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他說了一句話,現在竟然還是真理
亞里士多德曾經在2000多年前說道:
從本質上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
那些生來離群索居的個體,要麼不值得我們關注,要麼不是人類。
我們離社會真的太近了。我們不斷在用我們的雙腳親吻大地。
善如互幫互助,工作協調,惡如校園霸凌,恐怖襲擊,種種社會問題反映著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複雜性。
我們面對的是社會上各種性格,或單純或世故的成年人,是難以估量的變數。
我們和社會的交集由3個因素相互影響:社會標籤、社會對比、社會選擇。
1、唬人的社會標籤
2017年10月1日,美國拉斯維加斯曼德勒灣酒店賭場一個場外的音樂節發生大規模槍擊案,導致59人遇難200多人受傷,是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槍擊案件。
而這名嫌犯的兄弟表示,槍手沒有宗教信仰、沒有政治背景、也沒有精神問題。
而距拉斯維加斯槍擊事件才一月有餘,美國得克薩斯州南部小城薩瑟蘭斯普林斯一教堂5日又發生槍擊事件,已導致包括襲擊者在內的27人死亡,成為美國迄今最嚴重的教堂槍擊案。
而這名惡魔般的兇手,他曾在美國空軍服役,已婚,還在聖經學校教過書。
看上去履歷乾乾淨淨,也沒有受雇於任何組織的美國人,為什麼會突然做出這樣瘋狂的行為?
事實上,做出瘋狂舉動的人未必瘋狂,他們身上本來有著「無害」、「軍人」、「聖經學校」這樣的標籤。這種思考方式的危險在於,它讓我們覺得有這些標籤的人都是「好人」。
這種簡單的想法很危險,你永遠無法意識到你身邊的人是否下一秒就會有難以預料的舉動,就像抑鬱症患者往往會強顏歡笑表面開朗一樣,許多冷酷的連續殺人犯甚至有可能是社會高智商精英人才。
2、讓你做出選擇的社會對比
在你面前有三個漢堡:營養價值很高但口味不好的1號,營養價值很低但口味很好的2號漢堡,以及營養價值不錯口味也比較受歡迎的3號漢堡。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3號漢堡吧。
這種對比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正因為有了對比,我們才能在社會認知的範疇內做出最合自己心意的選擇。
3、意義重大的社會選擇
屠殺平民的陸軍中尉卡利在法庭上被指控,他坦率地承認了這些事實,但卻說自己認為這樣做是對上級軍官權威的正當服從。
類似的德國軍官阿道夫·艾希曼,將自己屠殺數以千計無辜平民的責任歸因於來自納粹帝國上級的命令,而他自己不過是一個服從命令的好軍官。
軍官之間選擇的服從領導,那麼,這些無辜被害的平民,究竟應該有誰來負責?誰是奪取他們生命的劊子手?是拔槍的軍官,是發動戰爭的國家,還是社會的問題,是命運的不公?
而在當今這個和平年代,發生這些不公之後,受害者又該怎麼維權?社會又會因何發聲?
其實紅黃藍幼兒園事件已經給我們上了一課,大眾傳播的優勢將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我們生活在一個大眾傳播的時代,而這個時代的特徵就是要努力說服大眾。
你把邪惡事件貼上你認為善或惡的標籤,果敢的告訴社會,社會會告訴你它的判斷和選擇。善惡終有報。
以上這些,就是今天想和大家談談的人的社會屬性會有哪些正面或者負面影響?以及這些影響會怎麼引導你的行為發生變化,我們又該如何規避消極影響。
挑戰生活,再與之握手言和,很有意思,不是么?
以上內容部分提煉自《社會性動物》。
作者阿倫森(Elliot Aronson)是當代最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 是美國心理學會110年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所有三項大獎的心理學家:傑出研究獎(1999年)、傑出教學獎(1980)和傑出著作獎(1975)。
本書從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暢銷數千萬冊,是社會心理學領域內最具影響的著作。
如果想讀完全書,也可以去各大書店購買哦。【哈哈哈,沒想到這是書評吧(? ?ω?? )?】
推薦閱讀:
※轉發:徐湛老師對於凡偉一事的一個評論
※真理及其外包裝
※有哪些人對你說的話當時你聽起來很有道理,後來你卻發現是錯的或者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