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城市「到「花園城市「的必由之路
2016年9月,上海首條標準化綠道示範段建成:寶山區市級綠道南線外環林帶段,途經顧村公園等景點。到2040年,上海計劃建設完成1000公里綠道。
01
寶山綠道建設
自2005年以來,寶山陸續建成上海市第一條環區生態步道、居住區步道、公園步道以及羅店大居環水生態綠道 等多類型綠道,形成了大環套小環、小環有支線的格局。
a.綠道格局
未來寶山綠道建設將注重原有綠道的完善和提升,注重居民身邊小循環建設,注重必要的服務設施配備,按照「1+3+X」的綠道網路格局。
「1」是指一條市級示範性綠道,「3」是指三條區級功能性綠道,「X」是指多條街鎮級社區性綠道.
著力形成成熟穩定的市級、區級、街鎮級三級綠道網路體系。其建設形態涵蓋生態型、濱水型、都市型。
b.綠道特色
根據寶山區域總體規劃,利用原有道路綠地、文化旅遊、科普體育等資源,形成了東南西北四條市、區級幹線為主的大型生態網路——「1+3+X」格局。同時,串聯街鎮、園區社區型綠道網路,編織形成了寶山區特色生態綠色步道網路系統。
「1」市級綠道——南線(外環林帶段)
該段綠道途徑外環林帶、顧村公園、大場秦家店烽墩等主要景點,外環林帶內溪水潺潺、曲徑通幽、樹木夾道成蔭、空氣清新、猶如一座生態氧吧,散發著新鮮的自然氣味;
顧村公園作為上海市綜合性大型城市郊野公園,每年舉辦的櫻花節、荷花節及相關主題活動,都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來客;
大場、秦家店烽墩則是上海僅有的10座烽火墩之一,凸顯了寶山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生態郊野是該段綠道的主要特色。
據悉,上海歷史上的烽火墩有兩種類型,一是南宋韓世忠為阻擊金兵而築;二是明代愛國名將戚繼光為抗倭寇,為「固海岸、嚴城守」而築。根據此前相關專家考證,上海曾經有160座烽火墩,然而現在有跡可查的只有10座,分別是:寶山大場墩、寶山秦家墩、嘉定鶴槎山、嘉定方泰北煙墩、嘉定外崗煙墩、金山筱館墩、嘉定方泰南煙墩、奉賢方墩、奉賢煙墩、分水墩。
「3」區級綠道——東線(濱江段)
該段綠道利用長江、黃浦江、薀藻浜三江交匯之優勢,展現其獨特的地理風貌,遠眺江景,悠閑愜意;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公園讓人們感受到了歷史文化的凝聚魅力;
國際郵輪母港的落戶讓我們感受到了郵輪經濟的發展魅力;
而炮台灣公園背山面水展示了其灘涂濕地的原生態魅力。都市濱江是該段綠道的主要特色。
「3」區級綠道——西線(大居段)
該段綠道穿越了顧村大居、顧村拓展區、羅店大居和羅店新鎮三個大居區域和一個新市鎮,展現了寶山大居的快速發展與全新風貌,也為上海的宜居作出巨大貢獻。
羅店新鎮內獨樹一幟的風情街區、濃縮北歐精華的建築群落,滿目蒼翠的美妙視野,讓人不由停足欣賞。休閑居住是該段綠道的主要特色。
「3」區級綠道——北線(郊野段)
該段綠道途經河流、民宅、農田,地形、地貌十分豐富,將重點展現郊野特色的文化風貌,由此豐富綠道的生態景觀特色。
羅店老鎮內小橋流水,吳越人家,展現了傳統江南水鄉民居風格;
寶山寺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純木結構唐式建築群,聞名遐邇;
聞道園內古徽派建築成群、大樹成林、奇山怪石豐富,是上海目前規模最大的藝術文化園林之一;地域風情是該段綠道的主要特色。
「X」街鎮級綠道——社區型
以人為本、因需而建,不注重形式、不考慮長短,能跑能走即可,是老百姓身邊的綠道,它可串聯各地區公園、文化、體育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勢必能形成最具人氣的綠道。
02
上海環城綠帶
外環林帶於1995年啟動建設。當時提出的目標是用20年時間在外環線外側建成寬度至少500米、環繞上海的大型綠化帶,從根本上改變上海的生態環境。
如今,20年過去了,約112公里長的外環林帶基本建成,它宛如一根綠色項鏈環繞著上海,形成一道綠色屏障。
總長112公里的綠道途經浦東新區、寶山、普陀等7個區、7個標段,分別為:濱江森林到川楊河,約34公里;川楊河段到徐浦大橋,約26.2公里;徐浦大橋到莘庄立交,約13.8公里;莘庄立交到吳淞江,約11.7公里;吳淞江到滬寧鐵路,約4.3公里;滬寧鐵路到蘊藻浜,約6.9公里;蘊藻浜到同濟路,約15.7公里。
