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人為什麼要有國際化視野?
取這個標題,很容易引起「嘩眾取寵」的嫌疑,我能想像出來的反應可能是這樣的:「兄弟,我們是在中國做投行業務,不是美國」「 我們的客戶都是中國企業,一年都不用講一個英文字兒」「外國那套東西在中國根本用不上,也行不通」,不一而足。借著這些「不懷好意」的思維,我想借這一篇小文來分享一下我對投行人「國際化」這事兒的感受。
t一、為什麼投行人「國際化」的提法不太受歡迎?
從1978年算起,到明年就是改革開放40年了,我想在大多數的行業里,「國際化」都是一個早已被欣然接受的概念,比如像華為、像阿里這樣已經可以在國際上「呼風喚雨」的巨頭,比如在律師行業已經出現了像金杜這樣的可以合併國際律所的中國大所,但是在本土的投行業,「國際化」這個說法卻很少被提及,相反是比較不受歡迎,具體表現就是上面羅列的幾種反應,這種反應並不是例外情形,相反是司空見慣的,包括筆者自己在一段時間內也曾抱有這樣的態度。但是,當我推己及人去反思這種態度背後的思維模式,我的總結是兩點:一是給自我設限;二是中國市場環境造成的comfort zone(舒適區)。
投行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無論在智商和情商方面都很高,出現這種思維方式,並不是因為投行人自身的原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於大環境造成的。從92年上交所成立為標誌,中國資本市場正式建立已經25個年頭了,但是到目前為止,還很難說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市場化的資本市場,比如一些顯而易見的例子包括:IPO到現在也沒有實現市場化定價和發行、股價的整體市盈率遠高於開放的交易市場等,這些都是在一個金融市場尚未完全對外放開、資本的跨境流動受限的大背景下的產物,而這個環境對於中國的資本市場或者投行人員來說,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制度紅利」:首先是這個市場的造富效應比國外的其他市場都要強,因此中國是上市的首選地,除非在中國上市無望才會遠走香港或美國;其次是投行市場的競爭較小,雖然外資的投行巨頭,比如高盛、摩根等在國外已經叱吒風雲了上百年,但一方面在中國,外資投行只能參股證券公司而不能控股,另一方面中國公司的風格與文化與這些巨頭的文化也存在隔閡和錯配,因此外資投行在中國市場的活動相對受限。
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就為中國的資本市場和中國的投行業提供了一個長期的「舒適區」,我們既不需要走出去,也不太需要擔心國際市場玩家的衝擊,因此即使不需要「國際化」,也能賺的盆滿缽滿。
t二、 「投行國際化」真的沒用嗎?
t如果說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或者二十一世紀初,上面提到的這種情況還可以在一定程度「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是真的放到現在的時代,認真思考一下,「投行國際化」真的沒用嗎?我覺得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從宏觀的角度,二是從實用主義的角度。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有必要先界定下本文在討論的「國際化」的含義。這裡所說的「國際化」不是空泛地說可以做全世界的資本市場業務,而是指對國外主要的資本市場的基本情況和主要規則有比較系統的了解,了解國外資本市場的常見業務類型,並且具備同國外同行進行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在回答了這個問題之後,我們再來討論對前面問題的答案。
首先是在宏觀層面上,如果現在還是脫口而出「國外的那套東西在中國都沒用,行不通」,我覺得這個說法有待商榷了,尤其是最近幾年,我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的規則和監管思路和國外接軌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僅舉幾個和大多數投行人員都有關係的例子:一個例子是2017年修訂公布的兩項非常重要、並且改動很大的會計準則《金融工具準則》和《收入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IFRS已經非常接近;另外一個例子是中國的IPO發行制度,雖然最近「註冊制」的提法不如一兩年前的熱度了,但是現在證監會的監管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可以說是「准註冊制」了(其實如果對於美國的註冊制有了解的話,註冊制也並不意味著沒有審核,這個話題如果詳細展開可以再寫一篇文章了);第三個例子是方星海副主席大力推動並最終實現的中國A股指數部分納入MSCI。如果不了解國外的相關制度,如何能夠判斷這些變化會對市場帶來哪些影響、未來的變化趨勢是怎樣的?我想一個基本不會有什麼反對意見的結論是,在將來的幾年中,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和監管方式的國際化程度會更高,第一段所說的大環境造成的制度紅利會逐漸減少甚至消失。借用一句比較流行的話說,監管層都已經很國際化了,被監管層有什麼理由不國際化?
