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努力很舒服,我們為什麼還要努力?
跳出舒適圈,需要我們主動去改變。可棘手的是,很多人不是不知道應該改變,而是畏懼改變。
我進銀行實習的時候,有個帶著我的小師傅,比我大5歲,三年前結的婚。
閑聊的時候她問我是哪所學校畢業的,有沒有考到什麼有用的證書。
聽完我的回答後,她顯得既驚訝又佩服:「我真羨慕你們這些厲害的人!換了我是萬萬不行的!」
接著她有些懊惱地低下頭,說:「我老公和婆婆總是嫌棄我笨,還說我沒本事。」
我安慰她:「你結了婚,要顧家還要照顧孩子,要考這些當然分身乏術啦。」
她卻搖搖頭:「我還沒小孩呢,我今年才26,不想那麼早生孩子。」
緊接著她又說:「不過呢,我天生不是學習的料。大學四年一共就考了個會計證,畢業還是家裡找關係讓我進的銀行,不用會計證也能混吃等死,早知道不如不考了。」
我鼓勵她:「只要能擠出時間,我覺得你完全可以考一考的!」
她卻顯得百般不情願:「算了吧,雖然我很羨慕你們這些高材生,有時候也挺想像你們一樣學點東西的。但只是想想而已啦!有時間我情願去看看電視玩玩手機,學習太枯燥了,在桌子面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我會瘋的!」
我不再多說什麼。只是我想,她還沒有發現,自己已經掉入了生活的舒適圈中了。在這個圈裡,她不需要動腦子思考問題,只需要跟著慣性走就可以了。
也正是因為平時不改變,所以一旦面臨改變的時候,人就會退縮,畏懼。
這種對困難的畏懼,使我們選擇呆在一個熟悉的地方,選擇每日撞鐘般重複的生活,機械、固定、且安穩。
可正是這個舒適圈,不斷消磨著我們的時光,令我們束手束腳,怨天尤人卻又一成不變。
為什麼人總是難以跳出舒適圈?
跳出舒適圈之所以困難,第一是懶得改變。
拿交友這件事來說吧。其實交友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這意味著你需要去重新介紹自己,重新認識別人,重新與人磨合,甚至還會有著因不合適而分開導致的機會成本的浪費發生。
有人不愛社交,總是在固有的圈子裡徘徊,這就使得他翻來覆去見的總是那麼幾個人,聽的總是那麼幾個故事,了解的總是那麼幾個領域。
可若真是跨出了那一步,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你會見識到更多的人,形形色色,性格迥異;會聽到更多的事情,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會學到不同的知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跨出那一步,你會覺得打開了一個新天地。
跳出舒適圈之所以困難,第二是沒有時刻保持危機感。
《我的前半生》里,羅子君慘遭丈夫拋棄,為爭兒子的撫養權,不得不拋開養尊處優的富太太作風,去找工作賺錢養家。
一開始她是百般地不願意,覺得售貨員要賠笑臉,服務員要端盤子走來走去,都不如她的陳太太好做。
唐晶勸她:「人在一輩子當中,總會有那麼幾個時刻,逼著你不得不離開自己的舒適地帶。你覺得你現在還做不到,其實是因為你還把自己當做衣食無憂的陳太太。子君,你現在的處境不比打工妹好多少,你必須要轉換角色了。」
後來出去工作的羅子君,一步步走過來,既見證了自己可以低到塵土裡的卑微,也見證了人生的可塑性。
其實,倘若羅子君在以前就能給自己樹立危機感,時時警醒自己不要在舒適圈內墮落,那也不會落得今日的下場了。
跳出舒適圈之所以困難,第三是因為短視。
朋友玉玲,小孩叫豆豆,今年八歲,該上小學了。可是玉玲很犯愁:現在的小學競爭不亞於中高考,每次去報名考試,都會發現別人的小孩幾乎精通十八般武藝,唯有豆豆什麼也不會。好不容易找了點路子進了面試,結果卻因為連一首像樣的唐詩都背不下來而慘遭淘汰。
玉玲想起豆豆剛會說話那會兒,周圍就有人勸她:「快教孩子讀書認字吧!現在的小孩競爭可激烈了!」
玉玲不以為然,把小孩扔給鄉下的奶奶帶,自己成天坐在麻將桌上呼朋引伴。有時候看著別人家的小孩出口成章,玉玲也會覺得有點心慌慌的,但很快這種憂愁就會被賭桌吸走,全然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因為沒有遠見,玉玲能看到的,只有眼面前的麻將場和對孩子不聞不問的自由舒適感。
殊不知這種所謂的自在感覺短暫而罪惡,她失去了對孩子的最佳教育時機,成了一個數年後只會幹著急卻什麼忙都幫不上的無知母親。
跳出舒適圈,需要我們主動去改變。可棘手的是,很多人不是不知道應該改變,而是畏懼改變。
「既然改變是如此的恐懼,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做出改變?」
這是藝人張鈞甯在一場演講中提到的問句,接著她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去回答了這個問題。
張鈞甯的外公是個古板嚴肅的老頭,平時不苟言笑,最要命的是,他重男輕女。這就使得張鈞甯從幼時起在外公的心裡就沒有絲毫存在的分量。
但是張鈞甯並沒有因此而抱怨或是認命,她選擇主動與外公溝通,與外公交流自己的見聞與想法,即使身在外地拍戲,她也會定期寫信寄給外公。
長久的努力,終於換來了古板老人的觀念轉變。在她生日的那天,老人從台灣打電話給她唱了生日快樂歌。她自己後來都說,這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當下的社會,重男輕女的家庭依舊很多,抱怨自己的長輩重男輕女的姑娘們也不在少數,只是像張鈞甯一樣選擇去勇敢改變的,又有多少呢?
在面對「既然改變是如此的恐懼,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做出改變」這個問題時,張鈞甯這樣說:
「對我來說,改變就像是在雕塑一個木頭,我的整個人生就是這個木頭最後會呈現的樣子。在過程中我需要不斷拿工具把不要的東西削掉。那個削掉的,就是所謂的放棄。在放棄的時候你可能要面臨選擇,你可能會覺得,這個選擇我放棄了會不會很浪費?」
「但我覺得,白紙一張的人生才比較狼狽。」
「所以,這就是我的人生態度,我會希望一直很開放地,去探索更多,嘗試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事件,去看看是不是我喜歡的,是不是適合我的。如果是,我就會繼續鑽研下去。」
跳出舒適圈,也許真的很困難,但是迎接你的,必定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還有大把的機遇。
作者介紹:沈一刀。恐懼生活的同時也熱愛生活,過著絕望與希望相互碰撞的日子。人生哲學是明天會更好。本文首發有書,轉載授權請聯繫有書君,微信號:youshuzhubian。如果你也想成為有書的專欄作家,歡迎投稿至郵箱:tougao@youshu.cc或添加微信:youshuyc,僅限原創首發,稿費從優。
組隊對抗惰性,每周共讀一本書
拆解書中精華 | 語音領讀讀 | 每日讀書打卡 | 每周隨筆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下載『有書共讀』APP立即體驗
推薦閱讀:
※不安分
※不努力,更快樂,這可能嗎?
※你強,才有公平!
※你沒錢,真的真的不是因為不努力
TAG: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