03
上海綠道專項規劃(2040年)
2015年,上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製完成《上海綠道專項規劃(2040年)》。明確了市級綠道為「三環一帶、三縱三橫」的市級綠道體系,共包括10條。
其中,「三環」為環崇明島、外環綠道、澱山湖綠道,「一帶」為沿海綠道。「三縱」為沿鹽鐵塘/羅蘊河-蘊藻浜-G15-龍泉港綠道、沿黃浦江-金匯港綠道、沿外環運河-浦奉生態走廊綠道。「三橫」為沿吳淞江-蘇州河-張家浜綠道、沿淀浦河-G1501-S1綠道、沿大蒸港/攔路港-黃浦江-大治河綠道。
04
綠道(Greenway)
綠道是一種線形綠色開放空間,通常沿著河濱、溪谷、山脊、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內設可供行人和騎車者進入的景觀遊憩線路。
「綠道」(Greenway)一詞1959年首次出現並被威廉H.懷特(WilliamH.Whyte)所用。1987年,綠道概念首次得到美國戶外遊憩總統委員會的官方認可。
綠道(greenway)的概念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理解:「green」表示自然存在——諸如森林河岸,野生動植物等自然環境要素;「way」表示通道。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與人為開發的景觀相交叉的一種自然景觀走廊。
從詞源上講,中文的「綠道」譯自英文單詞「greenway」,它來源於greenbelt和parkway兩個辭彙。
連接主要的公園、大型公共綠地、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歷史古迹和城鄉居住區等,有利於更好地保護和利用自然、歷史文化資源,並為居民提供充足的遊憩和交往空間。
綠道「定義之爭「
與綠道相關的術語還有:棲息地網路、野生動物廊道、生態廊道、環境廊道、景觀連接等。
多年來,不同國家的學者對綠道的科學定義做了許多表述,其中影響力較大的有以下幾種:
a.查理斯.萊托
綠道是沿著自然廊道(如河岸、溪谷或山脊線)或轉變為遊憩用途的鐵路沿線、運河、風景道或其他線路的線性開放空間;
任何為步行或自行車設立的自然或景觀道;一個連接公園、自然保護區、文化景觀或歷史遺迹之間及其聚落的開放空間;一些局部的公園道或綠帶。
他在《美國的綠道》(GreenwaysfoAmerica)一書中定義:綠道是連接公園、自然保護地、名勝區、歷史古迹等與高密度聚居區之間的開敞空間紐帶;是可能沿著河濱、溪谷、山脊線等的自然走廊,或是沿著用作遊憩活動的廢棄鐵路線、溝渠、風景道路等的人工走廊。
b.J.G.法伯斯(美國麻省大學景觀設計與區域規劃系榮譽教授)
在《景觀設計學》上發表的「美國綠道規劃:起源與當代案例」文中提到將綠道定義為有生態意義的廊道、休閑及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通道。
c.傑克·埃亨(美國馬塞諸塞州立大學景觀建築學系教授)
將城市綠道定義為一種以土地可持續利用為目的而被規劃或設計的、包括生態、娛樂、文化、審美等內容的土地網路類型。
他認為,綠道是經規劃、設計、管理的線狀網路用地系統,具有生態、娛樂、文化、審美等多種功能,是一種可持續性的土地利用方式。
綠道包含了5層含義:具有線狀的外形輪廓;具有連通性;擁有多功能性;滿足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尤為重要的是,綠道規劃是其他非線狀景觀規劃的重要補充,通過連接其他非線狀重要景觀系統形成綜合性整體以達到景觀保護的目的。
d.歐洲綠道聯合會EGWA
於2000年對綠道作了如下界定:
①專門用於輕型非機動車的運輸線路;
②已被開發成以遊憩為目的或為了承擔必要的日常往返需要(上班、上學、購物等)的交通線路,一般提倡採用公共交通工具;
③處於特殊位置的、部分或完全退役的、曾經被較好恢復的上述交通線路,被改造成適合於非機動交通的使用者,如徒步、騎自行車、被限速或特指類型的機動車、輪滑、滑雪、騎馬等。
e.湯姆特納(倫敦格林尼治大學建築與工程學院的教授)
他在1995年對綠道作了一個極其簡潔的定義綠道是一條從環境角度被認為是好的道路;這條道路不一定為人類服務,也不一定兩側長滿了植物,但是一定要對環境有積極意義。
