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逃離被侮辱與損害,在印度,他們用盡了一生去努力

2017年,我們環球飛行的倒數第二站,在印度。半個月,穿越了整個印度,一路所見,

是許多孩子的眼淚。

印度是偉大國度,有恆河和印度河孕育的千年文明,也有在寶萊塢和班加羅爾崛起的文化與科技產業。

然而,眾多社會積弊,仍疼痛地擊打著這個國家。而孩子,成了其中最為疼痛的一部分。

一些孩子,出生第一天,就被丟棄在下水道;

一些孩子,不到10歲就被嫁掉,成為娃娃新娘;

她們長大成人的旅程,遭遇了讓人難以置信的歧視、性侵、暴力…

若非親眼相見,你很難相信作惡之人如此殘忍。而這些黑色,如此讓人憤怒。

然而,讓我們慶幸的是,即使世界瀰漫著黑霧,霧色深處總有隱隱的希望和不會被遮掩的亮光。

在印度,我們見到了有一名女性,以一己之力,阻止了近千起的童婚,讓那些臉龐還稚氣的娃娃新娘,逃離男人的拳頭;

有一名大叔,成了拯救500名女嬰的「天使醫生」,他免費為女嬰接生,為孩子送上鮮花和蛋糕,用整個醫院的愛去祝福她;

有一個奶奶,40年來收養了1400個被丟棄的孩子,讓這些孩子避免成為乞丐、小偷,有了共同的母親,也有了完整的童年。

孩子是這個世界的鏡子,

它不該倒映著這世界的黑色。

想要這鏡子里有明亮,

大人們就得努力讓這世界變得更好。

2012年,導演和演員阿米爾·汗,製作了一檔電視節目:《真相訪談》。

節目里,陳述了印度社會的種種問題:

殺女嬰、兒童性侵、巨額嫁妝、醫療失當、包辦婚姻、種姓制度…

每一集,它都把這個國度最疼痛的傷疤,

沉甸甸地放在每一個印度人面前,

它試圖剖析種種疼痛後的社會成因,

並與每個觀眾認真探討改變與拯救之路。

節目里,他這樣講述製作這檔節目的原因:

這些苦難,讓我深感不安,感到哀傷。

有時我想,為什麼要去思考這些與我無關的事?

我的生活幸福美滿,別人的苦難與我何干呢?
但是它確有干係。

因為我也是社會中的一份子。

一連串的事,把你我和每個人都聯繫在一起, 一呼一吸中,體會心中的共鳴。

2009年,韓國作家孔枝泳以真實事件寫下了小說《熔爐》,在書里也同樣有這樣一段話:

不要用滿腔的憤怒和眼淚結束,要凝視真實直到最後。

重要的是永遠記住真實,這才是拯救希望的穩固根基。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想改變世界,而是不想讓世界改變我們。

娃娃新娘的拯救者

我們見到這個女孩時,頂著一頭短髮,笑容燦爛。

女孩卻經歷了這樣的故事:

小時候,她、姐姐和媽媽就被父親趕出家門。

10歲,父親又逼著把姐妹倆嫁給了一個老男人。

價錢約兩萬人民幣。

對方酗酒、吸毒……還是個…艾滋病患者。

說起這些,女孩止不住開始流淚,卻倔強地抬起了頭。

後來,她逃了出來。幫助她的是這個了不起的女性:克里特·巴蒂。

只有在克里特的懷裡,她才笑得像個孩子。

全世界大約百分之四十的童婚都發生在印度。

儘管法律規定女孩到了18歲才能結婚,然而童婚在印度農村依然大量存在。

許多父母都在為10歲左右的孩子張羅婚禮。

許多「新娘」不到13歲就開始帶孩子。

幫這些孩子擺脫痛苦命運,也是克里特的目標。

2011年,她創辦了印度新娘公益組織Saarthi Trust。多年來,幫助了900多個陷入童婚噩夢的孩子。

她的工作甚至被寫在印度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廢除童婚的人」。

多年的奔走中,克里特收到了50多次死亡威脅。

克里特曾賭上性命去救一名17歲的童婚新娘。女孩從酒醉的丈夫身邊逃離,克里特把她帶進了安全屋。

克里特這樣回憶當時的情景:「她寧可冒著生命危險留在沙漠里,也不願在那樣的家庭里再多待一秒。」

女孩逃離的地區,常發生丈夫對妻子的謀殺案;一些男子甚至會把硫酸潑在妻子的臉上。

克里特的童年也曾遭遇磨難:2歲時,做醫生的父親,就殘忍拋棄了她和母親。

克里特被鄰居取笑為「野種」,她不得不學會早熟,並努力考上了拉賈斯坦大學。

四處為女孩奔走的克里特,一直沒能有空談戀愛。

她說,如果有一天成為母親,

我希望能生一個女兒,

但希望她能生活在最美的印度。

https://www.zhihu.com/video/918858699232120832

接生女嬰的天使醫生

因為常年的重男輕女,印度的男女嬰兒出生比例非常畸形, 女孩的數量佔比逐年減少:

