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飛心理:安全感與自我控制感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想要達成願望、滿足需要,都必須對自身和環境進行掌控。控制感,就是「一切盡在掌控」的主觀感受,也是一種主觀的感知或者信念。
也就是安全感、自信心、能力感、價值感、自尊心、優越感......
01、控制感與心理健康
(1)感覺可控,感到自信、安心、放鬆。可控的對象主要包括自己的思想觀念、情緒感受、態度和行為做法、外在表現,以及他人的看法、態度和行為做法,以及事情的發展變化。
(2)感覺有可能會失控,焦慮情緒及癥狀。胸悶、頭暈、頭緊、頭沉、心慌、呼吸短促、肩頸僵硬、腹瀉、便秘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以及迴避、否認的態度和行為做法……比如,擔心會犯錯、失敗,會被忽視、嘲笑、責罵,會生病、死亡…...
(3)感覺正在失控,恐懼情緒及癥狀。大腦空白、反應遲鈍、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顫抖、倦怠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以及逃避、抗拒、屈從的態度和行為做法……比如,對人恐懼、對視恐懼、驚恐發作、特定場所恐懼、特定物品恐懼…...
(4)努力的監控,強迫癥狀。控制對象的象徵性,思維、情感、行為、特定對象的癥狀…反覆思慮、檢查、確認,控制思維、情感、行為以及表情、眼神、口水、衣著、物品的擺放…
(5)感覺無法再控制,抑鬱情緒及癥狀,消極、悲觀、自暴自棄、自怨自艾、半途而廢、後悔、憎恨、厭世、自殘、自殺…自殺是抑鬱症患者獲得自我控制感的最後一道行為應對方法。
(6)感覺一切盡在掌控,躁狂癥狀。脫離客觀現實的、頻繁發生的、或者與抑鬱癥狀交替發生的無所不能和優越感。
(7)感覺會被控制,人格障礙癥狀。脫離客觀現實的、頻繁的感覺會被他人欺騙、背叛或者迫害,難以與人建立和維持信任關係,與人交往充滿疑慮,在交往過程中一點點的被忽視、否定就會引發強烈的被欺騙、背叛或迫害感,導致關係破裂。
(8)感覺正在被控制,精神分裂癥狀。感覺被他人或者某種神秘力量所監視、控制或迫害,失去了自主感和自我控制感。需要說明的,並非是有被監視、控制和迫害感,就是精神分裂症,這類癥狀普通人偶爾也會有,頻繁發生的才是精神分裂症。
人際矛盾、心理衝突、情感糾葛、失戀、伴侶出軌、第三者插足、身體生病、心理出問題、重要他人離世…也會使人失去部分控制感,出現焦慮、恐懼、強迫、抑鬱…的情緒或癥狀。
02、控制的主要對象
(1)自己。對自己的思想觀念、情緒感受、態度和行為做法、外在表現的監視和控制。包括自我認識、覺察和調整。
(2)他人,包括孩子、伴侶、晚輩、長輩、下級、上級、客戶以及陌生人。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態度,他人的在意、尊重、理解、接納、肯定、支持、欣賞、喜愛、配合、服從……滿足自己情感或物質的需要,能力感、價值感、自尊心、優越感。比如,取悅他人,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3)事情。事情的發生、發展、變化,效率以及結果。
03、提高自我控制感
(1)對於自己。覺察思維、疏導情感、養成行為習慣。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生活經驗、觀念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學會用語言或行為表達自己的情感,養成對自己有利的行為習慣。比如,當發生…的時候,就會有…的想法,有…的情緒感受,有…的態度和行為做法,有…的外在表現。然後,我可以…新的想法會帶來新的情緒感受,新的態度和行為做法、外在表現。
(2)對於他人。與人建立和維持關係,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關注、在意、尊重、理解、接納、肯定、支持、欣賞、喜愛、配合……他人,滿足他人的情感或物質需要,建立和維持平等、交互的人際關係。比如,他為何固執己見、拒絕自己?他為何要那樣想和那樣做?他需要我嗎?他需要我為他做什麼?他希望我為他做什麼?我能夠給予他什麼?我想從他那裡得到什麼?他能夠滿足我的需求嗎?我們是平等、交互的嗎?
(3)對於事情。面對和解決問題,積極的預設、努力的去做。如果對事情發展變化的預設比較積極,人做事情的積極性也就會比較高,通常也就會有比較好的效率和結果,反之亦然。
心理諮詢與治療的過程,就是在學習如何認識、覺察、調整自己,以提高對自我的控制感;學習如何與他人(首先是心理諮詢師)建立和維持信任關係,以提高對他人和人際關係的控制感;學習如何面對與解決現實生活問題,以提高對事情的控制感。
隨著自我控制感的提高,自信心、安全感、能力感、價值感、自尊心、優越感…都會得到相應的提高,焦慮、恐懼、強迫、抑鬱、躁狂、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等情緒或癥狀就會減輕。
推薦閱讀:
※如何勸說自己拉下臉皮去求人辦事?
※如何區分真正具有自黑精神的人和假裝自黑的玻璃心?
※依賴性自尊、獨立性自尊、無條件自尊有什麼不同,如果想擁有獨立性自尊需要做些什麼?
※對於一個人來說,自尊是不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過度看重尊嚴是否合適?
※如何幫助工作夥伴避免為自尊心而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