綠道類型
a.城市河流型(包括其他水體):
這種綠道極為常見, 在美國通常是作為城市衰敗濱水區復興開發項目中的一部分而建立起來的。
b.遊憩型:
通常建立在各類有一定長度的特色游步道上, 主要以自然走廊為主, 但也包括河渠、廢棄鐵路沿線及景觀通道等人工走廊。
c.自然生態型:
通常都是沿著河流、小溪及山脊線建立的廊道。這類走廊為野生動物的遷移和物種的交流、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d.風景名勝型:
一般沿著道路、水路等路徑而建, 往往對各大風景名勝區起著相互聯繫的紐帶作用。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使步行者能沿著通道方便地進入風景名勝地, 或是為車游者提供一個便於下車進入風景名勝區的場所。
e.綜合型:
通常是建立在諸如河谷、山脊類的自然地形中, 很多時候是上述各類綠道和開敞空間的隨機組合。它創造了一種有選擇性的都市和地區的綠色框架, 其功能具有綜合性。
綠道規劃建設歷程
迄今為止,國際上的綠道規劃建設發展大致經歷了4個主要階段。
第1階段(1867-1900年):早期的公園系統遊憩綠道
綠道建設思想的源頭可追溯到美國風景園林學家FrederickLawOlmsted和他1867年所完成著名的波士頓公園系統規劃。
該規劃將富蘭克林公園通過阿諾德公園、牙買加公園和波士頓公園以及其他的公園綠地連成系統,長達25km,地域上連接了波士頓、布魯克林和坎布里奇3個城區,並將其與查爾斯河相連。其後,CharlesEliot擴展了他的思想,將公園系統的綠色網路延伸到整個波士頓大都市區,服務範圍擴大到了600k㎡,其間共連接了5條沿海河流。
第2階段(1900-1945年):景觀優先的開敞空間綠道
這一階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國的OlmstedBrothers,EliotⅡ和HenryWright,他們完成了一些綠道的規劃。如OlmstedBrothers所做的波特蘭紀念Lewis和Clark的廣場和64km的綠環規劃;EliotⅡ所做的馬薩諸塞開敞空間體系規劃;HenryWrig所做的新澤西州蘭德堡鎮綠色空間和綠道規劃。同時,美國國家公園管理署(NPS)進行了大量的公園道規劃建設,如藍橋公園道等。
第3階段(1960-1980年):環保運動影響下的綠道
1960-1970年,美國的環境保護運動蓬勃開展,形成了3個綠道研究中心和代表性研究學者。其中,劉易斯 PhilLewis(UniversityofWisconsin在威星康斯州進行自然和文化資源調查製圖的時候,發現大多數重要的自然資源都分布在河流廊道的兩側,並做了威星康斯州遺產道計劃。麥克哈格 IranMcHar(UniversityofPennsylvania)的名著《設計結合自然》中,有一章重點討論了河流廊道的規劃。ErvZube(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所領導的大城市區域風景規劃模型研究小組(METLAND),則更加註重對綠道的定量化研究。1990年,查理斯.萊托較完整地定義了綠道。在北美,這一階段湧現了上千個綠道的規劃和實踐項目。
第4階段(1990年至今):綠道成為一個國際運動。
近20年來,綠道運動進一步蓬勃發展,全球有數千個國際、國家和區域層次的綠道項目,學者們也出版了大量的研究專著,召集了不少關於綠道的學術會議。
其中,美國和歐洲的綠道建設走在最前列。特別是美國,在19世紀的城市公園運動和20世紀的開敞空間規劃浪潮之後,又發展了大量的公園綠地和城市開敞空間,通過有機規劃將相互獨立、分散,缺少系統性的綠色空間進行連通,形成綜合性的綠色通道網路,簡稱「綠道網」。
美國對綠道的研究與實踐更是具有開創性,其研究範圍最為廣泛而且深入,涉及綠道的概念界定、規劃設計方法、建設技術、建後管理和區域協調等諸多方面,從生態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多學科視角,研究層次跨度極大,從場所層次的社區遊憩綠道建設,到市域層次的綠道網路規劃,直至全美的綠道系統規劃。
美國的綠道建設實踐兼顧生態、遊憩和社會文化3個功能的協調,其中遊憩功能較其他國家和地區處於更為重要的位置。
