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知乎熱門問題 | 你見過最侮辱觀眾智商的廣告是哪個?

今天發榜單的小夥伴去搜集知識了~所以今天的榜單就由看山來代班發布噢~

NO.1 有哪些看似很傻,實則聰明的行為?

該問題總共獲得了 44,243,730 次瀏覽

知乎機構號:KnowYourself (6000+ 贊同)

我身邊有這樣一群朋友,他們選擇了一種對待工作的方式與態度,來對待生活。比如,每周四晚是健身日、每周六是下午茶日……有時候想要臨時把他約出來,他還得思考下「生活日程表」,這種場景宛如你對著《生活大爆炸》里的 Sheldon 問:「好想吃快餐,晚上吃披薩還是漢堡?」他回復你說:「但今天是吃中國菜的日子啊。」

起初,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有過這樣的疑惑,「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你們為什麼還非要這麼一本正經地生活呢?」

但後來我發現,我的這些朋友幾乎很少在朋友圈裡抱怨有工作沒生活,儘管事實上他們的工作並不比那些整日說自己忙成狗的人清閑。相比之下,他們很好地做到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再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心理學家們早就曾指出過,雖然以規劃工作時間的方式來規劃生活看上去很傻、很笨拙,但其實只有當你這麼做了,你才更有可能更全方位地管理好時間,進而改善工作和生活失衡的狀況(Schulte, 2015)。可以說,我們需要像全力以赴對待工作的態度一樣,去對待生活,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平衡工作和生活,「擁有」生活。

可是這是為什麼呢?

1. 當你的生活不在規劃內時,工作就有可能不知不覺地侵佔原本應該屬於你生活的時間(這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你對於生活的重視程度在工作之下)。

在 哪些實用的小方法、小技巧、好習慣能讓人每天進步? - 知乎的答案中,我們曾提到過「計劃謬誤」,即人們總是傾向於高估自己的效率,低估工作實際所需的時間。那麼,當你只規划了工作的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工作的時間就可能會被無限制延長,而你的時間卻是連貫的,這就意味著,你的工作就這麼自然而然地侵佔了你的生活的時間。

2. 也因為你的生活不在規劃內,你便更有可能在工作之餘的時間選擇漫無目的的放鬆,比如熬夜刷刷手機、打打遊戲到半夜,第二天自然醒來已經是下午,屬於「周末」的一天就這樣過去。而這种放松卻不能讓我們覺得自己「有生活」。

就像我們在昨天的回答(有哪些關於時間的細思恐極的細節? - 知乎)中提到的,當你回顧起這些漫無目的放鬆的閑暇時間時,往往會覺得「自己沒怎麼休息/享受生活,時間就過去了」,「一定是因為我太忙了,空閑時間太少,都沒有時間享受生活」。

一本正經地、全力以赴地對待生活,其實並不傻,只有當你把工作和生活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以同樣認真的態度對待它們、為它們規劃時間,你才可能真正同時擁有二者。

最後,還想說的是,這其實是需要十足的勇氣的。尤其是,在這個忙碌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流行病的時代,人們傾向於認為忙碌工作的人才是有能力、有價值的,而那些擁有生活的人甚至可能被認為是「不夠上進」,「不夠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儘管人人都在說想要擁有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但真正擁有它的人卻並不多的原因。

以上。同樣「忙成狗」的你,是如何去擁有生活的?

NO. 2 你見過最侮辱觀眾智商的廣告是哪個?

該問題總共獲得了 22,378,291 次瀏覽

知友:芒果斯基(10000+贊同)

我幾年前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廣告,大意是這樣的。

在公共汽車上,一個老者垂頭喪氣,人家問,你怎麼了。

老頭說,我得了癌。

車上的售票員說,沒事,我幾年前也得了癌,在前面某站的一個醫院治療了,現在好了。

司機接著說,是的,我的癌也是那裡治好的。

然後一車的乘客紛紛說,我們的癌,都是在那裡治好的。

知友:斜杠少年老白(3100+ 贊同)

講真,你們不覺得這家人有點不正常嗎?

