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仙氣的日本枯山水—龍源院
【原創視頻、圖文,歡迎轉發,請勿轉載】
每周介紹一個京都枯山水庭院
請持續關注
https://www.zhihu.com/video/906100929055588352龍源院
是大德寺的分院
1502年由東溪宗牧作為開山祖修建
方丈的南庭是一個矩形枯山水
名為「一枝坦」
建造於1980年
白砂之上
以東南之石組為中心
用平行之線條划出清晰紋路
白沙紋理於近石之處
隨石形轉折
其餘部分則舍變化而求簡單
僅自東至西
用平行線條表示
東側的兩塊石頭
置於橢圓形的苔蘚之中
稱為龜島
西側的兩塊石頭
一高一低
動態中平衡
像一隻站立的仙鶴
故名鶴島
龜鶴
是長壽的代表
同時也是仙境的神物
西南側的三塊石頭
運用了日本庭院中最常見的三尊石組的手法
代表了渤海之中的神山蓬萊山
從而得名「蓬萊」
方丈廳東側
是日本庭院中最小的枯山水
名為東滴壺
長度約5米
寬度約1米
石頭像是落入水中的水滴
盪起了水波
景觀表達的是
由一滴滴水組成了大江大海
是滴水成河,積少成多的意思
比喻只要我們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
哪怕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日積月累,年復一年
終會有很大的收穫和成就
大德寺龍源院地址:京都市北區紫野大德寺町53號
網址:http://www.rinnou.net/cont_03/07daitoku/
「枯山水」一詞
來源於日本平安時代(公元749-1192年)
庭園經典著作《作庭記》
「於無池無遣水處立石,名曰枯山水」
公元6世紀,佛教從中國傳入了日本
公元12世紀,禪宗傳入日本
日本人把佛教、禪宗的自律苦行精神
結合北宋的山水畫意境
融入到了庭院景觀當中
創造了這種無水的枯山水風格
庭院中沒有水元素
同時也沒有開花的植物
僅僅用石頭、白沙,以及少量苔蘚
展現出禪意的大千世界
創造出了完全屬於日本的景觀
這個禪宗修行的產物
需要極其高超的造園技術
和獨特的審美品味
白沙耙制的各式紋理
代表了水的各種形態
石頭組成的石組
被比做一個個的島嶼
景觀充滿了禪宗的「侘寂」
和日本民族的「憂患意識」
蘇州博物館
2006年,由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
蘇州懷德堂
2017年,由本人設計,日式景觀與蘇式建築的一次融合。
北京私人會館
2016年,由本人設計,宋代山水畫的立體展現。
我叫楊旭
在北京從事景觀創作
在國內也製作了許多作品
每每坐在枯山水庭院中
我總會產生很多思考和感嘆
如今國內也有許多人喜歡日式的景觀
借著這個機會
我製作了這個短片與圖文
希望能與更多的人分享
本期介紹的是大德寺的龍源院
這是一個禪宗主題的禪寺
由龜鶴、由蓬萊
所以極具肅靜的感覺
用抽象的方式來進行擺放
表明了造園家極高的藝術修養和品味
每個心中可能都有這樣一塊凈土
所以記得來龍源院參觀一下它吧
後續我將繼續推出《京都·枯山水》系列的其他庭院
請繼續關注
推薦閱讀:
※最孤寂的日本枯山水—瑞峰院
※最讓人感動的枯山水—高台寺
※日本枯山水景觀有哪些做法上的講究?
※手繪效果圖中,如何給枯山水中的沙礫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