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妒忌(嫉妒)與崇拜(羨慕)的思考
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同樣是別人比自己強,為什麼有時產生嫉妒,有時產生崇拜 ? 答案令人深受啟發,自己也對嫉妒有著切身的體會。嫉妒這種情緒,對人的影響可大可小,無論結果是好是壞,就用戶體驗來說是非常不好的。
嫉妒,妒忌的區別
嫉妒,是程度較小的情緒。通常是因為內心的優越感(或自我認同感)被降低(或破壞)。一般在擁有的東西(包括物質或精神),被疏遠或奪取的時候發生。嫉妒情緒的產生,是針對降低(或破壞)自己優越感(或自我認同感)的人。
妒忌,是程度較大的情緒。通常是因為內心夢寐以求的東西(包括物質或精神),目前(或未來)無法獲得,但別人卻已經擁有了。妒忌情緒就是針對那些對自己來說,已經夢想成真(並不認可)的人。
可見,嫉妒是一種針對「失去」的感受,而妒忌是一種針對「不得」的感受。但兩者都是由「比較」行為所觸發的,沒有比較就無法衡量失去與不得,也就不會出現嫉妒和妒忌的感受。
在比較中,不得與失去的體驗,之所以是負面的感受,是因為內心並不認可這個比較的結果,從而產生了認知衝突,為了解決這個衝突,嫉妒和妒忌,就是一種進化策略,用以平衡自我認知。而妒忌的情緒程度要略深於嫉妒,可能是因為消化「你有我沒有」的情緒,更為艱難一些(對認可的平等追求)。但往往嫉妒和妒忌是結伴出現,共同作用的(把別人擁有的判定為屬於自己的,把自己的失去歸結於別人的獲得)。
本文,嫉妒和妒忌不做區分,均代表比較中不得與失去後的負面情緒。
羨慕與崇拜
羨慕是妒忌的對立面,相對算是正面情緒,因為羨慕似乎已經認可了比較的結果(或不在意),而妒忌在潛意識裡對比較結果,一定是持有否定態度的。羨慕有時也會傾向於,想要獲得別人已經擁有的東西。但羨慕並不會把別人的擁有,看成是自己的失去,或自己的獲得需要別人的失去。而是會為別人的擁有,尋找和自己得失不相關的理由(比如個人努力程度,或家庭背景,或運氣)。
崇拜,則是羨慕的更進一步,有理想化的想像,甚至有些盲目。因為崇拜對比較結果,持有一種全面(過分)的肯定。有些甚至帶有信仰的成分。一方面,崇拜存在著想成為崇拜者(或認為有相似性),從而擁有其資源或品質的傾向。另一方面,在崇拜心理中,對自己的位置擺放是很低的,所以容易滋生和隱藏著自卑和自我否定的心理狀態。事實上,在感到崇拜的那一刻,對自身相關能量的開關就已經關閉了。
如果說羨慕還存有理性的話,那麼崇拜就有著某種自我代入感。
羨慕與妒忌
有趣的是,在英語中「envy」,同時表示羨慕與妒忌的含義。可見,羨慕與妒忌是由同樣的生化機制所引導產生,程度相當,這是來自於進化本能的化學反應。接下來,是妒忌,還是羨慕,就是由認知層面的邏輯在做決策。崇拜則是更深的程度,既有可能由羨慕轉化,也能是由妒忌轉化而來,這還是取決於認知邏輯的發展變化。
是妒忌還是崇拜 ?
面對強者或是更優秀的人,同樣的內心比較,是什麼導致了妒忌 ?又是什麼導致了崇拜 ?當比較在潛意識裡發生的時候,感受是直接而明確的,人們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在妒忌還是在崇拜(或羨慕)。左右這個情感衝動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 個人能力上的差距,僅僅優秀一點就會妒忌,優秀的很多很多就會崇拜。這裡優秀的程度,是來自於個人主觀感受(自我認知),並非是客觀的標準。優秀很多,意味著個人的優越感和自我認同感,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就不會有失去(損失)的感受。同樣也意味著,優秀很多的人高高在上,擁有的是個人遙不可及的夢想,個人也就沒有了同等想要獲得的野望,從而不會有不得的感受。這樣妒忌就失去了支撐,至於情感會不會過度到崇拜,還有其它因素來共同決定。
- 遠的崇拜,近的妒忌。也有人說這是,遠交近戰的策略。這個遠近,可以是關係(圈子)距離,比如親朋好友(室友同學)和陌生人,也可以是專業(職業)領域距離,比如醫生與程序員,還可以是社會地位,階級層級,權利高低的距離。遠就難以產生互相影響,而且也無法互相了解,這就缺乏比較的信息(認知由顯而易見的信息決定,比如社會價值排序)。近意味著互相熟悉,可比較的信息就多,對優秀程度的認知會不容易統一。對於成功人士,與普通人有著較遠的距離,普通人獲得相關信息也都是經過媒體修飾過的內容。這種信息不對稱,讓成功人士獲得了,在心理比較中的極大優勢,普通人很難獲得他們的劣勢信息,所以一般不會去妒忌這些人。但近距離,人們就會通過已知的個人信息,職業信息,專業知識信息等等,進行全面的比較,削弱差距,妒忌就會趁虛而入。
- 利益相關的妒忌,無利益衝突的崇拜。利益衝突意味著競爭,就會有個人的得失。而妒忌是具有攻擊性的,這正是符合競爭場景的策略。那麼,無利益關係,去崇拜學習模仿更優秀的人,會讓自己成長,也會讓更優秀的人樂於指導與分享,這對個人是受益的。從某種角度看,妒忌還是崇拜,是用來平衡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種策略。結合上一條,近距離,就更容易發生利益衝突,產生妒忌,而遠距離,則難以發生利益衝突,更多的是崇拜學習。
- 遠的相似性崇拜,近的相似性妒忌,而差異性總是崇拜。相似性,在近距離,就會產生競爭,利益重疊,必然是妒忌。遠距離的相似性,會產生學習模仿和自我代入感,就是崇拜。差異性無論遠近,都隔離了利益衝突,也就消除了個人的得失,妒忌也就毫無立足之地了。
- 異性之間更多的崇拜,同性之間更多的妒忌。從進化角度來說,異性在彼此眼中,互為資源,是利益的結合而不是利益的衝突。而同性之間,永遠存在著生殖競爭的潛在衝突,所以妒忌如影隨形。
為什麼會有妒忌和崇拜 ?