知友:餅醬(2700+ 贊同)

很久之前看央視7套。

有個廣告賣燒水的熱水壺(還是什麼來著?),反正就是說這個壺燒水速度快,能很快就變成開水。

然後廣告里:

用那個壺燒水,水開了,有個女人走過來,立馬倒了一杯,喝掉。

舉起了大拇指並說:「真的是開水!」

我:???

NO.3 iPhone X 的實際使用體驗如何?

該問題總共獲得了 749,083 次瀏覽

知乎機構號:愛范兒(1700+贊同)

往年這個時候,iPhone 的話題基本上已經歸於平靜了,但因為 iPhone X 的存在,iPhone 8 似乎只是一道平淡無奇的前菜,調動用戶大半年的好奇心和熱情,彷彿才剛剛開始釋放。

好了,現在主菜端上來了。

設計:既有乍見之歡,更久處不厭

一模一樣的正面設計延續了三年,iPhone 8 的設計似乎已經不能調動消費者的味蕾。

iPhone X 燃起了我對智能手機的「乍見之歡」。一塊 5.8 英寸的屏幕幾乎覆蓋了整個正面機身,一直延伸到手機邊緣,你再熟悉不過的 Home 鍵消失不見。

iPhone X 燃起了我對智能手機的「乍見之歡」。一塊 5.8 英寸的屏幕幾乎覆蓋了整個正面機身,一直延伸到手機邊緣,你再熟悉不過的 Home 鍵消失不見。

雖然進化為「全面屏」,但相比三星 Note 8 弧面屏和極窄邊框,iPhone X 的視覺衝擊力並沒有那麼強。

但這並不影響 iPhone X 成為一款非常耐看的設備,它的美觀體現在軟硬結合的高度一致性上,屏幕邊緣的弧度不僅與邊框倒角一致,甚至也與 UI 保持協調。

唯一讓人覺得揪心的是「額頭」處一條佔據 1/2 屏幕寬度的窄條。當然,這也讓 iPhone X 成為史上辨識度最高的一部 iPhone。

iPhone X 明顯變得更加修長,為了適應你的手,iPhone X 右側的電源鍵也變得更長。

與 iPhone 8 一樣,iPhone X 也採用了雙面玻璃的設計,這種設計不僅質感更好,還帶來了無線充電,缺點是一旦摔碎,維修成本足夠買一台小米 MIX2。

iPhone X 只有兩種配色——深空灰色和銀色,不過兩種顏色的正面面板都是黑色,只有邊框和背部顏色不同。

其中銀色版的不鏽鋼邊框有著鏡面一般的效果,而背部則是一種透露著金屬質感的白色,深空灰版的邊框與背部顏色相仿,看起來更像一個整體。

不鏽鋼的中框與 2.5D 玻璃的銜接非常平滑,幾乎感受不到段落感

相比 iPhone 7,iPhone X 的厚度增加了 0.6 毫米,這可能和雙玻璃外殼、內部雙層主板有關。攝像頭凸起仍在,只不過改為了縱向排列。

如果說全新的外觀能帶來「乍見之歡」,那麼長期使用的手感和便利性則是「久處不厭」的必要條件。

iPhone 8 Plus 沒能達到「久處不厭」的標準,除了兒時玩過的「大哥大」,它是我用過最重的智能手機。

點擊查看完整回答

NO.4 如何看待蘭州牛肉麵在日本開分店?

