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讀書筆記
太懶了,真的太懶了,今天才動筆寫,花了整整一個下午。學校新圖書館終於在月底開放了,新館的條件比舊館好很多,我常常去三樓,我喜歡的書幾乎都在三樓,右手邊是文學閱覽區,左手邊是歷史地理閱覽區。以前三教有個小閱覽室,和舊館是獨立的,三教小圖是文學區,我簡直太熟了,哪裡有什麼書我一清二楚,我常常拉把椅子坐在書架的最里端的角落,一坐就是大半天,現在全部都搬到新館,小圖已經關閉了,還有些捨不得。封面是我拍的新館。
斯諾 《西行漫記》 原名為《紅星照耀中國》,美國記者斯諾於1936年進入蘇區,這正是紅軍經過第五次圍剿之後非常脆弱的一段時期,他是最早進入紅色中國報道時訊的外國人,斯諾歷時四個多月的採訪搜集資料,後整理成這本書,斯諾的採訪本應是為英美國際報刊來提供報道,後來《西行漫記》取得如此重大的影響和波及,恐怕斯諾本人也沒有預料到。陳忠實和高建群在作品裡都提到過這本書,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一觀解惑,我覺得與其說《西行漫記》是新聞史上一部偉大的著作,是報告文學的一個典範,不如說為中國近現代的革命史和中共黨史提供了一個新的寫作記錄方式,書中涉及到中共十幾位領袖,包括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等,大量引用了他們本人的原話,而且斯諾著眼於底層的紅軍戰士和農民,他筆下記錄的紅軍可敬又可愛,領袖人物高瞻遠矚,各自富有獨特的性格,夾雜斯諾本人的激情議論和他對歷史的看法,對領袖人物的評價,尤其是出自外國人之手,更為真實可信。這本書非常大的功績在於,向外國友人展現了中共的領導和紅軍的熱情,打個不大恰當的比方,似乎是在為中共做廣告來宣傳。但是,斯諾的偉大不只是令外國人認識到這片紅色中國,即使到今天,我們年輕一代依然可以從斯諾的筆下了解到一個外國友人視角的革命史,斯諾提供了大量珍貴的影像資料和口述材料,對研究毛澤東本人的思想很有幫助,斯諾所引用的毛澤東的口述,簡直可以看作是一個小篇幅的自傳,這非常有意義。但我很奇怪的一點是,就算是再紀律嚴明的軍隊,也不會沒有缺點存在,我在斯諾的筆下並沒有看到他對紅軍的任何批判,大部分情況下,他在保留自己局外人的立場之下,讚美紅軍優秀的一面,不排除是中共刻意展現給他的,這只是我個人的胡亂猜測。斯諾有一句話極動人,他在離開的時候寫到,我心裡感到很難過。我覺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離家。我想,紅軍一定是有超乎我想像感染人的熱情,才會讓一個外國記者對紅色中國抱有如此深刻的眷戀。
馮驥才 《一百個人的十年》這是一部紀實文學,記錄了文革期間一百個普通中國人的心靈經歷,他們來自於各行各業,身份不等,有農民,有工人,有知識分子,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命運呈現出普通人眼中的文革,是真正社會大眾的感受。馮驥才的記錄完全依靠口述事實,沒有任何的誇張和渲染,然而字字泣血,我依然被書中的慘劇所震驚,讀的過程中一遍遍感慨,太慘了,真是太慘了,言語似乎太過蒼白,但我實在無法表達出我的感受。我觸及到了歷史煙雲下這個滅絕人性的時代殘留的荒誕和暴力,印象最為深刻的有兩個故事,第一個也是全書第一個故事,一個語文老師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毛主席遇險的革命故事,有人認為是他瞎編的故意醜化毛主席,文革期間判了八年牢,上面說只要找得到這個故事的出處就可以判他無罪,他的妻子大字不識,看見所有的紙片都要撿起來請人看看是不是那個能救自己丈夫命的故事,後來家裡堆積如山的爛紙片堆起了大火,燒死了妻子和孩子,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樑上竟然掉下了一個奇蹟,竟然真的記載著這個故事,出獄後家也沒了。