美國內務(USDI)國家公園管理局的體系中,現存的國家綠道有3種名稱:風景步道、歷史步道和千年步道。其中,有些步道具有雙重身份,如歷史步道和千年步道。國家綠道內的保護地區又分為兩種:一是總體保護的地區,即作為國家公園和野生保護區管理的地方;二是部分保護的地區,包括內務部土地管理局和農業部森林服務中心管轄的公共土地。土地管理局允許農戶在一定的準則下放牧。
進入21世紀後,美國的綠道網規劃和建設繼續在綜合化和多樣化的道路上向前邁進。
05
他山之石
美國:走經濟型景觀之路
綠道起源於美國,如今風靡全球。公認最早的綠道是1867至1900年的規劃先驅奧姆斯特德的作品「翡翠項鏈--波士頓公園綠道系統」,被視為史上第一條真正意義的綠道,激起了美國眾多景觀設計師熱烈追捧。
如今的美國已開始形成全國綜合綠道網。延綿4500多公里的東海岸綠道,從緬因州的加拿大邊境一直延伸到佛羅里達州,途經大西洋沿岸的15個州和27個重要大城市的州府、學園、公園、文化景觀遺迹。
美國東海岸綠道全長約4500公里,是全美首條集休閑娛樂、戶外活動和文化遺產旅遊於一體的綠道,途經15個州、23個大城市和122個城鎮,連接了重要的州府、大學校園、國家公園、歷史文化遺迹。該綠道總造價約3億美元,全部建成後可為沿途各州帶來約166億美元的旅遊收入,為超過3800萬居民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英國:綠道是城市開放空間的核心
20世紀初,綠道理念在歐洲開始盛行。大都市、大型交通樞紐,將自然棲息地割裂為一個個孤島,物種滅絕加速,空氣污染加重,城市擁擠不堪,歐洲人口密集區的生活質量下降。歐洲國家開始將城市與城郊自然區連接起來,為市民提供休憩空間,保護生態多樣性。「霧都」倫敦依託「城市-鄉村」相結合的花園城市模式,大規模規劃建設環城綠帶及綠色通道網路。現今,在倫敦的周邊已經建設了將近300個綠色項鏈狀的開放空間,面積相當於倫敦市區的7倍,倫敦由重污染城市脫胎換骨為花園城市。
英國人還創造性地將城市中不同類型的綠色通道組成「綠鏈」,規定城市發展只能限於「綠鏈」之內。這樣「綠鏈」不僅成了城市的一條綠色生態長廊,而且還成了一條控制城市無序蔓延的「緊箍咒」。
法國:唯美的田園
法語中「綠道」的專用術語是「trameverte」。這個術語現在更多地用於規劃概念,大部分情況下與私有化的土地規劃有關。
法國人最熱衷跑步和騎車,故綠道在設計時就做了專門的考慮。許多濱海城市沿著海岸修建的綠道往往寬至10米,中間以白線劃開:一半路面供跑步或散步,另一半則供騎車,兩者各司其職,互不干擾。而在繁華的巴黎,所有名勝都由密密的綠道串在一起,於奢華中又透著幾分田園風味,令遊客更為迷醉。
法國的城市綠道大多不以水泥或瓷磚鋪就,而替代物常常是一種細沙,據說晴天不會塵土飛揚,雨天又不會潮濕泥濘。
法國最負盛名的綠道首推位於法國中西部地區的盧瓦爾河自行車綠道,全長近800公里,橫跨法國盧瓦爾大區和中央大區兩個行政大區、6個行政省、8個大中城市以及1個地區級自然公園。
Eurovélo6是歐洲騎單車者聯合會(ECF)早在1994年倡議的路線之一。EV6跨越10個國家(法國,瑞士,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3個歐洲主要水道,盧瓦爾河,萊茵河和多瑙河一起運行。今天的歐洲與它的存在,這些河流與他們不可思議的風景和無與倫比的建築和文化遺產。
德國:工業遺產之旅
德國從一開始建立綠道就目的明確:控制城區肆意膨脹,重定居點,提高空氣質量,提供休閑機會。
上世紀60年代,石油、天然氣供應對以煤鋼為主的魯爾區造成了衝擊,煤礦和鋼鐵公司紛紛倒閉,大批工人失業。魯爾區的城市建設和居住環境都大幅度受到影響。面對全球性的產業升級和資本轉移,魯爾區陷入困境,魯爾區在危機中走上轉型之路。而在多種轉型方式中一個獨具特色的模式就是通過國際建築展組織開展區域性的工業遺產旅遊計劃。
這一項目實施於 1988-1999 年,它的目標是治理埃姆舍河與它周圍的生態環境,並實現傳統礦工居住區的增值。國際建築展組織最重要的工作領域是:改善生態環境,創造出工作與居住的新形式,在居住區和能源方面實施生態保護措施,把老工業區及其建築改造成服務業中心和旅遊目的地。把燃氣管、煉焦爐等魯爾區的獨特標誌作為其150年的工業發展歷程的見證,建設一整條魯爾區工業遺產旅遊線路。