如前面所說,妒忌和崇拜,是進化出的一種心理情緒策略,妒忌具有攻擊性,崇拜具有親和性,兩者都有著激勵的功能,其目的是為了平衡生物個體的利益。不同的是,妒忌體驗到的是消極焦慮的負面情緒,崇拜可以是正面愉悅的情緒。
妒忌可以讓人主動面對競爭,充滿攻擊性,增加獲得利益(削弱別人)的概率。崇拜可以讓人之間充滿信任,尊重與合作,增加優勢信息的傳遞和複製。
其實,我們都能感受到,妒忌還是崇拜,是一種比較強烈的情緒,能迅速獲得人們的注意力。而這個時刻,通常就是遇到威脅需要競爭,或是感受到自己的不足,需要學習進步的時候。我們需要作出行為來應對這種情況。
妒忌情緒是負面的,競爭需要勇氣與力量,而痛苦(不愉快)是力量和勇氣的源泉(迫切想要改變)。崇拜情緒相對是正面的,學習行為需要大腦高級的邏輯處理功能(還需要謙虛與低姿態),而不是掌管憤怒與戰鬥的本能區域。
妒忌心理的控制器
產生妒忌心理的場景和條件千差萬別,前面的分類並不能完全概括,甚至還會有相反的情況出現。比如正在經歷感情挫折的人,會妒忌感情幸福的人,哪怕這個人遠在天邊,素不相識,毫無利益衝突。比如正在經歷事業低谷的人,會妒忌那些事業有成的人,哪怕這個人遠在天邊,素不相識,毫無利益衝突。
所以我覺得,妒忌最重要的決策依據,是來自於認知,包括對自己的認知,對他人的認知,以及對自己與他人的比較認知。那麼,認同一個人的行為付出,和自己行為付出的差距,就會認同這個差異帶來的結果,如果這個差異和結果不匹配就會妒忌。
妒忌,一定是認知否定了自己的落後(缺少),或是別人的先進(擁有),亦或是自己與別人比較的結果(不甘心)。這就產生了認知矛盾,不去想這個矛盾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所以妒忌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得到暫時的緩解。但只要大腦注意到這個認知矛盾,就會源源不斷的產生負面情緒,以促使人們去解決這個矛盾。
妒忌是一種懲罰
妒忌心在當今的社會運作中,通常不再能增加競爭獲勝的概率了。在原始(部落)社會是可以的,妒忌給人怨恨和蠻力在決鬥中獲得優勢,亦或背後集結勢力製造輿論削弱優勢力量。
如今妒忌就是一種心理懲罰。 因為只看到了不認同的結果,而忽略了很多不可見的沉默數據,以及未知的影響因素。最重要的是,合作共贏是遠遠優於互相競爭的。妒忌,堵住了合作的可能性,孤立了自己,增加了潛在的敵人與對抗。並且帶來的負面情緒,也阻礙了自身的進步與發展。
網路增加了妒忌的產生
首先,網路拉近了距離,近距離帶來了合作的可能性,也增加了相似性的妒忌。如果你並不真正關心你在某領域的表現,你會對別人在這些領域的高水平表現感到高興(或崇拜)。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這些領域的表現,你就會對別人在這些領域的高水平表現感到嫉妒。
同樣網路帶來了大量的數據,可比較的數據,並且真真假假。這讓一部分人變的更容易自卑,讓一部分人變的更容易妒忌。龐大多樣的數據,讓一個人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被進行比較,並且在比較中都無法獲得優勢(優勢信息更容易被網路傳播和放大)。
人類認知中的比較行為,是一種自我評價系統(協調個體行為與整體發展保持平衡),大腦對絕對概念模糊,對相對概念敏感。所以,比較是潛意識裡無時無刻都在發生的,而網路放大(或是利用)了這種比較行為。
網路的優勢是高效的合作,卻不得不產生妒忌的副作用。
如何應對妒忌
如果把妒忌看成一個錨點,或是一個信號,告誡自己還需要努力,還能做的更好,亦或是發掘內心更加深入的感受,找到並確定屬於自己的標準,擺脫環境的人云亦云和自己的隨波逐流,那麼,對生活和情緒就會有更大的控制權。
最後,妒忌與別人無關,全在於自己的認知,這是生活中關於成長的一部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