第二個是一個女醫生親手殺了自己的父親來解脫他,隨後要殺母親,然後自殺未果,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絕望才能讓女兒操起收割父親生命的屠刀,她手裡本應拿著是救贖病人的手術刀啊,從此她一生都陷進自責和煎熬,但在當時的環境下,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這不能說是嚴格意義上的小說,這部書雖然是作者根據口述記錄的,但十分暢讀直白,真誠動人,往往一兩句簡單的話語,就能使讀者陷入沉思,這也許就是現實主義的魅力,生活本身比小說家的想像更為殘酷震撼。
余華 《第七天》說實話,我是比較失望的,余華並不是一個高產的作家,先鋒以後的他始終在摸索自己合適的創作道路,一貫的苦難書寫仍然體現在《第七天》中,亡靈在生前各有各的不幸,死後卻得到安寧,一堆白骨也可以互相打趣取暖,「死無葬身之地」這樣惡毒的詛咒竟然是亡靈的美好歸宿。雖然可以很強烈的感受到是熟悉的余華的文字,但和《許三觀賣血記》《活著》等等作品相比大大不如,06年的《兄弟》已經毀譽參半了,《第七天》平庸到我簡直不敢相信是出自我極欣賞的余華之手。小說寫了一個幽暗的亡靈世界,由亡靈串起來的一個個社會新聞拼接成了整整七天,這就是小說的全部,官員的情婦自殺,賣腎,打工女孩跳樓,棄嬰,餐廳爆炸等等,我們平時會在新聞中時不時的了解到,余華將寫作的時點拉到當下,但我就是感到一種難言的彆扭,我覺得這會不會是因為余華脫離了他的生活現實,嘗試要去描摹批判自己所看到的社會熱點現實,才讓我感到不適。雖然這本書我並不滿意,但我還是要深情的呼喚余華,我仍然相信他與眾不同。
帕維奇 《哈扎爾辭典》這是一部辭典體小說,文本非常新奇,由不同的詞條來結構小說,帕維奇寫的實際還是小說,只不過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講述了一個古老的民族哈扎爾的衰亡過程。讀這本書會對帕維奇精湛的想像力拜服不已,整部小說有如一地夢的碎片,光怪陸離,神秘莫測,紅書,黃書,綠書三書分別以不同的角度記錄了哈扎爾的一次歷史事件,如同一張網彼此交織,只有看完了全部,才能夠了解帕維奇想要告訴的哈扎爾民族大辯論的全貌。
劉可風 《柳青傳》如果稍微了解過陳忠實和路遙的文學人生,柳青絕對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陳忠實和路遙不僅在創作方法上始終奉行柳青所堅持的現實主義,柳青的精神和人格也給陝西第二代作家產生了巨大的引導作用。柳青作為陝西作家群的前輩,當之無愧的開創者,其宏偉博大的深邃內涵、寶貴的創作經驗和寫實的表現生活,足以在當代文學發展史上立起一座豐碑。柳青的創作風格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即寫農民的史詩,他幾乎影響了所有高舉現實主義大旗的第二代陝西作家,柳青若是扛旗人,旗下第一人便是陳忠實,路遙、高建群和賈平凹等作家都緊隨其後,即使創作風格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或多或少受到柳青的影響可以說柳青在陝西作家群中是一座大山,「文壇教父」的美譽毫不為過。這是柳青女兒作的傳,主要寫了自己多年來照料父親的感悟和柳青基本的命運軌跡,讀來是很溫情的,可以看出劉可風其實是非常崇拜敬愛自己的父親,儘管早年她認為他們父女親情淡薄。但這本傳記客觀來說,只能說是及格,組織材料並不好,顯得比較亂序蕪雜,畢竟劉可風也不是專業的作家。
邢小利 《陝西作家與陝西文學》涉及到陝西作家的一批代表人物,主要作家都簡單點評分析了一番,對了解當代陝西文學的發展脈絡很有幫助。從文學背景和歷史社會背景下看作家和作品的誕生,以及其時代精神意義,一個作家就是一個時代一個地區變遷的發展軌跡,比如關中文化之於陳忠實的《白鹿原》,商州文化之於賈平凹的《浮躁》,黃土高坡之於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陝西作家極富地域文化特色,生活環境造就了作家各自獨特的創作風格和文化精神。