該問題總共獲得了 556,038 次瀏覽

知乎機構號:每日人物(3300+贊同)

20 年前,一個日本人在北京苦苦尋覓拉麵店時,走進了一家「蘭州拉麵」。20 年後,可以年年月月天天頓頓吃蘭州牛肉麵的他,在東京,做出了那碗全日本最正宗的「蘭州牛肉麵」。

這家開在東京神保町的拉麵店,可能是時下東京最火的拉麵店。

店門口的牌子上寫著營業時間——上午 11 點到晚上 9 點。只是,早晨 8 點剛過,一位老大爺已經安靜地坐在店門外的長板凳上開始等位。下午兩點左右,一位店員會舉著一塊「售完」的牌子,站在隊尾,向接下來每一位來排隊的顧客 90 度鞠躬,每來一位,就鞠一躬,外加一句「對不起」。

送走最後一位客人後,店主清野烈會出來收拾店面。他在今年 8 月開了這家拉麵店。

對於喜歡吃拉麵的日本人來說,一家賣拉麵的店火到這種程度並沒有什麼特別,但這家店卻是極為特別的,因為,這裡賣的拉麵,來自中國蘭州——走進店門,一塊牌匾掛在店中央,上面寫著六個字:馬子祿牛肉麵。

1

2014 年初夏,蘭州老字號「馬子祿牛肉麵」的現任老闆,也是馬子祿的第三代傳人馬汀接到了一個來自甘肅省外事辦的電話,說有個日本人要找他,好像是傳統文化交流方面的事,讓他接待一下。當時,馬汀嚇了一跳,「以為自己犯了什麼事兒」。

幾天後,日本人來了。搞不清究竟是什麼狀況的馬汀特意帶了一位律師去見面。那是馬汀第一次見到清野烈。為了不惹出差錯,他表情嚴肅,一言不發,全程由律師替他發言,而對面的清野烈則一直在表達一個意思——喜歡蘭州牛肉麵,想學拉麵的技術。

清野烈是日本北海道人,今年 39 歲。20 年前來北京留學時,愛上了蘭州拉麵——這是他當時在中國找到的、為數不多的、既便宜又好吃的食物。

當時,他常和同在北京讀書的好友進藤圭一郎去吃蘭州拉麵。最初是吃個新鮮,因為,「在日本,都是用豬骨或者海鮮做拉麵的湯,從沒有人想過牛肉也可以用來做拉麵。」後來,兩人越吃越無法自拔,還組織了一個日本留學生吃面小分隊,取名「蘭州拉麵愛好者團」。

畢業回國後,清野和進藤過著各自的生活,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煩惱:去哪裡吃一碗正宗的蘭州拉麵?為了找到答案,他們往來日本各地,幾乎吃遍了全日本所有打著「蘭州拉麵」旗號的店,但每一次吃到的都是失望,「不是那個味兒。」

去蘭州吃面的進藤圭一郎(左)和清野烈 圖 / 騰訊視頻《人像》

清野和進藤對於蘭州拉麵的痴迷,魏劍(化名)早有耳聞。他是進藤創辦的貿易公司駐上海的員工,在東京和上海都領教過「一個日本人究竟能愛蘭州拉麵到什麼程度」。

2013 年秋天,魏劍接到了進藤的電話——

「魏桑,跟我們到蘭州去。」

「好啊,哎?蘭州?我們公司在蘭州有業務嗎?」

「不是工作,是去蘭州吃面。」

「太瘋狂了。」魏劍說,這是自己生平第一次如此奢侈,為了吃一碗面,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任性,一種骨子裡的任性,因為喜歡,就非要吃到最好的。」

初冬時,清野、進藤和魏劍到了蘭州。在蘭州,他們發現的第一件事是——蘭州沒有「蘭州拉麵」,只有「蘭州牛肉麵」。那些遍布全中國的「蘭州拉麵」最初都不是蘭州人開的,是他們的鄰居青海人開的。

「一整天什麼事情都不做,就是吃面。」此行擔任翻譯的魏劍如此描述他們的蘭州之旅。

每天早晨,他們會先吃一碗酒店餐廳做的蘭州牛肉麵,然後就去街上晃悠,看到哪家牛肉麵店順眼,就會走進去再來一碗,「一天差不多會吃 6 碗。」

每到一家店,面上桌後,他們會先端起碗喝一口湯,感覺不錯,然後,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麵就唏哩呼嚕下肚了。吃完,三人會在店裡稍作停留,給眼前的這碗面打分——湯的口味,面的軟硬、辣椒的辣度,牛肉的新鮮程度……打完分後,再去吃下一碗。

