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聯講堂:廣西壯錦

壯錦,與雲錦、蜀錦、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如果說其他三大名錦都是屬於漢族,那麼壯錦則是帶有少數民族色彩的手工織錦。

壯錦又稱「僮錦」「絨花被」,據傳起源於宋代,是壯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創造之一。歷經千餘年發展的壯錦有自成體系的三大種類、20多個品種和50多種圖案,以結實耐用、技藝精巧、圖案別緻、花紋精美著稱。

壯錦的主要產地為廣西靖西、忻城、賓陽等縣。考古證實,早在漢代廣西已有織錦技藝。據《唐六曲》和《元和郡縣誌》記載:當時壯族人民所織出的多種布料,已被封建王朝列為貢品。但真正能夠稱為「錦」的紡織品則出現於宋代。宋代「白質方紋,佳麗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壯錦。

壯錦以棉線為經,以五色絲線為緯,色彩絢麗、圖案精巧,既是精美的工藝品,又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紅配綠,看不俗」,紅綠成了壯族織錦藝人對壯錦配色的要求,既要艷麗奪目,還要經久耐看。壯族多喜重彩,以紅、黃、藍、綠為基本色,其餘是補色,對比鮮明強烈,以紅為背景,充滿熱烈、活躍、歡騰的氣氛。

與蜀錦的遭遇類似,手工織造的壯錦產量極低,一個熟練的壯族手藝人一天只能織一尺左右,而用要做一幅被面則需要用到至少六尺左右的壯錦;其次,織錦的收入極低,婦女們無利可圖。因此,手工的壯錦基本無緣大眾市場,其意義只能作為一種民族工藝美術品來為人所接受。忻城縣1980年代建立起的壯錦社即因虧損而難以為繼。

這門傳承千年的手藝,代表了廣西民族的紡織最高技藝。壯錦的編織是枯燥而複雜,雖然它對操作者的文化素質並沒有太大的要求,然而每天數萬次機械的動作確實是織錦人極大考驗,願我們的壯族同胞能守住這份傳承,讓這民族的文化瑰寶不被歷史的長河所湮滅。

正如那無山無水不入神的廣西山水,壯族先人的智慧化成大自然的饋贈,在歷史的長河裡熠熠生輝,交織出壯錦千年的瑰麗!

推薦閱讀:

為什麼棉質面料的西裝不常見?
服裝面料再造(篇二)— 面料創意再造 ,把面料改造當做一門藝術去對待
面料再造 | 讓成品面料擁有更高的藝術效果

TAG:纺织 | 服装面料 | 民族民间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