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手機·建竹林·提效率——「打」出來的小米生態鏈

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劉德在2013年受雷軍之命,組建一支隊伍做投資,在市場上搶好的創業團隊,用小米的價值觀孵化一批產業。當時劉德並不知道未來的局面會怎麼樣,感覺這將又是一次創業,於是他只是找出了一些簡單的思路和想法,從公司拉出來十幾個工程師,開始了百億投資的布局。

圍繞手機展開

小米生態鏈投資的第一個領域是手機周邊,做的第一個產品是移動電源。

2011年小米首次嘗試做移動電源,從公司內部組織了一支小隊伍來做的,當時小米自己開模具,用最好的電芯,自主研發製造,最後做出來,成本就100多元,賣200多元,一個月只賣了2萬個左右。後來這個項目被叫停了,因為無論從產品定義、性價比,還是銷售的結果,他們意識到這完全不是小米要走的路子。

到了2013年,雷軍讓劉德去組織一支隊伍做投資,搶好的創業團隊的時候,移動電源再次成為了他們第一個想到的領域。與2011年不同,2013年小米已經有了固定的1.5億成熟活躍的用戶群。

當時劉德的一個朋友突然來找他,說自己做了款移動電源,價格極其便宜,想請劉德幫忙看看,能不能在小米網上銷售,並告訴劉德自己用的是蘋果的電芯。原來當年iPad推出的時候並沒有如預計的那樣大賣,導致大量的iPad電芯剩餘。劉德的朋友正是因為買了庫存的尾貨電芯,所以能做出一批便宜的移動電源。這件事情給了劉德一個巨大的啟發:「我一下子就意識到,移動電源本質就是個尾貨生意。」

後來雷軍邀請了張峰來繼續做移動電源的項目。張峰是原英華達的總經理,和雷軍是老相識了。2011年小米初出茅廬之時,張峰第一個答應生產小米手機,這在當時對於雷軍而言可謂及時雨。張峰在手機生產製造領域打拚多年,對於手機及相關產品的生產製造業務了如指掌,在與雷軍和劉德深度商討之後,生態鏈的第一家公司紫米就誕生了。

從小米手機誕生的第一天起,小米就是以「軟體+硬體+服務」的鐵人三項這種複雜的模式,參與到移動互聯網的競爭當中,成為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新物種。2013年雷軍看到了智能硬體和IoT(物聯網)的巨大趨勢,用雷軍的話來說就是:「布局IoT是為了繞開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統稱)三座大山,去開闢一個新的戰場。」但是直面攻擊、孤軍作戰肯定沒有打贏的機會。於是小米選擇先做互聯網手機,用手機的先鋒性產生的勢能創建生態鏈。再通過複製小米模式,讓專業的團隊更高效、更專註地做出更多高品質的硬體產品,與智能手機緊密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進而增加小米的安全係數。

小米對於生態鏈公司的投資圈層,是圍繞著手機所展開的。第一個投資圈層是手機周邊硬體產品。基於小米手機開拓的龐大用戶群以及市場基礎,小米繼續對手機周邊硬體產品進行了投資孵化,例如移動電源、小音箱、耳機等;其次,小米看準了智能硬體的發展,投資孵化了多個領域的智能硬體,例如掃地機器人、空氣凈化器等,同時也秉承了小米一直以來的願景: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第三個投資圈層就是生活耗材,例如牙刷。這中間有兩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個方面是隨著消費逐漸升級,多年後提高個人以及家庭生活品質的消耗品,必定有著很大的市場;其次,科技類公司最大的問題是不確定性,那麼一家科技公司擁有大量消耗類的生意時,可以很好的和不確定的屬性產生對沖作用。

竹林式的成長

劉德打了個比方:「傳統公司像松樹,30年才長起來;互聯網公司更像竹子,一夜春雨就能長起來,3年就能到中等以上規模。」

雖然竹子的生命周期可能很短,就好像很多互聯網公司的生命期也都很短,但是竹子的優勢是具備形成竹林的速度,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公司要迅速成長成為一片竹林,新的竹筍不斷發出,自身彈性不斷增強,很快一個能夠抵抗風雨的竹林就壯大了起來。

