的老家兒是開豆腐坊的,他也學過做豆腐,於是在安徽會館附近賃了幾間房,開始做豆腐。

到了夏天,賣剩下的豆腐存不住,很快就長毛沒法吃了,很糟蹋東西。於是王致和將豆腐切成小塊用鹽腌了,放在缸里。後來歇伏停業,他開始專心讀書,就把這事兒給忘了。

到秋天,王致和開始賣豆腐的時候,才想起缸里腌的豆腐,一開蓋臭氣撲鼻,拿出一看,豆腐變成了青灰色。嘗了一口,覺得聞著臭但吃著很香,他送一些給街坊嘗嘗,都讚不絕口。

王致和後來屢試不中,開始經商,按過去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來。臭豆腐很便宜,吃起來很下飯,適合老百姓食用,所以逐漸打開銷路,生意開始火起來。

據房契記載,康熙十七(1665年)年冬,王致和在延壽街中間路西購買了鋪面,批發零售兼營。

王致和有了店面,開始對臭豆腐加工方法不斷改進,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更好,味道更美、名聲更大。

臭豆腐後來傳入宮廷,慈禧太后將其列為御膳小菜,但覺得名字不好聽,按其青色方正的特點,取名「青方」。

咱們再來看看台灣的歷史,臭豆腐和台灣還真有聯繫,為什麼這麼說?您看看下面這些歷史事件。

明朝台灣作為福建的一部分歸入領土,明朝正是臭豆腐最早出現的年代。

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康熙二十二年六月(1683年7月8日)施琅出征台灣,鄭氏於7月27日向清軍投降。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設立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康熙年間正是王致和臭豆腐發展壯大的時代。

說完這些,您就明白了中國人早於明朝之前就開始吃臭豆腐。

而台灣的臭豆腐是因為國民黨撤到台灣後,把大陸各省的人帶過去了,當然也把風俗美食帶了過去,自此台灣開始有臭豆腐,在此基礎上發展成了酥炸臭豆腐和蒸臭豆腐等等。

說不能說,你台灣改良了臭豆腐就是你台灣的。美國那邊的餐廳改良了魚香肉絲,也沒見有美國人說魚香肉絲是美國的。

至於臭豆腐歸屬問題,只是台灣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假造歷史」,但是他們假造不了自己的舌頭,同一個中國同一個味道。

再說了台灣都是中國的,臭豆腐當然也是的中國。

北京人吃臭豆腐不用油炸,吃法多樣,吃起來也很講究。將一塊臭豆腐放在小碟兒里,在臭豆腐上倒點兒香油,撒上點京蔥白末,一定要是京蔥的蔥白,這樣才夠味兒。臭豆腐很下飯,可以和米飯、烙餅、饅頭等任何一種美食搭配。

老北京臭豆腐最經典的吃法就是抹窩頭片或饅頭干。炸窩頭抹臭豆腐,聽著似乎不那麼講究,但北京人就是好這口。窩頭一定要炸得兩面焦脆,金黃噴香的脆窩頭片,抹上王致和的臭豆腐,絕配!

臭豆腐拌面,北京獨有的吃法。用臭豆腐和臭豆腐湯兒拌鍋挑兒吃,其味難聞但吃起來特美,這也是老北京的一種吃食。麵碼兒很講究,有青豆嘴兒、掐菜、白菜絲兒、菠菜段兒菜。

文 | 燕人


推薦閱讀:

「小蔥日食記」——驢打滾:尋找老北京的味道!
在北京,這間不想告訴別人的私藏飯館,主廚居然是一個 90 後男孩 !?
吃了一年,我們從兩千家北京新店中找出這麼九家!
2016年我們掃蕩過的...
京城牛肉麵攻略:大碗牛肉麵,二細加肉加蛋辣子多放點

TAG:老北京 | 臭豆腐 | 北京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