另外一個回答的角度是從實用主義的角度。正如我在第一部分的歸納,排斥「投行國際化」背後的思維邏輯之一是自己先自我設限了,具體一些就是說,我們下意識的就認為自己不需要接觸這類業務或者自己做不了這類業務。但是在一個國際往來如此之強的時代,這種固有思維還行嗎?從實務的角度而言,現在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具備上市潛力的公司,已經越來越多地進行海外布局,包括在海外設立子公司或者進行海外收購,而與這些公司業務聯繫非常密切的投行人員,投行人員只有比你的客戶更了解國外的規則、在語言上和專業上能夠更高效地與國外的中介機構進行溝通合作,才有可能給到客戶正面的幫助。如果在這個環節不能在關鍵關頭助企業一臂之力,應該說之後的業務就基本跟你沒關係了。還有現在IPO中經常會遇到需要進行海外核查的環節,在做此類業務時很多情況下是需要取得海外客戶或供應商的配合與支持,直接做項目的投行人員如果對於國際的通常慣例、思維方式有比較好的了解,能夠順暢地和被核查對象進行溝通和交流,自身就能夠獲取第一手資料而不是從第三方翻譯或者轉述,將會很大程度提高核查的效果和效率。這些場景只是常規的投行業務中常見的對投行人員國際化要求較高的情形,中國企業自身的實力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在不斷提高,這也更加要求我們投行人員要能走在前面,引領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而不是掉隊。
所以,不論是從宏觀的市場角度還是從實用主義的角度,投行的國際化都是有實際用處的,也會是未來的要求和趨勢。
t三、投行人的國際化從哪裡做起?
t如果說要國際化就要求所有的投行人員都去國外讀個商學院或者金融的學位,不切實際,而且也未必很有價值,因為畢竟實踐出真知,在實際業務中遇到的想到的問題去刨根追底所獲得的知識才是最深刻和最實用的。這個思路其實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在平常的工作中有「以問題為導向」的思維,追根溯源,對於遇到的問題主動順藤摸瓜地去尋找成熟的資本市場比如美國、香港等是否有類似的制度,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在這裡我忍不住推薦一本寫得非常好的介紹國外尤其是美國的資本市場制度和主要規則的書,這就是縱橫國內外名校(復旦、早稻田、哈佛、加州伯克利)的張巍教授所寫的《資本的規則》,這是張老師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比較公司治理」一系列文章的集結,讀完之後有一種「打通任督二脈」的快感(本人特別聲明下沒有拿張老師的廣告費);另一方面就是語言能力,尤其是對英文的熟練使用,絕大多數的投行人都有著很好的教育背景,在英文的能力方面應該不成問題,可能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對英文的熟悉感和敏感度,這可以通過養成時常瀏覽國外專業的權威媒體如Wall Street Journal、Financial Times等來實現。另外,還可以不時地關注下國外投行的網站,這些網站有時會有非常好的介紹材料和政策分析的文章,同時,也可以順便了解下這些投行都在做些什麼業務。夢想還是要有的,說不定哪天我們就超過他們了呢,不過在超過之前還是要保持謙虛的態度。
t最後,作為對文章的收尾,我想再次解釋下本文的初衷,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一些問題,我想很多遠比我優秀的多的同行肯定早已想過或者走在前面,這篇文章的目的實際是本人對於自己的反思和鞭策,分享出來,是希望能夠對於投行的同行起到一些參考的意義。在結尾的時候,我還是借用張巍老師的說法,那就是「中國的問題,世界的眼光」,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我們的目標就是藉助這個時代我們能獲得的所有資源,來幫助中國資本市場和中國企業走得更好,與同行諸君共勉。
推薦閱讀:
※下周就要面試了 某合資券商的資本市場部 自己只知道投行部做什麼 資本市場部究竟是做什麼的 求業內高人解答?
※「分分鐘」要談崩的「聯姻」怎麼挽救
※投行實習生飯局:拿著200的日薪,吃人均700的午餐
※cpa為啥沒有司考那樣的培訓模式,司考免費網路課,主要賣書,面授班招生,,而cpa都是網路課,直播?
TAG:投行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