梅節 《耦耕集》梅節認為雪芹的卒年應是甲申年春天,不同於主流的壬午和甲午之說,這個假說非常合理,梅節看法是淚筆批語實際是由三條不同時間的批語組成的,後人誤以為是一段,壬午除夕當是上句的落款!下一句是,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此外梅節對湘雲結局,鳳姐點戲均有精妙見解,版本系統等太過複雜,我不敢妄評。
邢小利 《陳忠實傳》這本書我大一時在家附近的新華書店坐著看過一半,現在又拿起重讀。作傳最重要的宗旨是什麼?陳忠實所崇拜的柳青曾經對這個問題作以解答「不粉飾傳主的過去,不掩蓋傳主的缺點。」任何傳記只要過多陶醉吹捧,難免流於俗套,在這方面我以為傅作的《金庸傳》可當典範,可惜傅對金庸其書的解讀乏善可陳。
邢小利 《陳忠實畫傳》和邢小利的另外一本《陳忠實傳》內容有大部分重合,顧名思義這本書多插圖,多陳忠實影像資料,讀來更溫情動人,而另一本《陳忠實傳》內容更翔實,更豐富,各有短長,差別也並不明顯,兩者取一本讀就可以了。
王仲生、王向力 《陳忠實的文學人生》以陳忠實一生的創作過程為線索,解讀了陳不同時期作品的思想,涵蓋了陳的出生到死亡。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少年陳忠實是如何艱難成長,如何走向文學的道路,又是在怎樣在相應社會環境下創作出對應的作品,就會明白《白鹿原》誕生的前生後世,它對於陳忠實本人,以及陝西文壇,甚至中國文壇的重大意義。
陳忠實、馮希哲、張瓊 《陳忠實訪談錄》收錄了陳忠實的大部分訪談文章,其中有許多記者,青年評論家,朋友和陳忠實的對話。他在不同的訪談中反覆的談到自己的創作後期的生命體驗,這是建立在生活體驗之上又一重深沉的思考,斯人已逝,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然在文字中清晰可見,感極而悲者矣。
陳忠實 《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這是陳忠實的創作自述,《白鹿原》的隨筆手記,類似於路遙《早晨從中午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這句話來源於海明威,怎樣才算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陳忠實在創作過程中經歷過幾次轉折,一個是面對了走出柳青的過程,背靠大樹好乘涼,但走不出前輩蔭蔽的作家,註定不會被歷史所選擇。直到八十年代之後,陳忠實對作品的斧鑿達到了一定的文化深度,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創作模式,此時問世的中篇小說《初夏》、《十八歲的哥哥》《四妹子》和《康家小院》等等,既清新秀麗,又樸實動人,一邊表現了關中平原的水土風情和生活狀態,一邊逐漸注入自己對創作的獨特認知,他才真正脫離了老師柳青的語言形式,甚至青出於藍,《白鹿原》則是一份最好的答卷。另一個是受到拉美文學爆炸現象的衝擊,他深刻感受到,「我在卡朋鐵爾富於開創意義的行程面前震驚了,首先是對擁有生活的那種自信的局限被徹底打碎,我必須了解我生活著的土地的昨天。」用陳忠實自己的話說,這是一個剝離和尋找的過程,只有剝離掉非文學的認知,探尋到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昨天的人們的文化心理結構,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句子。
祝大家生活愉快,學習進步。
推薦閱讀:
※書評《島上書店》:其實每個人仍是一座孤島
※生命的未來讀書筆記-看一個學術大牛的成長之路
※《複雜》:複雜事物背後的簡單規則
TAG: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