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努力去提高層次,而不是在低層次努力

每次和當下的工作拉開物理甚至時間的距離,都能給我很多啟發,這一次5日的矽谷之行也不例外。重要啟發如下:

「距離感」保護了注意力資源

在矽谷出差期間,日程安排得非常緊湊,白天做矽谷的事情,晚上和國內的同學聯繫。

一星期下來,發現自己居然沒有刷朋友圈,不僅發得少,看得更少,等回到國內,飛機剛落地,大家又習慣性地開始刷朋友圈。

矽谷與北京的時差為15個小時,這15個小時正好拉開了大家的「時間距離」。

當我躺在床上看朋友圈的時候,北京是下午3點左右,正是大家工作的時間。當我早上起來的時候,正好又是北京的半夜。

這15個小時的時差給我帶來了兩個變化。

第一,我對於朋友圈的關注比以往少80%,也減少了大段時間的浪費;第二,我獲得了大段的「自由時間」。

美國早起8點(北京時間晚上11點)之後到下午6點(北京時間早上9點)期間,我擁有大段的沒有會議,沒有電話的時間。考慮到和美國當地同事的討論,我會把早起9-12點之間的時間留給我自己。

結果,在最忙碌的這一周,我居然可以把拖延了兩周的規劃任務完成了。這個任務需要大量的深度思考時間,這在國內的工作日和周末都難以獲得。

我正好在看寫出經典著作《影響力》一書作者羅伯特·西奧迪尼(Robert Cialdini)的新著《先發影響力》,在第一本書里,他給消費者建議:如何抵制其他人的心智影響和操控;在新著中,他給講述者建議:如何能充分運用各種方法,影響別人的決策。

這本書看了1/3,核心詞是「注意力」。

這次美國之行,也讓我充分的體會到「注意力」是一種稀缺資源,獲得這種資源的重要,以及失去這種資源的可怕。

回到北京,在物理距離和時間距離歸零之後,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注意力資源」?這是我在思考的問題。基本上,我會從減少刷「朋友圈」和晚上早點下班做起。

自從搬到科技園之後,下午6點下班和晚上10點下班,花在路上的時間相差不會超過15分鐘。與其這樣,不如早點回家,在家中安靜的環境下做深度思考和學習。這會比一天14個小時在辦公室更有效率。

努力提高層次,而不是在低層次努力

矽谷這邊的人幾乎是全美國最努力的人,晚上10點從辦公室走的時候,Sunnyvale的很多辦公室依然亮著燈。

但是,相比於國內,整個矽谷地區的「忙碌」程度不如西二旗,這一點從公路上的車流密度可以對比出來。

北京晚上10點的時候,西二旗軟體園出來還堵車,從北四環到北五環,車流密度依然很大。而矽谷的夜晚,路上的車子非常少了。

但是,這裡的科技成就卻在引領全球,無論從數量還是層次上。

中國這幾年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是在一些「元認知」和「根本突破」上,還是在追尋著矽谷的步伐,為什麼?

深層次原因我還無法窮盡,但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是,矽谷的科技界在一個更高水平上運作和發展。

科技領域的「層次」和地震定義的強度有相似之處。地震強度每增加一級,破壞力增加30倍。這並非一種線性關係,而是典型的指數關係。

同時,矽谷這邊相比於北京中關村,少很多會議,少很多浮躁。大家的注意力資源被保護起來。

高層次+高效率(極少干擾的深度思考)是我看到的,矽谷科技界超過北京的兩大原因。

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會問一些「終極問題」,即拉長到10年,甚至是30年,是什麼因素導致贏,什麼因素導致輸。

如何更好地回答終極問題,面對終極挑戰,除了提高層次,別無他法。這次矽谷之行給我的重要啟發之一就是:

要不斷努力提高層次,而不是在低層次上辛苦。

天上一日,地上千年,說的就是這個差別。

關於低層次的努力和高層次的努力之間的差別,非常典型的例子出於「建築領域」。同樣是蓋樓,大家的層次差別很大:

大部分人在搬磚,少部分人在做「預製件」(半成品),極少的人在設計,萬里挑一的天才在寫「設計模式」。

我們的工作也是這樣,你以為自己做很高深的IT,但其實大部分人一不小心就變成了IT民工,只是在做搬磚的活。

說到人工智慧,你還在寫代碼,別人已經開始用數據訓練了;

你剛開始用數據訓練,別人已經在想辦法獲得被大量標註的數據;

你剛開始收集標註數據,別人已經開始尋找自動標註的方法;

你還在標註數據,別人已經發明「無師自通」的辦法了(比如AlphaGo Zero)。

這裡面每一步都是層次的提高,在高層次里做一點點努力,遠勝過你在低層次里辛苦一年。

什麼時候你發現自己在搬磚?很簡單,當你發現自己距離目標很遠,而當下又步履蹣跚時。

真正的成功都是非線性增長,線性增長都是要被「消滅」的。

希望大家能從 IT 民工成長為建築師,祝好!

作者介紹:張輝,改變自己、輝哥奇譚主創,探索財務與精神自由之路。個人微信公眾號:輝哥奇譚(ID:huigeshow)。有書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作者。

組隊對抗惰性,每周共讀一本書

拆解書中精華 | 語音領讀讀 | 每日讀書打卡 | 每周隨筆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下載『有書共讀』APP立即體驗

推薦閱讀:

有什麼套路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屢試不爽的?
坦誠變得很稀缺,因為太多的嘗試沒有回應
如何婉拒同事甩鍋,避免成為背鍋俠?
毀掉你一生的社交方式
最高級的交友之道,是學會聽別人說話

TAG:社交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