1961年,1000個男孩對應976個女孩,到了2011年,變成了1000個男孩對應914個女孩。

畸形的觀念,讓各種非法墮胎、丟棄女嬰,成為血淋淋的現實。

2017年,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處下水道,

19具女嬰被發現丟棄在那裡,屍體纏繞在一塊,讓人心碎…

浦那市,醫生加內什·瑞克甚至接診了這樣的病人——

因為生下女孩,憤怒的丈夫用硫酸潑了她的臉。

丈夫的家人甚至想為她做一張虛假的死亡證明…

深受震動的瑞克,決定改變這樣的現狀。

一年後,他發起了「拯救女嬰行動」。

只要在他的診所誕生的女嬰,所有費用全免。

瑞克還會帶領全體護士,圍著母親和女嬰唱生日歌, 送上鮮花和蛋糕,讓剛出生的孩子擁有整個醫院的祝福。

瑞克還會像唐僧一般在家屬的耳邊不斷念叨:

這是個女孩!我猜她肯定是個女孩!

恭喜你們有了一個女孩!

她們能和男孩一樣能幹!

瑞克的免費政策非常吸引人,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他的小診所生產。

在他的「洗腦」教育下,當地人對女孩的態度,也一天天改變著。

5年里,超過500個女嬰在小診所里順利誕生。

這也意味著瑞克少收了500多台手術的錢…

瑞克的家人一度擔心,擔心生活難以為繼…

但最後,一家人還是決定支持他。

瑞克的爸爸甚至說,願意再去集市當搬運工,

也要讓兒子把女嬰免費的政策堅持下去。

1400名孤兒的媽媽

在印度,我們還探訪了一個特別的「母親」,

她是超過1400名孤兒的母親。

瑪依的一生,是一個很讓人唏噓的故事——

瑪依10歲時,被迫嫁給同村一個30歲的男人。

20歲時,她已給丈夫生了三個兒子,但因為得罪了村裡的地頭蛇,在對方的報復攛掇下,瑪依的丈夫把她趕出了家門…

瑪依只能帶著剛出生的女兒,來到火車站靠賣唱為生。

真實故事改編電影《I am Sindhutai Sapkal》畫面

最初幾年,瑪依就靠著來往旅客的施捨過活。

但人潮洶湧的火車站,瑪依總會發現被遺棄的孩子。6歲、2歲、甚至2個月的嬰兒…

作為母親,瑪依難以拋棄這些孩子,

只能每天多討一些食物,努力把他們養活……

電影《I am Sindhutai Sapkal》畫面

日子一長,雖然沒有官方文件,沒有正式手續,瑪依還是慢慢變成了這些孩子事實上的「母親」。

後來,每到一個村子、一條大街、一個車站,

她都會發現並領走一些無人收養的孩子。

40年來,她前後撫養了超過1400多名孤兒。

第一眼見到瑪依,你會發覺,歲月曾給她的的那些苦難,沒有留下沉重和自怨自艾。

反而,這是一個特別和藹且有趣的老人。

瑪依說,我曾經還是女孩的時候,有過一些很不好的經歷。

但作為一個女人,我現在的態度是:

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幫助他人,再去影響這個社會。

如今,在印度公眾的幫助下,

瑪依建起了4座孤兒院,收養著185個孤兒。

孤兒院有了宿舍、電腦室、自習室……

孩子有了畫筆,也有了應有的教育。

他收養的第一個孩子,52歲了,有兩個孫子,也一直留在媽媽身邊,幫助在孤兒院的其他孩子。

在孤兒院工作的人,都為身在其中而自豪。

而他們身處的社會,也正努力改變,待孩子以文明且溫暖的方式。

任何時候,這世界都該向美好的方向延伸。


推薦閱讀:

看似鬧劇的印巴邊境降旗背後是你不知道的有趣
Ofo進軍印度市場;板球遊戲最受資本青睞|印度創投周報
2018提到印度,你想到的還是開掛和咖喱?
神廟捐款去哪了?用印度教徒捐款資助基督教和伊斯蘭,難道不是鬧著玩?

TAG:印度 | 孩子 | 侣行onther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