小米今天的生態鏈,就是用投資的方式來尋找竹筍,然後把整個生態鏈公司變成一片竹林,生態鏈內部實現新陳代謝,不斷地有新的竹筍冒出來,一些老了的竹子死掉也沒關係,因為竹林的根部非常發達,能夠不斷地催生新的竹筍。這就是小米的竹林效應。對於創業團隊們而言,這些營養和水分,就是小米可以提供的:龐大的用戶群、充足的資金支持、相對成熟的產品方法論,以及強大的供應鏈資源。被小米投資後,幼竹生長速度會非常快,短時間內進入成熟期,這就是一個個爆款產品的誕生過程。最終用竹林理論建設一個泛集團公司,小米生態鏈的每一家公司在一個領域打通,正如每個竹子成長的夠高夠大。小米和小米生態鏈之間是利益一致的互為價值放大器。

在生態鏈打造的初期,小米採用的是一種矩陣管理方式。縱軸是每一位工程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橫軸則是企業或是產品。工程師的橫線會穿過每一個生態鏈企業,形成一個平台角色。也就是說,負責市場的工程師就要負責所有企業的市場運作。但是這個層面中,他們與每個企業的交叉處是一個虛圈,同時他們每個人也會以產品經理的角色專門負責幾個企業,這幾個企業與相對應的工程師的交叉處就是實圈了。一開始小米用這樣矩陣式的管理,保證所有人都有產品經理的角色,也有平台負責人的角色,這樣既可以做到集體決策,又可以快速高效地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問題。

在第一年,小米除了抓品質和產品定義,剩下的就是放任生態鏈公司野蠻生長。但隨著發布的產品越來越多,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2016年初,小米把管理的模式改為「集體制」。目前小米整個生態鏈團隊已經超過200人,在工作中形成了品質控制、智能家庭等按功能劃分的平行支撐部門,還有幾十個投資人的角色。現在這些投資人是分組管理,每一個組對應若干個公司、若干個產品。之前的管理模式一個人出錯,整件事情都會錯,而現在是一個產品經理組來管理一個公司組,體現了集體智慧,並且增大了效率。

本質是高效率

「小米公司的本質就是兩個字:效率。我總是在說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的本質其實就是提升效率。」雷軍十分看重高效率的模式,小米硬體生態鏈也是從效率方面出發的。

商業的本質其實就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小米從成立到現在最核心的本質就是效率高。從最開始的小米手機的銷售就可以看出,明顯和京東、天貓有著區別。京東和天貓是電商平台,搭建起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然而小米是直接售賣自己的產品,直接從廠房送達到顧客手中,省去了中間多餘的很多環節,提升了效率。

如果小米自己開70-80個部門去生產不同的產品,效率絕對會直線下降,最後也做不好產品,而雷軍選擇投資孵化生態鏈企業,讓創業者變成老闆。小米入股不控股,讓每個生態鏈企業都可自行發展,讓他們保持著創業的激情,不斷生產高品質產品,這也是提高效率的表現。小米對於小米生態鏈公司來說,就好比一艘航空母艦,生態鏈公司則是周圍的船隻,小米為他們提供品牌支持,供應鏈支持,渠道支持以及投資支持,讓這一個艦隊可以平穩的前行。

小米要做的不是技術含量最高的產品,而是能滿足80%大眾的基本需求、並達到最佳性價比的產品。與這套設計思路相應的,小米生態企業運用的並非高精尖的「黑科技」,而是已經成熟的工業級解決方案和配件,這就避免了成為實驗室產品而帶來過高成本。性價比是最具侵略性的武器。小米的「爆款」戰法,將很多傳統企業固有的生產運作方式推倒。

