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鷹顧狼視—由型號剖析日本軍用造船工業

這是本人的文章,首發於《軍事文摘》雜誌2017年第10期,後被搜狐軍事、新浪軍事轉載,與諸位分享。

作為一個海洋國家,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一直不吝惜對海軍的投入,眾多財閥以承包政府所有的造船廠起家,最終形成了政、商、軍一體的企業,正是這種氛圍讓日本的軍用造船工業一直處於先進水平,日本強大造船工業的存在正是其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物質基礎。二戰後,大部分財閥並未消失,而是改頭換面以另一種形式延續下來,隨著冷戰的開始,其軍用造船工業紛紛被激活。近幾十年,日本政府費盡心機保持了數個主力艦建造隊伍,通過不同型號使這些隊伍具備更先進型號的製造經驗,非常值得引起重視。

「寓軍於民」的日本造船工業

日本的造船工業極為龐大,技術水平在國際上也比較領先。然而,受到戰敗國身份的限制,日本在軍用船舶的研發和建造以及艦隊的總規模上受到極大的限制,且在短期內也不能出口,建造的軍艦僅供自己使用。因此,雖然日本政府在艦艇的更新速度上做到極限,基本上達到了1年更新1艘主力艦、1艘潛艇的頻率,但是單就軍艦而言,日本的總市場並不大。

日本的航運業極其發達,相應的,日本的民船製造水平和規模屬於世界一流。民用造船行業的強大對於軍用方面是極其有利的,龐大的民用訂單不僅可以養活工人和設計團隊,有時甚至可以投資軍用的先進技術,再反過來反哺民用工業以取得技術上的領先。由於軍艦的利潤和技術要求往往較高,對於某個財團的造船廠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因此日本的財閥也樂於參與軍艦的製造。

日本財閥所下屬的造船單位模式也加速了技術的擴散,每一個大財團往往都擁有不少於5家、分布於全國的不同造船單位,如果其中1家具備了較先進的軍艦製造經驗,公司內部的人才流動可以慢慢將學到的新工藝、知識和經驗擴散到民船廠。同樣,在軍艦製造廠技術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平時從事民船生產的工人只要經過一定的培訓就可以從事軍品生產。甚至,在不考慮經濟性的極端情況下,民品廠有能力在較短時間內轉產軍品。與高度專業化的美國造船廠不同,由於這一制度的存在,日本轉產軍艦的速度也許會出乎不少人的預料。

2016年末,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所下水的最新25DD朝日號反潛護衛艦

日本船舶工業主要由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石川島播磨重工、日立造船、三井造船、住友重機械所構成,上述公司還成立了少量聯合體從事造船業或是上游企業,而這些企業都或多或少地參與了日本近年來的軍艦製造計劃。然而,從經濟角度來看,這是很不合理的。以美國的阿利·伯克級防空驅逐艦為例,其建造總規模約70艘,以年均2~3艘的速度服役,也僅僅安排了巴斯鋼鐵造船廠和英格爾斯造船廠兩家承包商承擔。如果從型號上詳細分析,日本在軍艦製造安排上的這種反常會更加清晰明了。

受到憲法的限制,日本難以發展大規模的進攻力量,除去本土防衛的需求之外,按照美日同盟的規劃,日本在反潛能力上有著較高水平和規模。因此,日本的主力艦艇中主要分為6000噸級反潛護衛艦、10000噸級宙斯盾防空驅逐艦、常規潛艇和近年來發展的直升機護衛艦。日本政府往往會將合同價值定得較高,並給予船廠各種或明或暗的補貼,以此來鼓勵更多企業參與軍工研發製造。

以20世紀90年代開工的村雨級反潛護衛艦為例。村雨級原本計劃建造16艘,後7艘建造計劃被改成了改型高波級,而這9艘村雨級居然安排了5家不同的造船廠承建,另外一家川崎重工也為村雨級提供了一些子系統。可以說,為了村雨級的建造,日本造船工業基本上被完整地動員了。

日本的萬噸級防空主力艦金剛和愛宕級,以及即將推出的27DDG愛宕改型,大部分由佔據日本軍艦製造絕對主力地位的三菱重工長崎造船所製造,惟獨金剛級的4號艦鳥海號由石川島播磨重工承建。眾所周知,新建生產線、對船塢進行技術改造、物料運輸調整、組織建造團隊極為耗費人力物力,從正常角度看,不讓三菱重工繼續建造而選擇另換一家簡直是匪夷所思。與此類似的還有世界領先的秋月級反潛護衛艦,前3艘均由三菱重工長崎造船所建造,4號艦卻突然被交給了三井造船玉野造船所建造。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日本最新的朝日級反潛護衛艦也將採取這種非正常的建造方式。

日本的常規潛艇技術也較為先進,並長期維持著16艘潛艇的規模(近年來計劃擴充到22艘的規模),構成日本海上自衛隊水下艦隊主力的親潮級和蒼龍級常規潛艇分別由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位於神戶的造船廠建造,兩家潛艇製造廠相隔並不遠,也都具備1年1艘的建造能力,但日本政府還是選擇讓兩家公司各以2年1艘的頻率交替建造,目的是維持兩個潛艇製造團隊。為了維持兩套建造班子,三菱和川崎都有著不小的財政壓力,日本此前設法謀求蒼龍級對澳大利亞的出口,也有緩解造船廠母公司負擔的原因。

受到技術更新迭代和規模的限制,日本往往同一級別艦艇不會建造過多,一般不會超過10艘。從經濟角度而言,選擇一家廠商批量建造是最划算的,日本的做法除去平衡各大財團利益的因素外,主要還是為了維持自己的軍事潛力。