德國魯爾區將綠道建設與工業區改造相結合,通過7個綠道計劃將百年來原本髒亂不堪、破敗低效的工業區,變成了一個生態安全、景色優美的宜居城區。在改善人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提升了周邊土地的價值。魯爾區成功整合了區域內17個縣市的綠道,並在2005年對該綠道系統進行了立法,確保了跨區域綠道的建設實施。
日本:串起名山大川
同樣由工業化引發的城市生態矛盾在20世紀中期開始降臨亞洲國家。戰後日本快速密集工業化,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致使日本也面臨了嚴峻的環境問題。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人口密集、自然資源匱乏,而建設綠道網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矛盾。在東京等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大都市,政府仍然捨得在市中心修建儘可能多的綠道,一方面為身心疲憊的市民提供健身、遊玩、放鬆的平台,另一方面又通過綠道串聯起沿線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迹。密如蛛網的綠道還將大城市和衛星城市串聯起來,使衛星城真正對大城市起到疏導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綠道網設計得異常精巧,多沿河修建,道路不寬,也往往沒有明顯的標識,但樹木花叢錯落有致,大樹隨處可見。走在綠道上,彷彿成為「畫中人」。城市綠道還擔負著為定居或路經城市的鳥類等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的重任。無怪乎在高樓林立的市中心,都隨時能聽到野生鳥兒快樂的啼鳴。
新加坡:促進社會和諧
享有「世界花園城市」美譽的新加坡,從1980年代末開始綠道運動,建設連接山體、森林、公園、體育休閑場所、隔離綠帶、濱海地區等全國的綠地和水體的綠地網路,無縫連接的綠道為生活在高密度建成區的人們提供了足夠的戶外休閑娛樂和交往空間。
新加坡公園綠地系統由區域公園、新鎮公園、鄰里公園、公園串聯網路四級體系組成,其中公園串聯網路相當於「綠道」,在公園綠地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聯通作用。
新加坡於1991年在其發展概念規劃中提出建設一個遍及全國的綠地和水體的串聯網路。該網路系統將連接自然的開敞空間(如紅樹林濕地、森林和自然保護區等)、主要的公園(如區域公園等)、體育與休閑用地(如高爾夫球場、露營地、體育場等)、隔離綠帶(如居住新鎮之間地緩衝綠化帶)、局部的綠化通道(如在新鎮內聯繫居住鄰里和新鎮中心的商業綠化步行街)及其他開敞空間(如軍事訓練基地和農業用地等)等六類開敞空間,與濱海地區連接,計劃20-30年完成。
該系統不僅為居民提供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的健身徑,還可以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之所,保持生物多樣性。
在此基礎上,2001年的概念規划進一步提出了提高綠地空間可達性的目標,要求通過公園串聯繫統將公園、新鎮中心、體育設施和公共鄰里連接起來。在2002年《公園、水體規劃及個性規劃》中,提出了將串聯綠化廊道的總長度從2003年的40公里,增至2015年的120公里的目標。
新加坡是著名的花園城市
21世紀的中國
許多城市正在「綠色」的路上奔跑
都市裡的人們
遠離棋牌室,婉拒保溫杯吧
不負好春光,不做油膩的中年人
唯有,奔跑起來
都市跑指南
期待你分享你的「跑步」成果
http://weixin.qq.com/r/FSkSCmPEhT76rSdp93wH (二維碼自動識別)
路線圖模板示意
下載地址:http://url.cn/5dCjjRg
上傳地址:runtothefuture@163.com
推薦閱讀:
※紙巾真的乾淨嗎?為什麼?
※一袋糖炒栗子的街邊情
※紐約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兒?
※[美讀客]在線沙龍第八期:海歐——大城市,我們究竟為何而來
※去上海迪士尼必須知道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