借鑒軍事理論

劉德認為,時代最先鋒的理論一定是軍事理論。商業輸贏要錢,軍事輸贏要命。所以小米在生態鏈里大量運用了「蒙古軍團」、「特種部隊」等軍事思想。

蒙古軍團的軍事思想即「首戰即決戰」。在浩瀚的草原上,蒙古軍團不同部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不好集結,一旦集結,一戰必勝,否則長途奔襲,耗費兵力,仗沒打軍隊就累趴了。這也是軍事理論里「精準打擊」的一個章節。所謂精準打擊,就是做出精確針對用戶需求的產品,成為當下爆款。

其次是特種部隊的思想,海灣戰爭的時候就使用了特種部隊,在其背後是五角大樓、衛星、航母在提供支持。小米的生態鏈公司就像特種部隊,每個公司的人都很少,一個20-30人的公司,或者50-60人的公司,能做出幾億元、十幾億元的銷售規模。比如小米的移動電源公司,不到100人的規模,一年能做到15億-20億元,而在它第一年起步的時候,20個人就做到了十幾億元的水平。小米在選創業團隊時,首先看人,這就如同挑選特種兵的過程,一般會挑選具有創業經驗的或是其他方面有成功經驗的創業者,或者是有行業人脈、資源的人。做硬體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經驗必不可少,因此小米基本上不選擇沒有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小米組建團隊的時候也一直在挖各個領域的頂尖高手,他們就像是特種兵,有經驗,單槍匹馬作戰效率也很高。小米作為後方的支撐平台,可以告訴他們如何作戰以及提供品牌支持、供應鏈支持、渠道支持、投融資支持等等,小米開放所有自有資源來支持生態鏈企業發展,包括小米眾籌以及小米金融等。

入資但不控股

小米在所有生態鏈公司里都是入資不控股,讓每個生態鏈公司把控自己的主要方向,團隊成員就有充分的積極性,小米內部比喻說這是「蒙古軍團搶糧模式」,看見一座城池,就派一支隊伍去搶,搶下來的軍糧大部分歸這支隊伍所有,這樣的話大家的積極性會很高。小米向生態鏈公司輸出最重要的有三點:一是價值觀,二是方法論,三是產品標準。

「兩年前我們做了一件前無古人的事情,就是用不控股的方式來做這些生態鏈公司,而未來可能我們會控制100-200家這樣的生態鏈公司,這會有很大的挑戰。」對於小米入資不控股,劉德看重的有兩點:「一是群體智慧,要發揮中層的力量,賦予生態鏈公司發言權,這樣中層才願意不斷創新、活力滿滿。很多企業搞一言堂,做不到群體智慧,而我為自己嚴格地划出一條線,線下的事情絕對不碰,如果我插手所有的事務,就會被拖入事務的海洋。所以,我只負責這條線以上的事務,否則中層沒法開展工作。我們能夠清醒地認識到,永遠不可能同時控制100家公司,必須要有強有力的中層,所以我們的邏輯首先是要調動群體的智慧;第二,要發動中層的力量,讓所有的中層有決策權,因為這種方式會讓公司跑得更快。我們設定了一個限制的機制,就是我擁有對立項的一票否決權,但不擁有決策權,或者說不擁有一票贊成的決定權,這是階段性的,讓我們的邏輯更適用於中層智慧、集體智慧,並用這樣的方式來實現以小博大。」

小米會對於生態鏈公司多方位進行孵化,小米會幫助他們組建團隊,找方向,做產品定義,做市場營銷,幫助打通渠道銷售,做危機公關等等,用劉德的話說:「小米就像保姆一樣幫助生態鏈公司,同時也是一個孵化器。」

【轉載須知】

1、本文為投資人說(ID:touzirenshuo)編輯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依法享有彙編權及注釋權;

2、如需轉載請留言後台或聯繫微信:wuyaoguaiguai,取得授權後方可轉載。禁止二次轉載。


推薦閱讀:

2016年Q1華米歐維陣營鞏固:手機競爭走向技術流
今天,我想懟一懟因《戰狼2》而被一些人所認識的AGM戶外三防手機
我們在一個沒有信號的村子裡呆了一天,無比懷念手機
Android 首次超越 Windows,成為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統
iPhone 5「彎曲門」是怎麼回事?說明其質量不行嗎?

TAG:小米生态链 | 米家生态链 | 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