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既然來了,總要給汽車行業帶點什麼吧

上個月和朋友聊天說到外賣,想起我大一的時候餓了么還只能在網頁上登陸,外賣到了要拿著現金下樓,而短短几年內,互聯網就飛速崛起了,上周去杭州還能用Apple Pay買地鐵票,還打了折!就連寶島台灣也遍地支付寶。

科技公司和互聯網的崛起帶來的就是這些大佬們瘋狂的跨界。比如Tesla的電動汽車,Google的無人駕駛,百度的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這些科技公司真的是特別喜歡跨界到汽車行業,可能是衣食住行四個方向里大家都偏愛出行吧,當然也有網易這樣特立獨行的公司。(我沒有在黑網易)

2010年特斯拉發行的Model S的時候,大家都驚呆了,因為在那個時候,並沒有任何一家我們熟悉的汽車企業以那樣的聲勢推出一輛純電動汽車。而汽車行業的大佬們都很鎮定,可能是在這之前,早就聽到了風聲吧。賓利的工程董事Rolf Frech表示,「Google和特斯拉向人們展示了進入這個行業的另外一條道路,我無法評價它們生產的車的質量,但是,我認為這將帶來積極的影響,讓我們看到了更廣闊的空間。」豐田的動力傳動董事Gerald Killman也表示贊同,「作為工程師,我們最喜歡的就是挑戰,這些新產品的進入提醒我們不要被自己約束了。」

Tesla Model S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沃爾沃的動力傳動策略總監,Karin Thorn就表示並不需要擔心科技公司進入這個行業,「當然,我們應該看到所有的競爭者和他們的行動,但是不能過分關注,知識對於每個人都是有幫助的,如果我們過度關注別人,就無法在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上做出正確的選擇。」Thorn的話似乎反映了大部分工程師的觀點,他們仍在繼續與傳統汽車廠商的貿易。防患於未然卻不能失了初心,信仰與文化也非常重要。但這並沒有否認整個汽車行業正在盯著特斯拉和Google的每一步。

可能是因為在學校里的我們總是在書本的最後一章才會看到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的內容,潛意識中認為,這些東西是屬於未來的科技,是現在這個時代還無法企及的技術。殊不知,在這十幾年裡,科技早就進入到每一個領域,我們以為的未來科技,可能就會在明天實現。因為在汽車行業內部,早就有各種各樣的嘗試,比如新型能源驅動的動力系統,電動發動機,傳統和前沿傳動技術結合的混動系統,以及研發在即的氫燃料汽車。

本田氫燃料電動汽車Clarity

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對研發的投資收到重創。根據波士頓諮詢(BCG)的數據,一級製造商的專利申請就減少了21%,汽車製造廠減少了29%。相比之下,科技公司在創新研發方面花了大手筆,不管是不是為了商業目的。「Google的習慣是先去嘗試,看看是否可行,再看能不能從這兒賺錢。」Gregory Offer博士說。

科技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技術,對於各種各樣的技術投資當然不會減少。從國內互聯網行業的趨勢就不難聯想。BAT從來不會只局限於自己最初的領域,做搜索引擎的百度在行業內激烈的競爭下也沒有停下開發新技術的腳步,帶著最新一代的機器人挑戰人類大腦的那期節 目,讓我對這家的技術有了新的認知。

Google自動駕駛汽車

這就是科技公司的優勢,他們和互聯網一起進入到各行各業,強大的學習能力讓他們從線上落地到線下。但是對於汽車製造來說,工藝和經驗都極為重要,那些百年車企擁有的行業經驗正是他們屹立不倒的關鍵。

正如Kim Wagner在波士頓諮詢出版的《50家最具有創新力的公司》報告(50 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中提到,「對於技術公司來說,他們最大的挑戰就在於他們是『有天賦的門外漢』,他們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和對自身核心技術的深刻理解,但是他們必須在實踐中學習,導致他們花了大量時間學習那些內行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

特斯拉雖然實現了,但是第三季度暴露出來的產能危機很好地反映了Wagner的觀點。更別說樂視汽車和樂視這家公司是否還能繼續維持運轉。同樣地,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也在世人的期待中變成無數個下一次,可見沒有供應鏈,沒有生產力和商業廣告,任何一個Model都發行不了,大概就能發行個model吧,1:18的那種。所以,像Fisker,Ventrui和Think這些技術公司距離成功也有一條這樣的路。