第5艘蒼龍級潛艇駛離港口

財閥的「合縱連橫」

冷戰不僅是軍迷的幸運,也滿足了日本軍工業的饕餮胃口,隨著《廣場協定》帶來的經濟惡化和冷戰的結束,日本軍用造船工業的蛋糕不可避免地縮小。除去對政商聯合最重視、技術實力最強的三菱重工保有穩定的訂單之外,別的公司靠自身已經很難維持自己的軍品製造團隊。除擁有強大母公司的三井造船和住友重機械以外,川崎重工、石川島播磨重工和日立造船合資成立了日本海洋聯合公司以獲得更大的市場競爭力,並希望以聯合的方式獲得軍品高端技術的輸入,試圖打破三菱重工一家獨大的局面。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家財閥的聯合,日本海洋聯合公司終於獲得了來自日本政府的大單。近年來,遠洋野心的重燃讓日本開始建造日向和出雲級這樣的直通甲板式直升機母艦,經過適當的改裝,甚至有潛力搭載F-35B型垂直起降隱形戰鬥機,總共4艘「准航母」均由日本海洋聯合公司位於橫濱的船廠建造。該工廠原本屬於石川島播磨重工,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53年,這個日本戰後最大戰艦的建造地,同樣也有望成為日本未來真正航母的母巢。從建造節點來看,以出雲號為例,該公司僅用3年就完成了出雲號的建造,日本造船工業不容小覷。

從全面性來看,三菱重工以及同屬三菱財團的三菱電機在日本軍工中仍然處於絕對的巨頭地位。三菱重工佔據了一半的潛艇和大部分主力艦合同,是日本新式坦克和火箭的主承包商,並且具備組裝F-35A、F-2和設計心神驗證機的能力,三菱電機則開發了性能不低的雷達和導彈,吞噬了日本自衛隊大約一半的訂單金額。

這種畸形的採購體系正在逐漸被改變。隨著限制被逐漸放寬,日本政府也在逐漸考慮武器裝備採購的多樣性,也在引進外國技術時選擇更多的技術合作方,防止寡頭繼續坐大。除日本海洋聯合公司以外,其他軍工公司也在特種機設計、飛機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等方面向三菱重工發起挑戰。

結語

綜上所述,由於日本政府對維持建造團隊煞費苦心,以及對軍品促進先進技術較為明確,日本常年維持著不對應自身軍備規模的造艦水平。考慮到目前日本的軍費所佔GDP並不高,有理由相信,如果日本真的成為「正常國家」,其造艦潛力將會被完全激發,且有不少於5家造船廠具備主力艦的建造能力。

準備出海的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

不過,由於美國依然禁止日本對關鍵子系統的研發,日本並不具備所有自造主力艦的完全國產化能力。以日本已經編列預算、即將開建的27DDG愛宕改型為例,這艘排水量超過萬噸、綜合水準接近美國伯克2A的驅逐艦最關鍵的宙斯盾和火控系統來自美國,由於軍艦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一塊重要系統的缺失會嚴重影響戰鬥力。目前,日本有希望實現全面國產化的最大型戰艦為秋月、朝日級別噸位的反潛護衛艦,如果完全放開限制,日本將有不少於5家造船廠具備該噸位軍艦的生產能力,有理由相信日本將依靠該級別的軍艦實現迅速擴軍。而萬噸驅逐艦的建造和集成難度將上升一個檔次,這對於子系統上有重大空白的日本是暫時無法企及的。

從設計角度而言,日本也擁有秋月級別護衛艦的自主設計能力,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給日本在美日同盟體系中專職反潛的定位,並且美國目前缺乏該級別的軍艦,因此只能交給日本自己設計。就朝日級的方案來看,日本已經將專職反潛艦往多用途方向發展;但日本在萬噸級驅逐艦上的設計集成能力顯然就差不少,主要是由於日本的金剛和愛宕級幾乎都是照搬同時期美國伯克級的設計,並無太大創新。從各個角度來看,目前日本基本上具備了6000噸級軍艦的自主設計生產能力。

日本是否能建造真正的航母?從目前來看也面臨著很大的難度,航母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大量工程學、材料學的使用經驗,儘管日本在出雲級的建造上展現出了較強的實力,在材料和大型船舶上也具備豐富經驗,但這與真正的航空母艦仍有很大區別,將這方面的優勢變成航母仍然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直升機母艦和真正的航母在技術上有著巨大的躍進,以美國和蘇聯為例,在建造6~8萬噸的大型航母之前,兩個超級大國都以不少中型航母作為過渡,積累了各方面的技術經驗。再加上日本在動力、航空等關鍵技術上仍然被美國閹割,在可預見的未來,日本還沒有建造真正常規起降型航母的可能性。

不得不說,日本在謀求成為「正常國家」以及擺脫戰敗國身份後該如何行動上實在是費盡了心機。為了保持「隨時能大造」的戰略能力,日本政府不惜以相當高的成本頒布合同,報廢實際上還能用的軍艦以保持更新頻率,並且依靠龐大的民用船舶工業供養一部分達到軍工水準的技術人才。隨著美國對日本壓力的逐漸鬆開,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對手的戰爭潛力。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鷹顧狼視—由型號剖析日本軍用造船工業

筆者註:以後我會適當轉一些我自己發表於公開平台的文章,敬請期待。


推薦閱讀:

體域網:織物就是軟體 服裝就是服務 | 工業新概念
海闊憑魚躍:記一場工業場景下的AI技術實踐
中國成為本世紀鋼鐵出口量最大的國家,算不算大國崛起了?
為什麼同等配置的平板電腦比手機便宜很多?
全城只剩下一個紅綠燈,石油城玉門還有希望么?地球知識局

TAG:军事 | 日本 | 工业 |