就這樣吃了幾天,清野和進藤始終非常享受,如痴如醉,但魏劍早已感覺難以下咽,「受不了了」。

離開蘭州後,原以為日本人已經過足了「蘭州牛肉麵癮」的魏劍,發現自己完全低估了清野和進藤對於這碗面的痴迷——沒過多久,魏劍得到消息,清野和進藤打算在日本開一家店,做最正宗的蘭州牛肉麵。

2

「不靠譜。」這是馬汀第一次聽到清野說想學拉麵時的判斷,「一個日本人,從那麼遠的地方跑過來,說要學拉麵?」他覺得這件事實在有點魔幻。

但對於清野來說,這卻是一件一定要做成的事,而且,一定要學馬子祿的面。

決定在日本開蘭州牛肉麵店後,清野和進藤最初想的是找一位會做牛肉麵的中國廚師。他們發布了招聘啟事,來了一個河南師傅,像模像樣地拉出一碗面。但兩人一吃,非常失望。當時,清野意識到:如果想做成這件事,只能自己做。

於是,他和進藤做了分工,他辭掉工作全職學藝開店,長期做貿易的進藤負責對外聯絡、推廣。隨後,他們又帶著魏劍去了蘭州。

這一次,他們的意圖很明確——找到自己最喜歡的那碗面,然後拜師學藝。為了提高效率,他們改步行為打車。攔下一輛計程車,第一句話不是說自己要去哪兒,而是問司機,蘭州哪家店的牛肉麵最好吃,得到答案後便直奔目的地。吃完了,依舊品評一番,然後在街上溜達一會兒,再打車去下一家。「一天還是至少吃 6 碗。」清野說。

進藤、清野和魏劍在蘭州街頭 圖 / 騰訊視頻《人像》

「馬子祿」是他們上一次來蘭州吃面時就很喜歡的,這次,為了確認這種感受,他們又接連去了幾次,「吃來吃去,還是馬子祿好吃。辣油香而不辣,湯很濃但又清爽,最符合我們的口味。而且它還是中華老字號。」一開始,清野並不知道什麼是「中華老字號」,後來聽了魏劍的解釋,更進一步幫他下了決心——去馬子祿登門,拜師學藝。

做了決定的第二天,清野一行走進馬子祿,吃了碗面,然後問店員:「你們老闆在嗎?」店員一愣,一臉「這人誰啊」的表情,說:「不在。」再問「老闆去哪兒了」,答:不知道。

回到日本後,清野開始發郵件、打電話,找各種能聯繫到馬汀的方法,但卻全部以失敗告終。自己找不到辦法,那就去找更有辦法的人。清野有個朋友是日本國會議員,這位朋友幫清野聯繫到了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說有一群日本人對中國某個文化非常感興趣,但具體情況也不清楚。中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非常重視,很快安排了見面。那是清野第一次踏進中國大使館,走過門口的紅地毯後,他被帶到一個寬敞的大會議室,裡面坐著一排工作人員。

使館的工作人員問他,具體有什麼事?清野答道:「我想去蘭州的馬子祿學拉麵。」所有人先是一愣,隨即大笑,「就為了這事?」儘管覺得有點荒唐,但中國大使館還是幫忙聯繫了甘肅省政府,之後,馬汀就接到了那個來自甘肅省外事辦的電話。

馬汀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清野,清野倒也沒那麼失望,在蘭州吃了幾天面後便回了東京。但在那之後的兩年多時間內,清野一共去了四次蘭州,每次都去馬子祿拜訪馬汀,依舊每天吃 6 碗面。