更重要的是,汽車廠商和供應商並沒有固步自封,停滯不前。08年開始,逐年上漲的專利數就可以看出,汽車廠商就已經將他們的關注點轉移到創新上。2005年,波士頓諮詢的報告上共有5家汽車公司,2012年10家,2015年已經增加到14家。豐田,福特和寶馬甚至和那些家用電子製造商和互聯網巨頭一起站在了前10名。事實上,年度報告自發表以來,越來越多的汽車製造商進入前20。

剛推出的Polestar 1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有沃爾沃的技術和資金背書,Polestar的前景似乎比特斯拉要明朗許多。但是不容忽視的是,無論是特斯拉還是Polestar,他們代表的都是新能源的未來。

Polestar 1

在這樣的情況下,與汽車製造商合作就是比較好的選擇。福特和微軟合作開發了MyFord Touch,SYNC等,捷豹路虎也有類似的項目。「我們在波特蘭,俄勒岡都有技術研發中心,選擇這些地方是因為我們希望更接近家用電子產品行業的核心。」捷豹路虎的研發主管,Wolfgang Epple說,「比如,和像英特爾這樣的公司達成合作,我們可以交流,相互影響甚至改變客戶的需求。這可以使我們獲得最新的技術並且在新技術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戴姆勒曾經也持有小部分特斯拉的股份,並直接導致了賓士B-Class電子駕駛系統的誕生。

Mercedes-Benz B-Class Electric Drive

博安諮詢的Lippautz表示,「並不只有一級製造商在關注這些,像大陸集團,博世集團和威伯科這樣的公司也在考慮商用車的自動駕駛技術。」Offer也表示贊同,他說:「Google可能並不想和汽車製造商競爭,但是希望能夠在未來加入到技術供應商的隊伍中。」

正如開篇所說,特斯拉和Google這些科技公司的進入向世人展示了不一樣的道路,也提醒了傳統公司不要被自身約束。他們的舉動瞬間就讓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在汽車行業和新能源產業上,讓人們突然發現書中的未來科技其實早已應用在身邊的各個產品中。不僅是一級製造商紛紛開發新型的技術,供應商的成果也不容小覷,畢竟他們更有可能與科技公司的研究成功正面交鋒。這些成果為大眾所知也正是因為從Model S發布以來,人們對電氣化,智能化的產品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對於科技公司和汽車製造商的合作也有了更多的想法。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吧,這些科技公司無論著眼於哪一個行業,都會有無數目光跟隨。

本周最具有話題性的新聞就是特斯拉要在上海獨資建廠了,雖然在我寫這句話的時候,特斯拉官方仍然是既沒確認也沒否認,但是相關的討論已經是熱火朝天了。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麼可以理解為特斯拉已經準備好以上海為中心,建立輻射亞太地區的工廠。這對於解決產能危機,相信會有一定的幫助。同時,更向人們證明,電動汽車的出現不僅是曇花一現。

這樣看來,科技公司就像一條鯰魚,讓久居汽車行業這潭水裡的百年老魚們都紛紛活躍了起來。無論是和汽車製造商合作,一起研發車載系統和技術,還是建立自己的汽車品牌,和行業中的百年老廠正面對抗,科技公司的進入都讓這個行業充滿新的活力和希望。今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寶馬,賓士,捷豹都展出了計劃的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汽車,賓士更是打算在2020年前將Smart作為純電動汽車的生產線推出。

在這些老品牌還在蓄力的時候,來自沃爾沃的Polestar已經出手了,上周推出的Polestar 1是混動系統,而計劃中的Polestar 2將和特斯拉一樣是純電動汽車。沃爾沃的這次舉動就像是汽車行業的對科技公司的強勢反擊,意在告訴大家,「我們自己行業也有這樣的新能源汽車!」這樣的聲勢恐怕是早就把特斯拉作為競爭對手,準備好好打一場仗了吧。新車一發布,媒體就把這兩個品牌綁在了一起,相信它們倆會像《極速風流》里的Niki Lauda和James Hunt,擁有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才能讓一個時代被人們牢牢記住。


推薦閱讀:

揭秘明天氫能科技:中國最牛兩大氫燃料電池科研機構加持公司
新能源戰略的陷阱
報告徵集】新能源材料線上研討會

TAG:汽车 | 科技公司 |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