魏劍作為翻譯每次都會陪清野一起去,每次也都經歷同樣的劇情:「吃面,拜訪馬總,然後誠懇地表達想學拉麵,請求對方答應,然後,馬總拒絕,清野道謝,吃面,回日本。」但劇情在第四次發生了變化。那是 2016 年底,當魏劍已經準備好了拒絕的話翻譯給清野時,馬汀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可以,好的。」

這個答案讓魏劍瞬間呆住,又確認了一次,然後慢慢轉述給了清野,平時話不多的清野一時間更不知道說什麼好,紅了眼眶。

清野烈和終於鬆口收徒的馬汀(右)

「為了這件事,人家已經來了四次了,劉備請諸葛亮才三顧茅廬,我覺得也差不多了。」馬汀說,他見過清野吃蘭州牛肉麵的樣子,「應該是打心眼裡真心喜歡。」而對清野來說,激動不是來自「真不容易」,而是「居然這麼容易」,「他已經做好了最起碼來二十次的準備。」魏劍說。

點擊查看完整回答

NO.5 你學的知識中有哪些和最初的直覺相差甚遠?

該問題總共獲得了 856,215 次瀏覽

知友:高超(1300+ 贊同)

小時候,沖奶粉的時候會結塊,結果就是塊中間的奶粉還是粉狀,化不開。

總以為是暖瓶不夠保溫,水太涼了,水溫不夠高,所以化不開。

後來才知道是水溫太高了,奶粉中加的澱粉糊化,所以結塊化不開。

所以沖奶粉的時候別用沸水,水溫要適當,而且先加奶粉後加水也容易結塊。

可以先加水,後撒奶粉。這種方法在藥劑學中叫撒布法,奶粉顆粒在沉降過程中會溶解更充分。

知友:qfzklm(知乎物理學話題優秀回答者,600+贊同)

初中和高中時學物理課,總是陷入到本質、真相等莫名其妙的地方去,以為物理學就是理論,就是數學計算...

  • 後來才漸漸認識到,寫在初中課本序言里的第一句話的意義。。
  •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理論是要跟著實驗走的,不是理論指導實驗,而是理論解釋實驗。。

1 庫侖定律和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長那麼像,這倆貨肯定是有同樣的起源。。

  • 後來才知道,愛因斯坦當初就是弔死在這顆歪脖子樹上,而錯了一整片大森林【弱電統一以及標準模型】。。
  • 而且,直到現在,人們都不知道怎麼把引力搞進來,弄一個大統一理論。。

2 測不準原理,就是因為實驗儀器不夠准,才測不準的。

  • 後來則覺得,不是儀器精度的問題,而是測量原理的問題,要測量就要有跟被測物體相互作用,而這個相互作用會改變被測物理的狀態,因而測不準。。
  • 後來才知道,測不準原理的真名叫做不確定原理,這是微觀物體的固有性質,跟測量一點關係都沒有,不確定,它就是不確定。。

3 狄拉克預言了正電子,好厲害,原來世界上不僅有物質還有反物質。。

  • 後來知道了狄拉克海,所謂一個正電子,不是多了一個反粒子,只是少了一個電子而已。。
  • 半導體中也有類似的概念,一個空穴,也只是少了一個電子而已。。

4 物質可以不斷細分,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夸克等等。。物理學家幹活,就是不斷地尋找新的更小的粒子。。

  • 從高能物理的研究過程中,人們認識到了兩個重要的概念。。
  • 一是能標,我們看到的物理過程,跟我們所處的能量標度(溫度)是有直接聯繫的。。
  • 二是衍生,我們看到的物理過程,是可以從看似毫不相干的微觀結構中衍生出來的。。
  • 嗯,more is different。。

5 想起來再更。。╮(╯_╰)╭

一鍵關注本期熱門問題:【知乎官方出品】每周最熱問題榜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轉載請聯繫知乎原作者。歡迎轉發~


推薦閱讀:

TAG:知乎 | 知识 | 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